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說說:新變化 新感受 | 「高原綠、西寧藍、河湖清」帶來的綠色...

2020-11-25 澎湃新聞

我來說說:新變化 新感受 | 「高原綠、西寧藍、河湖清」帶來的綠色福祉

2020-05-10 14: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是西寧市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重要講話精神的實踐載體,是全面落實「四個扎紮實實」重大要求的現實路徑。經過近幾年的不懈努力,我市全面落實河湖長制,環境治理、資源利用等綠色發展指數居全省首位,空氣品質連續五年位居西北省會前列,成為全國首個入選「無廢城市」試點的省會城市......「高原綠、西寧藍、河湖清」等六大建設行動給群眾帶來了越來越多的綠色福祉。

在綠植蔥鬱、河水盈盈的南川河道邊,負責六一橋至五四橋河段的河長劉國紅正忙碌地巡查河道,檢查河面衛生、督促日常保潔、及時護堤護岸。

西寧市南川河城西段河長 劉國紅

「每天上班走過這個地方的時候,看到居民們在休閒娛樂,我是很高興的,通過我們的努力,使南川河道的景觀更綠了、河水更清了、環境更乾淨了。」

近年來,我市堅持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聯動,把握問題導向、創新思路,四級河湖長組織體系不斷健全、制度建設逐步完善,河湖實現了從「沒人管」到「有人管」,從「管不住」到「管得好」的轉變,全市水資源保護得到進一步加強,水汙染綜合防治成效明顯,河流水環境質量顯著提升,水生態修復持續推進,綜合執法監管更加嚴格,實現了「水清、流暢、岸綠、景美」的治理目標。

市民 傅建有

「咱們的西寧市越來越好了,我們也可以看到通過治理以後河水越來越清了,西寧的變化真的很大,市委市政府投入很多,治理得也很好。」

市民 殷炤文

「現在這個河道治理得特別好,水清,天藍,空氣好,花也好,每天早晚出來散步,心情特別地舒服,生活在西寧感覺特別地幸福。」

「夏都五月春光美,古城處處灑春暉......」在綠樹成蔭的麒麟灣公園,市民們自發組成合唱隊,歌唱幸福生活,享受水清、天藍、地綠的美好生態環境。

近年來,我市將大氣汙染治理工作作為一項重大民生工程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舉措來抓,實施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後果嚴懲的全過程防治措施,通過「煤改氣」、揚塵汙染治理、工業汙染防治、機動車尾氣汙染治理等工作,集中攻堅治理,全市環境質量得到了明顯改善。如今,「西寧藍」成為了幸福西寧的標配,空氣品質連續五年位居西北省會前列,廣大市民在西寧藍中獲得了更多的幸福感。

市民 嚴永麟

「西寧的空氣品質越來越清新,越來越舒適,這是我最直觀的感受。宜居宜業,青山綠水,生活在西寧這座城市,我覺得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都特別高。希望外地的朋友們都到西寧來旅遊觀光,享受西寧的美好生活。」

城西區北氣象巷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 喬維娟

「作為一名社區工作者,見證了西寧市的變化。前幾天拍了一張天特別藍的照片發到了朋友圈,獲得了很多人的讚揚,也為我們西寧市現在的變化點了贊,讓我感到非常自豪。」

在更高水平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和新時代幸福西寧進程中,西寧市不斷推動城市功能形態品質優化提升,經過持之以恆的不懈努力,市民家門口多了一處處公園、遊園和綠地,不少都是通過棚戶區改造、舊城改造騰挪出來的生態遊園,市民群眾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綠色福祉。

市民 楊昌印

「看看現在的西寧,環境和以前大不一樣了,天是藍的,地是綠的,道路是寬的,到公園休閒娛樂的人們臉上充滿了自豪感和滿足感,住在我們附近的居民感到由衷地高興。」

市民 李黎

「西寧生態環境變得越來越好了,天越來越藍,水是越來越清,山是越來越綠,因為我們家就住在這附近,到了傍晚下了班,都會到這來轉一轉,所到之處都是美景,我們的幸福感越來越強。」

碧水東流、青山相對,車行城市間、人在畫中遊。這是一幅水墨丹青的山水畫,更是一卷綠色發展、幸福西寧的城市風貌圖。綠色已經成為幸福西寧的發展底色,美麗已經成為幸福西寧的品位格調,生態已經成為幸福西寧的競爭優勢。

今年,我市將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努力在生態脆弱、欠發達地區走出一條整體實現綠色發展的新路,打造具有公園城市形態、美麗城市風範、幸福城市品質的現代高原美麗幸福「大西寧」,為美麗中國建設作出西寧貢獻。

