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墾肥土 制磚煉炭 河道淤泥多渠道尋出路

2021-01-15 浙江環保新聞網

  浙江日報4月26日訊春光明媚,許多人選擇去湖州西山漾國家城市溼地公園賞花踏青。讓人想不到的是,眼前吐露芬芳的鬱金香所栽土壤,是來自西山漾中的淤泥。

  「在清淤時,我們採用環保絞吸式吸淤船進行底泥清淤擴容,然後帶水淤泥經管道注入排泥場圍堰中,再採用真空預壓法進行淤泥固結處理。」項目負責人說,半年內,淤泥就能變為種植花草的優良土壤。

  「五水共治」進入攻堅期,全省各地的清淤工作如火如荼,但疏浚河道後的淤泥如何處理一直是個難題,如何提高清淤效率、加大淤泥的資源化利用、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全省各地動足了腦筋。

  目前,我省清淤疏浚主要有抓斗式挖泥、水力衝挖和絞吸式挖泥三種方式。在金華婺城區「十裡長湖」施工現場,記者看到,大型一體化生態清淤機將水底的淤泥絞吸上來,輸入管道沉澱脫水。分離出的垃圾被運往郊區填埋,而淤泥被燒製成空心磚,無需堆放,日產日清。

  而最早引進該技術的浦江,將浦陽江生態清淤後的淤泥用於苗圃、制磚和「三改一拆」後的復墾復耕。在通濟湖的清淤中,浦江攻克深水條件下底泥勘測關鍵技術、水庫底泥處置和生態清淤施工技術與控制等多個難題,那些富含有機質、經檢測無毒害的淤泥被用作種植土;而富含重金屬、水晶渣等有害物質的淤泥(即「汙泥」)經固化脫水處置後,被混合燒製成水晶磚,或用於回填、堆積公園假山。

  汙泥成分複雜,一般由細菌、無機顆粒、重金屬、膠體汙泥等多種元素組成,多經印染業、拆解業、化工業等排放廢水沉澱後產生。有毒汙泥處理,更是成為難題。

  在嘉興,新嘉愛斯熱電有限公司投資2.9億元,建設汙泥焚燒綜合利用項目,自2010年一期投產以來,日處理汙泥近2000噸,汙泥烘乾後摻煤燃燒被用以發電。項目連續穩定運行,徹底實現了汙泥的無害化、減量化、穩定化和資源化處理,現場工作環境好,無惡臭和粉塵,焚燒過程和尾氣排放完全符合生活垃圾焚燒汙染控制標準。

  在永康,10噸汙泥被「煉」出1噸生物炭。在永康市城市汙水處理廠,有國內領先的汙泥乾餾炭化處理生產線2條,日處理汙泥50噸。總經理池棟介紹,10噸含水率80%的汙泥,經乾餾處理後可產生1噸生物炭,既保證汙泥減量,又能杜絕焚燒過程中產生有害物質。生物炭主要銷往新疆以及杭州西湖龍井茶基地,以新疆為例,按照永康城市汙水處理廠汙泥的年產量來計算,每年能夠改善約500畝沙化土地環境,且產品供不應求,市場缺口很大。

  此外,有毒淤泥還可以通過積極探索微生物降解、化學脫毒、植物修復等方法,實現減量化、無害化及資源化的安全處置。

  治淤如何確保長效?在諸暨店口鎮,相關數據被錄入電子檔案,還建起淤泥嚴重堆積段位置記錄、沉積原因分析、淤泥毒害物質檢測數據和汙染源情況的3D模型與數據。建檔後,河道淤泥增長數值被電子管控,通過動態數據更新和分析,掌握河道周期性的淤積規律,實現定點定時清淤。

  河道治淤,關鍵在於長效機制。

  長興縣通過3年集中清淤,共完成河道清淤1000多公裡。水利部門還成立多個分片督查組,負責日常督導工作,既提出淤泥處置方案,又對處置不當的項目及時提出整改方案。當地還制定河道清淤驗收辦法等規範性文件,對河道清淤是否到位、淤泥去向是否明確、淤泥處置方式是否合理等進行全方位管理。對河道清淤驗收不合格者,暫緩補助資金下發,待驗收合格了再下發補助資金,以確保河道清淤成效和淤泥有效處置。

