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河道治理中的清淤及淤泥處理技術

2021-01-09 消費導刊雜誌社

(譚志剛 北京通成達水務建設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摘要:現階段的工程建設、發展過程中,河道治理成為了大家重點關注的對象,該方面的工作開展,在很多方面都具有較高的影響力,針對城市的生產、生活改善,具有較大的作用。我國的中小河道數量較多,治理工作的進行,必須從長遠的角度來分析、探討,最大限度的促使治理工作的進行,按照科學的思路來轉變規避同類問題的反覆出現。與此同時,對於清淤及淤泥處理的應用,要保持高度的理性,避免造成單一技術所產生的各類不足。文章就此展開討論,並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中小河道;治理;清淤;淤泥處理

相對而言,清淤及淤泥處理的開展,存在很高的影響力,每一項工作的實施過程中,都要站在全新的角度來調整,即便是出現了很小的不足,都會在全局工作所產生的影響力方面大幅度的提升。為此,我們必須在清淤及淤泥處理的體系上,進行更好的健全,確保在每一項技術的實施過程中,給出足夠的依據,減少不必要的問題發生。另一方面,清淤及淤泥處理的創新,必須懂得站在不同的層面來優化,尤其是深入觀察清淤及淤泥處理的特點和走向,在自身的創新力度上更好的提升。

一、中小河道治理的問題

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中小河道治理的進行,需要一個持續性的過程,繼續按照固定的措施、標準來完成,並不能得到良好的成果,而且造成的負面損失非常嚴重[1]。結合以往的工作經驗和當下的工作標準,認為中小河道治理的問題,主要是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中小河道治理的初期階段,對於自身工作的重視程度並不高,很多方案都是按照固定的經驗來執行,雖然整體上能夠達到按部就班的效果,但是對於中小河道治理的全面創新,以及各項工作的開展,都沒有辦法做出科學的轉變,以至於中小河道治理的一些漏洞持續性積累,造成的潛在性損失非常突出,構成的各類安全隱患和汙染問題,根本無法在短期內快速的解決[2]。第二,中小河道治理的工作進行,缺少持續性的幹預,部分區域在具體工作的實施層面上,完全是從短期途徑來出發,不僅沒有得到預期效果,還造成長期工作的較大缺失和漏洞。

二、清淤及淤泥處理的技術對策

(一)完善技術準備

與既往情況有所不同,清淤及淤泥處理的開展,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很多問題和汙染,都是長期積累的結果,所以在清淤及淤泥處理之前,必須在技術準備上有效的完善,這是非常核心的組成部分,同時造成的影響力非常突出。本文認為,清淤及淤泥處理的技術準備,可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完成:第一,清淤及淤泥處理的技術操作,必須在人員組織、區域規劃、清淤模式上,做出科學的設定,在區域範圍內的勘察、調研力度,也要大幅度的提升[3]。目前的很多地方,針對清淤及淤泥處理重視程度開始大幅度的提升,而且國家的一些硬性規範、要求等,也在不斷的加強。所以,清淤及淤泥處理的各項技術準備,不能表現出任何的放鬆,必須結合自身的需求來轉變。第二,技術設備的準備,要保持設備體系的和諧搭配,完全按照大型設備來操作,並不能得到較好的成果,還要考慮到功能的影響、清淤效率的影響等,避免造成新的問題。

(二)加強外部清理

就清淤及淤泥處理本身而言,外部清理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其對於很多地方的河道治理,都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第一,清淤及淤泥處理的外部工作,必須在各類垃圾的類型,以及回收的方式,包括清淤的手段上,進行良好的調整。例如,在河道垃圾的清理過程中,不要出現垃圾的堆積現象,要按照定期清理的模式來完成,並且有效的抽取到岸邊,不要造成河道內部的垃圾堆積問題。由於當前的垃圾類型較多,很多垃圾都是長期排放造成的惡劣後果。因此,我們在外部清理的過程中,可考慮封閉清理模式,杜絕外部垃圾的再一次侵襲現象,從而在清淤及淤泥處理的可靠性、可行性方面,得到更好的進步。第二,外部清理工作的實施過程中,要關注具體的清理效率、質量。例如,垃圾堆積以後,受到河道的自然影響因素較多,要制定完善的清理方案,尤其是不要造成垃圾的擴散現象,堅持在規模化的清理水平上,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三)完善清淤體系