—END—

監製 | 劉昌瑛

原標題:《我來說說:新變化 新感受 | 「高原綠、西寧藍、河湖清」帶來的綠色福祉》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馬曉瑜:守護好西寧藍 高原綠 河湖清 做新時代的環保衛士
    《一把手談初心》系列訪談 馬曉瑜:守護好西寧藍 高原綠 河湖清 做新時代的環保衛士 楊陽 楊霆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共通過以「一點三實四結合」的方式,投身西寧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建設,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八場標誌性戰役,守護好西寧藍、高原綠、河湖清,做新時代砥礪奮進的生態環境保護衛士。
  • 2018中國生態環保大會暨第三屆綠色發展論壇、西寧城洽會在西寧開幕
    中國青年網西寧7月20日電(記者 武亞姮) 7月19日,2018中國生態環保大會暨第三屆綠色發展論壇、西寧城市發展投資洽談會在西寧隆重開幕。  王曉指出,本次大會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題,以「2018中國生態環保大會」為橋,以「第三屆綠色發展論壇」為媒,共學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共商生態環保之策,共謀綠色發展之路,共享美麗中國新時代,對於引領西寧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建設進入乘勢而上的「黃金期」、順勢而進的「窗口期」、借勢而起的「飛躍期」,具有重要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 河湖清親兩岸綠
    ■ 河湖是大地之脈,不僅滿足著人類生存發展的基本需要,還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綠色是生態文明的主色調,也是高質量發展的主旋律。  ■ 打造「河湖清親兩岸綠」的良好生態,是一項系統工程,須扛起時代使命,統籌兼顧、系統施策,做綠色發展堅定的實踐者、有力的行動者。
  • 西寧榮獲「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西寧是一座綠色之城西寧一座風光旖旎讓人留戀的城市不僅有高顏值更有作為一座文明之城的親切氣質「西寧藍」「高原綠」「河湖清」深入人心這裡森林覆蓋率是全省的4.8倍「袖珍公園」「巴掌綠地」更是隨處可見夜幕降臨 華燈初上踏入唐道637感受絢爛多彩的西寧
  • 西寧20年外來房企的格局變化
    隨著外來品牌房企紛紛入駐開啟「攻城略地」之途,西寧樓市的格局正經歷著劇烈變化。目前,百強房企排行TOP10中已有過半房企在西寧落子布局;更有不少尚未入駐西寧的知名房企在伺機而動、尋求西寧樓市的「入場券」。
  • 蚌埠新語彙——河湖清親兩岸綠
    ■河湖是大地之脈,不僅滿足著人類生存發展的基本需要,還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綠色是生態文明的主色調,也是高質量發展的主旋律。 ■打造「河湖清親兩岸綠」的良好生態,是一項系統工程,須扛起時代使命,統籌兼顧、系統施策,做綠色發展堅定的實踐者、有力的行動者。
  • 西寧館六大板塊展示幸福西寧
    本報訊(記者 芳旭)以「綠色發展 幸福西寧」為主題,2020城洽會招商、布展、論壇、籤約等各項籌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7月14日,作為西寧市的形象展館,西寧館也開始全面布展,以創業之城、和諧之城、公園之城、生活之城、幸福之城為主線的西寧館,將以六大板塊展示新時代幸福西寧的模樣。
  • 一湖清水映「綠」廊——高原明珠洱海「顏值」再提升
    新華社昆明11月12日電題:一湖清水映「綠」廊——高原明珠洱海「顏值」再提升新華社記者丁玫、王長山、丁怡全夕陽如金,微風拂面。一邊是波光粼粼的洱海,一邊是青翠巍峨的蒼山。蒼洱風光如畫卷般在戴逸和朋友們的身旁展開。
  • 西寧湟水溼地發現上百種鳥類
    隨著生態優先、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的奮力推進,西寧生態環境的改善和市民愛鳥護鳥意識的提升,湟水河畔變成了遷徙候鳥的驛站,甚至不少「精靈」還難捨難離,「定居」在西寧,成為我們的鄰居。在西寧罕見,這個初冬它是首次亮相本地;這是大白鷺,它選擇棲息地十分講究,享有『環保鳥』的美譽;那些是漁鷗、赤麻鴨、白骨頂、蒼鷺、綠頭鴨、綠翅鴨……」11月7日,在寧湖溼地公園,受邀與記者一同前往觀鳥的西寧市觀鳥協會會長王艦艇介紹道。記者看到,在一大片水潭中,40多隻野生鳥兒時而在河邊嬉戲、時而振翅高飛,它們和隨風舞動的蘆葦共同構成一幅動靜相宜的和諧畫面。
  • 為什麼黃河清了,黃土高原綠了?答案沒有出乎意料!
