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研中心李佐軍:從「河長制」到「湖長制」,強化水生態環境保護

2021-01-09 經濟觀察報

(圖片提供: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董瑞強 11月20日,十九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在湖泊實施湖長制的指導意見》,提出在全面推行河長制的基礎上,對湖泊實施湖長制。這意味著國家在對河流、湖泊生態環境的保護、監督和管理上將更加具有針對性,相比以往,水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更加明確和細化。

此次深改組會議還強調,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基本方略,遵循湖泊生態功能和特性,嚴格湖泊水域空間管控,強化湖泊岸線管理保護,加強湖泊水資源保護和水汙染防治,開展湖泊生態治理與修復,健全湖泊執法監管機制。

11月22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在接受經濟觀察網記者採訪時對「湖長制」做出解讀,他認為,在全面推行河長制的基礎上對湖泊實施湖長制,就是為了強化對水生態環境保護的責任和監督,達到更好地保護湖泊及生態環境,加大汙染治理力度的效果。

「每個地方一定要有責任人,要明確責任邊界,並對其進行考核、評價和獎懲,這是設立湖長制的主要目的所在。同時,設立湖長制也為保護湖泊生態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李佐軍表示。

李佐軍對經濟觀察網說:「由於此前河流、湖泊沒有明確責任主體,沒有明確責任邊界,而且缺乏相應評價、監督、管理和維護,一些河流、湖泊出現了水汙染問題,生態環境也受到影響。」

2016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了《關於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下稱《意見》),這一文件要求全面建立省、市、縣、鄉四級河長體系,將河湖管理保護視為一個整體,即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總河長,由省委書記或者省長擔任;行政區主要河湖的河長由省級領導擔任;各河湖所在市、縣、鄉均分級分段設立河長,由同級負責領導擔任。

上述《意見》要求各級河長負責組織領導相應河湖管理和保護工作,對相關部門和下一級河長履職情況進行督導,對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強化激勵問責,以加強水資源保護、河湖水域岸線管理保護以及加強水汙染防治和水環境治理。

據了解,河長制最早起源於此前無錫應對太湖藍藻事件的制度創新,河長制實施後效果比較明顯,此後逐步在全國推廣。水利部此前公布數據顯示,當前各省份均已明確省級總河長和主要河湖的省級河長,全國共有306名省級河長,其中258名省級領導擔任行政區內主要河湖的省級河長。

而此次中央深改組專門審議通過《關於在湖泊實施湖長制的指導意見》,有針對性地對湖泊實施「湖長制」,是近年來在全面推行河長制的基礎上對水域綜合管理經驗的系統總結和創新。

另外,有專家對經濟觀察網分析指出,湖長制的推出可以加強地方政府對自然資源資產的監管和責任,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地方政府對當地水域生態環境治理的重視程度,加強保護力度,同時也可以有力保障地方政府真正落實水域生態環境保護的職責。

