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高傲自大」,依賴美國成慣性,兩岸形勢愈發嚴峻

2021-01-09 騰訊網

編輯:野原圓圓

校對:酸菜魚

美國大選臨近臺灣問題卻不斷升溫,蔡英文曾經明確表示,如果臺灣承受了第一波的進攻,希望世界其他各國可以施以援手,美國國家安全部門曾經在26號表示,如果大陸和臺灣發生明確正面衝突,大多數的美國人以及美國政府對派兵這件事情保留態度,因為美國和中國如果關係惡化對臺灣不容小覷。

臺灣莫名自大

臺灣方面也出現了政局的分化,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和蔡英文的兩岸政策,連連聲討。蔡英文接受外國媒體採訪時表示,如果臺灣真正受到大陸的進攻,希望其他國家可以為臺灣施以援手,同時臺灣也會讓中國大陸付出慘痛的代價。馬英九強調,如果大陸對臺灣發起戰爭,那麼「首戰即終戰」,因為臺灣沒有機會,等到其他國家的支援,而就現今形勢看,美國不可能選擇臺灣。民進黨當局的做法就是將臺灣推到戰爭的邊緣,而臺灣目前有過分依賴美國。

國民黨的在線調查,在線論壇要求美方學者參加,就當前是否會發動戰爭,向美國詢問美國是否會支援。美國的回答無異於向當局潑下一盆冷水,他表示如果真正發生衝突,美方將持有保留態度,美方需要向中方溝通了解大局,不能因為片面信息做出行動,也不可能影響中美雙方的發展,在完全溝通了解後,才不會出現錯誤的判斷。

美方難得理智

同時美方表示,如果美國繼續插手臺灣問題,這對中美關係以及臺灣的未來發展十分不利。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前中國事務主任何瑞恩表示,如果兩岸關係相對惡劣,將不會給臺灣與美國的友誼帶來好處,臺海的穩定是最好的。

作為曾經在白宮主管中國事務的他表示,中美關係變差將會為民進黨的上臺增添更多阻礙,同時他也提醒臺灣要用長遠的眼光看待中臺關係,不要為了短期利益不顧理智的勸導。

事實上,美國之前,以臺灣作為砝碼,而蔡英文也不斷宣傳臺灣與美國的政治聯繫,臺灣從中並不能獲得多少利潤,這一切,從來沒有站在臺灣民眾的利益上考慮。也希望臺灣當局負責人可以看清形勢,做出對臺灣方面有利的決定。朱鳳蓮表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和大陸共屬一個國家,臺灣問題屬於中國內政,外來國家不得幹預。