從長遠的角度來分析,清淤及淤泥處理的過程中,自身的技術體系必須進一步的完善,這是非常核心的組成部分,應堅持在清淤及淤泥處理的內部工作上,保持高度的健全,由此能夠促使相關不足的彌補,按照合理化的模式來調整,對於各類特殊問題的解決,不再是按照固定的思路來完成,給出靈活的保障。例如,幹水作業是將中小河道進行分段並修築圍堰,之後利用水泵排出中小河道內的水,在將水抽乾之後,用高壓水槍加泥漿泵清除河床浮泥,將浮泥用運泥船外運。下部的渣土採用人工清理方式,吊運至岸邊臨時堆放點,後用渣土車外運,這種方式可以較為徹底的清除被汙染的淤泥,清淤效果較好。由此可見,我們在清淤體系上做出良好的完善後,能夠推動清淤及淤泥處理的有效進步。

三、清淤及淤泥處理的發展趨勢

我國在現階段的河道治理力度上,開始大幅度的提升,清淤及淤泥處理的所有內容開展,都可以按照科學的角度來完善,而且整體上沒有造成新的疏漏。未來,應繼續對清淤及淤泥處理的內容,進行更好的豐富,從而減少各類問題的反覆出現。第一,清淤及淤泥處理的開展,必須加強各項工作的合理設定,尤其是結合區域性的河道特點,以及目前所掌握的技術方案,包括長期規劃的路線等,都要進行多方面的考慮,要確保清淤及淤泥處理的過程中,能夠在自身的全面性方面,得到更好的改善,從而對地方的發展、進步,做出更多的保障。第二,清淤及淤泥處理的工作開展,必須加強技術、設備、人員的綜合匹配,尤其是在持續性的工作方案上,不能表現出任何的放鬆。

總結:

新時代來臨以後,清淤及淤泥處理的進行,正在逐步的創新,既有的一些問題處置,不再是按照固定的策略、標準來完成,整體上獲得的發展成績是非常顯著的。未來,應繼續對清淤及淤泥處理的內容,進行更好的豐富,站在不同的角度來優化,推動地方工作的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任志雄.中小河道治理中的清淤及淤泥處理技術探究[J].中國水運(下半月),2020

