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D鑽石

2021-01-19 第三方珠寶服務中心

簡介

人造鑽石是一種由直徑10到30納米的鑽石結晶聚合而成的多結晶鑽石,早期的人造鑽石由於空氣中的氮原子進進鑽石晶體而呈淡淡的糖稀顏色,經過科學家的改良製作方法,生產的人造鑽石在外觀上和自然鑽石沒有任何差異。

由於天生環境的不同,人造鑽石的的分子結構並不是自然鑽石的完全八面體結構而是一種複雜結構,從而會產生磷光現象。隨著人造鑽石生產技術的成熟,其造價低廉,且可以製作出各種顏色的鑽石而在珠寶市場上嶄露頭角。固然出自實驗室或工廠的人工合成鑽石已有幾十年的歷史,但是具備寶石質量的人造鑽石是近年才出現的。本來人造鑽石主要用於製造切割工具等產業用途上,但現在同樣也被使用在珠寶首飾上。

公平交易的法則要求人造鑽石商在銷售時如實說明其質量實況,並用一般接受的詞彙來描述,如「人工合成」、「人造」或「實驗室製造」。幾乎所有的人造鑽石都屬於Ib型,而此類型在自然鑽石中只佔不足百分之二。有一種不很昂貴的設備能驗證Ib型的鑽石,但要確定一顆鑽石是否是人工合成的,則依靠於合資格的寶石實驗室的檢測。

歷史

1954年,人造鑽石首次成功合成,當時,一批美國CVD鑽石公司的研究員在實驗室裡製造出一顆鑽石,他們仿造鑽石在自然界形成的環境,給碳加以極度的高溫順高壓。

同樣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另一種製造合成鑽石的方法被研發成功,這種化學氣相沉積(CVD)的方法,在很低壓力和相對低的溫度下,將碳從含碳的混合氣體沉積成鑽石基體。

人造鑽石的品質精良外貌與自然鑽石難以區分。剛開始的時候由於人造鑽石技術不夠精良,鑽石商可以用非常簡單的方法確認鑽石是否在實驗室培養長大,他們用的是強力磁鐵,由於人造鑽石內部有培養過程殘留的金屬結晶,強力磁鐵便能將鑽石吸起。可是隨著人造鑽石技術的不斷成熟,原來的老辦法已經失效了。

人造鑽石的鑑別需要專門的鑑定機構和鑑定儀器才能實現,又由於設計的科技和儀器本錢十分高昂,國際上只有少數幾家實驗室具備鑑別合成鑽石和自然鑽石的能力,目前國際上人造鑽石鑑定最權威的機構是IGI國際寶石學院和GIA美國寶石學院。

前不久,美國著名的寶石級別人造鑽石生產商將推出其人造鑽石珠寶產品線,所有鑽石都必須經過IGI權威鑑定才能銷售。人造鑽石的等級已經可以達到半克拉以上,H色和VS級別以上。 人造鑽石證書上會清楚註明該鑽石是人造鑽石,與自然鑽石不同,保護消費者利益。消費者切忌貪圖便宜購買來歷不明未經權威認證的鑽石以免上當受騙. 在2300℃、15到18萬個大氣壓的高溫高壓環境下,在中心放一顆很小的自然鑽石作為種子,在種鑽四周是高溫金屬液體,在金屬溶液的上層是石墨,在這種環境下石墨中的碳原子會從金屬院子中列隊走向鑽石從而形成新的鑽石。這個俄羅斯的研究小組在冷戰結束後由於經費題目而使人造鑽石研究一度停止,後來隨著美國珠寶商的注資又重新恢復過來。

2005年美國的人造鑽石生產線的產能達到每小時5克拉。近期,俄羅斯的科學家們已經研製出了直徑在3毫米左右與自然鑽石晶體結構完全一致的人工鑽石。相信隨著研究的深進,在不遠的將來就可以造出與自然鑽石一樣的人工鑽石。

合成方法

1、高溫高壓合成法:溫度和壓力還是製造晶體的兩項關鍵因素,其方法是在陶瓷容器中而不是在地下製造鑽石,水壓提供高壓,電力產生高溫,使碳圍繞著直徑為1毫米,由自然鑽石製成的籽晶而形成晶體.

