淺析淤泥質軟土地基的處理

2021-01-09 建設工程教育網

  在我國沿海、河流的中下遊或湖泊附近地區,地表下埋藏有深厚的第四紀鬆軟覆蓋層,主要有三角洲相沉積、濱海相沉積、湖相沉積和黃泛衝積沉積等等。在這些不同成因形成的地層中,其接近地表部分有厚度不等的淤泥質軟土。

  淤泥土的主要物理特性:一是含有很多的細顆粒及大量的有機物腐植質。二是顏色呈深灰或暗綠色,有臭味。三是一般天然含水量在40%~70%之間,有的大於70%;孔隙比>1.0;天然容重在15~18kN/m3之間。

  其力學性質為強度低、壓縮性大、滲透性小。

  鑑於淤泥質軟土地基承載力低,壓縮性大,透水性差,不易滿足水工建築物地基設計要求,故需進行處理。根據軟土地基處理的原理和作用,江蘇省阜寧縣水利局在多年水利工程建設實踐中,積累了幾種簡單易行、經濟效益較高的淤泥土處理方法,現淺述如下:

  1.樁基法

  當淤土層較厚,難以大面積進行深處理時,對中小型水工建築物,可採用打樁的辦法進行加固處理。

  ①當淤土層厚度小於5m時,宜打砂樁或石灰樁,通過吸水和排水來擠密淤土,使其孔隙比小於1,以達到一般地基要求。

  ②當淤土層厚度在5~7m時,宜打預製樁至硬土層,作承載樁臺。

  ③當淤土層厚度在7~10m時,宜打灌注樁至硬土層,作承載樁臺。

  ④當淤土層厚度在10m以上時,宜採用打懸浮樁的辦法,擠密淤土層並靠摩擦承載。

  2.換土法

  當淤土層厚度在4m以內時,也可採用挖除淤土層,換填砂壤土、灰土、粗砂、水泥土、採用沉井基礎等辦法進行地基處理。鑑於換砂不利於防滲,且工程造價較高,故一般小型水工建築物應就地取材,以換填泥土為宜。1999年,在濱海縣大套一站排灌閘施工中,就地利用廢黃河堤上的粉砂土,同水泥按9:1配比拌成水泥土,換填了3m厚的淤泥土層,效果很好,工程至今安全運行。而對大中型水工建築物,可採用沉井基礎。1986年,在阜寧縣北沙抽水站工程建設中,設計了21.7m×10.6m×2.3m(長×寬×高)的沉井基礎,換除了近5m深的淤泥土層。採取沉井深基礎處理和「排水下沉法」方案,既保護了泵站出水池底板下原狀土不受擾動,又較「不排水下沉法」節省了大量投資,工程被評為江蘇省優質工程。

  3.優化結構法

  ①選擇輕型結構。如「U」形槽薄壁渡槽、肋拱橋、桁架拱橋、剛架拱橋等。拱形橋梁除具有自重輕的優點外,還可將橋臺基礎淺埋,把橋臺基礎設置在地基表層的密實土層上,從而避開淤土層。

  ②對小型水工建築物可採用擴大基礎底板的方法,如設計較薄的鋼筋混凝土底板。對大中型工程,可採用空箱底板,即在不增加建築物造價的情況下,用加大底板高度、減輕底板自重的辦法來適應軟土地基要求。

  ③將水工建築物兩岸連接部分設計成格箱式岸牆或順坡丁壩式岸牆(詳見附圖),變過去擋土岸牆為擋水岸牆,變重力式擋土岸牆為無土重和土壓力的輕型岸牆,既省工又能滿足軟土地基設計要求。阜寧縣羊寨鎮的原川裡河防洪閘和羅橋鎮青南河擋排閘站均採用了格箱式和順坡丁壩式岸牆,經多年運行,工程安全狀況良好。

  ④在淤土地基上填築擋洪大堤時,除要滿足滲徑設計要求外,還應設計外戧臺,這樣,既節省土方量、減輕壓重,又可有效防止大堤水平位移和堤腳外側隆起變形的發生。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在填築阜寧段10km淤土大堤時,除設計戧臺平衡壓載外,還採取控制填築速度、延長施工期限等辦法,使淤土地基在施工中逐漸固結。

