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岸綠好風光——城西街道「五水共治」側記

2020-11-27 浙報融媒體

11月2日,記者走進城西街道銅溪荷村段,放眼望去,整潔的河岸,清潔的河道,清澈的河水,一幅水清岸綠的山水畫面令人賞心悅目。

攻堅剿劣變河水清澈

「我們把今年出現過劣Ⅴ類、Ⅴ類水質的門口塘為重點作戰區域,開展水環境綜合整治。」城西街道「五水共治」辦主任吳鳳鳴說。今年城西街道對銅溪、香溪小流域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全面排查和診斷,形成了「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列出了問題清單、整改措施和汙染源分布圖。在此基礎上,建立了鎮、村兩級河長制度,實施分段包幹治理,明確「三圖三表」(項目表、時間表、責任表),開展河道治理攻堅戰。截至目前,累計投入資金3000餘萬元,累計完成河道治理15公裡;對銅溪、香溪及支流的340餘個排汙口建立「一口一策」治理方案,實行「銷號制」管理;同時建立了河道保潔長效管理機制,聘用4名專職巡河員、6名河道保潔員進行日常巡查管理和保潔。

「每次大雨後,上遊的垃圾、河底的髒東西都被攪和在一起,水體變渾濁,水質下降。」家住溪邊的樓大爺回憶說,隨著「五水共治」的持續深入推進,銅溪美景重現,溪流兩岸,植被繁茂,枝條青青,清澈溪面上時有白鷺掠過,水變清澈了,家鄉也變美了。

開展管網建設和農村雨汙分流

城西街道為徹底解決汙水納廠率偏低和農村水納管不徹底等問題,全面展開管網建設和農村雨汙分流工作。截至目前,除地處山區的何斯路等7個村實施農村生活汙水終端處理外,其餘40個行政村的農村生活汙水已全部納入稠江、義亭汙水處理廠。同時何斯路、石明堂等7個村的農村生活汙水終端在原有基礎上,實施了「厭氧池+」提升治理(土壤淨化槽、三相流化床等)。

此外,還加強對餐飲業、洗車業以及美容美髮排汙整治。目前,街道轄區範圍內的相關「六小」服務行業單位均已完成整改,新建隔油池(隔油分離器)242座,沉澱池9座。並根據城西工業園區主導產業「4+1」引導,規範整治,共取締低小散亂企業300餘家。在此基礎上,街道還在2016年8月底順利完成了轄區內24家煤場的搬遷工作,煤場粉塵汙染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

目前,已完成37個行政村農村雨汙分流達標村創建並移交第三方運維管理。

多方施策提升整體環境

在全面剿滅劣Ⅴ類水的工作中,城西街道按照環境整治→截汙控源→汙泥清理→引進活水→長效管理「五步走」工作法,通過近100天的努力,累計完成剿滅劣Ⅴ類小微水體148處,其中劣Ⅴ類門口塘136處,邊溝、小溪、小渠12處。同時,還引進智能液態化自動處理機,將河湖塘清理出來的淤泥經過處理,變廢為寶用於綠化栽培。

通過多方面對症施策,汙染源頭得到了有效遏制,城西轄區的整體環境有了明顯提升,截至2017年10月底,銅溪畈田出境斷面、香溪官清畈東出境斷面平均水質達到了地表水Ⅲ類水質,官清畈西出境斷面平均水質達到了地表水Ⅳ類水質,隨著六甲裡連接管工程的實施和井頭徐村的拆遷,官清畈西斷面到年底也將達到Ⅲ類水質。

漫步在城西街道,河道生態逐步得到恢復,水草復活,魚類開始繁衍,綠水繞商城,「水清、岸綠、景美」的「美麗城西」新圖景正徐徐展開。

(原標題《水清岸綠好風光——城西街道「五水共治」側記》,原作者盧麗珍。編輯祝璐)

