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四季》講述生命寓言 人類和動物共處是緣分

2020-11-25 人民網

原標題:「人類能夠和動物共處是一種緣分」

  「天·地·人·海·時空」自然電影系列終於迎來了終結篇,法國紀錄片大師雅克·貝漢帶著《遷徙的鳥》、《海洋》原班人馬歷經5年時間打造的《地球四季》於今天與中國觀眾見面。在這部收官之作中,觀眾不僅能看到大量的自然奇觀和動物真實生活的場景,還可以跟隨鏡頭從動物視角見證人類文明的發展。雅克·貝漢希望通過電影喚起大眾對自然更多的愛和保護,「也許有一天樹林中再也聽不到鳥鳴,沒關係,我們還可以繼續生活。但我們應該認識到,現在人類能夠和動物共處是一種緣分,是世界賜予我們的美妙感受。」

  反思人對自然的影響

  如今已75歲高齡的雅克·貝漢曾是法國最年輕的威尼斯影帝,參演過《天堂電影院》、《放牛班的春天》等經典影片。而對更多中國觀眾來說,知道並熟悉這個名字的契機,是他製片並導演的多部史詩級自然電影。

  從1994年開始,雅克·貝漢陸續推出了「天·地·人·海·時空」五部曲,從五個維度展現了他對自然生態全方位的深入思考。《微觀世界》用細膩獨特的視角呈現了昆蟲世界裡的芸芸眾生;《喜馬拉雅》則以尼泊爾高原的一支土著商隊為主角,講述喜馬拉雅山區一個村落的故事;《遷徙的鳥》把觀眾帶入千千萬萬候鳥之中,穿越千山萬水共同體驗飛翔的快樂;而《海洋》聚焦於覆蓋地球表面四分之三面積的「藍色領土」,展現了100多種海洋生物的驚人生命力。

  作為五部曲的收官之作,《地球四季》進行了歷時5年的艱苦創作,拍攝更是歷時630多天,300多人的團隊踏遍8個國家和地區100多個拍攝地點製作而成。雅克·貝漢將新篇章歸入了「人和自然」、「自然和時空」的視角,製作團隊不僅上天入地拍攝了翱翔天際的飛鳥、暢遊海洋的大魚、馳騁山野的陸地動物,還將鏡頭延伸到了人類的村莊與城鎮,在自然環境變遷和動物生存繁衍的故事裡反思了人類對自然的影響。

  最簡單直接的「呼喊」

  談到這二十多年來對於自然電影的執著和熱情,雅克·貝漢坦言自己所追求的一直是展現這個美麗世界裡物種的多樣性和豐富性,讓普通觀眾看到現實生活中存在著但又看不到的東西。他希望通過這些作品引發大家對環境的思考與感悟,讓更多人對保護環境、保護動物有更大的動力,「這是一個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大家看了我的片子後會理解動物的情感和世界,進而愛上我所拍攝的這些動物。因為愛它們,才會自然地去保護它們。」

  雅克·貝漢感慨,人們正在用一種化學方法謀殺自然世界,但因為這是緩慢地發生的,沒有太多人意識到地球正在被扼殺,也沒有太多人在意,而他想做那個大聲吶喊、爭取讓世界變回原來樣子的人,「我們的呼喊不應該局限在政治家的演講和報紙上,因為他們的講述是枯燥的,是不能夠打動人的。」

  《地球四季》中,出場次數頗多的雪狼在眾多動物中可以算得上是主角了。雅克·貝漢說,歐洲中世紀時狼很常見,如今法國可能只有一百隻左右,在挪威也就一兩千隻,「我們非常害怕野生的自然,不敢走進森林,所以我們把森林裡的狼全殺死了。」然而在他看來,人類必須要接受有時生活在野蠻危險的自然當中,「如果我們把自然的野蠻和危險都完全拋棄,只剩下人類自己耕種的田地和完全安全的區域,那這個世界還叫世界嗎?」

