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0 14: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是西寧市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重要講話精神的實踐載體,是全面落實「四個扎紮實實」重大要求的現實路徑。經過近幾年的不懈努力,我市全面落實河湖長制,環境治理、資源利用等綠色發展指數居全省首位,空氣品質連續五年位居西北省會前列,成為全國首個入選「無廢城市」試點的省會城市......「高原綠、西寧藍、河湖清」等六大建設行動給群眾帶來了越來越多的綠色福祉。
在綠植蔥鬱、河水盈盈的南川河道邊,負責六一橋至五四橋河段的河長劉國紅正忙碌地巡查河道,檢查河面衛生、督促日常保潔、及時護堤護岸。
西寧市南川河城西段河長 劉國紅
「每天上班走過這個地方的時候,看到居民們在休閒娛樂,我是很高興的,通過我們的努力,使南川河道的景觀更綠了、河水更清了、環境更乾淨了。」
近年來,我市堅持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聯動,把握問題導向、創新思路,四級河湖長組織體系不斷健全、制度建設逐步完善,河湖實現了從「沒人管」到「有人管」,從「管不住」到「管得好」的轉變,全市水資源保護得到進一步加強,水汙染綜合防治成效明顯,河流水環境質量顯著提升,水生態修復持續推進,綜合執法監管更加嚴格,實現了「水清、流暢、岸綠、景美」的治理目標。
市民 傅建有
「咱們的西寧市越來越好了,我們也可以看到通過治理以後河水越來越清了,西寧的變化真的很大,市委市政府投入很多,治理得也很好。」
市民 殷炤文
「現在這個河道治理得特別好,水清,天藍,空氣好,花也好,每天早晚出來散步,心情特別地舒服,生活在西寧感覺特別地幸福。」
「夏都五月春光美,古城處處灑春暉......」在綠樹成蔭的麒麟灣公園,市民們自發組成合唱隊,歌唱幸福生活,享受水清、天藍、地綠的美好生態環境。
近年來,我市將大氣汙染治理工作作為一項重大民生工程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舉措來抓,實施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後果嚴懲的全過程防治措施,通過「煤改氣」、揚塵汙染治理、工業汙染防治、機動車尾氣汙染治理等工作,集中攻堅治理,全市環境質量得到了明顯改善。如今,「西寧藍」成為了幸福西寧的標配,空氣品質連續五年位居西北省會前列,廣大市民在西寧藍中獲得了更多的幸福感。
市民 嚴永麟
「西寧的空氣品質越來越清新,越來越舒適,這是我最直觀的感受。宜居宜業,青山綠水,生活在西寧這座城市,我覺得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都特別高。希望外地的朋友們都到西寧來旅遊觀光,享受西寧的美好生活。」
城西區北氣象巷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 喬維娟
「作為一名社區工作者,見證了西寧市的變化。前幾天拍了一張天特別藍的照片發到了朋友圈,獲得了很多人的讚揚,也為我們西寧市現在的變化點了贊,讓我感到非常自豪。」
在更高水平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和新時代幸福西寧進程中,西寧市不斷推動城市功能形態品質優化提升,經過持之以恆的不懈努力,市民家門口多了一處處公園、遊園和綠地,不少都是通過棚戶區改造、舊城改造騰挪出來的生態遊園,市民群眾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綠色福祉。
市民 楊昌印
「看看現在的西寧,環境和以前大不一樣了,天是藍的,地是綠的,道路是寬的,到公園休閒娛樂的人們臉上充滿了自豪感和滿足感,住在我們附近的居民感到由衷地高興。」
市民 李黎
「西寧生態環境變得越來越好了,天越來越藍,水是越來越清,山是越來越綠,因為我們家就住在這附近,到了傍晚下了班,都會到這來轉一轉,所到之處都是美景,我們的幸福感越來越強。」
碧水東流、青山相對,車行城市間、人在畫中遊。這是一幅水墨丹青的山水畫,更是一卷綠色發展、幸福西寧的城市風貌圖。綠色已經成為幸福西寧的發展底色,美麗已經成為幸福西寧的品位格調,生態已經成為幸福西寧的競爭優勢。
今年,我市將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努力在生態脆弱、欠發達地區走出一條整體實現綠色發展的新路,打造具有公園城市形態、美麗城市風範、幸福城市品質的現代高原美麗幸福「大西寧」,為美麗中國建設作出西寧貢獻。
—END—
監製 | 劉昌瑛
原標題:《我來說說:新變化 新感受 | 「高原綠、西寧藍、河湖清」帶來的綠色福祉》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