相關焦點

  • 湖南生態環境保護70年巨變 從汙染破壞重現「水清岸綠」
    湖南生態環境保護70年巨變 從汙染破壞重現「水清岸綠」 2019-付敬懿 攝   中新網長沙9月24日電 (付敬懿)「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水質變壞,七十年代魚蝦絕代,八九十年代洗不淨馬桶蓋,新世紀重回水清岸綠來。」9月24日,湖南生態環境廳廳長鄧立佳用這樣一首民謠,講述著湖南省生態環境質量由好變壞、再由壞到好的演變過程,重新實現「魚翔淺底」「水清岸綠」。
  • 浙江頻出治水新招 打造「水清岸綠河湖美」
    「幾年前,羅漊港還是水岸環境髒亂差,這兩年水越來越清,岸邊也越來越美了。雖然現在是特殊時期,但我還是會過來散散步。這幾天疫情好轉,櫻花也開了,許多小姑娘也都特意趕過來拍照。」久居港邊的浙江省湖州市東橋村村民黃大伯樂呵呵地說。  羅漊港,水清岸美、人水和諧,只是浙江近年來治水治出水美人悅的剪影。
  • 禁養十五載 餘杭雙溪守住水清岸綠好風光
    白永華從水裡摸上來的清水螺螄「給你看看清水螺螄!」餘杭徑山鎮雙溪村村務工作者白永華從水裡摸出幾顆墨黑色的螺螄向筆者展示,與市場上常見的螺螄不同,它的外殼上沒有淤泥和綠毛覆蓋,身形微細長。據說,清水螺螄對水質的要求極高,它只能存活於Ⅱ類水,甚至I類水中。
  • 鋪展水清岸綠的生態長卷
    「斷頭河」變身「櫻花河」立冬時節,一大早,家住東方麗景小區的王大爺騎著電動自行車、背著漁具來到二大溝,架好釣魚竿,望著平靜清澈的河面,他開始了閒適的一天。不一會兒,王大爺就釣了3條魚。「我隔三岔五就來釣魚,每次收穫都不少,帶回家無論是清蒸還是紅燒,味道都很鮮美。」
  • 江北新區重現18公裡河道「水清岸綠」
    「現在這條河治得真不賴,兩岸綠化亮化搞得好,河水也清了,也沒有以前那麼大的味道了。」家住江北新區頂山街道的王阿姨每天都在七裡河邊散步,見證了河道的變化。「春節假期,親戚好友來拜年,吃完飯我就帶他們來河邊散步,都誇我們這治水很來斯呢。」
  • 外沙湖水果湖楚河「打包」治汙,明年將現水清岸綠美景
    記者雷衎 攝在外沙湖、楚河、水果湖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指揮部,本次工程特聘專家、湖北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生態修復專家康玉輝告訴記者,外沙湖、楚河、水果湖都屬東沙水系,不僅水體聯通,岸上的管網更是「緊密相連」。如果說只單獨治理其中一個,那麼在水體流動過程中,也會影響其他的湖河水質,達不到治理效果。外沙湖、水果湖、楚河「打包」綜合整治將大幅改善河湖水質,打造水清岸綠的生態景觀。
  • 磨頭鎮積極營造水環境共治良好氛圍
    為進一步營造全社會水環境保護的良好氛圍,落實河長制中「河岸共治」的理念,連日來,磨頭鎮水利站工作人員主動走進轄區內碼頭裝卸企業,通過發放倡議書、懸掛標語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努力提高大眾愛護河道、保護河道的自覺性和責任感,提高全社會關心水、愛惜水、保護水的自覺性。
  • 陝西西安:繪就「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畫卷
    場景:昔日排汙渠變身公園美不勝收水環境的質量極大地影響著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十三五」以來,西安市紮實推進各項治水舉措,著力改善城市水生態環境質量,讓一條條河流變成風景線,通過努力恢復「八水繞長安」盛景,還老百姓一幅「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畫卷。
  • 河暢水清岸綠,美景就在身邊!李滄致力河道生態建設,打造美麗幸福河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傑城市因水而美麗,水因城市而變得更具魅力和浪漫,城市與水,相得益彰。這對於有多條河流橫貫城區的李滄來說,效果尤其明顯。新年伊始,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李滄區城市管理局致力於河道生態建設,打造幸福美麗河湖,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已成為市民生活中的常態風景。
  • 圭峰會城堅持「一盤棋」思想,推動協同發力 多措並舉守護水清岸綠
    現在環境好了,水清岸綠,每天早晨、傍晚,大家都喜歡沿著河邊散步。」近日,市民梁阿姨走在會城紫水河邊,對這幾年的黑臭水體整治成效讚嘆不已。重點解決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關係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黑臭水體是民心之痛、民生之患,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為了把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景象還給群眾,圭峰會城痛定思痛,為守護一河清水積極作為。
  • 水清鳥飛回 岸綠人歡樂
