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河長制全面見效 保障飲用水源地安全|西固區繪就水清岸綠生態...

2020-12-02 經濟網

三江口,地處八盤峽水庫的上遊,屬於蘭州市西固區達川鄉岔路村,這裡是黃河、湟水河、大通河的交匯處。林立的峭壁,雄踞於黃河北岸,與南岸的青石峽對峙而立。俯視八盤峽水庫全貌,水面寬闊、風景如畫;溯河而上,沿岸棗林蔥鬱,蘆葦搖曳,置身其中,竟能感受到一絲江南水鄉的韻味。

河湖的生態健康和清潔美麗離不開達川鎮嚴守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汙「三條紅線」,更離不開河長們巡河清河的常態化工作模式。

據達川鎮相關負責人介紹,達川鎮全鎮按照「全面覆蓋,不留死角和盲區」的原則,對河流進行劃分,由鎮主要負責人擔任鎮級總河長,班子成員擔任鎮級河長,各村黨支部書記任村級河長。用繡花功夫,織密責任網絡,確保「每一條河流都有人負責、每一片溝塘都有人看管」。

據悉,在河長制的推進過程中,達川鎮在每條河流顯眼位置樹立了「河長公示牌」,並與河長籤訂管理責任書,樹牢「第一責任人」主體意識。各級河長、巡河員運用河長制巡河APP,做到鎮級總河長每月巡河3次,鎮級河長每月巡河6次,村級河長每月巡河12次,巡河員每月巡河30次,把河湖監管責任落實到「最後一米」、「最後一人」。

「我們在巡查過程中主要就是查看河流岸有無垃圾、河流沿岸有無汙水違法直排行為、有無傾倒廢土廢渣廢棄物、水體有無異味、河長公示牌是否完好等問題。如果發現問題,就及時處理,讓我們轄區內河更暢、水更清、岸更綠、景更美。」巡河員達朝明向記者介紹道。

西固區水源保護區是蘭州市唯一飲用水水源地,沿河道總長度23.8公裡,總面積57.26平方公裡,承擔全市360萬人口的飲用水供給。為了保護水源地不受汙染,西固區以「控源+治理」為核心內容,集中開展維護、宣傳、監控等工作,完善了界標、警示牌、宣傳牌等環保標識,建立健全了視頻監控系統;通過埋設排汙管道、安裝檢查井、建設汙水處理站等工作,對柴家臺、梁家灣、岸門村生活汙水進行收集集中處理,並沿一級保護區南岸修建防護景觀林帶及景觀節點。

常年工作在西新線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的管護員祁世義親眼目睹了這些年保護區的變化:「以前的水源地環境很差,黃河岸邊有很多的養殖場和化工企業,時常見到汙水和垃圾排入黃河,整治難度很大。自從水源地保護區建立起來,一切都不一樣了,所有的養殖場和排汙企業都被遷離,在政府的大力宣傳下,大家的環境保護意識也增強了很多,沒有了汙水,沒有了垃圾,黃河兩岸變成了它本身該有的樣子。」

近年來,西固區以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汙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為主要任務,建立保障機制,靠實工作責任,加強綜合管控,嚴格監管執法,切實推動河長制從「見河長」「見行動」到「見成效」。不斷強化水資源管理,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統籌開展河湖「清四亂」、河湖管理範圍內違法建設問題排查整治等專項行動,不斷改善和提升農村水生態環境。截至目前,共完成全區7條,共計30.4公裡河洪道管理範圍與保護範圍劃定工作,有效明確了河段管理主體,落實管理責任,為城鎮防洪和y飲用水源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周俊宇)

