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擔憂沙特當地工作振興計劃將打擊印度務工人員

2020-12-04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印度時報》8月24日報導,沙烏地阿拉伯旨在增加當地居民就業機會的「本地化工作」政策進行了新的調整,但由於有大批印度務工人員在當地,《印度時報》擔憂此舉對印度工人而言會造成較大影響。

據報導,從2017年9月起,能夠為移民工人申請籤證的沙特就業組織會變得更少。印度人民院收到的一份回復稱,2016年,有近250萬印度人在沙烏地阿拉伯工作,但是目前移民數量正在下降。在2016年,沙烏地阿拉伯的移民許可只有16.5萬,比2015年下降了46%,移民的主要來源地是印度的北方邦、西孟加拉邦、比哈爾以及排名第四的喀拉拉邦。大部分人在當地都是藍領工人,預計會受到沙特此次政策調整的影響。

沙特扶持本地化就業政策旨在增加沙特國民的就業機會。修訂後的政策將覆蓋擁有6名或更多僱員的私營企業(目前是標準要求10人或10人以上)。(實習編譯:陳治良  審稿:譚利婭)

相關焦點

  • 不和諧聲音突然傳出,印媒擔憂:中國向印度周邊國家出口武器?
    據環球時報11月26日報導,日前印媒指出,近些年來,中國已經從最大的武器進口國之一,迅速成為了全球領先的武器供應國,尤其是中國的無人機、已經率先進軍到了包括巴基斯坦在內的多個國家。
  • 印軍向中國歸還17頭犛牛,被印媒「腦補」成間諜
    印媒文章捕風捉影地稱,印度軍方歸還這些犛牛,可能意味著軍方已經做過「盡職調查」,但動物用於間諜行動的新聞並不罕見。 【文/觀察者網 趙挪亞】當地時間9月7日,印度東部軍區司令部官方發布推特確認,印度出於「人道主義姿態」,當天向中國歸還13頭犛牛,以及4頭小牛。
  • 印軍歸還17頭犛牛,印媒:犛牛有可能是中國派遣的「動物間諜」
    近段時間,在印度的多次挑釁下,中印局勢可謂是十分緊張,印軍似乎已經到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境地。就在近期,印媒又報導了一件有趣的事。據《今日印度》網站報導:於當地時間9月7日,印度將此前越過實控線遭扣留的17頭犛牛歸還給中國。
  • 印媒酸了:要不是新冠疫情,印度登月「差一點」超過了中國
    印媒酸了:要不是新冠疫情,印度登月「差一點」超過了中國近日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登月,並完成月壤採樣、地外天體起飛等任務順利返航。報導表示,印度有一項令印度人都非常驕傲的月球探測項目「月船3號」探測器,該探測器本來計劃在2020年發射,但由於新冠疫情病毒,月船3號也就在這次登月計劃中輸給了中國。印媒還表示,在幾十年的發展下,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掌握了太空探測的關鍵技術,也幫助了很多的國家和機構成功將衛星送入軌道。而且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目前正計劃向金星發射探測器,爭取在金星登陸上超過中國。
  • 印媒酸了:要不是新冠疫情,印度登月「差一點」超過了中國
    印媒酸了:要不是新冠疫情,印度登月「差一點」超過了中國 近日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登月,並完成月壤採樣、地外天體起飛等任務順利返航。在海外各界人士、媒體等對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就進行祝賀時,一個聲音冒了出來,稱要不是因為新冠疫情,他們就超過中國,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登上月球的國家。
