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達木盆地在新疆嗎?這可能是很多朋友的第一印象!其實這個盆地位於青海省北部,在阿爾金山、祁連山和崑崙山之間,南北最寬約350千米,東西長約800千米,總面積約為20萬平方千米!
柴達木盆地曾經是一個巨大的內陸湖泊,由於極大的蒸發量以及青藏高抬升,以及降水量偏少,湖水不斷蒸發,最後剩下這樣一個天然鹽湖盆地!
柴達木在蒙古語中的意思就鹽澤,盆地內的鹽儲量十分豐富,除了各位熟悉的食鹽以外,還有鈉、鉀、鎂、鋰、溴、碘......當然了,盆地結構還是石油和天然氣富的集地。
從早期的化石了解,在4000萬年年前還不過是一片汪洋大海,滄海桑田,到了現在居然是一片高原盆地,並且柴達木盆地還擁有地球上最高的沙漠!
歷史上柴達木盆地的地位並不重要,最多只能刷刷存在感,在兩宋之前河西走廊一直非常通暢,因此柴達木盆地這個高原內陸的盆地很少有人了解,要說最知名的就是柴達木附近出過一個小國吐谷渾,鮮卑慕容部所創,相信大家都不知道這個國家,但要說這是真實版的「九層妖塔」的墓主人所在的國家,估計大家肯定會恩恩啊啊,但相信仍然是雲裡霧裡!
現代的柴達木盤地成了重要的工業礦產基地,錫鐵山礦區、察爾汗鹽湖、茫崖石棉礦、尕斯油田等等都是20多萬平方千米的盆地的經濟支柱!另外還有青新公路(G315國道)、敦格公路(G215國道)、青藏公路(G109國道)與鐵路通過柴達木盆地,成了重要的交通要道!
如果變成一個大湖呢?
假如將柴達木恢復到早期的湖泊水準,這可有些尷尬,大部分位於盆地底部的鹽礦以及鉀鹽和各種附加產品提純的企業,估計就要遭殃了,還有路過的公路與鐵路,相對於掩護海拔並不高,它們也將斷斷續續淹沒水下,通向新疆和青藏重要的交通要道將被封堵,這事有點嚴重!不過假如不考慮這些後果僅僅從生態角度來假設一下呢?
夏季降水,秋冬季暴風雪
平均海拔2600-3000米左右的高程,地處內陸西北,冬季封凍是肯定,但春季和秋季兩個季節的氣候可能會比較好玩,春季暖溼氣流會從東南向西北進發,而秋季則會西北向東南進發,因此兩個季節中,處在下風區的兩側會打來大量的水汽,過了湖面之後遇到高山冷氣流立馬會凝結成降雨或者暴風雪,這個中地理位置其實可以參考處在五大湖南側美國汽車城的底特律,每年的超級暴風雪將會準時光顧!
美國五大湖
夏季則會形成強大的降雨,黃河與長江的發源地都可以惠及,因此可以相信柴達木湖一旦形成,長江和黃河流域的水量肯定會增加,對於黃河中上遊的似乎是一件好事,畢竟可以分得更多的水資源,比如寧夏河套地區將可以擴大耕種,而無需擔心下遊水量不足!
長江流域水量本身就比較豐富,這是個比較現實的問題,降水量增加,而且集中在夏季,那麼想必中下遊抗洪搶險問題會變得更嚴重!
但這個湖泊的存在必將惠及新疆,因為這些降水也會到達塔裡木盆地,形成更多的綠洲,新疆東部的面貌可能將徹底改變!似乎是好事。
塔裡木盆地的綠洲
但有一個問題必須考慮,柴達木盆地高達20萬平方公裡,巨大的水體質量增加會形成庫區塌陷型地震,而且位於青藏高原的板塊到中原的俯衝前期地帶,那麼這個大湖的增加勢必將增加成青藏高原以及周邊的地震頻率,至於多大我們很難預估,但增加是肯定的!
青藏高原應力場
如果從現實條件來看,塔裡木盆地還可以挖一條從渤海到新疆的大河,可能坡度不夠,需要增加一些抽水泵站,但柴達木盆地本身就比較高,這個些泵站需要提升的揚程將近3000米,實在夠嗆!所以必須得請能將喜馬拉雅山炸一道口子的男人-牟其中出山,讓他負責這個工程,開一道上百千米的通道,讓印度洋水汽直達南疆,只有這樣才有可能讓這些水汽到達塔裡木盤地,不過到柴達木盆地仍然有非常大的困難!
但理論上仍然是可行的,只不過這個代價實在太大,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