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9日訊 12月29日,臨沂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臨沂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臨沂市「十三五」水利改革發展情況。
「十三五」期間,臨沂市河湖長制全面建立見效,全面實施水系生態綜合整治,穩步推進了保持、涵養水土資源,河湖生態功能得到恢復,城鄉環境明顯改善,水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的進步。
推進河湖保護體系建設。全市共有1222條河流,901座水庫納入河長制管理,落實市、縣、鄉、村四級河湖長9446名。建章立制,完善制度體系,加快推進各項制度建設,排查處置各類問題1.4萬處,拆除違法建設135萬平方米,退還侵佔河湖面積150萬平方米。沂河榮獲首屆全國「最美家鄉河」稱號,並以高分順利通過水利部全國示範河湖驗收,省市美麗示範河湖創建、評估、驗收工作一體推進,河湖面貌不斷向好轉變。沂水縣被評為「國家河湖長制工作激勵縣」稱號;沂蒙水利展覽館成功創建全國水情教育基地;企業河長金鑼集團郝如傑被評為全國十大最美河湖衛士。
加強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建設。開展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綜合治理小流域63條,涉及7個縣區65個鄉鎮,項目總投資3.11億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632平方公裡。項目區減少土壤流失量104萬噸,增加經濟效益2.09億元。治理區生產生活條件顯著提升,糧食產量增加,農民增收顯著,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共有1360個生產建設項目制定了水土保持方案,落實了水土保持措施,減少因開發建設可能產生的人為水土流失1.12億平方米,收取水土補償費1.08億元。
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加強重點領域節水、完善節水激勵機制為重點,節水型社會建設穩步推進。全市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15年降低12%,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提高到0.6404,用水效率和效益顯著提高,節水型社會格局初步建成。節水和「潔水」觀念得到有效宣傳,營造了全社會親水、惜水、節水的良好氛圍。
水資源保護得到加強,建立了水功能區保護長效機制,制定水源地保護的監管政策與標準,有效遏制地下水過度開發。目前,臨沂市已實現國家考核重點水功能區水質監測斷面水質達標率達到100%,省考核重點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84.1%。
閃電新聞記者 夏雨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