[2]敖翔.中小河道治理中的清淤及淤泥處理技術[J].中國水運,2019

投稿郵箱:xfdk5052@163.com

相關焦點

  • 河道生態清淤及淤泥處理技術探討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河道清淤工作針對現有城市生態環境治理和相應水利建築功能的可持續化使用有非常重要的工作貫徹意義,針對相應淤泥及雜物的處理,採取有效的處理技術,不但確保了現有環境的穩定發展,更能夠提高河道針對抗洪排澇水平,為後續整體城市經濟發展提供良好且穩定的發展空間。基於此,文章就河道生態清淤及淤泥處理技術展開分析和探討。
  • 水利知識點丨河道淤泥常見處理技術
    前幾天,我們說到了河道清淤技術(往期請看水利知識點丨中小河道治理中的常用清淤技術),有些人可能會有這樣的問題:河道清淤之後產生的淤泥都是怎樣處理的呢?所以今天我們來說說河道淤泥的處理技術。
  • 城市河道淤泥的疏浚與處理技術應用分析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現如今,城市化進程不斷深入,各領域快速發展,城市河道淤泥處理技術也在不斷創新。如果河道淤泥不及時予以清理,日積月累,淤泥當中就會產生大量的病原菌、寄生蟲、重金屬以及難以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質,對人們生存的環境造成二次汙染,直接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
  • 一種河道淤泥固化處理工藝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本文以浦東河綜合治理工程項目實例為背景,提出一種河道淤泥固化處理工藝。該工藝通過使用液態的固化劑混合液以高壓旋噴的方式直接噴入河道淤泥中,在河道現場直接進行淤泥的攪拌混合,從而實現河道淤泥的固化處理,取得了經濟高效,節約工期的良好效果。關鍵詞:河道清淤;固化處理;環保高效。
  • 碧水清波再現 湖州市今年已完成河道清淤1188萬方
    「北港河臨近太湖,長期受到太湖水衝刷倒灌,所以河道淤泥堆積現象日益嚴重,水流不暢,水環境也跟著惡化。」湖州市水利局農水處副處長許翔告訴記者,今年7月,北港河經過4個多月清淤後水質有了較大提升,被村民稱為「可以遊泳的河」。圖片來源於網絡今年,湖州市把水環境環境綜合整治列入民生實事項目,計劃完成農村河道綜合整治180公裡,完成河道清淤500公裡、1100萬方。
  • 河道淤泥無處堆放?江幹引入淤泥幹化新技術 減量7成淤泥
    河道淤泥無處堆放?江幹引入淤泥幹化新技術 減量7成淤泥發布時間:2018-05-05 13:19:10 Sat  來源:杭州網這是河道清淤中市民常問的一個問題,雖然清淤工作開展多年,設備、技術都有長足的進步,幹清、溼清、機械、人工……但都繞不開淤泥——泥漿的模式。尷尬,河道清出的淤泥沒處放放在以前,河道工作人員要在河道邊找到一個大面積的場地用來堆放淤泥,直至變成泥餅。但隨著城市發展和河道環境的提升,「找場地」逐漸變成了清淤作業的老大難問題。
  • 泥漿泵水力衝挖清除河底淤泥 河道清淤有了新方法
    泥漿泵水力衝挖清除河底淤泥 河道清淤有了新方法 jx.zjol.com.cn 2006年01月17日  浙江在線嘉興頻道    昨天,在秀洲區新城街道王家木橋港生態河道整治示範工程中,工人們正採用泥漿泵水力衝挖的新方法清除河底的淤泥
  • 淤泥難題如何攻克 「五水共治·清淤進行時」特別報導(上)
    浦陽江生態清淤工程淤泥幹化處理。江晨攝  編者按:當前,全省「五水共治」正開展得如火如荼,在「清三河」、疏浚河道過程中,清理出的淤泥該往何處去,成為各地治水面臨的共性挑戰與難題。淤泥的存在有哪些危害?目前河道淤積的情況如何?還有多少淤泥有待處理?各地探索出哪些好方法?
  • 澤林鎮淤泥無公害治理無公害處理公司
    澤林鎮淤泥無公害治理無公害處理公司武漢盛達飛管道工程有限公司,自備5噸10噸15噸20噸吸汙車輛取消中間環節,給你經濟服務性:專業清理化糞池,隔油池,汙水池,沉澱池,箱涵,抽汙水,抽泥漿,抽糞便,抽淤泥,汙水運輸,淤泥運送,泥漿運送等業務。
  • 河道疏浚淤泥固化技術研究
    河道疏浚淤泥固化技術研究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隨著環境整治工作的不斷深入,淤泥的大量產生已經成為不可避免的事實。面對我國人口增長與耕地減少的矛盾,淤泥的開發是解決矛盾的有效途徑。因此淤泥的開發利用是最有價值的潛在資源,淤泥的固化技術有很大的發展前景。
