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泥難題如何攻克 「五水共治·清淤進行時」特別報導(上)

2021-01-20 浙江在線

  浦陽江生態清淤工程淤泥幹化處理。江晨攝

  編者按:當前,全省「五水共治」正開展得如火如荼,在「清三河」、疏浚河道過程中,清理出的淤泥該往何處去,成為各地治水面臨的共性挑戰與難題。淤泥的存在有哪些危害?目前河道淤積的情況如何?還有多少淤泥有待處理?各地探索出哪些好方法?本報記者進行深入調研與剖析,今起推出特別報導,敬請垂注。

  浙江在線09月06日訊(浙江日報記者 江晨)「幾十年前,我們跟著父母去捻河泥,既疏浚河道又積攢農家肥。」浙江省水利廳河道總站副站長王衛標談起河道清淤,言及兒時回憶。彼時尚無化肥,捻河泥這種千百年來江南最盛行的農事活動,在不經意間肥了田地、又完成了河道清淤。然而,農田減少、面源汙染增多、治水壓力日益吃重,河道淤泥的情況也越來越複雜。淤泥來「襲」,省「五水共治」辦公室負責人說,了解「淤」情、認清形勢,是當務之急。

  現實

  全省年淤積量一億立方米

  每一條河都有其生命力,千百年來,河道淤積、改道本是自然規律。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河道兩側人口集聚,清淤疏浚作為河道治理的主要措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清淤不僅能拓寬河道、提升其行洪排澇能力;挖掉些淤泥,也使得原來河道沉積下來的工農業等內源汙染被消解,改善水質環境;它還打通了斷頭河,促進了水體的流動性,為農業灌溉蓄水提供便利……王衛標介紹,一直以來,河道清淤的目標就是讓水流「引得進、流得動、排得出」。

  「清淤主要集中在河流中下遊,那些水流平緩、淤積較為嚴重的平原河網地區。」王衛標說,我省淤積較嚴重、疏浚工作量巨大的,主要集中在杭嘉湖、蕭紹寧、溫黃、溫瑞、瑞平等地的平原河道。以樂清為例,要實現河道完全清淤,需要處理淤泥約900萬噸。

  全省大約有多少河道需要清淤?已清淤和還需清理的淤泥分別有多少?資料顯示,從2003年我省啟動「萬裡清水河道建設」起至今,全省共清淤河道44000餘公裡,累計投資300多億元,其中完成清淤50多億立方米。

  「自『五水共治』全面啟動以來,河湖清淤疏浚工作任務更加艱巨。」王衛標說,由於河道清淤由各地具體落實、淤泥清理也不可一蹴而就,目前很難計算全省還有多少河道需要清淤。但河道總站對各條河流的節點——湖泊進行了初步測算,目前全省還有2500餘個湖泊未清淤,總淤積量為1.1億立方米,平均淤積深度約為0.8米。

  今年初的溫州「兩會」上,省人大代表、溫州市政協委員李星濤通過調研後估算,全省河道淤積總量已經達到22億立方米,每年平均淤積量約1億立方米。

  應對

  多種處理方式各有利弊

  在我省,清淤疏浚主要有抓斗式挖泥、水力衝挖和絞吸式挖泥三種傳統方式。

  抓斗式挖泥主要應用於小河小浜,河道旁開入挖掘機,需要沿河兩岸建造施工道路,挖機工作面較小、卻把水體攪動得渾濁不堪,這種方式清淤不徹底,也比較容易引起回淤。

  水力衝挖採用攔河圍堰、抽乾河水,施工人員在河床上衝挖淤泥,可能會引起河岸塌方。今年1月23日,樂清市樂成鎮城東街道春園路沿河路段就因清淤抽乾河水,發生道路坍塌。

  絞吸式挖泥以挖泥船將淤泥進行切割和攪動,再經吸泥管將絞起的淤泥藉助強大的泵力,輸送到堆場。如果管道輔設較長影響其他船隻通行,管道輸送淤泥的同時會帶來大量的水,還需要大面積的場地堆放淤泥。

  挖出的淤泥,主要通過陸路、水路和管道三種方式進行運輸。

  目前,生態清淤集以上三種清淤方式之所長,成為全省較為領先的清淤技術。

  機聲隆隆,在金華婺城區婺江古河道「十裡長湖」的施工現場,記者看到,大型一體化生態清淤機將水底的淤泥絞吸上來,輸入管道沉澱脫水,流出汩汩清泉。分離出的垃圾被運往郊區填埋,而淤泥打散後被燒製成空心磚,無需堆放,日產日清。

