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開採公司戴比爾斯的一句「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經典廣告語,賦予了鑽石在人們心目中的特殊地位。
題圖 / 圖源:網絡
來源:NBS新品略 作者:吳文武
鑽石象徵著美好的感情和幸福婚姻的開始,是愛情的代表,是人們結婚必備禮物首選,每一位魅力女性都無法抵抗鑽石的「誘惑」。
壹資料記載,從鑽石開採以來,共採出鑽石350噸左右,即17.5億克拉,全世界每年開採鑽石在9000萬~1億克拉,其中寶石級佔17%~20%。20%寶石級鑽石價值相當於80%工業級金剛石價值的5倍。
目前世界上有30多個國家擁有鑽石資源,且年產量在1億克拉左右。
澳大利亞、薩伊、波札那、俄羅斯、南非是產量在前五位的國家,這五個國家的鑽石產量佔全世界鑽石產量的90%左右。
根據近兩年最新數據顯示,全球天然鑽石儲量約有25億克拉,其中澳大利亞6.5億克拉,薩伊5.5億克拉。按開採水平,現有儲量只能開採25年。
隨著鑽石礦藏資源的枯竭,人造鑽石又稱培育鑽石、合成鑽石,正在彌補天然鑽石的供應短缺。
貳據英國《衛報》報導,英國一家名叫Ecotricity的綠色能源企業的創始人Dale Vince稱,該公司已成功研發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製造鑽石的技術,所生產的鑽石叫「空氣鑽石」。
Vince表示,「從天空、從我們呼吸的空氣中製造鑽石是一個神奇的、令人回味的想法——這是現代鍊金術,我們不需要開採土地才能得到鑽石,我們可以開採天空」,並且新公司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天空鑽石」( Sky Diamonds)。
Vince預期每個月可以生產200克拉的合成鑽石,而且鑽石結構與在地底下經過幾十億年形成的天然鑽石一樣。
值得關注的是空氣鑽石還已經得到了國際寶石學會的認證。空氣鑽石也再次吸引人們對人造鑽石的熱議。
從科學角度來看,人工鑽石與天然鑽石沒有區別,都是碳元素構成,硬度也都是摩氏10,物理特性和化學成分沒有區別,但最關鍵的是還是消費者的認知。
叄人造鑽石近兩年的發展速度極為驚人,不僅因為本身價格相對天然鑽石低很多,更是因為新一代消費者的崛起和意識的改變。
根據安特衛普世界鑽石中心(AWDC)和貝恩諮詢公司(Bain&Company)聯合發布的《2019年全球鑽石行業報告》顯示,2019年人造鑽石市場再次增長15~20%,中國和印度的生產商是主要推動力。2019年,人造鑽石的產量也增加了15~20%,其中大部分增長來自中國。
美國是當前最大的人造鑽石消費市場,約佔全球市場的80%。中國目前是人造鑽石的第二大市場,約佔全球的10%。
根據奢侈品行業諮詢公司MVI的一項調查顯示,2020年美國消費者中有80%已經了解(聽說過)人造鑽石,並且有69%的消費者已經認識一些人造鑽石的零售品牌,市場反響較好。
人造鑽石對消費者的關鍵吸引力在於低價,可以花同樣乃至更低的價格買到更大的鑽石,目前市場上人造鑽石的價格大約為天然鑽石的60%左右,未來會更低。
但對於珠寶商和珠寶零售商來說,還是基於人造鑽石的高利潤吸引力。
在接受MVI調查中,有95%的珠寶商認為經營人造鑽石的利潤更高。其中有78%的珠寶商認為,經營人造鑽石的利潤,比經營天然鑽石高16%至40%。
就連全球最大的鑽石開採商戴比爾斯也在2018年9月推出了合成鑽石品牌"Lightbox Jewelry",戴比爾斯正在強化人造鑽石適合日常佩戴的意識,意在將天然鑽石和合成鑽石分開。
肆貝恩公司預計,全球人造鑽石市場規模到2023年或將達到5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42億元。
中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鑽石生產國,已經連續十五年位居世界首位,最近幾年的產量甚至佔到世界總產量的90%,達到年產200億克拉。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中國正在改變世界鑽石行業格局。更有市場觀點認為,中國的人造鑽石可能會徹底顛覆全球市場。
市場需求將會繼續推動人造鑽石行業發展,這給中國人造鑽石行業帶來發展機遇。
但目前中國生產的人造鑽石以出口為主,大多數國內消費者在購買時還是傾向於天然鑽石。
有很多消費者認為人造鑽石就像假貨仿品一樣,甚至寧願選擇價格更低的鋯石。
可見,要讓中國消費者普遍接受人造鑽石珠寶,未來還需要一個較長的市場培育過程。
不過隨著年輕一代消費群體的消費意識的崛起和改變,對於人造鑽石的接受度也會越來越高。
作為消費者的你,是否願意購買人造鑽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