  • 邊境局勢緊張之際,印媒突然炒作:第三次世界大戰可能從亞洲爆發
    據印度《歐亞時報》12月2日報導,受新冠疫情和多國日漸緊張局勢的影響,亞洲或許會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地,印度和以色列因為擁有核武器,會在關鍵時刻向世界"攤牌"。報導指出,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日益緊張的局勢中,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於11月29日在該國情報機構國際情報局(ISI)總部參加了一場"非常重要"的會議。
  • 印媒:印度擔心中國將跨境河流「武器化」
    對此,印度《經濟時報》報導稱,作為國防參謀長拉瓦特將軍計劃中的一部分,印度陸海空三軍特種部隊已經全部被部署到班公湖。中印兩國實力差距懸殊,印度顯然知道依靠常規手段,無法在與中國的軍事對峙中佔得任何便宜。所以,在武器裝備性能不如中國軍隊的情況下,印度試圖利用特種作戰這種非對稱手段,來抵消中國軍隊的裝備優勢。
  • 中印邊境局勢緊張之際,印度為何頻繁挑釁中國?印媒揭露深層動機
    能夠解釋印度這一舉動的,則是印度正在向美國展示其承諾,迎合川普政府近期針對中國科技產業採取的所謂「清潔網絡」計劃。文章表示,由於5G技術將構成從全方位的基建網絡,其中包括金融、電信、國防以及情報等,因此印方以所謂的「國家安全」為由,全面「封殺」中國手機應用程式等。
  • 噁心、痙攣、昏迷不醒……印媒:印度超300人感染不明原因「怪病」
    星辰在線12月7日訊  【環球網報導 見習記者 侯雅玲】據英國廣播公司(BBC)6日報導,印度官方調查稱,上周末,已經有超過140人因染一種「怪病」被送往醫院。另據印媒報導,截至當地時間7日,已有至少300人患病,1人死亡。
  • 卡印度「脖子」,印媒:中國將在雅魯藏布江下遊實施水電開發
    卡印度「脖子」,印媒:中國將在雅魯藏布江下遊實施水電開發對印度來說,中國就像是一座不可攀登的高山,而這座高山在近日宣布,將在雅魯藏布江下遊實施水電開發。聽到這個消息的印度媒體對這個新聞大肆的炒作,認為中國對雅魯藏布江下遊實施水電開發會卡住印度經濟的「脖子」。
  • 6萬在沙特務工印度勞工等待沙特「大赦」
    【環球時報駐印度特約記者   陳晨】《今日印度》網站2日刊登文章稱,在大赦截止期限前一天,沙特政府決定將其再延長4個月至11月3日,以便在沙特的外國勞工有充足時間獲得合法的個人身份。外國勞工佔了沙特人口的1/3,長期以來沙特政府對該群體的籤證違規現象比較「縱容」,這也使黑勞工市場的興起,讓沙特本國人面臨就業難題,本國失業率高達12%。據《印度時報》報導稱,隨著沙特大赦截止期限的臨近,成千上萬名在沙特務工的印度勞工正面臨被遣返的窘境。此前沙特方面曾表示,7月3日是這些印度勞工離境的最後期限。
  • 中國頒布重要文件,美媒:將對印度使用氣候武器
    為了更好地服務農業生產等民生領域,中國於本月初正式頒布了《關於推進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制定了2025年人工增雨(雪)作業影響面積達到550萬平方公裡以上的目標。在這中間CNN的報導可以說是給中國強行加戲,將人工降雨渲染成針對印度的「氣候武器」,未來還會讓印度的氣候變得更加不可預測,給印度農業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同時CNN還考慮到天氣對邊境軍隊調動的重要性,認為人工降雨可以幫助解放軍在邊境衝突中佔據優勢。
  • 印度租借美制「捕食者」無人機到貨 印媒炒:可部署到中印邊境