相關焦點

  • 軟土地基的工程特性與加固處理
    摘要:隨著我國基礎建設的飛速發展,在軟土地基上修築路基已非常普遍。對公路軟土地基的成功處理,往往也成為提高建設速度、確保工程質量、降低工程造價的重要措施之一。文章首先從軟土的工程特性出發,分析了軟土地基的特點,探討了軟土地基常見的加固方法,提出了軟土地基加固處理應考慮的因素。
  • 軟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及處理方法,講的通透!
    軟土地基的性質因地而異,因層而異,不可預見性大。在設計、施工過程中,稍有疏忽就會出現質量事故。本文總結了軟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及常見處理方法,好好學習哦軟土地基的工程特性(1)含水量較高,孔隙比大。一般含水量為 35%~80%,孔隙比為1~2;(2)抗剪強度很低。
  • 軟土地基下沉的原因與防治措施
    (2)泥炭、淤泥、凍土、強膨脹土、有機質土及易溶鹽超過允許含量的土,不得直接用於填築路基。   (3)液限大於50%,塑性指數大於26,含水量不適宜直接壓實的細粒土,不得直接作為路基填料。   (4)粉質土不宜直接填築於路床,不得直接填築於浸水部分的路堤及冰凍地區的路床。
  • 幾種地基處理方法確定:振動壓實法
    幾種地基處理方法確定:振動壓實法振動壓實法是通過在地基表面施加扳動把淺層鬆散土振實的方法,可用於處理砂土和由爐灰、爐渣、碎磚等組成的雜填土地基。軟弱土係指淤泥、淤泥質土和部分衝填土、雜填土及其他高壓縮性土。由軟弱土組成的地基稱為軟弱土地基。
  • 工程地質知識:軟土及軟土地基的界定
    當天然孔隙比大於1.5時,稱為淤泥,天然孔隙比大於1而小於1.5時,則稱為淤泥質土。工程上將淤泥、淤泥質土、泥炭、泥炭質土、衝填土、雜填土和飽和含水黏性土統稱為軟土。軟土地層還包括軟土與砂土、碎石土、角礫土及塊土等形成的互層。因此,軟土地層還可包括除巖石以處的所有含有軟弱土層的地層。軟土是在靜水或緩慢水流、缺氧、多有機質的條件下生成的,往往與泥炭和粉砂交錯沉積。
  • 淤泥壓縮處理 淤泥乾濕分離清理 淤泥淨化處理
    時間一長,滿滿的都會滿,那麼這些汙泥要怎麼處理呢?無錫汙泥池清理清掏、沉澱池清理清掏、酸鹼汙水池清理清掏、汙泥固化處理、淤泥脫水處理、淤泥壓縮處理、汙泥淤泥乾濕分離處理、無錫工業汙泥無害化處理、生活汙泥無害化處理、無錫糞便無害化處理、淤泥汙水無害化處理等等服務,承接全國各地工程。
  •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三跑道完成軟基處理補勘
    近日,隨著地質鑽機緩緩駛出機場不停航區臨時門,標誌著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三跑道擴建工程陸域形成及軟基處理工程項目補勘工作圓滿完成。公司專業從事:軟地基與基礎諮詢、設計和施工服務,建築軟地基加固施工,水下軟地基處理,圍堰,圍海造陸,淤泥處理,航道清淤,內湖清淤,尾礦淤泥等。
  • 最深達35米淤泥層,該類軟土地基的3種處理方案造價及可行性比較
    方案一特點:施工工藝成熟,按照設計要求處理完成後效果較佳,處理時間約需4-5個月,處理後淤泥含水量大大減少,成固結性土層,軟基處理後自然地面沉降2米左右,地基承載力可達8KN/平米,可直接原地面放坡開挖,無需進行另外的開挖支護處理,開挖後的淤泥固結土曬乾後可作為回填土使用。
  • 淤泥有利有弊,養殖戶們該如何正確處理淤泥
    淤泥中存在大量的細菌,在淤泥表層一般是好氣性細菌佔優勢,在淤泥中由於氧氣缺乏,則以嫌氣性細菌佔優勢。在水體和淤泥中進行的一系列氧化還原過程,淤泥中以還原過程佔絕對優勢,由於在池水中有一定數量的氧,所以在水和淤泥鄰接處可以觀察到氧化過程的急劇上升。淤泥表面以下數釐米的深處,氧化還原過程就大大降低,這裡是許多嫌氣性細菌生長發育的適宜場所,愈往深處,氧化還原過程愈低。
