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蘭州:開啟「大數據 河長制」河湖生態管理新模式

2021-01-09 金臺資訊

人民網蘭州1月7日電(魏怡)據蘭州市水務局消息,蘭州市水務局按照甘肅省委、省政府和蘭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全面加強蘭州市河湖管理保護工作,充分利用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立基於四級河長體系的蘭州市河湖長制信息管理平臺,構建蘭州市水資源信息融合與監管應用,開展跨部門河湖治理業務協同聯動,開啟「大數據 河長制」河湖生態管理新模式。

據了解,蘭州市河湖長制信息管理平臺以生態治理為目的,致力於解決河湖管護工作中管理難、落實難、監督難的問題。平臺以境內河道網格化、屬地化管理的思想,結合河道管理和蘭州市河長制實際特點,依託 GIS(地理信息系統)、大數據等技術,融合管理、治理、考核、分析四大機制,實現責任落實到人,跨部門協同,全民治水的格局。

該平臺2020年11月進入全面應用階段,目前平臺功能正常,運行穩定。平臺動態管理河流(洪道、溝渠)253條、湖庫23座、河段1375段、公示牌1359個、河長1381名、湖長46名,另外包含涉河項目、水域岸線、排汙口等多項涉河數據,保障了河長制基礎情況明確,為河長制工作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通過河長制移動平臺的巡河功能自動記錄巡河日誌和巡河軌跡,累計巡河5萬多次,日均巡河200多次,實現了巡河任務常態化、制度化、智能化。通過平臺問題處理功能橫向打通各級成員單位,縱向打通各級河長,累計處理涉河問題40多件,從涉河問題處理、跟蹤、反饋、督辦形成業務流程閉環,初步實現了跨部門河湖治理業務協同聯動。通過信息發布平臺提供的隨手拍功能,為社會公眾提供監督和反饋的窗口,實現 「全民治水」的生態格局。