  動物們才是舞臺導演

  在雅克·貝漢看來,拍攝《地球四季》最大的難點在於如何表達動物本身的情感,如何跟隨動物的速度去奔跑。「我想展現出它們的內心世界,表達它們的感受,以動物的視角來講述動物們的故事。」他說,每一隻動物都在表達生命,而生命的表達在於動態的捕捉。為了更完美地展現動物最原始野性的魅力瞬間,製作團隊在拍攝過程中創造出了新的拍攝技術和方式。

  雅克·貝漢說,《地球四季》 中觀眾能看到駿馬馳騁、野狼狂奔的場面,還能感受狼馬大戰的驚心動魄,這些經典畫面的順利捕捉全靠製作團隊開創性地製造出了「山地輪」這一四輪交通工具。這種機器可在森林中自然穿梭,也可以非常快的速度跟在動物旁邊,讓攝像機與奔跑的野豬和雪狼並駕齊驅,最終拍攝到的畫面非常穩定,不會前後抖動。

  當被問及是否看過同是自然電影的《我們誕生在中國》時,雅克·貝漢連聲稱讚了這部陸川執導的作品,在為片中雪豹媽媽的犧牲所感動、被可愛的金絲猴「萌到」的同時,他也感慨拍攝這類影片最需要的是耐心,「自然電影雖然有劇本,但不會按照劇本走,其實動物才是舞臺導演。」對於他來說,動物並不是演員,沒有辦法指導它們的行為,「這個鳥兒什麼時候要飛上天什麼時候落下來,我們並不知道,當然,我們創造了一些技術手段讓攝影機能跟著它們同時飛天入地,但更多的時間我們還是在等待。」

  他還透露,為了拍攝羚羊等膽小的動物,工作人員搭設了隱蔽帳篷在同一地點連續等了8天,「首先要融入動物的世界,並被它們接納,畢竟動物們才是主角。」(見習記者 陸乙爾)

(責編:單芳、陳悅)