  而在最早引進該技術的浦江,對浦陽江城區段8公裡河道進行生態清淤。分管河道工作的浦江縣河道管理站副站長傅時傑介紹,生態清淤使淤泥固化、垃圾分開、河水返回,實現管網運輸、工廠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這些淤泥中的1.1萬餘立方米最終用於苗圃、制磚和「三改一拆」後的復墾復耕,變廢為寶。因為效果較好,生態清淤還將被浦江運用到通濟橋水庫的清淤當中。

  此外,柯橋等地也積極引進生態清淤及淤泥快速固化處理技術,實現清淤、淤泥脫水、餘水循環處理一體化作業。不過,生態清淤成本較高,卻是不爭的事實。「當時共清理幹化淤泥1.3萬餘立方米,每立方米清淤費200元、運費20元。」傅時傑說。

  求解

  淤泥處置任重道遠

  記者調查了解,雖然部分地區嘗試進行生態清淤,但堆積和填埋仍是淤泥處置的最主要方式。運輸成本極高,堆放、收納場地有限,是目前淤泥處理面臨的首要問題。

  以嘉興為例,清淤出的950萬立方米淤泥總共借地約1.5萬畝,借地總費用達5100萬元。

  在鄞州,淤泥被清理出來後以每立方米176元的「路費」送到80公裡外的舟山外海,再被傾倒入海,不僅價格昂貴,受潮汐影響,淤泥還有可能被衝回內河。

  而在樂清,當地6條百裡骨幹河道清淤將產生淤泥近200萬立方米。「從金溪到樂運河採用絞吸式清淤,產生的淤泥將通過管道輸送到勝利塘北片圍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淤泥用於圍墾填方工程,但圍墾對淤泥質量要求很高,隨著圍墾工程的陸續推進,用量也相對有限。

  還有鄉鎮幹部向記者「吐槽」:因淤泥無處可去,他們只能租用土地進行集中堆放。部分挖出的淤泥中含有大量生活垃圾、建築廢棄物等,對作物種植影響很大,農民根本不願意借地堆放。即使有人願意出租土地,淤泥風乾需要數年,租期久、租費高,到期後仍面臨再次處理難題。一些鄉鎮由於堆放場地難以落實,淤泥清理出來後常常只能堆放在河道邊或池塘邊,一下雨,淤泥又流回河道裡。

  淤泥如何脫毒處理,成為處置時的第二大難題。省「五水共治」辦公室業務指導二組曾對河道淤泥處置開展專項調研。副組長胡金法說,部分受工業汙染嚴重的地區,淤泥成分十分複雜。一些地區淤泥含有重金屬,但在清淤後的檢測工作可能並未到位,如果按一般淤泥予以處置可能會存在二次汙染隱患。他呼籲處置前一定要建立完善的檢測機制。