  • 復墾肥土 制磚煉炭 河道淤泥多渠道尋出路
    讓人想不到的是,眼前吐露芬芳的鬱金香所栽土壤,是來自西山漾中的淤泥。  「在清淤時,我們採用環保絞吸式吸淤船進行底泥清淤擴容,然後帶水淤泥經管道注入排泥場圍堰中,再採用真空預壓法進行淤泥固結處理。」項目負責人說,半年內,淤泥就能變為種植花草的優良土壤。
  • 源自德國,以生態清淤為基礎的黑臭水體處理方法
    因為採用生態清淤,是在河底抽吸淤泥,所以幾乎不產生臭味。  裝置工作時噪聲很低。柴油發電機是產生噪聲最大的設備,根據最新技術進行防聲隔離處理, 不會影響周圍居民生活居住。  這一柴油發電配置排氣顆粒過濾器裝置。
  • 日清淤泥3500方!城南新區新陽河清淤工程啟動
    新陽河是城南新區的景觀河 但由於雨汙分流不徹底等原因 新陽河河道長期堆積了大量淤泥 水體質量和景觀效果不佳 河底淤泥堆積
  • 淤泥1個月能實現固化 助力剿劣清淤織裡用上新技術
    1個月就能讓淤泥實現固化,還能重複利用。 4月20日,在吳興區織裡鎮南橫塘清淤淤泥固化施工現場,一個神奇的黑袋子吸引了前來參加湖州市水利系統踐行「四新」互看互比暨百項千億、安全生產工作會的數十名水利專家的關注。據悉,這是南橫塘清淤工程中針對淤泥固化用上的一項高科技新技術。這個神奇的黑袋子叫脫水濾袋,淤泥就是在這個黑袋子中讓水和泥成功分離,實現脫水固化。
  • 經濟高效的汙泥處理——汙泥固化/穩定化技術
    可以直接通過穩定化藥劑的作用,將含水90%以上的淤泥轉化為含水60%以下的幹汙泥,從而直接回歸自然,或用於綠化。而且處理成本相當低,不高於100元/噸(含設施投入和運行費用)。汙泥固化/穩定化技術的應用汙泥固化/穩定化技術的應用包括汙水廠汙泥深度處理、汙泥坑或汙泥堆場修復、河道清淤淤泥處理。
  • 微生物修復(ISSAPGPR原位生態修復技術)河道治理技術的研究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ISSA PGPR原位生態修復技術。採用「ISSA PGPR原位生態修復技術」來消除水中汙染物,修復遭到破壞的水生態系統,治理水體富營養化,改善水體環境,豐富群落種類,優化種群結構,提高水生態系統的自淨能力,維持水生態系統的穩定健康發展。
  • 全省年增一億立方淤泥 記者追蹤如何解題
    然而,農田減少、面源汙染增多、治水壓力日益吃重,河道淤泥的情況也越來越複雜。淤泥來「襲」,省「五水共治」辦公室負責人說,了解「淤」情、認清形勢,是當務之急。現實:全省年增一億立方米淤泥每一條河都有其生命力,千百年來,河道淤積、改道本是自然規律。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河道兩側人口集聚,清淤疏浚作為河道治理的主要措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 水庫淤泥最深1.7米 岱山打響河湖庫塘清淤攻堅戰
    日前,總投資135萬元的岱東鎮磨心村磨心下水庫的清淤工作基本完成,連日來不斷有卡車將淤泥運出河床。記者從岱山縣農林水利部門了解到,為促進水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改善,岱山將河道、山塘和水庫清淤作為「五水共治」深處發力、持續發力的著力點,全面打響河湖庫塘清淤攻堅戰。今年,全縣計劃完成22.4萬立方米的淤泥清理和處置任務,將清淤20條河道、16座山塘以及3座水庫。
  • 淤泥處置的「浙江經驗」:3.5億方淤泥有望變廢為寶
    2015年1-9月份,嘉興市清出950萬立方米淤泥,總共借地約1.5萬畝,借地總費用就高達5100萬元。  針對河道淤泥處置中存在的各種難題,2016年12月,省環保廳、省環科院共同編制《浙江省河道淤泥處理處置技術及典型案例彙編》(下稱《彙編》),這是我省首部系統性彙編現有河道淤泥處理處置技術的手冊。
  • 淤泥固化成「餅」:吃進的是爛泥,擠出的是清水
    為有效破解傳統清淤方式產生河道淤泥堆放難、處置難等問題,切實避免淤泥對河道、土地造成「二次汙染」,紹興市柯橋區於2014年10月起,率先在全省引進、建設淤泥固化處理中心,目前已建4處,分別落戶柯橋開發委(齊賢鎮)、錢清鎮、福全鎮及濱海開發區,年固化處理淤泥能力達300萬方,現已累計固化泥餅近85萬方,成功解決了全區854條河道、49平方公裡水域的淤泥出路問題,在全省率先實現平原河道清淤淤泥固化處置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