    來源:環球網印度從美國租借的兩架「捕食者」無人機近日到貨,印度媒體稱,這款無人機可部署在中印邊境進行監視。印媒報導截圖據印度新聞與評論網站「opindia」11月25日報導,印度從美國租借的兩架「捕食者」無人機(應為「捕食者」無人機的改進型號MQ-9B)已於近期到貨並投入使用。這種無人機以其出色的空中偵察能力而聞名,可通過其配備的攝像機和其他傳感器提供有關敵人行動的實時信息,不僅可以用在印度洋進行監視,也可以部署在中印邊境。
  • 印媒:中日搶奪印度「鑽石四邊形」高鐵訂單(圖)
    隨著中印在去年將鐵路定為重要合作領域之一,相關後續工作正在展開。4月25日,中國鐵路局派出一個由26名成員組成的代表團抵達印度班加羅爾,開始考察修建「邁索爾—班加羅爾—金奈」高鐵線路的事宜。本月早些時候,中國代表團還考察了修建「德裡—金奈高鐵走廊」的可能性。  據《新印度快報》網站4月27日報導,中國國家鐵路局派出的代表團25日上午抵達金奈,討論了關於修建城際高鐵的可行性報告。
  • 印媒:中印兩軍在拉達克結束對峙
    印媒報導稱,印度陸軍方面表示,根據現有緩和緊張關係的雙邊機制,「雙方尋求並同意」進行代表團級會談。印媒稱,中國和印度的軍隊近日在拉達克地區發生短暫對峙。據印度Zee新聞網站12日報導,亞洲新聞國際通訊社援引印度軍方消息人士的話說,9月11日的對峙事件發生在靠近班公錯北岸的實際控制線一帶。不過,中印雙方在拉達克舉行了代表團級別的會談後,雙方結束了對峙。報導稱,這次對峙事件是在印度陸軍山地打擊軍與印度空軍將於下月舉行聯合軍演前發生的。
  • 雅魯藏布江水電站敲定,發電量相當於3個三峽大壩,印媒有情緒了
    規劃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是「實施」不是「計劃」,傳了很多年的全球第二大水電站雅魯藏布江下遊水電站成為現實。與此同時,雅魯藏布江下遊的印度人有點兒小崩潰。◎雅魯藏布江衛星照片半官方性質的印度報業託拉斯通訊社日前報導稱,印度對即將實施的雅魯藏布江下遊水電站項目非常不滿,而新德裡網,印度經濟時報等網站也集體發聲,表示擔憂,看起來實施雅魯藏布江下遊水電站項目確實讓印度媒體集體破防了。印媒之所以集體破防,還得從雅魯藏布江下遊水電站的位置說起。
  • 印媒:繼中國市場之後 小米手機欲雄霸印度市場
    印媒:繼中國市場之後 小米手機欲雄霸印度市場10日,小米印度負責人馬努•賈因Manu Jain表示,每周小米手機的印度銷售量介於5萬至而 Doshi表示, 此次小米身陷專利訴訟應該為智慧型手機公司敲響警鐘,在印度市場上,不論是本地還是國際的公司,都應該加強自身的專利建設,才能有效避免如遭遇禁令等糾紛的產生。巴拉表示:「小米想要建立的是印度公司及適合印度的商業模式。生產介於此範疇中,並且是我們樂意去做的事。」然而他並沒有給出一個具體的時間計劃,只是期望能在未來幾年中開始這項進程。
  • 印媒:簡單複製中國,印度很難成功
    印媒:簡單複製中國,印度很難成功 2020-11-16 08: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印媒:中國人對我們幹這個了!美國人說的
    這次,印媒又搬出美國報告,渲染「中國網絡攻擊威脅」。「美國報告稱,中國攻擊了印度的衛星通訊」、「美國報告稱,2007年至2018年,中國對印度實施了多次網絡攻擊」……包括《印度時報》、《今日商業》在內的多家印媒23日拋出一份所謂的美國智庫報告,將「槍口」對準中國,聲稱中國在十多年間多次攻擊印度網絡。
  • 印度國產五代機將問世,印媒:力爭四年內落地,八年內空軍服役
    未來戰爭中戰機還將是重要的戰略組成部分。話說道印度,印度近幾年來一直作為全球最大的武器進口國活躍在國際舞臺上,有網友就嘲笑人家到:「進口那麼多武器連個炮筒都仿不出來」這是在懷疑人家沒有自主研發的本事嗎?還別笑,人家的第四代,五代戰機已經提上日程即將問世!這次應該不是空穴來風,畢竟人家有這個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