相關焦點

  • 煙臺推動河長制湖長制向全面見效轉變 河流生態環境發生明顯變化
    美麗的蜆河河畔(資料片)2020年12月30日,首批省級美麗示範河湖名單出爐,煙臺12條河湖獲此殊榮。消息傳來,一片歡慶。這是我市河長制湖長制從全面建立到全面見效轉變的一個顯著成果。、全局性的重大決策部署,是破解治水難題、保障水安全的重大制度創新。
  • 陝西西安:繪就「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畫卷
    「十三五」以來,西安市紮實推進各項治水舉措,著力改善城市水生態環境質量,讓一條條河流變成風景線,通過努力恢復「八水繞長安」盛景,還老百姓一幅「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畫卷。在長安,有一條河流蜿蜒穿過長安城區,沿河兩岸,停歇長廊、慢跑彩道、休閒花園、兒童樂園依次坐落,深秋的落葉與潺潺的河水,為城市平添了幾分韻味……這就是公式河。
  • 全市河長制暨林長制工作會議召開
    1月6日上午,全市河長制暨林長制工作會議召開,市委書記劉志明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國家和省市關於河長制、林長制的決策部署,以堅定的決心、有力的舉措、務實的作風,推動全市水環境質量和造林綠化水平持續提升,為建設美麗泰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坤主持會議。
  • 河暢水清岸綠,美景就在身邊!李滄致力河道生態建設,打造美麗幸福河湖
    新年伊始,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李滄區城市管理局致力於河道生態建設,打造幸福美麗河湖,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已成為市民生活中的常態風景。據了解,依託河長制,李滄區初步建立了覆蓋全區的河湖智慧化平臺,河湖養護管理全面進入信息化階段。
  • 江蘇淮安:「河長制」一攬子改革打響全域生態河湖品牌
    望著家門口流過的村中心河,60歲的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黃集街道仇石村村民仇應根露出了笑容。近年來,淮安水利改革向全面縱深推進,水安全保障能力不斷提升,依法治水全面升級,特別是全面推行河湖長制以來,淮安創新「一河長兩助理」「三長一體」「民間河長」「樣本河道」等一攬子舉措,打造全域生態美麗幸福河湖品牌。
  • 鋪展水清岸綠的生態長卷
    流水潺潺的河道裡,小魚歡快地穿行於水草間;芬香四溢的花木掩映中,棧橋、步道、遊亭比比皆是,市民們愜意地休閒鍛鍊;風輕雲淡的空中,鳥兒嘰嘰喳喳地嬉戲飛翔。近年來,淮安市聚焦建設長三角北部重要中心城市定位,著力打造「綠色高地、樞紐新城」,把補齊生態短板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 袁德祥:加強河流生態治理和保護 確保水清岸綠
    9月7日下午,縣委副書記袁德祥在巡察白石河流白石場鎮河流段時要求,相關部門、鄉鎮要高度重視白石河流域生態環境治理河保護工作,建立健全該河流長效管理機制,確保白石河流域生態環境良好,水清岸綠。
  • 甘肅五年投逾23億元防治水汙染:現「水清岸綠」美景
    甘肅五年投逾23億元防治水汙染:現「水清岸綠」美景 2020-12-01 20:36:45(資料圖)甘肅省生態環境廳供圖   中新網蘭州12月1日電 (記者 馮志軍)甘肅省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處長牛耘1日表示,「十三五」(2016年)以來,甘肅積極爭取中央水汙染防治專項資金23.56億元,專項用於黃河流域黃河幹流、渭河、大夏河、洮河、馬蓮河、涇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和部分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工程。
  • 圭峰會城堅持「一盤棋」思想,推動協同發力 多措並舉守護水清岸綠
    現在環境好了,水清岸綠,每天早晨、傍晚,大家都喜歡沿著河邊散步。」近日,市民梁阿姨走在會城紫水河邊,對這幾年的黑臭水體整治成效讚嘆不已。重點解決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關係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黑臭水體是民心之痛、民生之患,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為了把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景象還給群眾,圭峰會城痛定思痛,為守護一河清水積極作為。
  • 湖南生態環境保護70年巨變 從汙染破壞重現「水清岸綠」
    湖南生態環境保護70年巨變 從汙染破壞重現「水清岸綠」 2019-付敬懿 攝   中新網長沙9月24日電 (付敬懿)「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水質變壞,七十年代魚蝦絕代,八九十年代洗不淨馬桶蓋,新世紀重回水清岸綠來。」9月24日,湖南生態環境廳廳長鄧立佳用這樣一首民謠,講述著湖南省生態環境質量由好變壞、再由壞到好的演變過程,重新實現「魚翔淺底」「水清岸綠」。