相關焦點

  • 河道疏浚淤泥固化技術研究
    熱處理方法主要是通過烘乾、燒結等方法使得淤泥在熱能及高溫下發生化學反應,從而改變土的結構成分,將淤泥轉化為良質土工材料。這種處理方法對場地有嚴格的要求,其應用受到一定的局限性。化學處理方法主要向淤泥中加入一定量的固化劑作為土壤改良劑,土體與固化劑相互作用,改變淤泥的特性,使得固化或改性后土體能夠滿足工程要求。
  • 全省年增一億立方淤泥 記者追蹤如何解題
    「幾十年前,我們跟著父母去捻河泥,既疏浚河道又積攢農家肥。」浙江省水利廳河道總站副站長王衛標談起河道清淤,談及兒時回憶。彼時尚無化肥,捻河泥這種千百年來江南最盛行的農事活動,在不經意間肥了田地、又完成了河道清淤。
  • 河道生態清淤及淤泥處理技術探討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河道清淤工作針對現有城市生態環境治理和相應水利建築功能的可持續化使用有非常重要的工作貫徹意義,針對相應淤泥及雜物的處理,採取有效的處理技術,不但確保了現有環境的穩定發展,更能夠提高河道針對抗洪排澇水平,為後續整體城市經濟發展提供良好且穩定的發展空間。基於此,文章就河道生態清淤及淤泥處理技術展開分析和探討。
  • 淤泥處置的「浙江經驗」:3.5億方淤泥有望變廢為寶
    2015年1-9月份,嘉興市清出950萬立方米淤泥,總共借地約1.5萬畝,借地總費用就高達5100萬元。  針對河道淤泥處置中存在的各種難題,2016年12月,省環保廳、省環科院共同編制《浙江省河道淤泥處理處置技術及典型案例彙編》(下稱《彙編》),這是我省首部系統性彙編現有河道淤泥處理處置技術的手冊。
  • 河道淤泥無處堆放?江幹引入淤泥幹化新技術 減量7成淤泥
    河道淤泥無處堆放?江幹引入淤泥幹化新技術 減量7成淤泥發布時間:2018-05-05 13:19:10 Sat  來源:杭州網杭州網訊 「你們這些清出來的淤泥放哪裡去啊?」這是河道清淤中市民常問的一個問題,雖然清淤工作開展多年,設備、技術都有長足的進步,幹清、溼清、機械、人工……但都繞不開淤泥——泥漿的模式。尷尬,河道清出的淤泥沒處放放在以前,河道工作人員要在河道邊找到一個大面積的場地用來堆放淤泥,直至變成泥餅。
  • 碧水清波再現 湖州市今年已完成河道清淤1188萬方
    「北港河臨近太湖,長期受到太湖水衝刷倒灌,所以河道淤泥堆積現象日益嚴重,水流不暢,水環境也跟著惡化。」湖州市水利局農水處副處長許翔告訴記者,今年7月,北港河經過4個多月清淤後水質有了較大提升,被村民稱為「可以遊泳的河」。圖片來源於網絡今年,湖州市把水環境環境綜合整治列入民生實事項目,計劃完成農村河道綜合整治180公裡,完成河道清淤500公裡、1100萬方。
  • 河裡清出的淤泥去哪兒?淤泥固化再利用
    2012年,城區河道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清淤,河水開始變清。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河道裡的淤泥又在逐漸增加。近日,記者從剛召開的蘇州城區河道生態清淤和淤泥固化專題研討會上獲悉,明年城區河道將開展新一輪的清淤,而且清出的淤泥將採取一種新的方式處理,即固化後再利用。
  • 淤泥難題如何攻克 「五水共治·清淤進行時」特別報導(上)
    浦陽江生態清淤工程淤泥幹化處理。江晨攝  編者按:當前,全省「五水共治」正開展得如火如荼,在「清三河」、疏浚河道過程中,清理出的淤泥該往何處去,成為各地治水面臨的共性挑戰與難題。淤泥的存在有哪些危害?目前河道淤積的情況如何?還有多少淤泥有待處理?各地探索出哪些好方法?
  • 一種河道淤泥固化處理工藝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本文以浦東河綜合治理工程項目實例為背景,提出一種河道淤泥固化處理工藝。該工藝通過使用液態的固化劑混合液以高壓旋噴的方式直接噴入河道淤泥中,在河道現場直接進行淤泥的攪拌混合,從而實現河道淤泥的固化處理,取得了經濟高效,節約工期的良好效果。關鍵詞:河道清淤;固化處理;環保高效。
  • 淤泥固化成「餅」:吃進的是爛泥,擠出的是清水
    柯橋區為切實做好「五水共治」工作,啃下清理河道淤泥這塊硬骨頭  以往治河道淤泥,總是會遇到堆放難、處置難的問題:淤泥簡單堆放到一個地方,常常幾年後依然不會幹,有時候工作人員偷點懶,還會出現「拆東泥補西泥」的尷尬局面。
