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新區重現18公裡河道「水清岸綠」

2020-12-03 南京日報

    「現在這條河治得真不賴,兩岸綠化亮化搞得好,河水也清了,也沒有以前那麼大的味道了。」家住江北新區頂山街道的王阿姨每天都在七裡河邊散步,見證了河道的變化。「春節假期,親戚好友來拜年,吃完飯我就帶他們來河邊散步,都誇我們這治水很來斯呢。」 

    自「263」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江北新區堅決貫徹生態文明建設部署,狠抓河道環境治理,推出多項創新舉措,先後完成東方紅河、鎮南河、鎮北河、定向河、豐字河等5條黑臭河道整治工程,完成七裡河景觀綠化一期工程,再現了18公裡「水清岸綠景美」生態河道景觀。 

    據悉,在治理之前,幾條河道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淤泥嚴重、水面漂浮物多、汙水直排等突出問題。另外,鎮北河河道封閉,交換性差,沿線施工工地多,存在治理難度。河道治理刻不容緩。岸線貫通、控源截汙、河道清淤、岸坡整治、生態治理等「十八般武藝」一一「上場」。 

    鎮北河全長約為2公裡,為一段封閉河道。完成清淤後,該區第一步就是疏通河道,貫通其與東方紅河、豐字河的連接,增強它的貫通性,也有利於改善河道洩洪能力。同時在河道全線設置水循環管路,提升水體的交換性,有效改善水體的水動力不足,提升水體自淨能力。「就像人生病一樣,不同的河道有不同的『病因』,我們做的就是找到『根子』,然後『對症下藥』。」談起這幾條河道的治理經驗,江北新區公建中心相關負責人總結道,「鎮北河治理的『根子』在貫通,起於七裡河止於城南河的豐字河則在於水生植物肆意生長。」針對豐字河現狀,該區格外注重生態修復,改善水體環境,已在河道局部區域設置微生物的培養基地,源源不斷為系統提供大量有益的處理有機物的微生物,有效減少水體中有機物以及氨氮等。同時在溶解氧較低的區域設置生物曝氣設備,維持生物群落平衡,提升河道的流動性,有效改善局部水體的不穩定性,實現河道整體的平衡性及聯通性。 

    對一些存在汙水直排的河道,該區採取控源截汙處理,在局部有坡向河道的土質護坡做岸邊截汙工程措施;對無法進行截汙或堵漏的點,在其周圍水域實施生物隔離和生物淨化處理,如採用生物圍堰等,對點源汙水進行前端處理,從而減少汙染物進入河道;排汙量較大的排口則建造生物濾池,將汙水攔截提升至該生物濾池,經過系統供氧、微生物反應後出水各項指標均大幅度下降。河道全線採取全方位立體化清淤疏浚,高壓泵衝洗淤泥後集中裝車外運,避免淤泥上岸後對土壤造成二次汙染。 

    「我們的理念是要堅持做到綜合治理和保護相結合,在對現有河道治理和保護的同時,還儘可能地融入一些文化市民休閒設施。」江北新區環境保護與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七裡河景觀綠化一期工程總長度為3.05公裡,目前已經完成治理並向市民開放。 

    「後整治時代也不能掉以輕心。」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江北新區將一如既往貫徹生態文明建設部署,狠抓河道環境長效治理,積極打造水清岸綠的綠色生態河道,為市民增添更多的親水廊道。 