  • 太湖流域河長制覆蓋村一級 率先建成河長制體系
    「河長制實行一年多來,太湖流域片的河長體系總體上已經實現村一級覆蓋,率先建成河長制體系。目前,流域片各省市正全面推進省、市、縣、鄉、村五級河長體系建設,河長會議信息共享、信息報送、督導檢查、驗收和考核激勵等長效機制已基本建立並不斷完善。」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局長吳文慶說。  江蘇省無錫市是河長制的發源地。
  • 水清岸綠 魚翔淺底 甘肅38個地表水水質高於國家平均優良比例21個...
    「十三五」以來,我省全面推行「河、湖長制」,穩步推進國務院《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和《甘肅省水汙染防治工作方案》實施,聚焦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環境問題,抓好關鍵流域、關鍵節點整治,夯實各級政府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聚力打好碧水保衛戰,不斷為實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美好景象築牢基礎。
  • 「八水潤城」實現水清岸綠 成都金牛已整治散亂汙企業891家
    此前不久,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通報,對2019年落實打好三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幹、取得明顯成效的213個地方予以督查激勵,相應採取資金、項目、土地、改革先行先試等30項獎勵支持措施。其中,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推進力度大、河湖管理保護成效明顯的20個市縣受到國務院督查激勵。
  • 浙江頻出治水新招 打造「水清岸綠河湖美」
    久居港邊的浙江省湖州市東橋村村民黃大伯樂呵呵地說。  羅漊港,水清岸美、人水和諧,只是浙江近年來治水治出水美人悅的剪影。去年以來,浙江再接再厲,全力推進「汙水零直排區」和「美麗河湖」建設,持續深化河(湖)長制,治水工作再出新成效。
  • 權威發布|「十三五」期間臨沂市河湖長制全面建立見效 1222條河流...
    「十三五」期間,臨沂市河湖長制全面建立見效,全面實施水系生態綜合整治,穩步推進了保持、涵養水土資源,河湖生態功能得到恢復,城鄉環境明顯改善,水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的進步。推進河湖保護體系建設。全市共有1222條河流,901座水庫納入河長制管理,落實市、縣、鄉、村四級河湖長9446名。
  • 打造高顏值生態之城 繪就美麗長樂新畫卷
    長樂蓮柄港治理後水清岸綠(長樂區河長辦供圖)  福州日報記者 餘少林  一年之中,大部分天數可見明媚的藍天;行走在內河沿岸,流淌的碧波撲入眼帘;漫步街頭,公園隨處可見,林木花草為城市披上綠裝;鄉村面貌也在改變
  • 岑鞏全面修復水生態環境 水清岸綠帶來全域環境「蝶變」
    曾經的臭水溝「逆襲」成為「打卡地」,城市痛點變亮點。生態修復 美的不僅僅是水龍江河是岑鞏人民的母親河。前些年,隨著岑鞏經濟的發展,河兩岸的冶煉廠、養殖場、集鎮居民的生產生活汙水一併排入河中,部分河段汙染較為嚴重,成為沒人願意靠近的臭水溝。水之變,源頭在岸上。為把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景象還給群眾,近年來,岑鞏縣積極推進小城鎮汙水管網建設,督促汙染企業整改。
  • 【海東市】實現河湖水域河長湖長全覆蓋
    海東市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長制以來,在深化四級河長全覆蓋管理的基礎上,推動全市湖泊全面「掛長」制度。目前,海東全市共有河湖長2227名,實現所有河湖水域河長、湖長全部覆蓋,建起了全市河流湖泊水生態環境保護網絡。
  • 甘肅五年投逾23億元防治水汙染:現「水清岸綠」美景_新聞中心_中國網
    (資料圖)甘肅省生態環境廳供圖中新網蘭州12月1日電 (記者 馮志軍)甘肅省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處長牛耘1日表示,「十三五」(2016年)以來,甘肅積極爭取中央水汙染防治專項資金23.56億元,專項用於黃河流域黃河幹流、渭河、大夏河、洮河、馬蓮河、涇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和部分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工程。
  • 福建省水利廳副廳長陳水樹一行來莆田調研河湖長制工作
    8月28日,福建省水利廳副廳長陳水樹一行走進莆田,現場調研、指導莆田市河湖長制工作,並觀看智慧河長綜合管理平臺演示。陳水樹一行聽取莆田市河湖長制工作匯報陳水樹一行查看莆田市智慧河長綜合管理平臺當天上午,莆田市水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蔡開國向調研團匯報了莆田市河湖長制的開展情況,並從高站位創建、高層次研合、高標準試點、高質量建設、高強度保障五個方面介紹了莆田市幸福河湖創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