相關焦點

  • 河長制、湖長制工作實施情況
    現將有關工作情況匯報如下:一、河長制湖長制實施的背景河長制湖長制即由各級黨政負責人擔任河(湖)長,組織領導相應河湖的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護、水汙染防治、水環境整治、水生態修復、執法監管等管護工作的制度體系和工作機制。
  • 新疆福海縣全面落實「湖長制」「河長制」 讓水更綠山更青
    原標題:新疆福海縣全面落實「湖長制」「河長制」 讓水更綠山更青亞心網訊(通訊員 楊曉東 夏仁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黨的十九大也提出,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福海縣從去年開始推行「湖長制」「河長制」,加大主要湖泊河流的生態管制,讓漁業資源和湖泊的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
  • 煙臺推動河長制湖長制向全面見效轉變 河流生態環境發生明顯變化
    2020年,我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紮實推進河湖「清四亂」、美麗示範河湖建設等工作。每當晨曦初露,河湖碧波蕩漾,一幅人與水和諧相處的美好畫卷徐徐展開。各級河湖長共巡查25.1萬餘次2020年3月10日,市委書記、市總河長張術平到棲霞市砂河進行巡查調研;3月16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市級總河(湖)長陳飛到福山區巡查門樓水庫;6月24日上午,陳飛到福山區門樓水庫開展巡湖;9月30日,張術平到福山區調研老嵐水庫工程建設並開展巡河……實行河長制湖長制,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帶有根本性
  • 2018推行河長制 什麼是河長制怎麼讀?(內容全文)
    近年來,一些地區積極探索河長制,由黨政領導擔任河長,依法依規落實地方主體責任,協調整合各方力量,有力促進了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水汙染防治、水環境治理等工作。全面推行河長制是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在要求,是解決我國複雜水問題、維護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舉措,是完善水治理體系、保障國家水安全的制度創新。
  • 通遼市174條河流和60個湖泊實行河長制湖長制
    通遼市174條河流和60個湖泊實行河長制湖長制 發布日期:2018-11-05 08:36 瀏覽次數:
  • 水利部關於開展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評選表彰...
    發展改革委、公安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衛生健康委、林草局辦公廳(辦公室),水利部機關各司局、直屬各單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河長制辦公室、水利(水務)廳(局):  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戰略舉措。
  • 酒泉市河長制湖長制信息管理系統建設項目招標公告
    二、項目概況與招標範圍項目概況:根據河長制湖長制信息化工作需要,建設酒泉市河長制湖長制信息管理系統,整合現有山洪災害預警、水資源實時監控等平臺的信息化建設成果,建成覆蓋全市河長制工作的綜合性信息管理系統,為各級河(湖)長科學決策、公眾參與、社會監督提供技術支撐。
  • 全市河長制暨林長制工作會議召開
    全市河長制、林長制推進以來,河湖水質環境明顯改善,林木覆蓋率逐步提升,全市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在全省率先探索「無人機+信息化」巡河,建成泰州唯一的江蘇省水行政執法長江泰州泰興執法基地,國省考斷面水質達標率和優Ⅲ比例均達100%,85%以上農村河道實現暢流活水。
  • 河長制是什麼意思?全面推行河長制8個亮點盤點
    亮點一:黨政一把手管河湖  全面建立省、市、縣、鄉四級河長體系,各級河長由黨委或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建立健全河湖管理保護監督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強化考核問責,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追究責任。多頭管水的「部門負責」,將向「首長負責、部門共治」邁進。
  • 提高水生態環境保護能力切實推動水環境持續優化
    省人大農業農村委員會主任委員鄧良基調研安居區河(湖)長制工作  提高水生態環境保護能力切實推動水環境持續優化 遂寧新聞網訊(全媒體記者黃焱)9月4日,省人大農業農村委員會主任委員鄧良基帶領省人大調研組,對安居區河(湖)長工作進行了調研。
  • 密雲區深入推進河長制 全面治理河道生態環境
    密雲區深入推進河長制 全面治理河道生態環境 2020-12-03 11:5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落實河長制 保護好水生態環境為下遊水域做出貢獻
    紅網時刻3月30日訊(記者 唐哲寧)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自2017年4月18日,郴州印發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意見,全面推行河長制暨水利工作會議召開以來,郴州市建立了市縣鄉村四級河長責任體系,河長制工作得到有序推進,成績明顯。為進一步落實河長制,3月30日,郴州市委副書記、市長、郴州市總河長劉志仁來到蘇仙區開展巡河工作。
  • 關注|蘭州市開啟「大數據+河長制」河湖生態管理新模式
    1月5日,記者獲悉,蘭州市水務局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全面加強蘭州市河湖管理保護工作,充分利用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立基於四級河長體系的蘭州市河湖長制信息管理平臺,
  • 甘肅蘭州:開啟「大數據 河長制」河湖生態管理新模式
    人民網蘭州1月7日電(魏怡)據蘭州市水務局消息,蘭州市水務局按照甘肅省委、省政府和蘭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全面加強蘭州市河湖管理保護工作,充分利用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立基於四級河長體系的蘭州市河湖長制信息管理平臺,構建蘭州市水資源信息融合與監管應用,開展跨部門河湖治理業務協同聯動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強化保護措施 讓河湖煥新顏
    【摘要:我市不斷探索河湖管護新思路、新模式、新機制,推動河湖長制工作「有名、有實、有成效」。
  • 福建省水利廳副廳長陳水樹一行來莆田調研河湖長制工作
    8月28日,福建省水利廳副廳長陳水樹一行走進莆田,現場調研、指導莆田市河湖長制工作,並觀看智慧河長綜合管理平臺演示。陳水樹一行聽取莆田市河湖長制工作匯報陳水樹一行查看莆田市智慧河長綜合管理平臺當天上午,莆田市水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蔡開國向調研團匯報了莆田市河湖長制的開展情況,並從高站位創建、高層次研合、高標準試點、高質量建設、高強度保障五個方面介紹了莆田市幸福河湖創建工作。
  • 中國水利報:守住綠色底線 助推高質量發展——安徽灣沚區河湖長制...
    幾年來,灣沚區結合區域實際情況,創新河湖管理模式,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河長制,逐步建立了覆蓋區、鎮、村三級的河湖長管理體制,從「清塘水、淨河水、治汙水」到「水汙染治理、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以水生態保護工程為總抓手,不斷強化河湖管理保護機制,全面改善水生態環境,促進產業轉型升級,走出了一條助推落實生態大保護與區域經濟社會綠色可持續發展「雙贏」的創新道路。
  • 守住綠色底線 助推高質量發展——安徽灣沚區河湖長制試點試出新面貌
    幾年來,灣沚區結合區域實際情況,創新河湖管理模式,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河長制,逐步建立了覆蓋區、鎮、村三級的河湖長管理體制,從「清塘水、淨河水、治汙水」到「水汙染治理、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以水生態保護工程為總抓手,不斷強化河湖管理保護機制,全面改善水生態環境,促進產業轉型升級,走出了一條助推落實生態大保護與區域經濟社會綠色可持續發展「雙贏」的創新道路。
  • 全面保護河流湖泊 江西在行動
    中國江西網訊 萬菁 記者封雲報導:湖泊是江河水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蓄洪儲水的重要空間,在防洪、洪水、航運、生態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為全面保護好河流湖泊生態環境,近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在湖泊實施湖長制的工作方案》的通知,為全面實施湖長制明確了職責範圍。
  • 合肥河湖水質持續向好,水生態水環境持續改善
    1月12日,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美好合肥『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十七場)上獲悉,「十三五」以來,我市深入學習貫徹「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補齊工程短板,強化行業監管,全面推進水利改革發展各項工作,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水利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