相關焦點

  • 《地球四季》:一部關於動物的寓言
    從《天地玄黃》、《恆河》到《人類星球》,紀錄片愛好者大都對人與自然的關係情有獨鍾,但這之中,人類永遠是鏡頭語言的主角,自然是生存背景、也是故事的陪襯。法國紀錄片大師雅克·貝漢卻反其道而行,他與雅克·克魯奧德共同執導的紀錄片《地球四季》正在中國公映,這部片長97分鐘的紀錄片以動物為主角,從它們的視角娓娓道來一個始於遠古的故事。
  • 《地球四季》幕後特輯 獨家揭秘親近動物的方法
    由法國國寶級導演、紀錄片大師雅克·貝漢和雅克·克魯佐共同執導的世界頂級自然電影《地球四季》片方發布了首支幕後製作特輯。該特輯曝光了紀錄片拍攝的幕後故事,導演攜製作團隊獨家揭秘親近動物的方法,匠心獨具的拍攝技術和不避勞苦的製作過程令人嘆為觀止。
  • 《地球四季》雅克·貝漢五部曲收官之作引期待
    宣傳片按時間順序梳理了雅克·貝漢的自然系列,可以窺見其拍攝角度更加細膩大氣,表現出的主題卻越加渾厚深邃,自然奇景奪人眼球的同時更發人深省,不禁讓人更為期待《地球四季》這部五部曲完結之作。 聚焦自然述導演心路 生命歷程全面解讀 導演雅克·貝漢在開始拍攝自然電影前,便在故事片領域取得了不凡的成績,多次獲得法國凱撒大獎,及奧斯卡獎提名,正在事業巔峰之際轉向了自然電影的創作。
  • 自然紀錄片《地球四季》將登陸中國 講述地球漫長演變史
    新華社北京9月25日專電(記者白瀛)繼《微觀世界》《喜馬拉雅》《遷徙的鳥》《海洋》之後,法國導演雅克·貝漢的自然系列紀錄片第五部《地球四季》將於27日起在中國上映。影片將帶領觀眾重溫地球漫長的演變歷史,重新思考人與動物生死與共的複雜關係,由黃曉明擔任中文解說。
  • 生存空間——人與野生動物能否和平共處?
    野豬在挖掘和翻動泥土的過程,能使種子與地面充分接觸,另一方面,取食種子後的糞便排洩也起到了傳播種子的作用。野豬還能通過抑制或促進植物的生長,影響整個區系植物的樣貌和覆蓋度。冬天,野豬取食時,會清理厚厚的雪層。暴露出來的地面給一些鳥類提供了吃到種子、昆蟲、沙粒的機會;其他動物如狍子、馬鹿及小型哺乳動物也更方便取食。
  • 《猩球崛起3》:從生態自然關切到人類反思性寓言
    電影留給觀眾觸目驚心的懸念性結局,也引出了之後的《猩球崛起》三部曲,作為前傳講述人類的家園——地球,是如何變成「猩球」的。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從「地球」到「猩球」《人猿星球》十年後,20世紀福克斯公司終於重啟了「猩球」系列。2011年的首作《猩球崛起》開篇於密林,人類侵入此地捕獲了猩猩用於藥物研發的活體實驗。
  • 《藍色星球2》一部正在熱播的電視劇,講述了動物真的很渺小!
    《藍色星球2》一部正在熱播的電視劇,講述了動物真的很渺小!或許現在看似不真實的畫面,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會被證實。不論影片造假與否,但整個海洋面臨的危害,物種的瀕臨這個事實是無法造假的。與其關注影片的本身,不如深思事件的根源;與其熱火朝天討論,不如愛護這個星球。
  • 《生命簡史》:人類不是地球生命演化的旁觀者
    參考消息網8月22日報導  人們回溯經濟、政治、軍事和文化的歷史,無非是想從過去發生的事情中,尋找到對今天和未來的啟示。而研究自然的歷史,即便是在以上億萬年為時間單元的地質史中,講述地球40多億年來生命起源與演化的歷史,也是極為少見的。探索生命演化歷程有什麼用?
  • 地球上四季分明和太陽有什麼關係
    我們都知道,沒有太陽地球上的一切都不會存在,人類也不可能誕生於宇宙之中,地球之所以成為生命之星,是因為剛好適合生命存在。金星和火星也都處於太陽系的恆星,和地球一樣也處於宜居帶之中,那麼這兩顆星球為什麼沒有生命呢?這個問題,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目前這兩顆行星也是科學家們重點監測對象。
  • 人類不是地球生命演化的旁觀者
    而研究自然的歷史,即便是在以億年為時間單元的地質史中,講述地球40多億年來生命起源與演化的歷史,也是極為少見的。探索生命演化歷程有什麼用?地質學家探究漫長歲月中地球上發生的那些事兒,是否真實可信?100多年來,伴隨著新技術新方法的應用,地質古生物學中很多已經成為定論的內容,都在不斷地改寫。可以這麼講,自然的歷史就是一個不斷被改寫的歷史。
  • 又有新「地球」被發現?四季更替都具備,這次真有外星生命嗎