    新中國成立後,經過幾代人不懈的努力,如今黃土高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部分山變綠了,黃河水也逐漸變清了。統計數據表明,1999年之前,黃土高原的植被覆蓋度大約是31.6%。2019年,黃土高原的植被覆蓋度達到了約63.6%,翻了一倍還多。以陝西省為例,綠色版圖向北推移了近400公裡,在生態環境得到徹底改善的同時,農民的生活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
  • 煙臺推動河長制湖長制向全面見效轉變 河流生態環境發生明顯變化
    2020年,我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紮實推進河湖「清四亂」、美麗示範河湖建設等工作。每當晨曦初露,河湖碧波蕩漾,一幅人與水和諧相處的美好畫卷徐徐展開。兩位總河長的足跡,就是我市落實河長制湖長制、推進河湖治理的縮影。我市將河湖管理和保護工作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從最早的河流生態環境沒人管,到河長制湖長制有名有實有能,煙臺一路走來,發生了看得見的變化。2020年,市委、市政府先後召開市級總河長會議等,專題研究年度重點工作。市級總河長籤發第5號、6號總河長令,對加強水生態環境保護等作出具體部署。
  • 「杭師大東城中學」繪「聲」繪「色」暢想綠色河湖
    值「中國水周」之際,杭州師範大學東城中學、杭州市東城第二實驗學校的少先隊員們用五彩畫筆描繪勾勒出心中的綠色河湖,並且錄製了動聽的音頻。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他們在水生態保護、水文化傳承、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等方面的創意見解和未來構想吧!
  • 守住綠色底線 助推高質量發展——安徽灣沚區河湖長制試點試出新面貌
    灣沚區順應「綠色發展」的時代要求,及時行動,推動相關治理工作開展,滿足人們對環境修復的美好願望。  2015年,原蕪湖縣被水利部確定為河湖管護體制機制創新試點縣,開啟了河湖管理實踐探索的新曆程。  幾年來,灣沚區結合區域實際情況,創新河湖管理模式,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河長制,逐步建立了覆蓋區、鎮、村三級的河湖長管理體制,從「清塘水、淨河水、治汙水」到「水汙染治理、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以水生態保護工程為總抓手,不斷強化河湖管理保護機制,全面改善水生態環境,促進產業轉型升級,走出了一條助推落實生態大保護與區域經濟社會綠色可持續發展「雙贏」的創新道路。
  • 中國水利報:守住綠色底線 助推高質量發展——安徽灣沚區河湖長制...
    灣沚區順應「綠色發展」的時代要求,及時行動,推動相關治理工作開展,滿足人們對環境修復的美好願望。  2015年,原蕪湖縣被水利部確定為河湖管護體制機制創新試點縣,開啟了河湖管理實踐探索的新曆程。  幾年來,灣沚區結合區域實際情況,創新河湖管理模式,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河長制,逐步建立了覆蓋區、鎮、村三級的河湖長管理體制,從「清塘水、淨河水、治汙水」到「水汙染治理、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以水生態保護工程為總抓手,不斷強化河湖管理保護機制,全面改善水生態環境,促進產業轉型升級,走出了一條助推落實生態大保護與區域經濟社會綠色可持續發展「雙贏」的創新道路。
  • 2020年度北京市優美河湖
    由北京市河長制辦公室組織評定的「2020年度北京優美河湖」評定結果近日出爐,經過積極申報、層層審核,以及公眾認可度調查,南護城河、青年湖公園、筒子河、潭西勝境等16條(段)河湖從13個區30處申報河湖中脫穎而出,被評定為「2020年度北京市優美河湖」。
  • 青藏高原魚類的物種形成和進化研究取得新進展
    中新網西寧11月16日電 據青海省科技廳16日消息,近日,青海省科學技術廳組織專家對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承擔的「青藏高原魚類的物種形成和進化研究」項目進行了成果評價。通過野外調查,首次在青藏高原冰川湖泊中發現了一個同域物種形成的案例,為澄清同域物種形成理論提供了新的證據。
  • 綠色玉石居然有這麼多,搞不清!
    碧玉顏色通常呈暗綠色,顏色不均勻,通常會帶黑斑,似色帶一樣,時而還帶有土黃色,一般只有綠色深淺的變化,很少有不同色調變化,碧玉呈油脂-蠟狀光澤,光澤較弱,不會很閃,油潤一些。高瓷必將高藍,高藍必將出彩。藝術家想創作一件好的綠松石作品,不論是擺件,還是手把件,在雕刻時必定得拿硬度扛扛的綠松石進行創作,只有這樣才能出一件好作品。六、天河石天河石,又稱「亞馬遜石」,是微斜長石的亮綠到亮藍綠的變種,藍色和藍綠色,半透明至微透明,與翡翠相似。
  • 江蘇淮安:「河長制」一攬子改革打響全域生態河湖品牌
    「水也清了,岸也綠了,心情也舒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