  • 江幹區引入「吃土」設備 每天消化180立方淤泥
    2018-05-07 08:06 | 都市快報愛「吃土」的傢伙就是它很多人沒錢花了,就會委屈地說自己要「吃土」。實際上,在有些行業,「吃土」也是一種非常強大的技能。最近,杭州江幹區城管局在三堡排灌站引水河邊的淤泥堆場新裝了一個「大怪物」:吃進去的是泥漿水,轉眼就可以「吐出」乾巴巴的泥塊。施工方再也不用焦慮淤泥的堆放問題。河道就像一個人的血管,淤泥就好比是血脂沉積,不定期清理,容易發生堵塞,影響水質,也會增加防汛排澇的阻力。所以,每年城區的不少河道都要清淤。但清理出來的淤泥怎麼處理?
  • 水利知識點丨河道淤泥常見處理技術
    前幾天,我們說到了河道清淤技術(往期請看水利知識點丨中小河道治理中的常用清淤技術),有些人可能會有這樣的問題:河道清淤之後產生的淤泥都是怎樣處理的呢?所以今天我們來說說河道淤泥的處理技術。
  • 城市河道淤泥的疏浚與處理技術應用分析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現如今,城市化進程不斷深入,各領域快速發展,城市河道淤泥處理技術也在不斷創新。如果河道淤泥不及時予以清理,日積月累,淤泥當中就會產生大量的病原菌、寄生蟲、重金屬以及難以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質,對人們生存的環境造成二次汙染,直接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
  • 中小河道治理中的清淤及淤泥處理技術
    另一方面,清淤及淤泥處理的創新,必須懂得站在不同的層面來優化,尤其是深入觀察清淤及淤泥處理的特點和走向,在自身的創新力度上更好的提升。一、中小河道治理的問題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中小河道治理的進行,需要一個持續性的過程,繼續按照固定的措施、標準來完成,並不能得到良好的成果,而且造成的負面損失非常嚴重[1]。
  • 淤泥1個月能實現固化 助力剿劣清淤織裡用上新技術
    1個月就能讓淤泥實現固化,還能重複利用。 4月20日,在吳興區織裡鎮南橫塘清淤淤泥固化施工現場,一個神奇的黑袋子吸引了前來參加湖州市水利系統踐行「四新」互看互比暨百項千億、安全生產工作會的數十名水利專家的關注。據悉,這是南橫塘清淤工程中針對淤泥固化用上的一項高科技新技術。這個神奇的黑袋子叫脫水濾袋,淤泥就是在這個黑袋子中讓水和泥成功分離,實現脫水固化。
  • 女子不慎陷入淤泥雙腿被卡死 幸好他們來了!
    東莞陽光網訊(全媒體記者 何安琪)4月23日上午,常平一名女子從河邊護欄摔到河中,由於河內淤泥太深,女子不斷下沉,情況非常危急,幸好鐵騎隊員及時趕到。4月23日上午,鐵騎大隊巡防組在常平鎮金美村轄區巡邏時接總臺呼叫,稱金美花園西門附近河道有一名女子從河邊護欄摔到河中。
  • 什麼魔術,讓淤泥從「萬人嫌」變成萬人迷?·杭州日報
    淳安在全省首創鄉鎮工作站 本報訊(記者 汪玲 文/攝)早在今年3月份,下城區就把城市河道長效化清淤提上了日程。4月份,下城區在長浜河埋下了淤泥輸送管,但缺少一個固定的淤泥處理點。昨天下午,記者在華中路上看到,一個佔地20畝的淤泥處理場已經建好,淤泥通過輸送管進入壓濾機,最終實現了水、泥分離。
  • 泥漿泵水力衝挖清除河底淤泥 河道清淤有了新方法
    泥漿泵水力衝挖清除河底淤泥 河道清淤有了新方法 jx.zjol.com.cn 2006年01月17日  浙江在線嘉興頻道    昨天,在秀洲區新城街道王家木橋港生態河道整治示範工程中,工人們正採用泥漿泵水力衝挖的新方法清除河底的淤泥
  • 浙江湖泊內河水庫清汙5年將產生3.5億立方米淤泥 怎麼處理?
    由於月湖地處市中心,周邊沒有堆放場地,施工方打算採用機器,將淤泥進行烘乾作業,月湖中的淤泥高磷、高氮、高有機質,用作綠化就非常好,加入某種藥劑之後,還能作為市政道路的穩定層。  除了這麼做,淤泥還能派什麼用?這段時間,浙江上虞的治水部門正做著一個實驗——按他們的說法,這是省內首次進行的課題實驗,如果成功,將為淤泥處置找到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