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化戰爭中,除了制空權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海權了,畢竟現在的各個大國都有不小的領海範圍,如果其他國家從海上發動進攻,而自己國家沒有相應的實力,自然不能夠保證自己國家和領海的主權,因此有實力的國家都會想要裝備航母。航空母艦作為海上的戰爭堡壘,自然擁有非常龐大的外形,但是我們往往會看到航母經過的海域中有非常多的海生物因為航母的螺旋槳而喪生,那航母螺旋槳的威力到底有多可怕呢?只要看看這些海洋生物的傷口就知道了,令人心痛不已。
雖然現代化艦艇上已經有了非常多的高新科技,但是在航母的動力上仍然沒有找到能夠替代螺旋槳的新型動力,因此航母的螺旋槳仍然是航母補課缺少的一部分。航母的螺旋槳為了能夠長時間在水下航行而採用的是合金材料,噸位越大的航母其螺旋槳也就越大,在這樣的情況下其旋轉起來自然具有超強的威力。
就以美國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為例,其螺旋槳的半徑超過了六米,在核動力的推動下,四個這樣的的螺旋槳會以500轉每分鐘的速度旋轉,以提供給航母足夠的動力,在這種情況下,但凡有什麼小型海洋生物被捲入其中,最終的下場就是屍骨無存。
或許有人說這只是小型海洋生物會被航母螺旋槳波及,或許大一點的例如鯨魚之類的就不會了呢?實際上那些大型海洋生物的下場也是慘不忍睹。
航母艦隊每次在出行的時候,往往都會跟隨著大量的魚群,其中就不乏鯊魚和鯨魚之類的大型海洋生物,但是即便是這些大型海洋生物,如果被捲入到螺旋槳之中,仍然是九死一生。即便是鯨魚這種大噸位的海洋生物,仍然只是血肉之軀,在面對數十噸的鋼鐵合金的螺旋槳的時候,沒有任何的反抗的餘地,絕大多數都會因為過重的傷害而直接死亡。
或許有一部分「幸運兒」能夠在重傷之後逃離螺旋槳,但是其身上的傷口在海洋之中是無比致命的,即便是沒有吸引到成群的肉食動物,這些傷口也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微生物而腐爛,最終導致死亡。
航母之所以會如此吸引魚群,完全就是因為其在航行的過程中會不斷的進行聲吶探測,以防止有核潛艇之類的對航母進行偷襲,但是聲吶對於很多魚類具有致命的吸引力,特別是鯨魚一類的。但是出行的時候又不可能關掉聲吶,那樣一來航母的危險程度就會大大提升,因此這樣的情況目前還無法得到有效的解決。
或許在未來的那一天,我們能夠尋找到替代聲吶的技術,這樣我們就能夠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了,但是在此之前,我們還是不得不面對如此殘酷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