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開採一顆190克拉鑽石,或形成於20億年前

2020-11-23 大洋網

新發現的190克拉鑽石原石(圖源:埃羅莎公司)

海外網12月29日電 新年前夕,全球知名鑽石開採商、俄羅斯埃羅莎公司在旗下的博圖奧賓斯卡亞鑽石礦中,發現了一顆重達190.77克拉的寶石,被視為來自大自然的「新年禮物」。

據「今日俄羅斯」28日報導,埃羅莎公司(Alrosa)於12月25日凌晨,在西伯利亞薩哈(雅庫特)共和國地區發現了一顆巨大寶石。這塊寶石是在博圖奧賓斯卡亞鑽石礦(Botuobinskaya)的金伯利巖管道內發現的。

據初步評估,這顆寶石在未受幹擾的狀態下,可能已經存放了20億年,但確切年代還需要進一步調查確認。這顆巨大的寶石將被送到埃羅莎公司的聯合銷售部,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估價。

埃羅莎公司聯合銷售部總裁葉夫根尼·阿格列耶夫表示,在新年前夕發現這顆寶石,真是驚喜非凡,這是來自大自然的「新年賀禮」。先前,該公司在情人節前夕還發現了一顆心形鑽石。

11月,埃羅莎公司發現了一顆不同尋常的「俄羅斯套娃」鑽石,約重0.62克拉的大鑽石裡有一顆嵌套的小鑽石,且小鑽石可在大鑽石中移動,就像傳統的俄羅斯套娃。嵌套鑽石又稱為「子母鑽」。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全球鑽石開採史上發現的第一個「子鑽」可移動的「子母鑽」。

(海外網張琪 陳夢妮)

