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艾比湖位於準噶爾盆地西南緣,是新疆第三大湖泊,也是新疆最大的鹹水湖,屬於乾旱區封閉內陸尾閭湖,對入湖水量反應和氣候變化十分敏感,生態系統非常脆弱。艾比湖湖面呈橢圓狀,湖底海拔189米,湖泊平均水深1.4米,湖底平坦。艾比湖流域主要由博爾塔拉河、精河和奎屯河等水系組成,流域行政區範圍包括博州、塔城地區的烏蘇市和託里縣、奎屯市、克拉瑪依的獨山子地區,流域內還包括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農五師和農七師,整個流域對地處乾旱的北疆地區來說是極為重要的自然資源和經濟資源,並發揮著不可替代的生態環境功能。
艾比湖流域歷史上有23條河流入湖,大部分源於天山北坡,部分來自於阿拉套山和麻依拉山南坡。十九世紀初天山北坡河流大部分斷流,入湖河流逐步減少,入湖水量較大僅剩奎屯河、四棵樹河、古爾圖河、阿西特蘇河、博爾塔拉河、精河、大河沿子河等7條主要河流,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於興建水利工程、水土開發面積迅速擴張等原因,奎屯河、四棵樹河、古爾圖河、阿西特蘇河等水系基本處於斷流狀態,目前只有博爾塔拉河、精河、大河沿子河分別從西、南兩個方向注入艾比湖,成為湖水的主要來源。近年來,由於全球氣候變暖、乾旱加劇、降水減少,入湖水量減少,導致湖面萎縮。
二、河(湖)長制工作開展情況
博州黨委、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河湖管理工作,把全面推行河(湖)長製作為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舉措,堅定堅決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部署要求,將推行河(湖)長制納入黨政「一把手」工程,堅持統籌聯動、綜合施策,認真履職、主動作為,著力推動河(湖)長制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一是嚴格落實黨政工作責任。緊扣「黨政責任制」這一核心,博州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帶頭領責河湖長制工作,黨委書記邱樹華、州長巴德瑪拉任全州總河湖長,切實擔負起全州河湖長制工作第一責任,既總體謀劃布局,又一線指揮,巡查河湖、現場辦公;州黨政分管領導專責專抓、靠前指揮,分別擔任4條州級河流的河長、副河長,統籌河湖治理管護事宜和責任。嚴格落實自治區關於將河湖長體系全面延伸到了村一級的工作要求,於去年6月全面建立了州、縣、鄉、村四級河湖長制組織體系,並將水庫納入河湖長制管理,目前全州共設置四級總河(湖)長、河(湖)長、河(湖)段長384名,設置河長公示牌138個、河道界樁127個,湖長制公示牌7個、湖泊界碑2個,全州102條河流一河一策、5個湖泊一湖一策編制完成,實現了全覆蓋。去年,自治區將艾比湖、賽裡木湖設立為區級湖泊,並由趙青副主席和芒力克·斯依提副主席2名省級領導分別擔任湖長,我們倍受鼓舞的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對存在的問題緊抓不放、常抓不懈,積極推動河湖長制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二是履職盡責發揮作用。嚴格落實自治區總河湖長第1號令要求,自治區人民政府趙青副主席以身作則,連續2次親自率隊來博開展巡湖工作並現場調研指導,高位推動巡河湖責任落實,為我們作出了表率。博州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認真履職盡責,積極參與巡湖巡河,黨政分管領導加強巡察督查,著力推動巡河巡湖實現常態化、河湖巡查全覆蓋,有效促進河湖長工作向縱深發展,全州各級河湖長通過認、巡、護、治等工作方式「走馬上任」,切實把責任河湖的管理保護當成自己的「責任田」,全面履行巡河巡湖責任,通過河湖巡查全面了解河湖情況,查找突出問題,部署推動解決問題。2018年以來,全州各級河(湖)長已累計開展巡河(湖)6196人次,巡查發現問題93處,下發河長令2次,發放整改通知書38份,目前已完成整治92處、最後1處正在整改當中。通過巡河巡湖,一批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河湖水生態、水汙染、水環境問題得到有效解決,讓各族群眾對健康生態河湖有了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