    楊欣 張安琪

相關焦點

  • 河暢水清岸綠,美景就在身邊!李滄致力河道生態建設,打造美麗幸福河湖
    新年伊始,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李滄區城市管理局致力於河道生態建設,打造幸福美麗河湖,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已成為市民生活中的常態風景。據了解,依託河長制,李滄區初步建立了覆蓋全區的河湖智慧化平臺,河湖養護管理全面進入信息化階段。
  • 水清岸綠好風光——城西街道「五水共治」側記
    11月2日,記者走進城西街道銅溪荷村段,放眼望去,整潔的河岸,清潔的河道,清澈的河水,一幅水清岸綠的山水畫面令人賞心悅目。攻堅剿劣變河水清澈「我們把今年出現過劣Ⅴ類、Ⅴ類水質的門口塘為重點作戰區域,開展水環境綜合整治。」城西街道「五水共治」辦主任吳鳳鳴說。
  • 湖南生態環境保護70年巨變 從汙染破壞重現「水清岸綠」
    湖南生態環境保護70年巨變 從汙染破壞重現「水清岸綠」 2019-付敬懿 攝   中新網長沙9月24日電 (付敬懿)「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水質變壞,七十年代魚蝦絕代,八九十年代洗不淨馬桶蓋,新世紀重回水清岸綠來。」9月24日,湖南生態環境廳廳長鄧立佳用這樣一首民謠,講述著湖南省生態環境質量由好變壞、再由壞到好的演變過程,重新實現「魚翔淺底」「水清岸綠」。
  • 鋪展水清岸綠的生態長卷
    二大溝位於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徐楊街道,東臨荷香路,西臨清拖路,北起深圳路,南接板閘乾渠,與宏恆勝路、富準路、富士康路、迎賓大道相交,全長約2公裡。由於上遊未與活水連通,所以二大溝是條「斷頭河」。不僅如此,排進河裡的汙水造成河道淤積嚴重,二大溝成了兩頭高、中間低的鍋底型河道。日積月累,二大溝水體富營養化嚴重,成了典型的黑臭水體。
  • 水清岸綠、出門見園、行路見蔭,有福之州靚起來!
    福州秋天的美好,躲在一條條蜿蜒流轉的碧水畔,還藏在城內城外滿眼的濃綠中。 水邊的幸福生活,得益於「十三五」期間福州開展的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城區內河綜合整治工程。堅持「症狀在水中,根源在岸上,核心是管網,關鍵在排口」理念,一場治水攻堅全面展開。
  • 陝西西安:繪就「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畫卷
    「十三五」以來,西安市紮實推進各項治水舉措,著力改善城市水生態環境質量,讓一條條河流變成風景線,通過努力恢復「八水繞長安」盛景,還老百姓一幅「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畫卷。在長安,有一條河流蜿蜒穿過長安城區,沿河兩岸,停歇長廊、慢跑彩道、休閒花園、兒童樂園依次坐落,深秋的落葉與潺潺的河水,為城市平添了幾分韻味……這就是公式河。
  • 外沙湖水果湖楚河「打包」治汙,明年將現水清岸綠美景
    外沙湖、水果湖、楚河「打包」綜合整治將大幅改善河湖水質,打造水清岸綠的生態景觀。「一湖一策」精準治汙,護住一湖清水27日上午,轟隆的機械聲中,外沙湖湖底的淤泥不停被挖起,通過管道輸送到岸邊的處理廠處理。沿著湖岸,記者步行到楚河漢街看到,商圈內遊人如織,步行街旁楚河裡河水已經被抽乾,多名工作人員手持高壓水槍,正在衝刷著淤泥,再由水泵將淤泥抽走。
  • 「甘肅新晉4A級景區逛起來」胭脂湖景區 水清岸綠的美麗生態畫卷
    胭脂湖景區水清岸綠的美麗生態畫卷胭脂湖景區坐標:康樂縣城北 距離蘭州108公裡康樂縣距蘭州市108公裡,在蘭州一小時經濟圈內,縣城北的胭脂湖景區總佔地面積1300畝,核心區佔地1100畝,綠化面積達92%,是集旅遊、娛樂、休閒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
  • 西鹹新區灃河西岸:綠蓋疊翠 風景如畫
    近年來,灃河灘面治理及水生態修復工程為周邊市民和遊人提供了良好的生態休閒場所,實現了灃河「洪暢、堤固、水清、岸綠、景美」的綜合治理目標。據介紹,陝西西鹹新區灃西新城灃河綜合治理項目北起西寶高速,南至灃西新城邊界,包含堤防工程、堤頂道路工程、灘面治理及水生態修復工程,全長約12.9公裡,佔地面積225公頃,工程總投資4.88億元。
  • 圭峰會城堅持「一盤棋」思想,推動協同發力 多措並舉守護水清岸綠