免責聲明:本文由《軍武130》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環球網、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蔡英文的兩岸形勢判斷
    在兩岸持續缺乏政治對話基礎互信之時,在激烈「抗中」的川普總統敗選離任之際,在大陸海空兵力頻繁操練繞臺之刻,蔡英文「新年談話」,既沒有刺激論述,也沒有創新提法,平凡而不突兀。蔡英文的談話內容,顯示她對於兩岸關係在新的一年,並沒有特殊的期待;然而今年卻是蔡英文2024年卸任前,雖非僅有,卻可是難得的兩岸機會時段。
  • 不肯承認「九二共識」,王金平很難成為蔡英文的兩岸「活棋」
    被問到蔡英文是否有找他談兩岸或海基會人事?王金平沒有直接否認,而是表示那都是以後的事情,現在什麼都不宜談,「現在都不是時機」,當然,我們很久沒有見面,「她也是展現出非常的善意,我只能夠這麼說」。到底為什麼蔡英文遲遲未指派人?可能是這個位置在目前兩岸氛圍下,難有發揮就讓許繼續代理,但也可能適合宣布的時間點還沒到,蔡是否已有在物色的人選?依照王金平過去的風格,他所說的話都可以進一步拆解,王說「那是以後的事情」,又說「蔡英文展現非常的善意」,是否代表適合的時間點,蔡英文還是可能請王擔任海基會董事長。
  • 蔡英文當局的兩岸政策
    李登輝在卸任前極力向陳水扁推薦蔡英文,蔡得以擔任「陸委會主委」,搖身成為陳水扁兩岸政策的核心幕僚。在4年「陸委會主委」任內,蔡英文拒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否認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不遺餘力地鼓吹「兩國論」及「一邊一國論」,千方百計地阻撓和破壞兩岸關係,為兩岸「三通」設置重重障礙。
  • 臺民眾對兩岸開戰感受度創新高,蔡英文新年講話預示兩手牌
    臺蔡英文發表了新年講話:期望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時,兩岸恢復正常有序交流;"在符合對等尊嚴的情況下,願意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對話";表示一貫堅持"共同討論、找出方法、務實解決問題"的原則。島內部分輿論認為,蔡英文的新年講話目的是向大陸發送和解的信號,期待兩岸關係緩和穩定。可是這樣看似誠懇的說辭,是否就禁得起推敲?反正編者不信。
  • 如何讓兩岸關係重回正軌?臺專家指出一條明路,蔡英文聽清楚了
    自蔡英文上臺以來,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幹擾和阻撓兩岸交流合作,推動一系列的謀「獨」行徑,勾連外部勢力進行挑釁,令兩岸關係愈發緊張。那麼如何讓兩岸關係重回正軌呢?對此,臺專家為臺當局指出一條明路。
  • 成溪:奇怪,蔡英文為什麼總是演習逃跑?
    成溪(評論員)  近日,臺灣安全部門舉行「政軍兵推」,領導人蔡英文、陳建仁乘坐的奧迪A8L防彈車由裝甲車隊開道,從辦公所在地逃到軍事指揮中心。蔡英文上臺一年多以來,類似演習已進行過多次。坐著武裝直升機逃跑、從辦公室的秘道逃走,這次則是布下奧迪車迷陣逃跑,而且連演三天。
  • 不承認「九二共識」 蔡英文兩岸論述仍是「兩國論」思維
    蔡英文(資料圖)5月14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接受電臺採訪時,再次就「九二共識」和兩岸關係問題發表看法。顯然,天地時空沒變,大陸對臺政策也沒變,為什麼臺灣政權一更迭,兩岸關係就驟變了呢?責任誰屬,根源何在,不言自明。臺灣最近相繼公布的許多民調顯示,已有越來越多的民眾對蔡英文的兩岸政策提出質疑,民眾對蔡在處理兩岸關係方面的表現不滿意度高達五六成,滿意的僅二成多,足以說明問題了。
  • 媒體:蔡英文「雙十」講話暴露出她的「臺獨」時間表
    蔡英文這個「20年」時間表可不是隨便說說的。首先,蔡英文認為目前的中美關係為「臺獨」提供了戰略機遇。她認為隨著中美競爭加劇,區域內國家「展開各種合縱連橫」將導致「發生前所未有的情勢變化」「我們要把握變局的試煉,轉化成歷史的機遇」。說白了就是中美競爭為「臺獨」提供了外部條件,臺灣只要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獨立」就能成功。
  • 蔡英文逆勢參選,莫拿兩岸關係冒險
    來源:環球時報資料圖:蔡英文(圖源:視覺中國)蔡英文19日在接受CNN採訪時宣布將參加2020年臺灣「大選」,爭取連任。蔡表示她這樣做是為了完成自己對臺灣的願景,並稱去年臺灣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與她的兩岸政策無關,是因為她推動島內改革,而改革的好處民眾一時還沒有看到。2018年九合一選舉後,蔡英文辭去民進黨主席,臺灣「獨派」頭目進一步要求她不參加2020年「總統」選舉,並立即交出行政權力,退居二線。現在看來蔡通過權術大致擺平了黨內的反叛,重新把控了民進黨的局面。
  • 臺媒:逃避無法掩飾蔡英文政策空心的事實
    凡事都學美國的民進黨,豈能以哪家電視臺應主辦辯論會的技術性問題為由,意圖逃避選民的檢驗?如果蔡英文真的對勝選信心滿滿,該當展現「兵來將擋」的氣勢,不怕對手挑戰,以自信贏得民心,方能成為足以承擔重責大任的領導人。  任何關心臺灣發展的人士,無不同意兩岸關係是最影響臺灣生存的關鍵政策之一。
