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暢水清岸綠,美景就在身邊!李滄致力河道生態建設,打造美麗幸福河湖

2021-01-09 半島新聞客戶端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傑

城市因水而美麗,水因城市而變得更具魅力和浪漫,城市與水,相得益彰。這對於有多條河流橫貫城區的李滄來說,效果尤其明顯。新年伊始,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李滄區城市管理局致力於河道生態建設,打造幸福美麗河湖,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已成為市民生活中的常態風景。據了解,依託河長制,李滄區初步建立了覆蓋全區的河湖智慧化平臺,河湖養護管理全面進入信息化階段。

李村河中遊

李村河上遊

碧水清澈靈動,映襯高品質城市環境

眼下儘管已是寒冬,島城攝影愛好者辛先生依舊每周六固定到李村河邊打卡,蜿蜒的李村河畔景色正濃,七彩的樹葉撒在石徑、落在池塘、點綴在碧綠的河水中。「春天拍嫩芽、夏天拍荷花、秋天拍楓葉、冬天拍白雪……一年四季都是美景,我在這裡找到了很多的創作題材,生活在河邊美景相伴,甚是幸福。」辛先生邊說邊摁下快門,一幅幅美景定格在相機中。

李村河上遊

碧水映晴空,受到市民追捧的不只有李村河的美景。據了解,李滄區水系發達,有多條河流橫貫城區,宛如一條條翠玉腰帶,主要有李村河、樓山河、板橋坊河三大河系,共計有李村河及其支流張村河、金水河等14條河流,河道總長約67.5公裡,流域面積達83平方公裡。

近年來,李滄區城市管理局不斷加大河道綜合整治力度,一條條河流碧波重現,水鳥紛飛、魚兒暢遊、遊人如織,成為居民親水樂活新空間。每當晴好天氣時,這些河邊總是人群熙熙攘攘,成為不少市民全家親子遊玩、親近自然的好去處,歡笑聲、嬉鬧聲此起彼伏……碧水清澈靈動,映襯出了李滄高品質的城市環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這裡找到了完美印證。

建立河湖智慧化平臺,實現養護管理信息化

滿目美景非一日之功。近年來,李滄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指示,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為宗旨,大力推進河道生態文明建設。2017年以來,李滄區全面推行河長制,建立起了以黨政領導負責制為核心的區、街道、社區三級「河長制」組織體系,引進了管道監測機器人,搭建了APP智慧化巡河平臺,實施了河道生態修復和美麗示範河湖建設。

李村河中遊

通過這些創新探索,李滄區積累了「治河先治汙,強化生態修復」、「引入海綿理念,突出人文底蘊」、「提升治水效果,滿足行洪需求」、「突出產業功能,放大治河效應」等河道整治經驗舉措,各級河長和河長制相關部門積極落實河道管護責任,河道管理水平不斷提升,河道環境面貌全面改善。

大村河

「舉例來說,為消除河道汙染點源,我們率先在全市引進管道監測機器人和管線潛望內窺鏡,汙水排查準確率近100%,整治沿河汙染點源400餘個,全區已全面消除黑臭水體。」李滄區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舉例介紹,通過河道清淤、景觀提升、雨汙分流等措施,李滄區實現了河道生態環境全面提升。並依託河長制建立了覆蓋全區的河湖智慧化平臺,實現河道全流域視頻覆蓋、重要斷面水質監測、雨量實時測量、資產在線操控,打造河道保護監管利器,河長制、河道養護管理全面進入信息化階段。

生態景觀河道成為李滄靚麗名片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李滄區已成功實施了李村河上遊、中遊、大村河、板橋坊河、樓山河流域綜合整治,整治長度24公裡,增加河道綠化面積170萬平方米,整治汙染點源260餘處,全面提升了河道生態面貌,改善了周邊群眾的居住環境和生活質量。其中,勝利橋、樓山河、重慶路3個市控以上河流水質斷面均值都實現達標,國控李村河勝利橋斷面均值由劣V類達到三類水質標準,李滄區獲補2019-2020年度全市水環境質量生態補償資金650餘萬元,列各區市第一名。

李村河上遊

經過綜合整治,李村河上、中遊、大村河、板橋坊河、樓山後河上遊景觀河道已成為李滄區靚麗的生態景觀長廊。其中,李村河上遊綜合治理一期工程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李村河中遊在李村大集搬遷後,融入大集文化、生物棲息、健康綠道、海綿理念等,昔日「臭水溝」變身為主城區最美、最長的城市景觀河,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化為了生動現實,榮獲「山東省人居環境範例獎」。

大村河

據介紹,在下一步工作中,李滄區將進一步深化落實河長制,加強河道管理和維護,加大河長巡河履職,落實河道管護責任,不斷推進河湖「清四亂」常態化規範化,保障河道生態面貌,全面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生態目標。

