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德祥:加強河流生態治理和保護 確保水清岸綠

2020-11-25 上遊新聞

9月7日下午,縣委副書記袁德祥在巡察白石河流白石場鎮河流段時要求,相關部門、鄉鎮要高度重視白石河流域生態環境治理河保護工作,建立健全該河流長效管理機制,確保白石河流域生態環境良好,水清岸綠。

當天,袁德祥一行首先深入白石河流域白石鎮場鎮段進行實地檢查,詳細了解該段流域生態環境治理工作推進情況以及還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在檢查過程當中,袁德祥對白石河流白石鎮場鎮河段生態環境治理工作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白石河流域白石鎮場鎮段水質和生態環境有了明顯的改善和提升,得益於所涉及鄉鎮領導的高度重視,完善場鎮相關的汙水管網建設和汙水收集和處理系統等。他強調,河流生態治理和保護是一項長期工程,所涉鄉鎮、部門要高度重視河流河長制的落實,一旦有所放鬆,河流生態環境和水質就可能發生變化。在治理河流生態環境時,更多的要保護好河流原生態環境,因地制宜適當增添一些元素,起到畫龍點睛作用。同時,要不斷加強宣傳,增強廣大群眾的巡河護河意識,認真落實好相關的河長制,促進河流流域水清岸綠,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據了解,當天,袁德祥還深入白石鎮望巖村村委對該村的基層黨建工作和村集體經濟發展情況、產業發展進行了調研和指導。在白石鎮明星村八角廟白茶產業基地調研時,他要求相關部門以及鄉鎮要大力支持像白茶產業這樣有市場前景廣闊的特色高效益產業的發展,積極幫助他們解決好發展當中的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協助他們把產業做大做強,帶動當地村民增收致富。

全媒體記者:黎曉華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湖南生態環境保護70年巨變 從汙染破壞重現「水清岸綠」
    湖南生態環境保護70年巨變 從汙染破壞重現「水清岸綠」 2019-付敬懿 攝   中新網長沙9月24日電 (付敬懿)「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水質變壞,七十年代魚蝦絕代,八九十年代洗不淨馬桶蓋,新世紀重回水清岸綠來。」9月24日,湖南生態環境廳廳長鄧立佳用這樣一首民謠,講述著湖南省生態環境質量由好變壞、再由壞到好的演變過程,重新實現「魚翔淺底」「水清岸綠」。
  • 鋪展水清岸綠的生態長卷
    近年來,淮安市聚焦建設長三角北部重要中心城市定位,著力打造「綠色高地、樞紐新城」,把補齊生態短板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17年,淮安市對建成區水體進行全面排查識別,確定黑臭水體51條,並於當年全面啟動整治工作。2018年10月,淮安市以優異成績入圍首批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市創建行列,進一步打響了黑臭水體整治的攻堅戰。
  • 陝西西安:繪就「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畫卷
    場景:昔日排汙渠變身公園美不勝收水環境的質量極大地影響著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十三五」以來,西安市紮實推進各項治水舉措,著力改善城市水生態環境質量,讓一條條河流變成風景線,通過努力恢復「八水繞長安」盛景,還老百姓一幅「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畫卷。
  • 河暢水清岸綠,美景就在身邊!李滄致力河道生態建設,打造美麗幸福河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傑城市因水而美麗,水因城市而變得更具魅力和浪漫,城市與水,相得益彰。這對於有多條河流橫貫城區的李滄來說,效果尤其明顯。新年伊始,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李滄區城市管理局致力於河道生態建設,打造幸福美麗河湖,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已成為市民生活中的常態風景。
  • 江北新區重現18公裡河道「水清岸綠」
    自「263」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江北新區堅決貫徹生態文明建設部署,狠抓河道環境治理,推出多項創新舉措,先後完成東方紅河、鎮南河、鎮北河、定向河、豐字河等5條黑臭河道整治工程,完成七裡河景觀綠化一期工程,再現了18公裡「水清岸綠景美」生態河道景觀。