    昨天下午,白石湧全民健身廣場至雍景園段,湧水緩緩流動,銀通街附近一株開滿粉紅花朵的大腹木棉,倒映在水中,兩岸綠道上有市民沿著河湧跑步,也見年輕的父母推著嬰兒車散步,一幅濱水生態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記者從市住建局了解到,中心城區白石湧、西河湧、大小鰲溪、槎橋排洪渠、黃邊坑湧、員峰新湧、白沙灣工業明渠、羊角湧、馬恆河、稱溝灣湧、渡頭湧、情景路北側河、大滘湧、橫湧、蓮興湧等15條河湧已完成河湧整治工程,通過截汙、清淤、岸線恢復及綠化讓這15條河湧呈現「水清岸綠」效果。白石湧的治理,就是中山治理河湧的一個縮影。
  • 「甘肅新晉4A級景區逛起來」胭脂湖景區 水清岸綠的美麗生態畫卷
    胭脂湖景區水清岸綠的美麗生態畫卷胭脂湖景區坐標:康樂縣城北 距離蘭州108公裡康樂縣距蘭州市108公裡,在蘭州一小時經濟圈內,縣城北的胭脂湖景區總佔地面積1300畝,核心區佔地1100畝,綠化面積達92%,是集旅遊、娛樂、休閒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
  • 甘肅五年投逾23億元防治水汙染:現「水清岸綠」美景
    甘肅五年投逾23億元防治水汙染:現「水清岸綠」美景 2020-12-01 20:36:45(資料圖)甘肅省生態環境廳供圖   中新網蘭州12月1日電 (記者 馮志軍)甘肅省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處長牛耘1日表示,「十三五」(2016年)以來,甘肅積極爭取中央水汙染防治專項資金23.56億元,專項用於黃河流域黃河幹流、渭河、大夏河、洮河、馬蓮河、涇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和部分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工程。
  • 岑鞏全面修復水生態環境 水清岸綠帶來全域環境「蝶變」
    生態修復 美的不僅僅是水龍江河是岑鞏人民的母親河。前些年,隨著岑鞏經濟的發展,河兩岸的冶煉廠、養殖場、集鎮居民的生產生活汙水一併排入河中,部分河段汙染較為嚴重,成為沒人願意靠近的臭水溝。水之變,源頭在岸上。為把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景象還給群眾,近年來,岑鞏縣積極推進小城鎮汙水管網建設,督促汙染企業整改。
  • 「五水共治」的文化意義
    浙江在線05月19日訊浙江以江為名,因水而生,因水而興,因水而美,有甬椒甌鰲飛雲江,京杭苕溪傍錢塘。「三山萬戶巷盤曲,百橋千街水縱橫」,垂柳依岸、青磚黛瓦、水閣亭榭、櫓聲欸乃、煙波浩淼……所有的一切,宛如一幅漸次展開的水墨風景,美麗、靈秀、富足,凝聚了無數樂水人的視線。「五水共治」就是讓我們重新沉醉在這美麗的畫圖中。
  • 浙江電視臺《壹周播報》:杭州市拱墅區治水辦五水共治顯成效
    2020年是「兩山」理念提出15周年,也是「五水共治」「三五七」決勝之年。治水序幕自拉開以來,真正體現了我省「幹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的實幹精神和先鋒意識。今年以來,拱墅區治水辦認真落實省、市「五水共治」工作部署,高標準建設「汙水零直排區」和高質量建設「美麗河湖」,深入開展二次供水提升改造、河道美化家園、濱水街區提升改造等重點工作,推進「五水共治」轉型升級。
  • 「高分+北鬥」黑科技為蕪湖「水清岸綠」保駕護航
    數據信息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據安徽省地勘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質勘察院空間信息與衛星應用中心副主任桂翔介紹,高分蕪湖中心成立於2018年12月19日,曾先後承擔2018年度涇縣揚子鱷保護區應急遙感影像保障項目,蕪湖市「水清岸綠」遙感技術服務項目等。
  • 麗水網丨江南「水」鄉有多美,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河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只聞江南風景好,不知風景有多好。看看麗水這22條河流,告訴你風景有多好!今年以來,麗水市水利局通過保障水安全、修復水生態、宏揚水文化、發展水產業、加強水管理等五個方面全力推進甌江幸福河建設的推進。
  • 袁德祥:加強河流生態治理和保護 確保水清岸綠
    9月7日下午,縣委副書記袁德祥在巡察白石河流白石場鎮河流段時要求,相關部門、鄉鎮要高度重視白石河流域生態環境治理河保護工作,建立健全該河流長效管理機制,確保白石河流域生態環境良好,水清岸綠。
  • 「五水共治」還富春江一片山青水碧
    白鷺悠然展翅,綠道蜿蜒綿長……近日,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春江街道的洋浦江畔,成了富陽人朋友圈裡的新「網紅」。洋浦江是富春江在春江街道範圍內的一條支流,曾經水汙染事件頻發,如今這裡江水清澈,兩岸風景優美,成為附近村民賞景散步、休閒運動的好地方。在春江街道工作人員章犇眼裡,這是近年來富陽區綜合治水工作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