相關焦點

  • 鋪展水清岸綠的生態長卷
    流水潺潺的河道裡,小魚歡快地穿行於水草間;芬香四溢的花木掩映中,棧橋、步道、遊亭比比皆是,市民們愜意地休閒鍛鍊;風輕雲淡的空中,鳥兒嘰嘰喳喳地嬉戲飛翔。近年來,淮安市聚焦建設長三角北部重要中心城市定位,著力打造「綠色高地、樞紐新城」,把補齊生態短板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 江北新區重現18公裡河道「水清岸綠」
    自「263」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江北新區堅決貫徹生態文明建設部署,狠抓河道環境治理,推出多項創新舉措,先後完成東方紅河、鎮南河、鎮北河、定向河、豐字河等5條黑臭河道整治工程,完成七裡河景觀綠化一期工程,再現了18公裡「水清岸綠景美」生態河道景觀。
  • 江蘇淮安:「河長制」一攬子改革打響全域生態河湖品牌
    在白馬湖治理過程中,淮安首先把入湖河道治理作為重中之重。白馬湖上遊9條中小河道整治及生態修復工程總投資15億元,綜合實施築堤防、清淤、清雜、護岸、綠化等工程,打造出擁有自我修復、淨化功能的河道,逐步恢復「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河道面貌。同時,實施退漁還湖、退圩(圍)清淤等工程,著力改善白馬湖湖區水環境。
  • 「甘肅新晉4A級景區逛起來」胭脂湖景區 水清岸綠的美麗生態畫卷
    胭脂湖景區水清岸綠的美麗生態畫卷胭脂湖景區坐標:康樂縣城北 距離蘭州108公裡康樂縣距蘭州市108公裡,在蘭州一小時經濟圈內,縣城北的胭脂湖景區總佔地面積1300畝,核心區佔地1100畝,綠化面積達92%,是集旅遊、娛樂、休閒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
  • 龍寶河重現河暢水清岸綠美景
    成績的背後,離不開龍寶河治理的牽頭單位和流域鎮鄉街道深入踐行河長制的決心和毅力。水岸同治消除黑臭在龍寶河,如今隨處可見這樣的親水宜居美景。然而,誰會想到,就在幾年前,龍寶河還是一條讓人不敢靠近的黑臭河。作為長江一級支流,龍寶河發源於九池鄉明星村黃鼓坪,於明鏡灘匯入長江,主河道長16公裡。黑臭水體主要是位於雙河口街道的城區河段,長約6.7公裡。
  • 外沙湖水果湖楚河「打包」治汙,明年將現水清岸綠美景
    記者雷衎 攝在外沙湖、楚河、水果湖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指揮部,本次工程特聘專家、湖北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生態修復專家康玉輝告訴記者,外沙湖、楚河、水果湖都屬東沙水系,不僅水體聯通,岸上的管網更是「緊密相連」。如果說只單獨治理其中一個,那麼在水體流動過程中,也會影響其他的湖河水質,達不到治理效果。外沙湖、水果湖、楚河「打包」綜合整治將大幅改善河湖水質,打造水清岸綠的生態景觀。
  • 圭峰會城堅持「一盤棋」思想,推動協同發力 多措並舉守護水清岸綠
    「2018年以前,河道兩岸不僅雜草叢生,河水還有一股異味,很少有人到河邊玩。現在環境好了,水清岸綠,每天早晨、傍晚,大家都喜歡沿著河邊散步。」近日,市民梁阿姨走在會城紫水河邊,對這幾年的黑臭水體整治成效讚嘆不已。重點解決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關係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黑臭水體是民心之痛、民生之患,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
  • 浙江頻出治水新招 打造「水清岸綠河湖美」
    羅漊港,水清岸美、人水和諧,只是浙江近年來治水治出水美人悅的剪影。去年以來,浙江再接再厲,全力推進「汙水零直排區」和「美麗河湖」建設,持續深化河(湖)長制,治水工作再出新成效。  一幅水清岸綠河湖美、人水和諧樂安居的美麗浙江新圖景正徐徐展開。  「汙水零直排區」建設 治本治源  汙水直排一直是水汙染的「罪魁禍首」,要從根本上治理好水環境,截汙納管是關鍵。
  • 河長說河 | 巾幗不讓鬚眉,打造富強生態水系
    河長說河 | 巾幗不讓鬚眉,打造富強生態水系 2020-12-03 11: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南生態環境保護70年巨變 從汙染破壞重現「水清岸綠」
    湖南生態環境保護70年巨變 從汙染破壞重現「水清岸綠」 2019-70年來湖南生態文明建設成就。 付敬懿 攝   中新網長沙9月24日電 (付敬懿)「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水質變壞,七十年代魚蝦絕代,八九十年代洗不淨馬桶蓋,新世紀重回水清岸綠來。」9月24日,湖南生態環境廳廳長鄧立佳用這樣一首民謠,講述著湖南省生態環境質量由好變壞、再由壞到好的演變過程,重新實現「魚翔淺底」「水清岸綠」。
  • 水清岸綠好風光——城西街道「五水共治」側記