  • 探訪貴陽首個淤泥幹化處理中心 淤泥也可當路基
    探訪貴陽首個淤泥幹化處理中心 淤泥也可當路基北極星環保網訊:對於多數貴陽市民來說,汙水處理早已不再陌生。汙水處理雖然能潔淨水質,但仍會留下副產品——淤泥。對淤泥進行深層次處理,正是汙水處理過程中的最後一道程序。
  • 一種河道淤泥固化處理工藝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本文以浦東河綜合治理工程項目實例為背景,提出一種河道淤泥固化處理工藝。該工藝通過使用液態的固化劑混合液以高壓旋噴的方式直接噴入河道淤泥中,在河道現場直接進行淤泥的攪拌混合,從而實現河道淤泥的固化處理,取得了經濟高效,節約工期的良好效果。關鍵詞:河道清淤;固化處理;環保高效。
  • 602詳細為你解讀路基處理——挖除換填定額套用
    換填法適用於淺層地基處理。包括淤泥、淤泥質土、鬆散素填土、雜填土、已完成自重固結的吹填土等地基處理以及暗塘、暗溝等淺層處理和低洼區域的填築。其中淤泥是指在靜水或水流緩慢的環境中沉積,有微生物參與作用的條件下形成的粘性土。其天然含水量大於液限、天然孔隙比大於等於1.5,礦物中含有機質較多。
  • 強夯施工公司處理水下淤泥的方法
    強夯施工公司在處理一些場地時,發現在地基的下面有一層淤泥,這些淤泥是因為之前水分過多而堆積起來的,要處理地基,那麼這些淤泥就必須清理掉,那麼面對淤泥這樣的強夯地基,到底該如何處理呢?強夯施工要處理淤泥,主要是採用插板的方式,然後在實施陸地填充的強夯施工處理的方法,當整個區域形成了陸地之後,那麼整個場地也就完成了排除淤泥的工作了。
  • 河道生態清淤及淤泥處理技術探討
    3淤泥處理技術的應用在對中小河道進行清淤的過程中,淤泥的產生無法避免,調查結果表明,所產生淤泥不僅強度較低,含水量也要明顯高於其他淤泥。如果雨水對含有有毒物質的淤泥進行衝刷,使其與周圍的水質融為一體,極易導致水質面臨二次汙染的問題。正是因為如此,處理清淤產生的淤泥就顯得很有必要。
  • 水利知識點丨河道淤泥常見處理技術
    因此對淤泥進行適當的處理處置是非常必要的。 一、無汙染淤泥與汙染淤泥的處理 淤泥的處理方式主要取決於是否汙染及汙染物種類,對無汙染或輕汙染的淤泥可以進行資源化處理,而對汙染物超過相關標準的淤泥則首先考慮降低汙染水平到相關標準之下。
  • 中小河道治理中的清淤及淤泥處理技術
    與此同時,對於清淤及淤泥處理的應用,要保持高度的理性,避免造成單一技術所產生的各類不足。文章就此展開討論,並提出合理化建議。關鍵詞:中小河道;治理;清淤;淤泥處理相對而言,清淤及淤泥處理的開展,存在很高的影響力,每一項工作的實施過程中,都要站在全新的角度來調整,即便是出現了很小的不足,都會在全局工作所產生的影響力方面大幅度的提升。
  • 城市河道淤泥的疏浚與處理技術應用分析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現如今,城市化進程不斷深入,各領域快速發展,城市河道淤泥處理技術也在不斷創新。如果河道淤泥不及時予以清理,日積月累,淤泥當中就會產生大量的病原菌、寄生蟲、重金屬以及難以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質,對人們生存的環境造成二次汙染,直接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
  • 水環境治理技術大盤點(一):黑臭水體底泥處理
    我們來梳理目前底泥處理相關技術與工藝:技術一疏浚清淤疏浚清淤指利用人力或機械進行水下開挖,清除底泥。技術二淤泥幹化淤泥幹化是指去除淤泥中大部分含水量的過程,應用較廣泛的技術有:1.真空預壓法真空預壓法是指在需要加固的軟土地基表面先鋪設砂墊層,然後埋設垂直排水管道,再用不透氣的封閉膜使其與大氣隔絕,薄膜四周埋入土中,通過砂墊層內埋設的吸水管道,用真空裝置進行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