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記者走進城西街道銅溪荷村段,放眼望去,整潔的河岸,清潔的河道,清澈的河水,一幅水清岸綠的山水畫面令人賞心悅目。
攻堅剿劣變河水清澈
「我們把今年出現過劣Ⅴ類、Ⅴ類水質的門口塘為重點作戰區域,開展水環境綜合整治。」城西街道「五水共治」辦主任吳鳳鳴說。今年城西街道對銅溪、香溪小流域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全面排查和診斷,形成了「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列出了問題清單、整改措施和汙染源分布圖。在此基礎上,建立了鎮、村兩級河長制度,實施分段包幹治理,明確「三圖三表」(項目表、時間表、責任表),開展河道治理攻堅戰。截至目前,累計投入資金3000餘萬元,累計完成河道治理15公裡;對銅溪、香溪及支流的340餘個排汙口建立「一口一策」治理方案,實行「銷號制」管理;同時建立了河道保潔長效管理機制,聘用4名專職巡河員、6名河道保潔員進行日常巡查管理和保潔。
「每次大雨後,上遊的垃圾、河底的髒東西都被攪和在一起,水體變渾濁,水質下降。」家住溪邊的樓大爺回憶說,隨著「五水共治」的持續深入推進,銅溪美景重現,溪流兩岸,植被繁茂,枝條青青,清澈溪面上時有白鷺掠過,水變清澈了,家鄉也變美了。
開展管網建設和農村雨汙分流
城西街道為徹底解決汙水納廠率偏低和農村水納管不徹底等問題,全面展開管網建設和農村雨汙分流工作。截至目前,除地處山區的何斯路等7個村實施農村生活汙水終端處理外,其餘40個行政村的農村生活汙水已全部納入稠江、義亭汙水處理廠。同時何斯路、石明堂等7個村的農村生活汙水終端在原有基礎上,實施了「厭氧池+」提升治理(土壤淨化槽、三相流化床等)。
此外,還加強對餐飲業、洗車業以及美容美髮排汙整治。目前,街道轄區範圍內的相關「六小」服務行業單位均已完成整改,新建隔油池(隔油分離器)242座,沉澱池9座。並根據城西工業園區主導產業「4+1」引導,規範整治,共取締低小散亂企業300餘家。在此基礎上,街道還在2016年8月底順利完成了轄區內24家煤場的搬遷工作,煤場粉塵汙染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
目前,已完成37個行政村農村雨汙分流達標村創建並移交第三方運維管理。
多方施策提升整體環境
在全面剿滅劣Ⅴ類水的工作中,城西街道按照環境整治→截汙控源→汙泥清理→引進活水→長效管理「五步走」工作法,通過近100天的努力,累計完成剿滅劣Ⅴ類小微水體148處,其中劣Ⅴ類門口塘136處,邊溝、小溪、小渠12處。同時,還引進智能液態化自動處理機,將河湖塘清理出來的淤泥經過處理,變廢為寶用於綠化栽培。
通過多方面對症施策,汙染源頭得到了有效遏制,城西轄區的整體環境有了明顯提升,截至2017年10月底,銅溪畈田出境斷面、香溪官清畈東出境斷面平均水質達到了地表水Ⅲ類水質,官清畈西出境斷面平均水質達到了地表水Ⅳ類水質,隨著六甲裡連接管工程的實施和井頭徐村的拆遷,官清畈西斷面到年底也將達到Ⅲ類水質。
漫步在城西街道,河道生態逐步得到恢復,水草復活,魚類開始繁衍,綠水繞商城,「水清、岸綠、景美」的「美麗城西」新圖景正徐徐展開。
(原標題《水清岸綠好風光——城西街道「五水共治」側記》,原作者盧麗珍。編輯祝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