三是著力建立長效機制。制定印發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推行河長制實施方案》《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落實湖長制實施方案》,並配套出臺了《自治州推進河道整治工作方案》,確定加快河湖岸線規劃編制、開展河道採砂場、商混站清理治理、推進河道沿岸汙水及建築、生活垃圾處置等13項重點工作,督促水利、住建、國土、農業、林業、畜牧等行業部門,細化出臺了《博州河道水產養殖汙染排放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博州河道採砂商混站清理整治和規範管理行動方案》《博州入河湖排汙沿河垃圾清理整治和規範管理行動方案》《博州河道邊畜禽養殖汙染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博州墾植、植樹造林侵佔河道清理工作方案》等5個專項整治方案,同步建立了《自治州河湖長制整改銷號制度》,對巡查出的問題實行銷號管理,一項一項建立問題清單和工作檯帳,做到了「精準交辦、細化責任、屬地負責、限期交帳」,切實增強對巡查問題整改的有效性和針對性,逐漸形成了一套相對完善的河湖生態管護長效機制。
河(湖)長制實施以來,博州河(湖)面貌呈現可喜變化,組織體系全面建立,制度保障體系有效形成,河(湖)長制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河湖面貌改善明顯,河湖水質穩步提升,管護長效機制加快健全,各族群眾保護流域水環境的意識明顯提高。
三、艾比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開展情況
艾比湖作為全國重點監控湖泊,在北疆地區有著不可替代的生態環境功能,開展生態環境治理意義重大。博州黨委、政府始終將艾比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作為重中之重、擺在突出位置,深刻認識重要性、切實增強緊迫感,堅持把生態環境保護項目的規劃、申報、實施都緊緊圍繞艾比湖生態環境治理來謀劃、來推進、來展開,全力以赴推動艾比湖流域水資源合理利用與生態環境良性發展。
㈠ 全方位實施節水,最大限度保障入湖水量。
一是嚴格落實「三條紅線」,制定印發了《關於下達博州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2019年度控制目標的通知》,將用水總量、農業用水量、地表水用水量、地下水用水量等17項考核指標分解落實到了鄉鎮(團場),並將用水總量控制指標進一步細化分解至各地表水取水口及取用地下水機電井,建立了取用水總量控制指標體系,強化水資源用途管制,堅決把好取水許可審批關,嚴禁無序調配和取用水資源。全面開展計劃用水管理,實行月統計、季調度,按時組織對各縣市實施情況進行考核。二是全面開展「非法取水專項整治行動」,實施地表水、地下水取水口和取水量清查,專門印發《自治州地下水資源管理辦法》《博州地下水超採區治理實施方案》《自治州封停非法取用地下水機電井專項整治方案》,嚴厲查處非法開墾土地和濫採地下水行為,在去年封填非法機電井322眼、退減灌溉面積9.45萬畝的基礎上,今年繼續落實退地減水任務9.1萬畝。創新地表水管理辦法,不斷完善計量設施,全面推進地下水「井電雙控」管理辦法,目前博樂市機電井智能化計量設施安裝工作已全部完成,溫泉縣機電井計量設計已安裝50%,精河縣已基本完成招投標工作,預計2020年6月底前博州機電井將全部完成智能化計量設施安裝,切實從源頭控制用水總量。
三是深入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出臺了《博州水利工程供水水費計收和使用管理辦法》和《關於進一步加強水資源費徵收工作的通知》,充分發揮水價的調節槓桿作用,全面推行農業用水鬥口計量和機電井取水智能計量,目前全州共徵收水資源費4779萬元。大力發展節水農業,積極推廣水肥一體化等農業節水技術,強化現有灌區節水設施升級改造,到去年年底博州已實施高效節水面積192萬畝,今年將繼續實施22萬畝,全州農業灌溉水利用係數不斷提高,農業用水比重逐步降低,全州用水效率有所提升。
