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環保網訊:對於多數貴陽市民來說,汙水處理早已不再陌生。汙水處理雖然能潔淨水質,但仍會留下副產品——淤泥。對淤泥進行深層次處理,正是汙水處理過程中的最後一道程序。
因為淤泥處理並非必備程序,目前在貴陽的汙水處理廠中,只有新莊汙水處理廠具備淤泥幹化處理工藝——新莊一期採用石灰幹化處理工藝,是淤泥幹化中心;新莊二期採用板房壓濾工藝,是淤泥深度處理中心。目前,淤泥幹化項目已進入正式運營階段,日處理汙泥量為200噸;淤泥深度處理中心近期建設規模每天200噸,遠期總規模每天500噸。
淤泥幹化處理技術怎麼進行,能達到什麼效果?幹化處理後的淤泥能有什麼用途?日前,記者探訪了新莊汙水處理廠的淤泥幹化處理系統,為大家揭開謎題。
板房壓濾
讓一灘稀泥成為一塊泥餅
7月15日,新莊汙水處理廠二期淤泥幹化深度處理中心幹化班班長金華元按照常例,又來到了正在升級的機器旁巡查。
「這個就是淤泥幹化處理後的泥餅,含水量大概在55%到60%之間。」金華元手裡拿著一塊剛剛從處理池淤泥堆裡撿出來的灰褐色泥塊,厚度約8公分,大小和A4紙差不多,用手摸上去略顯溼潤。
跟金華元一起巡視檢查的,還有新莊汙水處理廠二期副廠長黃洪明。「從原來的一灘稀泥,到現在的一塊泥餅,這正是板房壓濾工藝給淤泥帶來的改變。」黃洪明說。
據黃洪明介紹,板房壓濾核心技術採用「濃縮——調理——板框壓濾脫水」工藝,即包含汙泥進料濃縮單元、汙泥調理單元、板框壓濾單元3個部分。
「首先,通過淤泥泵將含水率99.2%的淤泥送入機械帶式濃縮機;然後,添加絮凝劑PAM反應混合,並經帶式濃縮機將淤泥含水率降至96%左右,為後續汙泥調理、壓濾提供條件;再依次投加聚合氯化鋁(PAC)、石灰後進行攪拌調理,改變池內的淤泥性能,將淤泥含水率降至約95%以下,使其能夠進入板框壓濾機內進行壓榨;最後,將調理池內的淤泥輸送進板框壓濾機,將含水率降至60%以下,同時實現脫水淤泥的滅菌、除臭。」黃洪明說。
「這就是板房壓濾的最後一道工藝流程」,金華元熟練地一邊操作板框壓濾機,一邊向記者介紹。隨著板框分離,一塊塊成型的泥餅掉落在壓濾機的下方。「這條生產線已經實現全機械化處理,不需要人工操作。平時有人巡視機器,嚴防出現故障。」金華元說。
生石灰幹化
滅菌消毒把淤泥變作粉末
與二期工藝不同,新莊汙水處理廠一期的幹化處理工藝採取生石灰幹化工藝,脫水淤泥含水率同樣可控制在60%以下,並可實現滅菌、除臭。
據新莊汙水處理廠一期廠長助理張曉宇介紹,幹化中心於2013年7月就已建成試運行,2013年11月11日完成環保驗收,設計處理淤泥能力為200噸每天,是貴陽市最早的淤泥幹化處理中心。
「處理工藝採用生石灰(穩定)幹化工藝,就是將淤泥提運到迴轉窯,投加比例在20%左右的活性生石灰,利用混合攪拌後發生化學反應所產生的熱量對汙泥進行幹化。幹化過程中,溫度可以達80度以上。經過大約40分鐘的混合加熱,經處理後的淤泥含水率降低至50%以下,最後將幹化後的粉末狀淤泥堆置幾天,就可以達到幹化處理效果了。」張曉宇說。
在一期幹化處理中心,由於近期的停產升級檢修,處理中心現場暫未工作。根據張曉宇的介紹,當前正在升級改造的幹化處理中心有三個目標,其一是將原來的生石灰打碎過程放回石灰廠,減少幹化處理中心的粉塵汙染;其二是改進淤泥運輸系統,將原來的傳送帶式改裝成螺旋式,增加幹化處理效率;其三是增加淤泥處理過程中的添加劑,減少淤泥幹化過程中的異味。
「幹化淤泥可實現汙泥處置的無害化、穩定化、減量化、資源化。」跟隨張曉宇,記者在幹化處理中心的淤泥堆放場看到了處理後堆置的淤泥。幹化後的淤泥粉末顆粒大小不一,有的細如粉塵,有的大如青豆,觸感乾燥。
淤泥處理後
減少環境汙染 實現廢物利用
板房壓濾抑或生石灰幹化,都是目前貴陽市淤泥處理的工藝技術。說起來,兩種技術的益處各有千秋。
張曉宇說:「生石灰幹化工藝中,由於生石灰加入量較大,消毒滅菌的效果相對更好,處理後的淤泥綜合再利用價值相對較高。」
而黃洪明則表示,板房壓濾工藝是淤泥深度處理中心的核心技術,相對生石灰幹化來說,更加節能環保,由於產品是塊狀淤泥,運輸更方便,產生的汙染也更小。
雖然兩種淤泥處理工藝有所不同,但兩者都將達到一個共同效果:將原本含水量大於80%的淤泥脫水幹化,最後產出含水量小於60%的淤泥,並且通過滅菌消毒,達到減少環境汙染的作用,同時實現後期資源開發綜合利用。
「處理後的淤泥可以用作磚廠的主要原料,可在修築公路時作為路基進行填充,還可以用於治理石漠化。同時,經過相關部門的檢測,從汙水分離出的沉澱物含有很多有機物,可作有機肥進行二次利用。」張曉宇說。
略顯遺憾的是,雖然淤泥幹化處理綜合再利用的前景可觀,但目前新莊汙水處理廠的淤泥處理僅停留在摸索開發階段,其處理後的大部分淤泥都直接運往高雁垃圾處理廠附近的淤泥填埋場進行填埋。「很期待淤泥變廢為寶,發揮『餘熱』!」黃洪明說。
原標題:探訪貴陽首個淤泥幹化處理中心——只要處理做到位 淤泥也可當路基
投稿聯繫:0335-3030550 郵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