    「2018年以前,河道兩岸不僅雜草叢生,河水還有一股異味,很少有人到河邊玩。現在環境好了,水清岸綠,每天早晨、傍晚,大家都喜歡沿著河邊散步。」近日,市民梁阿姨走在會城紫水河邊,對這幾年的黑臭水體整治成效讚嘆不已。重點解決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關係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黑臭水體是民心之痛、民生之患,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
  • 鳥飛魚躍水草豐,水清岸綠遊人來
    最近,躍進河河道兩側吸引不少釣魚愛好者垂釣。早年,躍進河支湧沿線工業區及自然村落居民生活汙廢水排進河道,導致河湧黑臭,如今經過鐵腕整治,躍進河水草豐茂、魚蝦湧現,吸引釣魚愛好者的同時也引來了候鳥棲息,躍進河與白坭河交匯區域還將建設成「溼地觀鳥生態基地」,讓江高地區的群眾共享治水成效。
  • 重慶璧山區:城區璧南河近20公裡主河道整治工程全面貫通
    中國水利網站4月9日訊(特約記者 王炯其)日前,記者從重慶璧山區水利局了解到,隨著今年2月璧南河三角灘河段整治工程的順利完工,標誌著璧南河城區段至青槓街道共18.6公裡的璧南河主河道整治工程全面貫通。
  • 水清鳥飛回 岸綠人歡樂
    記者從市住建局了解到,中心城區白石湧、西河湧、大小鰲溪、槎橋排洪渠、黃邊坑湧、員峰新湧、白沙灣工業明渠、羊角湧、馬恆河、稱溝灣湧、渡頭湧、情景路北側河、大滘湧、橫湧、蓮興湧等15條河湧已完成河湧整治工程,通過截汙、清淤、岸線恢復及綠化讓這15條河湧呈現「水清岸綠」效果。白石湧的治理,就是中山治理河湧的一個縮影。
  • 甘肅五年投逾23億元防治水汙染:現「水清岸綠」美景
    甘肅五年投逾23億元防治水汙染:現「水清岸綠」美景 2020-12-01 20:36:45  牛耘介紹說,五年來,甘肅聚焦民眾關注的熱點環境問題,抓好關鍵流域、區域環境整治,夯實各級政府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聚力打好碧水保衛戰,有序推進實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美好景象。  據統計,2016年至2019年,甘肅在全國《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工作考核中,連續取得良好、優秀等次,位於全國前列。
  • 龍寶河重現河暢水清岸綠美景
    作為長江一級支流,龍寶河發源於九池鄉明星村黃鼓坪,於明鏡灘匯入長江,主河道長16公裡。黑臭水體主要是位於雙河口街道的城區河段,長約6.7公裡。隨著城市建設進程加快,龍寶河面臨生活汙水直排、雨汙合流溢流、地表徑流、農業面源汙染等問題。加之河流徑流量小,環境容量有限,自淨能力差,河道淤泥大量沉積,三峽庫區蓄水期間江水倒灌頂託,導致水華藻類滋生嚴重,最終形成黑臭水體。
  • 「高分+北鬥」黑科技為蕪湖「水清岸綠」保駕護航
    數據信息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據安徽省地勘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質勘察院空間信息與衛星應用中心副主任桂翔介紹,高分蕪湖中心成立於2018年12月19日,曾先後承擔2018年度涇縣揚子鱷保護區應急遙感影像保障項目,蕪湖市「水清岸綠」遙感技術服務項目等。
  • 新街鎮錢南村:每周打撈水生植物 力保河道水清通暢
    (記者 盧怡 通訊員 張月琴)9月14日上午10點半,新街鎮錢南村三組村民高勝友剛剛完成了部分河道打撈任務。一上午他都乘著船,打撈河道裡的水葫蘆,中午休息後,他還要從下午兩點繼續打撈水生植物一直到傍晚六點。
  • 袁德祥:加強河流生態治理和保護 確保水清岸綠
    9月7日下午,縣委副書記袁德祥在巡察白石河流白石場鎮河流段時要求,相關部門、鄉鎮要高度重視白石河流域生態環境治理河保護工作,建立健全該河流長效管理機制,確保白石河流域生態環境良好,水清岸綠。
  • 【2020 ·指尖城市】「高分+北鬥」黑科技為蕪湖「水清岸綠」保駕...
    數據信息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據安徽省地勘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質勘察院空間信息與衛星應用中心副主任桂翔介紹,高分蕪湖中心成立於2018年12月19日,曾先後承擔2018年度涇縣揚子鱷保護區應急遙感影像保障項目,蕪湖市「水清岸綠」遙感技術服務項目等。
  • 江北新區,GIVE ME FIVE
    這裡是南京江北新區,因位於長江以北而得名。江蘇唯一的國家級新區,也是自貿區南京片區的所在地。五年之約,坐標向北,逐夢向前。這一片沃土,也是此心安處,承載你的家庭、事業與夢想。來江北吧,在這裡,你會遇見未來。2015年6月27日,南京江北新區獲批成立,成為第13個國家級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