今年以來,通過按月對艾比湖入湖流量進行監測,持續調度,積極應對農業灌溉和生態基流保障問題,截至8月底,已累計向艾比湖注入生態用水3億立方米,較上年同期增長3500萬立方米。
㈡ 系統化開展治水,最大限度改善入湖水質。
一是加強水汙染防治。加大汙水處理廠建設進度,目前博州已累計建成縣市、鄉鎮、工業園區汙水處理廠23個,投入使用21個,現有排汙口均安裝環保實時在線監測系統,均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剩餘塔秀鄉、昆得侖牧場2個汙水處理廠近期將投入使用,今年年底前博州各縣市、鄉鎮、工業園區汙水處理將實現全覆蓋,同時採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因地制宜實施農村生活汙水處理。大力實施中水回用項目,著力提升汙水處理再利用效率,其中溫泉縣城區汙水處理廠中水全部儲存至60萬立方米中水庫,用於博格達山生態林綠化;精河縣投資7600萬元建成汙水處理廠80萬立方米中水庫工程及配套設施,投運後中水將用於精河縣黑山頭萬畝生態林綠化,實現冬儲夏灌;博樂市實施南城、北城中水調節池建設,南城中水調節池已完成總工程量的57%、北城中水調節池完成總工程量的45%,建成後實現博樂市汙水處理廠和博樂市東方紅片區汙水處理廠處理後的中水冬儲夏灌。
二是加強水環境治理。著力推動畜牧業可持續發展,加強畜禽養殖汙染治理力度,全面完成了博州禁養區、限養區、適養區劃定及向社會發布工作,對在禁養區57個規模化養殖場(戶)全部進行了關停或搬遷,同步出臺博州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實施方案,投入1340萬元對博樂市、溫泉縣達不到環保要求的養殖場(戶)進行升級改造,有效提高了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和無害化處理能力。積極推進種植業清潔化生產,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達到240萬畝、推廣水肥一體化200萬畝,鼓勵引導農民增施有機肥,堆肥與商品有機肥混合施用達315萬噸;建立小麥、玉米、棉花、甜菜、食葵等主要農作物共21個農藥減量增效示範區、統防統治示範區22個,強化綠色防控力度,加密放置殺蟲燈8700餘盞、黃板27萬餘張,全州綠色防控面積達135萬畝次,化肥利用率達40.5%、農藥利用率達39%,化肥、農藥減量化水平有效提升。加強垃圾填埋場建設力度,全州建成垃圾填埋場17個並全部投入使用,博樂市金三角工業園區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也已投入使用。深入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已累計投入10511萬元用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博州已建成衛生廁所16852座、在建8866座,完成今年改廁任務的34.7%;全面落實「三清一改」要求,共清理農村生活垃圾24.3萬噸、清理村內水塘118處、清理村內溝渠754.5公裡、淤泥4.7萬噸、清理農業生產廢棄物9.9萬噸。
三是加強河湖水域岸線管理保護。按照自治區統一部署,積極開展「清四亂」專項行動,對全州所有河湖管理保護範圍內「四亂」問題進行清理整治,今年以來,共發現河湖「四亂」問題21處,整治完成20處並全部銷號,剩餘1處正按照時序進度進行整改,整治期間共出動人員270名,鏟車41輛、挖掘機21輛、翻鬥車40輛,清運砂石料884車次,累計回填砂石料1.8萬立方米。制定出臺推進河道整治工作方案,強力推進河道採砂取締、汙水垃圾處置、涉河旅遊整治、侵佔河道種植養殖清理等專項整治行動,全面整治河流保護範圍內違法違規活動,51家採砂場全部拆除並撤離河道,堅決取締河道岸線保護區範圍內農(牧)家樂,河湖水域岸線得到有效保護。
四、下一步工作計劃