  那麼,我省是否真的缺乏簡便易行、經濟節約、低害無毒的大規模處置淤泥的可能?各地又有哪些處置淤泥的絕招、奇招?請關注浙江日報記者繼續追蹤。

相關焦點

  • 全省年增一億立方淤泥 記者追蹤如何解題
    浙江省水利廳河道總站副站長王衛標談起河道清淤,談及兒時回憶。彼時尚無化肥,捻河泥這種千百年來江南最盛行的農事活動,在不經意間肥了田地、又完成了河道清淤。然而,農田減少、面源汙染增多、治水壓力日益吃重,河道淤泥的情況也越來越複雜。淤泥來「襲」,省「五水共治」辦公室負責人說,了解「淤」情、認清形勢,是當務之急。
  • 淤泥1個月能實現固化 助力剿劣清淤織裡用上新技術
    1個月就能讓淤泥實現固化,還能重複利用。 4月20日,在吳興區織裡鎮南橫塘清淤淤泥固化施工現場,一個神奇的黑袋子吸引了前來參加湖州市水利系統踐行「四新」互看互比暨百項千億、安全生產工作會的數十名水利專家的關注。據悉,這是南橫塘清淤工程中針對淤泥固化用上的一項高科技新技術。這個神奇的黑袋子叫脫水濾袋,淤泥就是在這個黑袋子中讓水和泥成功分離,實現脫水固化。
  • 復墾肥土 制磚煉炭 河道淤泥多渠道尋出路
    讓人想不到的是,眼前吐露芬芳的鬱金香所栽土壤,是來自西山漾中的淤泥。  「在清淤時,我們採用環保絞吸式吸淤船進行底泥清淤擴容,然後帶水淤泥經管道注入排泥場圍堰中,再採用真空預壓法進行淤泥固結處理。」項目負責人說,半年內,淤泥就能變為種植花草的優良土壤。
  • 水庫淤泥最深1.7米 岱山打響河湖庫塘清淤攻堅戰
    日前,總投資135萬元的岱東鎮磨心村磨心下水庫的清淤工作基本完成,連日來不斷有卡車將淤泥運出河床。這座始建於上世紀80年代的小I型水庫總庫容176.46萬立方米,由於水庫庫底淤積嚴重,給蓄水和供水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真正讓水活起來、清起來、淨起來、美起來,岱山正在行動。記者從岱山縣農林水利部門了解到,為促進水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改善,岱山將河道、山塘和水庫清淤作為「五水共治」深處發力、持續發力的著力點,全面打響河湖庫塘清淤攻堅戰。
  • 2018衢州市中小學生五水共治工作調查問卷題目與答案大全
    從5月1日開始衢州市聯合治水辦和教育局針對中小學生包括幼兒在內的五水共治問卷調查,旨在調查相關工作的群眾滿意程度,更好的增進群眾特別是學生對該項目的了解,小編為大家準備了2018衢州市中小學生五水共治工作調查問卷答案大全,題目及答案分享。
  • 淤泥固化成「餅」:吃進的是爛泥,擠出的是清水
    柯橋區為切實做好「五水共治」工作,啃下清理河道淤泥這塊硬骨頭  以往治河道淤泥,總是會遇到堆放難、處置難的問題:淤泥簡單堆放到一個地方,常常幾年後依然不會幹,有時候工作人員偷點懶,還會出現「拆東泥補西泥」的尷尬局面。
  • 河道生態清淤及淤泥處理技術探討
    這一清淤技術通常更適合於挖掘的淤泥泥層較厚、中小學河道或者水利工程水庫等,也是河道整治較為常用的清淤技術,鬥輪式清淤施工優勢在於能夠維持河道運輸的正常進行,而且不易受到外部氣候因素等的幹擾,清淤精度較準確,然而,這一技術也存在不足之處,體現在清淤中可能出現較多的汙染物,控制不當可能導致汙染物向四外擴散,甚至出現淤塞的問題,清淤如果無法徹底、深入地進行則可能帶來水體汙染。
  • 德州市破解「倒虹吸」排水管道清淤難題
    德州晚報訊(記者 鄭乃春 通訊員 耿光偉 王磊)近日,市城管執法局市政設施管理處排水管理所成立專題攻關小組,使用新購置的高壓疏通車、強力吸汙車在天衢路與新湖大街交叉口的倒虹吸管道進行清淤
  • 淤泥處置的「浙江經驗」:3.5億方淤泥有望變廢為寶
    浙江在線4月1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梁國瑞)眼下,一場剿滅劣V類水的攻堅戰,正在浙江全省如火如荼地進行。  要完成全域剿劣、全面提升水質,「截、清、治、修」四個重點環節缺一不可。「清」指的就是清除底泥,消除水體汙染的病灶。
  • 中小河道治理中的清淤及淤泥處理技術
    關鍵詞:中小河道;治理;清淤;淤泥處理相對而言,清淤及淤泥處理的開展,存在很高的影響力,每一項工作的實施過程中,都要站在全新的角度來調整,即便是出現了很小的不足,都會在全局工作所產生的影響力方面大幅度的提升。為此,我們必須在清淤及淤泥處理的體系上,進行更好的健全,確保在每一項技術的實施過程中,給出足夠的依據,減少不必要的問題發生。
  • 「五水共治」還富春江一片山青水碧