    11月2日,記者走進城西街道銅溪荷村段,放眼望去,整潔的河岸,清潔的河道,清澈的河水,一幅水清岸綠的山水畫面令人賞心悅目。攻堅剿劣變河水清澈「我們把今年出現過劣Ⅴ類、Ⅴ類水質的門口塘為重點作戰區域,開展水環境綜合整治。」城西街道「五水共治」辦主任吳鳳鳴說。
  • 甘肅五年投逾23億元防治水汙染:現「水清岸綠」美景
    甘肅五年投逾23億元防治水汙染:現「水清岸綠」美景 2020-12-01 20:36:45(資料圖)甘肅省生態環境廳供圖   中新網蘭州12月1日電 (記者 馮志軍)甘肅省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處長牛耘1日表示,「十三五」(2016年)以來,甘肅積極爭取中央水汙染防治專項資金23.56億元,專項用於黃河流域黃河幹流、渭河、大夏河、洮河、馬蓮河、涇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和部分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工程。
  • 全市河長制暨林長制工作會議召開
    1月6日上午,全市河長制暨林長制工作會議召開,市委書記劉志明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國家和省市關於河長制、林長制的決策部署,以堅定的決心、有力的舉措、務實的作風,推動全市水環境質量和造林綠化水平持續提升,為建設美麗泰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坤主持會議。
  • 高青整合水資源為農田灌溉提供可靠水源 打造「溝暢、水清、岸綠...
    李官溼地公園是高青環城生態水系的一個精品節點。  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12月3日訊 (記者 王莉莉 通訊員 賈建衛)近日,「守望河湖再看淄博·淄博媒體河湖行」採訪團來到高青縣。  高青縣北依黃河,南靠小清河,境內有縣管以上河道12條、長285.6公裡,鎮管河道116條、長530多公裡,有大蘆湖水庫、千乘湖、天鵝湖溼地公園3個湖泊。
  • 制度見效 碧水長流——我區生態文明建設亮點綜述
    美麗的烏倫古湖煥發勃勃生機,賽裡木湖宛如仙境,塔裡木河沿岸綠樹成蔭……各地河湖治理,不僅換來碧水長流,也讓綠水青山的生態優勢加快轉化為金山銀山的經濟優勢。  新疆實施河湖長制以來,制度從全面建立向全面見效轉變,通過實施系統治理和綜合治理,建設了一批讓人民群眾滿意的幸福河湖,沿岸群眾的生活質量不斷提升。
  • 打造高顏值生態之城 繪就美麗長樂新畫卷
    長樂蓮柄港治理後水清岸綠(長樂區河長辦供圖)  福州日報記者 餘少林  一年之中,大部分天數可見明媚的藍天;行走在內河沿岸,流淌的碧波撲入眼帘;漫步街頭,公園隨處可見,林木花草為城市披上綠裝;鄉村面貌也在改變
  • 我來說說:新變化 新感受 | 「高原綠、西寧藍、河湖清」帶來的綠色...
    經過近幾年的不懈努力,我市全面落實河湖長制,環境治理、資源利用等綠色發展指數居全省首位,空氣品質連續五年位居西北省會前列,成為全國首個入選「無廢城市」試點的省會城市......「高原綠、西寧藍、河湖清」等六大建設行動給群眾帶來了越來越多的綠色福祉。
  • 岑鞏全面修復水生態環境 水清岸綠帶來全域環境「蝶變」
    生態修復 美的不僅僅是水龍江河是岑鞏人民的母親河。前些年,隨著岑鞏經濟的發展,河兩岸的冶煉廠、養殖場、集鎮居民的生產生活汙水一併排入河中,部分河段汙染較為嚴重,成為沒人願意靠近的臭水溝。水之變,源頭在岸上。為把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景象還給群眾,近年來,岑鞏縣積極推進小城鎮汙水管網建設,督促汙染企業整改。
  • 煙臺推動河長制湖長制向全面見效轉變 河流生態環境發生明顯變化
    美麗的蜆河河畔(資料片)2020年12月30日,首批省級美麗示範河湖名單出爐,煙臺12條河湖獲此殊榮。消息傳來,一片歡慶。這是我市河長制湖長制從全面建立到全面見效轉變的一個顯著成果。2020年,我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紮實推進河湖「清四亂」、美麗示範河湖建設等工作。每當晨曦初露,河湖碧波蕩漾,一幅人與水和諧相處的美好畫卷徐徐展開。
  • 福建省水利廳副廳長陳水樹一行來莆田調研河湖長制工作
    8月28日,福建省水利廳副廳長陳水樹一行走進莆田,現場調研、指導莆田市河湖長制工作,並觀看智慧河長綜合管理平臺演示。陳水樹一行聽取莆田市河湖長制工作匯報陳水樹一行查看莆田市智慧河長綜合管理平臺當天上午,莆田市水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蔡開國向調研團匯報了莆田市河湖長制的開展情況,並從高站位創建、高層次研合、高標準試點、高質量建設、高強度保障五個方面介紹了莆田市幸福河湖創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