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成功發射。
這次發射的天問一號探測器,將會對火星進行詳細的勘察,收集到關於火星的地形地貌等各種科學信息,用來更好的研究火星。
但其實你知道麼,想知道火星上有什麼,不一定需要親自去看,也可以去中國的柴達木盆地。
今天,就向大家揭秘,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柴達木盆地。
火星離地球2.25億公裡,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也是人類深空探索的熱點,目前火星上仍有許多探測器在工作著。
而柴達木盆地位於青海省西北部,青藏高原東北部,是中國四大盆地之一,屬封閉性的巨大山間斷陷盆地。
柴達木盆地
火星和柴達木盆地,聽起來就風馬牛不相及,為何說二者是孿生兄弟了?
1964年,美國發射了火星探測器「水手4號」,成功抵達了火星並實現「飛掠」,傳回了第一張火星照片。
水手4號火星探測器
緊接著,在後來的幾十年裡,各種探測器都拍攝了大量的火星照片。人們發現,火星上有高山,有峽谷,有河水的衝溝,甚至還有龍捲風!
127照片合成的火星
而這些景象,竟然和地球上某些地方的景象非常相似。
微量研究火星的地質歷史,氣候變化和評價其是否宜居,行星科學家在地球上已經建立了30多個相似性研究基地,從兩極到赤道,遍布世界各地。
比如美國的莫哈韋沙漠,常常作為美國火星車的測試基地,區域內的沙漠漆和火星類似。
莫哈韋沙漠,被用作蘋果的壁紙
加拿大的北極群島,用來研究火星的撞擊、水熱活動和冰下生命情況。
而其中以中國的柴達木盆地最為相似。
柴達木盆地具有從湖泊,幹鹽湖演化到沙漠形成的一系列地貌類型。並且,環境極端,人跡罕至,是開展火星上極端環境生命研究以及評價火星宜居性的重要場所,已經成為火星與地球對比的重要研究基地。
柴達木盆地和火星的景象實在是太相似了!
火星上零星分布著礫石,礫石下分布的就是黏土。柴達木的景象如出一轍。
下面的圖是第一張火星的照片。
這張圖是柴達木盆地的景象,你能分辨出來麼?
不止是地表,二者還發育許多類似的地質構造。
當我們把視角放的更大,發現火星上發育和柴達木一樣的多面體地體。在柴達木上這是一個個乾涸的鹽湖形成的,那麼火星是否也是一樣?
左邊是柴達木盆地,右圖是火星
柴達木上的鹽湖
柴達木上擁有許多和火星類似的衝刷構造,這都是流水泥石流形成的。
同樣的河流衝積扇和河流峽谷。
同樣的溝壑。
同樣的風成地貌。
同樣的風條紋。
同樣的沙丘。
甚至柴達木上還發育和火星一樣的龍捲風!
2016年火星探測器「機遇號」拍攝到的火星龍捲風
柴達木盆地的龍捲風
根據這些相似的地形地貌,科學家們在柴達木盆地西邊的一塊廣大區域,命名為「火星谷」。這片以鹽灘和雅丹為主要地貌類型為類比火星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內容。
火星谷
甚至在柴達木盆地裡還有中國首個火星基地!
柴達木盆地中的火星基地
柴達木盆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類火星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義。
從科學研究的角度看,研究柴達木盆地的地形地貌,有助於了解火星上地形地貌的成因。
柴達木盆地是一個表面沒有多少生命活動的地方,可以類比柴達木與火星內部和表面的相似性,來了解火星的組成、演化和宜居性。
火星重力圖
而從另一個方面,火星上的具體情況誰都不知道。在發射火星探測器之前,需要對火星的環境有很好的了解,才能保證行動能夠成功。而這就是通過對地球上的類火星環境的研究來實現的。
了解柴達木盆地上的工程地質情況和氣候情況,就能為火星車的環繞器的安全著陸和運行提供強有力的爆炸。
柴達木盆地是地球上最大的最重要的類火星環境,是地球上的「火星」,發育著許多與火星類似的地形地貌環境。研究柴達木盆地,無論是對於火星的科學研究還是對於火星探測器的工程設計,都是十分重要的。
我是@山中巖,地球科學在讀博士,歡迎關注。
參考文獻:Angélica Anglés,Yiliang Li. The western Qaidam Basin as a potential Martian environmental analogue: An overview.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Planets》
柴達木「克隆」火星《中國國家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