    現如今我們人類的航空技術越來越發達,越來越多的航天科技產物被我們送往太空來探索出了地球以外新的生活環境或者是新的生命!目前,美國航空航天局是人類最強大的航天機構了,它發射出來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為全人類在太空探索中取得了非常大的進展!
  • 《小王子》:關於生命與生活的寓言
    本書主要講述了一個飛行員因飛機故障落在撒哈拉沙漠與小王子相遇的故事。故事的的主人公小王子是來自一個名叫b612的神秘外星球,他的星球裡有猴麵包樹,有火山,也有他心愛的玫瑰,小王子因為負氣,離家出走,從自己的星球出發,遊歷了6個不同的星球之後,到達了地球。
  • 《修道院紀事》:一個用想像力、同情心和諷刺所講述的寓言
    馬爾克斯的名氣自不必說,可是相較之下,薩拉馬戈卻似乎顯得有些「寂寂無名」,其實薩拉馬戈在1998年就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並被授予「薩拉馬戈用想像力、同情心和諷刺所講述的寓言,持續不斷地讓我們把握到變幻不定的現實。」這樣的授獎詞。
  • 另一個地球再現?有水有四季質量是地球7倍,或能容納更多人類
    隨著進入工業時代,人類對地球的消耗是愈發的嚴重了,現在世界各國都開始重視起環境保護。其中有很多環保標語,都是提倡人類保護地球。而這所謂的不是拯救地球,其實是拯救人類自己,因為在廣袤的宇宙當中,能夠適合人類生存的就只有地球,要是地球毀滅了,那麼人類也會消失。
  • 找到新的「地球」?四季皆有,你這次真的有外星生命嗎
    現在我們的航空技術越來越發達,越來越多的航天科技產品被送到太空去探索地球之外的新生活環境或新生命!之前,美國宇航局是最強大的人類航天機構,他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為全人類的太空探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現在人類科技已經在我們地球周圍的宇宙中發現了近1000個顆衛星!
  • 動物狂想曲:食肉動物與食草動物共處的世界這個設定合理嗎?
    動漫概況食草動物與食肉動物共處的世界,在這裡,食肉可是重罪,但是某天,一位食草動物被咬殺致死,導致其他的食草動物人心惶惶,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開始出現敵對的現象。並且後續又陸陸續續地傳出食草動物失蹤的消息。食草動物與食肉動物的關係將會怎樣呢?
  • 《動物管理局》開播 幽默探案打造全新都市寓言故事
    走進動物世界煲「土雞湯」的兩位主演,將為觀眾帶來一部在歡聲笑語中溫暖治癒又暗藏世間百態的「都市寓言故事」。狐狸「製毒」陳赫中招 王子文挑戰徒手掰鵝對於人類郝運(陳赫 飾)加入動物管理局,王子文飾演的黃鱔轉化者吳愛愛起初非常牴觸,被迫成為上下級的二人,在劇中首次相遇就上演了「相愛相殺」的精彩戲碼。
  • 《好狗特攻隊》影評:一部喜劇告訴你人類對動物的殘酷現狀!
    雖然題材類近,但兩部的主題卻截然不同,前者講述的是人類如何假扮動物拯救動物園,而後者則是講述人類能跟動物溝通從而破解一個犯罪組織,兩部同樣是喜劇,可是《好狗特攻隊》卻是於合家歡的劇情下,把大家視若無睹的殘酷現狀呈現出來。《好狗特攻隊》 被指是《炸雞特攻隊》後韓國另一部爆笑喜劇。
  • 曾經寓言2020地球大事件的火星男孩大家還有印象嗎?
    早些年,有一個小男孩曾寓言2020年,地球將發生一場大的災難,不過這次人類可以安全度過此次難關,但是在30年後,也就是2050年,地球將面臨毀滅性的災難......當時,這些寓言在當地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各大媒體網絡紛紛報導,這名小男孩也立即成為全世界倍受關注的焦點人物。
  • 地球繞太陽有四季,太陽系繞銀河系也有四季嗎?冬季在哪裡?
    一年有四季這事就是小盆友也知道了,但這僅僅是在高緯度地區,其實在南北緯5度以內的區域,一年中沒有四季的,要不就只有夏季,或者就分雨季和旱季,因為太陽在這個範圍照射角度變化不大,因此每一天就是夏天!這是以北半球為標準的地球四季變化示意圖,關鍵就是黃赤夾角,就是這個角度造成照射角度不一樣!據說四季形成和人類文明有著非常重要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