  • 圭峰會城堅持「一盤棋」思想,推動協同發力 多措並舉守護水清岸綠
    現在環境好了,水清岸綠,每天早晨、傍晚,大家都喜歡沿著河邊散步。」近日,市民梁阿姨走在會城紫水河邊,對這幾年的黑臭水體整治成效讚嘆不已。重點解決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關係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黑臭水體是民心之痛、民生之患,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為了把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景象還給群眾,圭峰會城痛定思痛,為守護一河清水積極作為。
  • 外沙湖水果湖楚河「打包」治汙,明年將現水清岸綠美景
    記者雷衎 攝在外沙湖、楚河、水果湖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指揮部,本次工程特聘專家、湖北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生態修復專家康玉輝告訴記者,外沙湖、楚河、水果湖都屬東沙水系,不僅水體聯通,岸上的管網更是「緊密相連」。如果說只單獨治理其中一個,那麼在水體流動過程中,也會影響其他的湖河水質,達不到治理效果。外沙湖、水果湖、楚河「打包」綜合整治將大幅改善河湖水質,打造水清岸綠的生態景觀。
  • 水清岸綠好風光——城西街道「五水共治」側記
    11月2日,記者走進城西街道銅溪荷村段,放眼望去,整潔的河岸,清潔的河道,清澈的河水,一幅水清岸綠的山水畫面令人賞心悅目。攻堅剿劣變河水清澈「我們把今年出現過劣Ⅴ類、Ⅴ類水質的門口塘為重點作戰區域,開展水環境綜合整治。」城西街道「五水共治」辦主任吳鳳鳴說。
  • 李春奎曹邦興調研大寧河巫山段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12月1日,縣委書記李春奎、縣長曹邦興率縣生態環境局、縣水利局、縣林業局等部門負責人,沿途巡河調研大寧河巫山段及大昌湖國家溼地公園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李春奎、曹邦興強調,要壓實責任,切實落實好河長制,確保大寧河流域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 推動河長制全面見效 保障飲用水源地安全|西固區繪就水清岸綠生態...
    河湖的生態健康和清潔美麗離不開達川鎮嚴守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汙「三條紅線」,更離不開河長們巡河清河的常態化工作模式。據達川鎮相關負責人介紹,達川鎮全鎮按照「全面覆蓋,不留死角和盲區」的原則,對河流進行劃分,由鎮主要負責人擔任鎮級總河長,班子成員擔任鎮級河長,各村黨支部書記任村級河長。
  • 甘肅五年投逾23億元防治水汙染:現「水清岸綠」美景
    甘肅五年投逾23億元防治水汙染:現「水清岸綠」美景 2020-12-01 20:36:45(資料圖)甘肅省生態環境廳供圖   中新網蘭州12月1日電 (記者 馮志軍)甘肅省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處長牛耘1日表示,「十三五」(2016年)以來,甘肅積極爭取中央水汙染防治專項資金23.56億元,專項用於黃河流域黃河幹流、渭河、大夏河、洮河、馬蓮河、涇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和部分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工程。
  • 水清鳥飛回 岸綠人歡樂
    昨天下午,白石湧全民健身廣場至雍景園段,湧水緩緩流動,銀通街附近一株開滿粉紅花朵的大腹木棉,倒映在水中,兩岸綠道上有市民沿著河湧跑步,也見年輕的父母推著嬰兒車散步,一幅濱水生態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記者從市住建局了解到,中心城區白石湧、西河湧、大小鰲溪、槎橋排洪渠、黃邊坑湧、員峰新湧、白沙灣工業明渠、羊角湧、馬恆河、稱溝灣湧、渡頭湧、情景路北側河、大滘湧、橫湧、蓮興湧等15條河湧已完成河湧整治工程,通過截汙、清淤、岸線恢復及綠化讓這15條河湧呈現「水清岸綠」效果。白石湧的治理,就是中山治理河湧的一個縮影。
  • 鳥飛魚躍水草豐,水清岸綠遊人來
    經過徹底整治,河湧兩岸排汙窩棚、廠房被拆除,城中村汙水收進管道處理,河湧水質逐漸變好,生態逐漸恢復,孩子們得以在沒過腳踝的清水中玩耍嬉戲,體驗父輩兒時的快樂。為了實現如今水清岸綠的景象白雲區在 綜合治理方面可是下了大功夫控源截汙清淤調水管理拆違控源截汙納管數據看得見
  • 水清岸綠、出門見園、行路見蔭,有福之州靚起來!