    近年來,春江街道通過全面騰退傳統高汙染企業、實施「汙水零直排」工程建設、常態化整治維護等措施,大力開展「五水共治」,轄區水環境得到全面提升,街道各條渠的水環境指標不斷趨好,目前基本優於杭州市測水標準。  源頭治理:完成傳統高汙染產業騰退  富陽區春江街道曾經以「中國白板紙基地」聞名。
  • 水庫淤泥滿臺「經濟部」清淤慢郎中
    臺海網3月20日訊 據「中時電子報」報導,水情吃緊,水庫淤積嚴重,昨引起「朝野立委」關切,「立委」丁守中質疑指出,近12年(2002年至2014年)各水庫清淤量總計3250萬噸,每年平均清淤252萬噸,但南化水庫淤積率近4成,曾文與石門水庫也逾3成3,但今年總清淤目標僅381萬噸,要求「經濟部」未雨綢繆,應提高今年清淤目標。
  • 什麼魔術,讓淤泥從「萬人嫌」變成萬人迷?·杭州日報
    農村治汙如何長效運維? 淳安在全省首創鄉鎮工作站 本報訊(記者 汪玲 文/攝)早在今年3月份,下城區就把城市河道長效化清淤提上了日程。4月份,下城區在長浜河埋下了淤泥輸送管,但缺少一個固定的淤泥處理點。昨天下午,記者在華中路上看到,一個佔地20畝的淤泥處理場已經建好,淤泥通過輸送管進入壓濾機,最終實現了水、泥分離。
  • 「五水共治」的文化意義
    浙江在線05月19日訊浙江以江為名,因水而生,因水而興,因水而美,有甬椒甌鰲飛雲江,京杭苕溪傍錢塘。「三山萬戶巷盤曲,百橋千街水縱橫」,垂柳依岸、青磚黛瓦、水閣亭榭、櫓聲欸乃、煙波浩淼……所有的一切,宛如一幅漸次展開的水墨風景,美麗、靈秀、富足,凝聚了無數樂水人的視線。「五水共治」就是讓我們重新沉醉在這美麗的畫圖中。
  • 浙江湖泊內河水庫清汙5年將產生3.5億立方米淤泥 怎麼處理?
    為什麼說處理好淤泥 是全國性的課題和難題  2016年,全省五水共治行動進入第三年,同時也是河湖庫塘清汙(淤)的啟動之年。  據省水利部門統計,僅去年全省水域清汙(淤)量超過1億立方米,平均淤積深度約為0.8米。
  • 水清岸綠好風光——城西街道「五水共治」側記
    城西街道「五水共治」辦主任吳鳳鳴說。今年城西街道對銅溪、香溪小流域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全面排查和診斷,形成了「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列出了問題清單、整改措施和汙染源分布圖。在此基礎上,建立了鎮、村兩級河長制度,實施分段包幹治理,明確「三圖三表」(項目表、時間表、責任表),開展河道治理攻堅戰。
  • 最全的魚塘清淤方法集
    魚塘清淤是漁業生產中必不可少的生產環節,對於魚塘清淤的重要性,之前文章已經做了說明,此處不再贅述。現將常見的清淤方法進行收集整理,希望對廣大養殖戶有所幫助。一、幹塘清淤1.清淤機清淤:清淤機有牽引式、懸掛式、船式和落溝自走式等類型,下圖為牽引式清淤機。牽引式清淤機特別適用於洪湖地區常見的回型池塘清淤,清淤時直接將回型溝淤泥拉至池埂。對於面積較大的養殖池塘(如100畝以上的),牽引式清淤機可能不太適合了。由於牽引繩的限制,大池塘中間的淤泥可能清不到。
  • 戰內澇清淤泥,星夜馳援為人民
    8月5日凌晨,慶陽市突降暴雨,僅3小時降水量就達到78.4毫米,造成慶陽市多處地區內澇嚴重,道路留下了大量淤泥和垃圾,給群眾工作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為了能使群眾儘快恢復正常生活秩序,平涼市森林消防支隊慶陽大隊攜帶清淤排澇裝備緊急出動,連夜奮戰不怠,劈浪前行,疏通清理了多個區域的內澇淤泥,使得市民能儘快恢復正常生活秩序。
  • 日清淤泥3500方!城南新區新陽河清淤工程啟動
    為有效解決該問題,今年6月,新陽河清淤工程正式啟動,目前施工方採取24小時不間斷施工搶抓工期,每日清淤泥約3500立方米。項目力爭在本月底完工。 △ 清淤船將河底的黑色淤泥抽到管中 在新陽河清淤工程現場,新陽河四圍大道至南陽路路段,一艘大型絞吸式清淤船正在作業,將河底黑色淤泥抽到管中,
  • 淤泥有利有弊,養殖戶們該如何正確處理淤泥
    淤泥中存在大量的細菌,在淤泥表層一般是好氣性細菌佔優勢,在淤泥中由於氧氣缺乏,則以嫌氣性細菌佔優勢。在水體和淤泥中進行的一系列氧化還原過程,淤泥中以還原過程佔絕對優勢,由於在池水中有一定數量的氧,所以在水和淤泥鄰接處可以觀察到氧化過程的急劇上升。淤泥表面以下數釐米的深處,氧化還原過程就大大降低,這裡是許多嫌氣性細菌生長發育的適宜場所,愈往深處,氧化還原過程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