下一步,博州將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總河(湖)長第2號令以及自治區全面整治河湖突出問題電視電話會議精神,按照趙青副主席此次巡湖期間提出的工作要求,結合自治區交辦的艾比湖突出問題整治清單,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工作措施,敢於擔當作為,全面抓好艾比湖突出問題整治工作,切實把艾比湖生態環境保護好。
一是紮實開展河湖三年整治行動。按照自治區《關於開展河湖三年整治行動的通知》要求,儘快編制完成《艾比湖突出問題三年整治行動方案》,並切實抓好落實。
二是抓緊抓好確權劃界工作。加快完成《艾比湖岸線利用與保護規劃》編制、審查批覆工作,並於2019年底前完成界樁界碑、管理和保護標誌設立工作。
三是持續開展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進一步落實各級河湖長責任,排查河道管理範圍內的「四亂」問題,列出整治問題清單,徹底進行清理整治。
四是嚴格落實目標管理考核。根據河(湖)長制工作考核制度,全面推行目標管理,層層傳導壓力,保障河(湖)長制任務不折不扣落到實處。
五、懇請自治區協調解決的問題
一是艾比湖流域水資源總量為41.82億立方米,博爾塔拉河、精河流城水資源總量24.05億立方米,佔艾比湖流城水資源總量的57.51%;奎屯河流域水資源總量為17.77億立方米,佔艾比湖流域水資源總量的42.49%,奎屯河、四棵樹河、古爾圖河已常年斷流,對艾比湖生態環境,尤其是甘家湖區城、艾比湖東部區域生態保護帶來了極大危害。近年來只有博爾塔拉河、精河流域每年向艾比湖輸水5億立方米以上,將艾比湖湖面維持在500平方公裡。但大量的入湖水量給博州經濟、社會生態帶來極大的壓力,按照艾比湖流域入湖河流向艾比湖輸水比例來看,奎屯河流城每年應向艾比湖水輸水量為3.69億立方米,懇請從自治區層面督促奎屯河流域向艾比湖注水工作,在奎屯河口大橋設置流量檢測設施,保障艾比湖生態基流足額下洩。
二是博爾塔拉河、精河未列入國家內陸河、中小河流治理等項目庫。由於艾比湖區域屬國家重要溼地,整個流域生態環境整治任務艱巨,但目前未列入各項目庫,博爾塔拉河、精河防洪工程、水土保持流域治理上缺乏項目及資金支持,致使博爾塔拉河、精河生態護岸不能更好的進行保護,歷年出現大量洪水災害,致使大量砂礫、雜物等進入水體中,使得水體底質增厚,水質變肥水體的生產力下降,進一步惡化進湖水質,嚴重破壞艾比湖水生物生態環境。懇請自治區將博爾塔拉河、精河治理工程列入自治區「十四五」項目規劃,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保障流域水生態環境安全。
三是為貫徹落實保護區「一區一法」的立法規定,切實加強保護管理工作,在2018年博州人民政府審議通過的《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新疆艾比湖溼地管理辦法》的基礎上,啟動新疆艾比湖溼地自然保護區立法相關工作,納入博州人大五年立法計劃,懇請自治區協調推動納入自治區立法工作計劃,依法規範加強對艾比湖保護區進行監督保護管理。
四是自治區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中,要求科學界定艾比湖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四至範國和面積,對保護區公布規劃面積(2670.85平方千米)與圖上面積(3110.45平方千米)存在差額面積(439.6平方千米)的問題進行核查論證,並根據論證情況,確定精河鹽化有限責任公司2個採礦權是否位於艾比湖溼地自然保護區內,決定是否清理註銷和環境恢復治理。根據自治區黨委要求,自治區林草局下發了《關於進一步規範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已正式明確不再受理各地州市的自然保護區範圍和面積調整工作,目前我州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任務無法繼續向前推進。懇請自治區層面幫助協調自治區林草局對新疆艾比湖國家自然保護區公布面積與圖上面積誤差進行科學論證,同時在論證過程中對涉及的採礦權問題一併予以協調解決,切實核查清楚艾比湖自然保護區的界定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