    福州秋天的美好,躲在一條條蜿蜒流轉的碧水畔,還藏在城內城外滿眼的濃綠中。 水邊的幸福生活,得益於「十三五」期間福州開展的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城區內河綜合整治工程。堅持「症狀在水中,根源在岸上,核心是管網,關鍵在排口」理念,一場治水攻堅全面展開。
  • 彭水為綠色發展築牢生態屏障
    伴著初冬的暖陽,行走在烏江縣城河堤兩岸,流水悠悠、碧波蕩漾,水清岸綠生態美的畫卷在彭水徐徐展開。近年來,彭水學好用好「兩山論」,走深走實「兩化路」,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深入推進「碧水」「藍天」「綠地」「田園」「寧靜」五大環保行動,切實轉變發展理念,積極推進法治建設,守住生態保護紅線,推動產業綠色轉型、綠色發展,紮實開展汙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優化生態格局,切實為綠色發展築牢生態屏障。優化生態規劃管控體系。
  • 岑鞏全面修復水生態環境 水清岸綠帶來全域環境「蝶變」
    生態修復 美的不僅僅是水龍江河是岑鞏人民的母親河。前些年,隨著岑鞏經濟的發展,河兩岸的冶煉廠、養殖場、集鎮居民的生產生活汙水一併排入河中,部分河段汙染較為嚴重,成為沒人願意靠近的臭水溝。水之變,源頭在岸上。為把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景象還給群眾,近年來,岑鞏縣積極推進小城鎮汙水管網建設,督促汙染企業整改。
  • 合肥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PM10、PM2.5平均濃度連續5年實現「雙降」
    堅持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合肥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這樣的成績取得並不容易。呼吸新鮮空氣是廣大人民群眾共同的願望和追求。合肥市進一步攻堅克難、協同配合,持續實施大氣汙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進一步抓實、抓具體、抓到位,深入推進餐飲油煙專項整治、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及工地揚塵治理等各項工作,確保全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進一步提高。
  • 甘肅五年投逾23億元防治水汙染:現「水清岸綠」美景_新聞中心_中國網
    (資料圖)甘肅省生態環境廳供圖中新網蘭州12月1日電 (記者 馮志軍)甘肅省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處長牛耘1日表示,「十三五」(2016年)以來,甘肅積極爭取中央水汙染防治專項資金23.56億元,專項用於黃河流域黃河幹流、渭河、大夏河、洮河、馬蓮河、涇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和部分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工程。
  • 水清岸綠景美 南三河環境治理顯成效
    導 語對於水系密布的惠州來說,一流城市環境、一流城市品質,離不開水清岸綠,水環境治理是惠州市生態環境保護的重中之重。2014年9月,惠州被水利部確定為全國第二批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之一,近年來惠州市一直圍繞「河清、海晏、湖美、惠民城」的水生態文明建設理念,下狠功夫做好水文章、答好生態卷。
  • 「高分+北鬥」黑科技為蕪湖「水清岸綠」保駕護航
    數據信息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據安徽省地勘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質勘察院空間信息與衛星應用中心副主任桂翔介紹,高分蕪湖中心成立於2018年12月19日,曾先後承擔2018年度涇縣揚子鱷保護區應急遙感影像保障項目,蕪湖市「水清岸綠」遙感技術服務項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