相關焦點

  • 全球首顆,俄羅斯發現鑽石包鑽石,形成於八億年前!
    今日一顆世界上從來沒有發現過的鑽石就從這裡被人們發覺了出來,據媒體報導,俄羅斯薩哈共和國西伯利亞一座鑽石礦日前發現了一顆奇特的「鑽中之鑽」,所謂的鑽中之鑽就是在裡面有一層自由的空間,在這個鏤空的小環境中還有一顆小鑽石。這顆無價之寶重僅0.62克拉,是人類有史以來發現的首顆此類鑽石,據信已有8億多年的歷史。
  • LV重金買下約20億年歷史的鑽石原石 重549克拉
    據時尚商業快訊報導,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品牌Louis Vuitton近日從加拿大礦業公司Lucara Diamond Corporation處重金購買了一顆重549克拉的鑽石原石,名為「Sethunya」,具體成交價格尚未透露。該鑽石於今年2月在波札那Karowe礦區被發現和開採,距今約有10至20億年的歷史。
  • 庫利南礦區發現一顆逾20克拉寶石級藍色鑽石
    上周,英國鑽石開採商Petra Diamonds宣布,在南非庫利南礦區新發現了一顆重達20.08克拉的寶石級藍鑽原石,為IIb型。 Petra Diamonds表示,本次發現證明庫利南鑽石礦依然是稀有藍鑽的重要來源,亦證實該礦區有能力出產多種顏色的彩鑽
  • 世界最大紫粉鑽石賣出1.76億元:14.83克拉
    據央視報導, 近日,一顆極其罕見的俄羅斯紫粉色鑽石在瑞士以266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76億元的價格拍出。 報導稱,這顆14.83克拉的鑽石被稱為「玫瑰之魂」,在瑞士日內瓦的蘇富比拍賣行拍出。目前中標者名字尚未公開。
  • ...這顆鑽石名為「玫瑰之魂」,由俄羅斯鑽石開採公司阿羅莎收藏,在...
    【世界最大紫粉鑽石拍出2660萬美元】當地時間11月11日,一顆極其罕見的俄羅斯紫粉色鑽石在瑞士以2660萬美元的價格拍出。這顆鑽石名為「玫瑰之魂」,由俄羅斯鑽石開採公司阿羅莎收藏,在瑞士日內瓦的蘇富比拍賣行拍出,中標者身份尚未公開。據悉,這顆鑽石重14.83克拉。
  • 2021-2030年鑽石開採業的主要趨勢
    2021-2030年,鑽石開採量將逐漸下降,從每年的1.3億克拉下降到2030的1.2億克拉。在未來十年中,該行業的平均年產量將達到1.25億克拉,相比2010-2019年每年減少1500萬克拉,或者11%。發展趨勢就是如此。阿蓋爾礦1500萬克拉的產量會立即枯竭。
  • Louis Vuitton 加碼高級珠寶,又購入一顆重549克拉的鑽石原石
    近日,法國奢侈品牌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斥資從加拿大礦業公司Lucara Diamond Corporation(以下簡稱「Lucara」 )手中買下一顆重549克拉的鑽石原石,名為「Sethunya
  • 中國製造下,鑽石「騙局」被揭露!1克拉成本僅3000元,你買過嗎
    某種程度上來講,鑽石只是一塊石頭罷了,本身的價值甚至還不如一顆大白菜。但是經過一系列的營銷操作,再加上開採稀缺(但鑽石的儲量並不稀缺,光是已經探明的就超過25億克拉,全部開採出來平均每個中國人都能夠分到2克拉的鑽石),使得他的價格不斷上漲。一顆小小的石頭,被賣至上億元的同時,難道不是一場商業營銷領域的「騙局」嗎?
  • 世界最大紫粉鑽石賣出1.76億元:14.83克拉 名為「玫瑰之魂」
    據央視報導, 近日,一顆極其罕見的俄羅斯紫粉色鑽石在瑞士以266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76億元的價格拍出。報導稱,這顆14.83克拉的鑽石被稱為「玫瑰之魂」,在瑞士日內瓦的蘇富比拍賣行拍出。目前中標者名字尚未公開。
  • 一顆KIM鑽石的華麗蛻變
    誕生Born天然鑽石有著人工合成鑽石無可比擬的價值,天然鑽石的年齡最早可以追溯到45億年前,與地球同齡。當碳元素在地底150-200米深度被缺氧遇見1100-1500℃ 與4.5-6.0Gpa的高壓環境共同作用緩慢成形。
  • 世界最大的鑽石礦,數萬億克拉儲存量,俄羅斯這次不低調了
    但還是有不少夢想發財的人跑到南非找鑽石,但是南非卻不是世界最多礦的地方哦,想知道哪裡比較多礦?不如我們來看看世界最大的鑽石礦,數萬億克拉儲存量,俄羅斯這次不低調了。1:波皮蓋坑南非的鑽石坑是出了名的多,但當地卻不是世界鑽石最多的地方,如果是以鑽石量來衡量,世界上最大的鑽石坑應該就位於俄羅斯西伯利亞的波皮蓋坑了,整個鑽石坑的直徑一共100公裡左右,就相當於摩託車以正常速度行駛近34個小時,也就是兩天多的時間左右,如果是人們步行幾天,快也要花上好幾天吧。
