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一粒紅色枸杞遠不能在煲湯或茶飲中體現其價值,在中國青海的柴達木盆地,枸杞原漿、枸杞芽茶葉、枸杞健康酒等新產品「相繼問世」,擁有千年滋補歷史的紅枸杞已形成「大產業」。
(圖片來源:網際網路)
青海有機枸杞產於中國第二大枸杞種植基地——青海省海西州,位於世界「四大超淨區」之一的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腹地,方圓300平方公裡內沒有汙染源,氣候類型獨特,枸杞病蟲危害極輕,農藥使用量、使用頻次極少,是天然絕佳生態區。
近日,在中國青海的柴達木盆地,枸杞原漿、枸杞芽茶葉、枸杞健康酒等新產品「相繼問世」,擁有千年滋補歷史的紅枸杞已形成「大產業」。青海有機枸杞產於中國第二大枸杞種植基地——青海省海西州,位於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腹地,方圓300平方公裡內沒有汙染源,氣候類型獨特,枸杞病蟲危害極輕,農藥使用量、使用頻次極少,是天然絕佳生態區。
19日,青海興諾杞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弘月向記者介紹,由於項目所處的柴達木盆地諾木洪地區具有顯著大陸性荒漠氣候特點,光照時間長達10個小時,晝夜溫差達12攝氏度,土壤富含硒元素,有利於有機物質的積累,特別適合枸杞種植。這裡現在所產出的枸杞,主要用於白酒釀製。
與馬弘月想法一致的還有青海大漠紅枸杞有限公司和青海諾藍杞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經營者。他們都認為,僅通過銷售枸杞原果獲利門檻太低,想要提升枸杞的附加值,最有效的就是發展精深加工,挖掘枸杞產業潛在價值。
如今枸杞產品多種多樣,不僅革新了傳統枸杞食用方式,還以枸杞藥用價值為突破口,打造直接口服的枸杞汁和枸杞乾果、釀酒等。柴達木盆地已形成枸杞培育種植、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
據青海省官方統計,該省枸杞種植面積達到46653.3公頃,已認證有機枸杞面積6893.3公頃。枸杞生產企業增加至72家,年加工能力提高到4.6萬噸。枸杞產品擴展到枸杞濃縮汁、枸杞籽油等50餘種,幫助農牧民增收11.3億元人民幣。全年有機枸杞出口達364.6噸,創匯413.5萬美元。「自然稟賦是我們的優勢,從枸杞產業發展起步,我們就強調,一定要堅持打造綠色品牌。」海西州政協副主席張紀元說,海西州將細分市場定位為「生態有機高端枸杞」,致力於打造青藏高原世界生態枸杞產業基地。(孫睿)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