相關焦點

  • 關注|蘭州市開啟「大數據+河長制」河湖生態管理新模式
    關注|蘭州市開啟「大數據+河長制」河湖生態管理新模式 2021-01-06 16: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煙臺推動河長制湖長制向全面見效轉變 河流生態環境發生明顯變化
    兩位總河長的足跡,就是我市落實河長制湖長制、推進河湖治理的縮影。我市將河湖管理和保護工作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從最早的河流生態環境沒人管,到河長制湖長制有名有實有能,煙臺一路走來,發生了看得見的變化。2020年,市委、市政府先後召開市級總河長會議等,專題研究年度重點工作。市級總河長籤發第5號、6號總河長令,對加強水生態環境保護等作出具體部署。
  • 江蘇淮安:「河長制」一攬子改革打響全域生態河湖品牌
    望著家門口流過的村中心河,60歲的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黃集街道仇石村村民仇應根露出了笑容。近年來,淮安水利改革向全面縱深推進,水安全保障能力不斷提升,依法治水全面升級,特別是全面推行河湖長制以來,淮安創新「一河長兩助理」「三長一體」「民間河長」「樣本河道」等一攬子舉措,打造全域生態美麗幸福河湖品牌。
  • 博州全面推進河(湖)長制工作及艾比湖管護工作情況匯報
    近年來,由於全球氣候變暖、乾旱加劇、降水減少,入湖水量減少,導致湖面萎縮。二、河(湖)長制工作開展情況博州黨委、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河湖管理工作,把全面推行河(湖)長製作為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舉措,堅定堅決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部署要求,將推行河(湖)長制納入黨政「一把手」工程,堅持統籌聯動、綜合施策,認真履職、主動作為,著力推動河(湖)長制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 中國水利報:守住綠色底線 助推高質量發展——安徽灣沚區河湖長制...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近年來灣沚區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昔日江南水鄉的宜人美景愈發難覓。灣沚區順應「綠色發展」的時代要求,及時行動,推動相關治理工作開展,滿足人們對環境修復的美好願望。  2015年,原蕪湖縣被水利部確定為河湖管護體制機制創新試點縣,開啟了河湖管理實踐探索的新曆程。
  • 守住綠色底線 助推高質量發展——安徽灣沚區河湖長制試點試出新面貌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近年來灣沚區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昔日江南水鄉的宜人美景愈發難覓。灣沚區順應「綠色發展」的時代要求,及時行動,推動相關治理工作開展,滿足人們對環境修復的美好願望。  2015年,原蕪湖縣被水利部確定為河湖管護體制機制創新試點縣,開啟了河湖管理實踐探索的新曆程。
  • 五級河長制 治出岸綠水清
    全面推行河長制,目的是在全國範圍內構建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河湖管理保護機制,為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實現河湖功能永續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水利部的數據顯示,目前,共8個省市在全境推行河長制、16個省區市在部分區域實行河長制。  作為「五水共治」的制度創新和關鍵之舉,河長制較早在浙江推開,如今已走過了3個春秋。
  • 福建省水利廳副廳長陳水樹一行來莆田調研河湖長制工作
    8月28日,福建省水利廳副廳長陳水樹一行走進莆田,現場調研、指導莆田市河湖長制工作,並觀看智慧河長綜合管理平臺演示。陳水樹一行聽取莆田市河湖長制工作匯報陳水樹一行查看莆田市智慧河長綜合管理平臺當天上午,莆田市水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蔡開國向調研團匯報了莆田市河湖長制的開展情況,並從高站位創建、高層次研合、高標準試點、高質量建設、高強度保障五個方面介紹了莆田市幸福河湖創建工作。
  • 河長制、湖長制工作實施情況
    現將有關工作情況匯報如下:一、河長制湖長制實施的背景河長制湖長制即由各級黨政負責人擔任河(湖)長,組織領導相應河湖的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護、水汙染防治、水環境整治、水生態修復、執法監管等管護工作的制度體系和工作機制。
  • 政務百科丨名詞解釋之「河長制」
    ·廣元市:採取務實舉措 全面落實「河長制」  對全市114條流域面積50平方公裡河流,啟動為期3個月的河湖現狀調查,為實現河湖管理保護「一河一策」提供真實的數據支撐。  按照「超標者賠償、改善者受益」原則,對全市7個縣區實施生態補償斷面監測。
  • 南寧青秀區推動河湖長制從「有名」到「有實」
    一年多前,這一帶的水面幾乎被瘋長的水葫蘆遮蓋;經過城區相關部門大力治理,青龍江恢復了「水清、岸綠、河暢、景美」,成為當地居民親水休閒的好去處。「重見天日」的不只是青龍江。據青秀區河長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該區先後集中清理青龍江、馬巒江、南陽河等河流水葫蘆20次,累計清理水葫蘆約743噸,轄區內所有河段水葫蘆已基本「清剿」完畢。
  • 權威發布|「十三五」期間臨沂市河湖長制全面建立見效 1222條河流...
    「十三五」期間,臨沂市河湖長制全面建立見效,全面實施水系生態綜合整治,穩步推進了保持、涵養水土資源,河湖生態功能得到恢復,城鄉環境明顯改善,水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的進步。推進河湖保護體系建設。全市共有1222條河流,901座水庫納入河長制管理,落實市、縣、鄉、村四級河湖長9446名。
  • 壽寧:劉增康副縣長開展壽泰溪流域河湖長制巡查工作
    6月18日壽泰溪流域河湖長劉增康副縣長到犀溪鎮武溪村開展壽泰溪流域河湖長制巡查工作。劉增康副縣長對武溪村乾坪段沿路查看河岸環境衛生、河流水質狀況、河長制公示牌等,詳細了解了關於武溪村河道周邊汙水排放、垃圾丟棄等治理工作情況後,充分肯定了武溪段的日常管護工作。同時也指出存在的問題,要求限時整改。
  • 為轄區內河流湖泊配上「管家」山東通過實行河湖長制破解河湖管理...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6日訊 山東通過實行河湖長制,為轄區內的河流、湖泊配上了「管家」,破解河湖管理難題,守護美麗河湖。每到周末,臨沂市沂水縣峙密河省級水利風景區就遊人不斷。青山綠水的自然風光,成為遊客們的網紅打卡地。
  • 萬鼎調研民營企業發展和河湖長制工作 助推企業做大做強做優 打造...
    本報訊(記者 但超)1月3日,市委副書記、代市長萬鼎先後前往金牛鎮、靈鄉鎮和陳貴鎮,實地調研民營企業發展、河湖長制等工作。  萬鼎一行先後前往金牛鎮林豐藍莓莊園和帝豪達服飾公司,深入藍莓生產基地和服飾製作車間,詳細詢問了解生產流程和年產量、銷售利潤等情況。
  • 福建省水利廳領導到莆田調研河湖長制工作這樣要求
    8月27-28日,省河長辦專職副主任、省水利廳副廳長陳水樹帶領廳監督處、河湖處同志,到莆田市開展河湖長制有關工作調研,市縣河長辦、水利局負責同志參加。 調研組聽取了莆田市河湖長制工作情況匯報;觀看了智慧河長綜合管理平臺演示;實地察看了木蘭溪、綬溪、東圳水庫
  • 國研中心李佐軍:從「河長制」到「湖長制」,強化水生態環境保護
    這意味著國家在對河流、湖泊生態環境的保護、監督和管理上將更加具有針對性,相比以往,水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更加明確和細化。此次深改組會議還強調,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基本方略,遵循湖泊生態功能和特性,嚴格湖泊水域空間管控,強化湖泊岸線管理保護,加強湖泊水資源保護和水汙染防治,開展湖泊生態治理與修復,健全湖泊執法監管機制。
  • 全市河長制暨林長制工作會議召開
    1月6日上午,全市河長制暨林長制工作會議召開,市委書記劉志明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國家和省市關於河長制、林長制的決策部署,以堅定的決心、有力的舉措、務實的作風,推動全市水環境質量和造林綠化水平持續提升,為建設美麗泰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坤主持會議。
  • 巴中市全面落實河長制完善河流治理辦法
    趙偉說,還將開展入河湖排汙口普查及信息臺帳建設,強化入河排汙口設置同意制度。嚴格排汙許可證核發,強化排汙監管;開展入河排汙口整治,制定入河湖排汙口整治方案。建設水環境監測信息系統,建立大數據分析模型,開展大數據關聯分析,實現水環境監測數據集成,統一發布水環境監測信息,同時嚴格控制汙染物排放總量。  加強良好水體保護。維持水質在Ⅲ類以上良好水體河流自然生態環境現狀,嚴格控制開發建設活動。加強重點生態功能區保護和生態修復以及水源涵養林建設,加大退耕還林、還草、還溼力度。
  • 河湖清親兩岸綠
    ■ 河湖是大地之脈,不僅滿足著人類生存發展的基本需要,還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綠色是生態文明的主色調,也是高質量發展的主旋律。  ■ 打造「河湖清親兩岸綠」的良好生態,是一項系統工程,須扛起時代使命,統籌兼顧、系統施策,做綠色發展堅定的實踐者、有力的行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