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4月26日訊春光明媚,許多人選擇去湖州西山漾國家城市溼地公園賞花踏青。讓人想不到的是,眼前吐露芬芳的鬱金香所栽土壤,是來自西山漾中的淤泥。
「在清淤時,我們採用環保絞吸式吸淤船進行底泥清淤擴容,然後帶水淤泥經管道注入排泥場圍堰中,再採用真空預壓法進行淤泥固結處理。」項目負責人說,半年內,淤泥就能變為種植花草的優良土壤。
「五水共治」進入攻堅期,全省各地的清淤工作如火如荼,但疏浚河道後的淤泥如何處理一直是個難題,如何提高清淤效率、加大淤泥的資源化利用、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全省各地動足了腦筋。
目前,我省清淤疏浚主要有抓斗式挖泥、水力衝挖和絞吸式挖泥三種方式。在金華婺城區「十裡長湖」施工現場,記者看到,大型一體化生態清淤機將水底的淤泥絞吸上來,輸入管道沉澱脫水。分離出的垃圾被運往郊區填埋,而淤泥被燒製成空心磚,無需堆放,日產日清。
而最早引進該技術的浦江,將浦陽江生態清淤後的淤泥用於苗圃、制磚和「三改一拆」後的復墾復耕。在通濟湖的清淤中,浦江攻克深水條件下底泥勘測關鍵技術、水庫底泥處置和生態清淤施工技術與控制等多個難題,那些富含有機質、經檢測無毒害的淤泥被用作種植土;而富含重金屬、水晶渣等有害物質的淤泥(即「汙泥」)經固化脫水處置後,被混合燒製成水晶磚,或用於回填、堆積公園假山。
汙泥成分複雜,一般由細菌、無機顆粒、重金屬、膠體汙泥等多種元素組成,多經印染業、拆解業、化工業等排放廢水沉澱後產生。有毒汙泥處理,更是成為難題。
在嘉興,新嘉愛斯熱電有限公司投資2.9億元,建設汙泥焚燒綜合利用項目,自2010年一期投產以來,日處理汙泥近2000噸,汙泥烘乾後摻煤燃燒被用以發電。項目連續穩定運行,徹底實現了汙泥的無害化、減量化、穩定化和資源化處理,現場工作環境好,無惡臭和粉塵,焚燒過程和尾氣排放完全符合生活垃圾焚燒汙染控制標準。
在永康,10噸汙泥被「煉」出1噸生物炭。在永康市城市汙水處理廠,有國內領先的汙泥乾餾炭化處理生產線2條,日處理汙泥50噸。總經理池棟介紹,10噸含水率80%的汙泥,經乾餾處理後可產生1噸生物炭,既保證汙泥減量,又能杜絕焚燒過程中產生有害物質。生物炭主要銷往新疆以及杭州西湖龍井茶基地,以新疆為例,按照永康城市汙水處理廠汙泥的年產量來計算,每年能夠改善約500畝沙化土地環境,且產品供不應求,市場缺口很大。
此外,有毒淤泥還可以通過積極探索微生物降解、化學脫毒、植物修復等方法,實現減量化、無害化及資源化的安全處置。
治淤如何確保長效?在諸暨店口鎮,相關數據被錄入電子檔案,還建起淤泥嚴重堆積段位置記錄、沉積原因分析、淤泥毒害物質檢測數據和汙染源情況的3D模型與數據。建檔後,河道淤泥增長數值被電子管控,通過動態數據更新和分析,掌握河道周期性的淤積規律,實現定點定時清淤。
河道治淤,關鍵在於長效機制。
長興縣通過3年集中清淤,共完成河道清淤1000多公裡。水利部門還成立多個分片督查組,負責日常督導工作,既提出淤泥處置方案,又對處置不當的項目及時提出整改方案。當地還制定河道清淤驗收辦法等規範性文件,對河道清淤是否到位、淤泥去向是否明確、淤泥處置方式是否合理等進行全方位管理。對河道清淤驗收不合格者,暫緩補助資金下發,待驗收合格了再下發補助資金,以確保河道清淤成效和淤泥有效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