  • 美國錯判形勢!蔡英文別高興的太早,大陸2大部門霸氣警告
    近期美國不斷對中國發起對抗,多次借臺灣問題挑釁中國大陸底線,錯判形勢。據報導,美智庫傳統基金會傳來消息,美國助理國務卿史達偉稱,美國已經解密所謂的對臺"六項保證",表示現在依然有效。美國此舉向"臺獨"勢力釋放非一般的信號,引起外界廣泛關注。
  • 蔡英文或成兩岸關係的「關鍵」
    疫情影響了世界,加速世界產業經濟的變化,也改變了海峽兩岸的關係。西方國家「甩鍋」中國大陸新冠肺炎疫情在2020年年初爆發,中國大陸快速組織封鎖了武漢等區域,安排了全國優質醫療團隊支援湖北,有效抑制了疫情的擴散。而美國政府因不重視疫情防控,超1900萬人感染新冠肺炎,33萬多人死亡,並以極高的速度繼續擴散。美國政府不抓緊疫情防控,還把責任甩給中國大陸。
  • 蔡英文兩岸論述何必切香腸?
    首先,我們可以回顧2011年蔡英文的美國行,她當時會見了國務院副國務卿、亞太助理國務卿;時任亞太副助理國務卿,最近即將抵臺履新出任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處長的梅建華(Kin Moy)也在座。蔡英文2011訪美主要是推銷她用以取代「九二共識」的「臺灣共識」,會晤後民進黨釋出的訊息很正面,但第二天英國《金融時報》就報導美方憂慮蔡英文當選的兩岸關係,被認為是美方私下放話。
  • 臺海風高浪急,蔡英文民調不降反升,臺民眾為何認為大陸不會動武
    臺灣民眾非常恐慌,股市暴跌,上千市民在銀行門口排隊提領存款或兌換美元,飛往美國及加拿大的客機班班爆滿。 可如今,島內民眾似乎對目前的嚴峻形勢頗不以為然。 臺灣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黎家維指出,第一種可能是,臺灣民眾相信蔡英文當局在兩岸問題的處理上,最終會回歸理性,不會踩踏大陸紅線;而美國也會在總統大選之後呈現另一番景象,因此,大陸動武的可能被視為不高。 第二種可能是,他們認為中美對抗未必到了「徹底攤牌」的時刻,有美國撐腰,自然會降低兩岸軍事衝突的機率。
  • 蔡英文更換陸委會主委 大陸學者:兩岸麻煩將增多
    蔡英文當局23日進行了一批人事調動,其中,陸委會主委張小月卸任,由臺灣大學教授陳明通接替。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包承柯表示,由於民進黨長期對「臺獨」路線的堅持,即便陳明通個人與大陸有交往經驗,兩岸關係並不會產生實質性的突破,兩岸複雜嚴峻的局面恐怕還會持續。  陳明通曾於陳水扁時期擔任過陸委會主委一職。
  • 俠客島:蔡英文當選連任 將對兩岸關係產生何種影響?
    得票第二的中國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承認敗選,這意味著得票第一的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當選連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對於這樣的選舉結果以及它對兩岸關係將產生何種影響,不同的人們有著不同的解讀。在這裡,島叔不揣譾陋,也試說一二。
  • 蔡英文執政2年 消失的兩岸關係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執政將滿兩年,在這七百多天中,各項政策中最受外界關注之一的就是兩岸關係,蔡英文能否實現選前承諾的「維持現狀」,成為檢驗焦點。    臺大政治系教授、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訪問時表示,蔡英文所謂的維持現狀並不是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的維持現狀,而是要維持「一邊一國」的現狀;而蔡英文一面倒親美日的政策下,現在已經沒有兩岸關係,只剩下中美關係。
  • 蔡英文為2016大選鋪路 兩岸路線是最後一哩路
    郭泰麟反問,蔡英文不是稱要概括承受ECFA嗎?  服貿協議是ECFA後續協商的重要成果,兩岸多輪磋商,業界期待已久。接下來,蔡英文在服貿協議和「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上的做法與立場,是一個重要的觀察指標。目前學運團體及民進黨所提及的監督條例版本完全是「兩國論」的思維框架,如果民進黨頑固堅持這一版本,恐怕對民共關係的影響相當負面。
  • 蔡英文兩岸政策虛無縹緲 「空心菜」依舊「空心」
    在兩岸關係上,有其「理想與堅持」,但兩岸論述依舊虛無縹緲,遭譏「空心菜」依舊。>2016初選,在參選宣言中聲稱自己非阿扁或馬英九,在兩岸關係上,有其理想與堅持。作家桑品載今日投書《中國時報》質疑,2012年「大選」,蔡英文把兩岸關係說得含糊飄忽
  • 馬英九:兩岸有事美軍不會來 蔡英文:別嚇我
    文/許億 一 馬英九炮轟民進黨 馬英九在一次公開場合上奉勸民進黨,在中美關係緊張的情況下,臺灣千萬不要挑釁大陸,也不要一廂情願地指望美國,因為兩岸一旦發生衝突,「首戰即終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