  • 現代鍊金術造出空氣鑽石,人造鑽石離我們很近,但也很遠
    鑽石開採公司戴比爾斯的一句「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經典廣告語,賦予了鑽石在人們心目中的特殊地位。壹資料記載,從鑽石開採以來,共採出鑽石350噸左右,即17.5億克拉,全世界每年開採鑽石在9000萬~1億克拉,其中寶石級佔17%~20%。20%寶石級鑽石價值相當於80%工業級金剛石價值的5倍。目前世界上有30多個國家擁有鑽石資源,且年產量在1億克拉左右。
  • 世界十大隕石坑 俄隕坑或藏數萬億克拉鑽石
    以下列出的便是精選出的其中10個最大的隕石坑:1 弗裡德堡隕石坑撞擊年代:約20億年前地點:南非,自由邦省基本描述:有時也會被人稱作「弗裡德堡穹窿」,這個隕石坑的直徑約為118英裡(約合190公裡),這讓它成為全世界範圍內已知最大的撞擊構造。2005年,這裡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世界五大擁有鑽石資源國家
    原生金剛石,是在地下深外處(130--180公裡)、高溫(900--1300℃)高壓(45--60)&215、108Pa下結晶形成的,金剛石主要儲存在金伯利巖或鉀鎂煌斑巖中,形成的年代十分久遠。在金伯利巖型鑽石產地,比如南非金伯利礦,大約形成於33億年前,年齡幾乎與地球差不多。
  • 14.83克拉!世界最大紫粉鑽石拍出2660萬美元,中標者身份尚未公開
    這顆鑽石名為「玫瑰之魂」,由俄羅斯鑽石開採公司阿羅莎收藏,在瑞士日內瓦的蘇富比拍賣行拍出,中標者身份尚未公開。據悉,這顆鑽石重14.83克拉。  據稱,「玫瑰之魂」是被拍賣的同類紫粉色鑽石中最大的一顆,因為大多數粉鑽都在10克拉以下。
  • 人工合成鑽石與天然鑽石有什麼區別,莫桑鑽跟鑽石是同一種東西嗎
    鑽石的化學成分是碳,在寶石中它是唯一一個由單一元素組成的,目前已知的鑽石主要形成於33億年前和12-17億年這兩個時間段,鑽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寶石,鑽石的形成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目前世界上已經有30多個國家擁有鑽石礦,產量最大的主要有澳大利亞、南非、俄羅斯、薩伊、波札那,這5個國家的鑽石產量佔到世界的90%,中國也是有鑽石礦的,中國鑽石主要產地有三個:遼寧瓦房店,山東蒙陰—臨沭,湖南沅江流域。全世界每年開採鑽石在9000萬-1億克拉,其中寶石級佔17%-20%。
  • 未來天然鑽石與人造鑽石可以做到共存嗎?
    天然鑽石與人造鑽石的博弈仍在繼續。 資料記載,人類從鑽石(天然)開採以來,共採出鑽石350噸左右,即17.5億克拉,全世界每年開採鑽石在9000萬~1億克拉,其中寶石級佔17%~20%。20%寶石級鑽石價值相當於80%工業級金剛石價值的5倍。
  • Letšeng礦區再現大顆粒鑽石原石:重達442克拉!
    442克拉的Type IIa鑽石原石。 114克拉的D色鑽石 2020年迄今Letšeng礦區已累計發現3顆超過100克拉鑽石原石,另外兩顆分別為183克拉的Type IIa
  • 鑽石的來源,鑽石是怎樣形成並被切割的?
    珠寶店裡有很多人在駐足徘徊,想要給他們的愛人選一款鑽石,熱情的營業員在給年輕的客戶解釋著鑽石的4C;切工、淨度.克拉和顏色,說明為什麼這顆鑽石比旁邊的一顆要好。為什麼人們會對鑽石如此熱衷呢?所謂鑽石,其實就是以最規則形狀排列的碳。碳就是那種構成能們身體18%體重的素。在許多國家,沒一種寶石比鑽石更受人青睞。而實際上,鑽石和許多其他貴重寶石是一樣的。
  • 令人吃驚的中國鑽石:年產200億克拉佔全球九成,還有70%機器閒置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組建的一個研究小組歷經3年的實驗,成功獲得金剛石。20世紀60年代,中國最早開始進入合成鑽石領域。在此之前,由於金剛石資源貧乏,只能依靠從蘇聯或剛果進口,但中蘇關係破裂和剛果獨立後,中國的金剛石來源被切斷。這嚴重影響了精密製造和國防工業的發展。為擺脫這種困境,1960年10月國家開啟「人造金剛石試驗研究」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