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小青」們合力清理岸邊的垃圾。
會城城南村工人清理河面及河岸垃圾。
「2018年以前,河道兩岸不僅雜草叢生,河水還有一股異味,很少有人到河邊玩。現在環境好了,水清岸綠,每天早晨、傍晚,大家都喜歡沿著河邊散步。」近日,市民梁阿姨走在會城紫水河邊,對這幾年的黑臭水體整治成效讚嘆不已。
重點解決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關係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黑臭水體是民心之痛、民生之患,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為了把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景象還給群眾,圭峰會城痛定思痛,為守護一河清水積極作為。
問題積累非一日之寒,治理也並非一日之功。河湖治理是系統性工程,需要上下遊、左右岸、幹支流共同參與,協同發力。為了實現青山可望、碧水可親、自然可得,圭峰會城堅持「一盤棋」思想,形成強大合力,打好治水攻堅戰。為進一步鞏固治理成果,圭峰會城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清漂」專項行動、「河小青」護河志願行動,並實施河長保潔制度,致力於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水生態環境,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家園。
攻堅克難
開展「五清」專項行動
烈日下,工人們站在河湧裡,有的用鐮刀切割水浮蓮,有的用打撈船清理水裡的雜物,有的用網兜清理岸邊的垃圾。針對部分河道,圭峰會城還直接出動大型機械,清理河湧底部的淤泥……今年4月、6月、9月,圭峰會城開展了三次大型「清漂」專項行動,各村(社區)積極行動,採用集中打撈的方式,全面清理轄區河面和河岸的垃圾、雜草、倒伏樹木以及水浮蓮等有害水生植物,實現河道漂浮垃圾及成片水浮蓮顯著減少的行動目標。
河道清理前後的變化,居民心裡最清楚。「從前,河道裡全是雜物,幾次清理行動過後,河面上基本看不到垃圾了,河道外觀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家住會城城南村的陳伯說道。
據悉,圭峰會城積極開展河長制「五清」專項行動,清理非法排汙口、清理水面漂浮物、清理底泥汙染物、清理河湖障礙物、清理涉河湖違法違建,對江邊、河邊、湖邊亂象零容忍。同時,加強跨鎮交接斷面監控監測,目前,圭峰會城已基本實現「無非法排汙、無成片漂浮、無明顯黑臭、無行洪阻礙、無違章建築」,還河湖自然面貌。
據了解,今年以來,圭峰會城共出動約7300人次,投入資金約240萬元,清理水浮蓮一批,清理河道及河岸垃圾約800噸。清淤工作方面,圭峰會城今年已投入約780萬元,完成19宗河道清淤工程的施工。清障工作方面,圭峰會城今年已清理鐵棚、雜物等障礙物7宗,清理面積約1100平方米。
圭峰會城河長辦負責人介紹,為鞏固治理成效,圭峰會城已設置了60個水質檢測斷面,每月對轄區全部河道的水質檢測斷面進行檢測,按檢測結果計算河道汙染指數,指明水質不達標河道,督促有關河長增強責任感,切實加強河道治理工作。
集中清理與日常保潔相結合
實施河長保潔制度
近幾年,新會加大力度開展黑臭水體整治工作,通過一系列有效手段,使河道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為了達到長效常治的效果,圭峰會城堅持集中清理與日常保潔相結合,堅持面上處置和集中打撈相結合,以「水域無成片水面漂浮物」為目標,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聘請河道保潔員、配齊設備等方式,落實常態化「清漂」工作,建立河道保潔長效機制。
據了解,圭峰會城河長辦根據河長巡河、信息上報、第三方巡查、上級交辦事項整改以及水質考核等情況,對各村(居)進行考核和獎補,激勵各村(居)做好河長制相關工作。目前,圭峰會城已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對會城河、紫水河和英洲海水道等河道進行常態化保潔。同時,轄區涉及49條河道的村(居)均已聘請河道保潔員。
此外,圭峰會城在法規制度、考核激勵、監督檢查等方面均出臺有力舉措,明確河道保潔的範圍、要求和責任主體,河湖管護責任體系基本形成,協調聯動機制初步建立,河湖「強監管」不斷實化,河湖面貌明顯改善。
圭峰會城還以河道、水庫的保潔為重點,持續深入開展城鄉環境衛生整治行動,以治河為重點,以「河流水面乾淨、河面無漂浮廢棄物、河道無障礙物、河岸無垃圾」的成效影響群眾,推動轄區環境整體升級。
「河小青」護河
普及環保理念
周末的圭峰會城,常常會有這樣的場景:一群穿著紅色馬甲的志願者手拿拾物器、垃圾袋,仔細清理綠道上的雜物和岸邊的垃圾。這群熱心公益、用行動呵護河湧的青年志願者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河小青」。
據了解,圭峰會城團工委聯合圭峰會城河長辦、圭峰會城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共同開展「爭當河小青,青年在行動」系列活動。該活動已成為圭峰會城的品牌志願活動,是圭峰會城積極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重要體現。參加活動的志願者都是圭峰會城的機關團員青年。
與河長不同,「河小青」的輻射範圍更廣,可以最大程度調動社會力量參與護河行動。志願者定期圍繞重點河湧開展集中性巡河護河行動、水域安全自護現場演練、河湧水質及衛生巡查、環境保護宣傳等志願服務。同時,通過「隨手拍」「隨手撿」「隨手護」等方式,培養廣大青年保護河湖環境的意識,讓廣大青年自覺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如今,「河小青」已成為圭峰會城一支重要的護河隊伍,有效緩解了護河人手不足的問題。
「通過這樣的志願服務活動,可以向廣大市民宣傳河長制有關知識和環保理念,不斷提高市民群眾的環保意識,發動更多人共同參與河道保護工作。」圭峰會城河長辦有關負責人說。
文/圖 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