2、化學氣相澱積合成法:使天然氣和氮氣加熱後,在洗碗機大小的壓力室裡形成一種碳等離子體,該等離子體不斷沉積在壓力室底部的碳底層上,並逐漸積聚和硬化,形成鑽石薄片,進而切割成寶石外形. 尺寸達8.2mm的高質量黃色鑽石,該樣品為目前內地重量和尺寸最大的人造金剛石單晶。此項成果標誌著在國內人工合成鑽石(寶石級金剛石)領域已處於領先地位。

市場拓展

據了解,優質寶石級金剛石單晶作為一種戰略性資源,在產業、科技及國防等眾多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市場遠景廣闊。此前,世界上僅有美國、英國、日本等幾個發達國家能夠合成寶石級金剛石單晶。巨大的貿易價值使得寶石級金剛石單晶的合成技術長期以來一直受到嚴密的封閉。經過長期、大量的探索,成功把握了合成優質寶石級金剛石單晶的核心技術,實現了3-8mm優質金剛石單晶的批量化生產,合成實驗的重複性超過90%。目前已成功合成出黃色、藍色、綠色及無色透明的優質寶石級金剛石樣品。近期將衝擊更大尺寸(預計10-15mm)的寶石級金剛石單晶,為我國寶石級金剛石高壓合成技術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鑑定

過往合成鑽石及處理本錢仍然很高,品牌飾品尤其是在設備、技術、工藝等方面要求仍然很高,但目前世界上已有少量的合成鑽石投放市場,但無價格上風。但隨著科技的發展,目前人在鑽石已經具備貿易價值。

主要鑑別特徵:

(1)內含物 具有不同形態合金包裹體,這些包裹體呈渾圓狀、棒狀、板狀、針狀等,其排列方式與內部生長區界限相關。包裹體還可呈微粒狀分散於整個晶體中。這些包裹體不透明,反射光下呈金黃色或玄色,具金屬光澤。種晶及種晶幻影區;種晶幻影區是在鑽石內部存在的沿四方形種晶片向外生長形成的、邊沿由相對明亮的細線構成的四方單錐狀生長區,無論種晶片是否在加工過程中被磨掉,該幻影區始終存在,在暗域場中或將鑽石置於浸液中觀察該現象表現更為清楚。

(2)顏色 盡大多數合成鑽石呈黃色、渴黃色(大多數)具沙漏狀色帶;而自然鑽石為無色、淺黃及其它顏色。

(3)吸收譜線 合成鑽石 缺失自然鑽石中無色-淺黃色系列具有415nm最為特徵 譜線。另外盡大部分自然鑽石為Ⅰa型,而合成鑽石主要為Ⅰb型,少數情況下有雙原子集合體氮存在。

(4)異常雙折射 正交偏光下,自然鑽石因生長及運移過程的複雜性表現出複雜的異常雙折射特徵,如不規則帶狀、波狀、斑塊狀和格子狀等,而合成鑽石異常雙折射表現較弱,某些合成鑽石呈十字形交叉的亮帶。

(5)發光特徵 紫外螢光: 有些合成鑽石在長波紫外光下呈惰性,在短波紫外光下顯示中等至強的黃綠色螢光,並且具分帶現象,與自然鑽石的螢光特徵不同。 陰極發光儀(電子激發下):合成鑽石:顏色:黃色-黃綠色,規則分區(主方體、八面體區不同) 自然鑽石:藍色為主,層狀生長或複雜的生長形式

(6)晶形及表面特徵 合成鑽石常以八面體和立方體聚形為主體,並且可發育菱形十二面體、四角三八面體或三角三八面體晶面。 表面可能顯示樹枝狀生長紋或不規則的小丘或瘤狀物與自然鑽石不同。

影響

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化學氣相沉澱)鑽石的影響

1. 顛覆對鑽石價值觀

過去號稱要百萬年才能結晶的昂貴鑽石,可以在實驗室中不到一周就製造完成,顛覆了一般人對鑽石的價值觀感。

2. 提升鑽石在各領域應用

以往鑽石因價格高昂,多半用作珠寶飾品。一旦可便宜制出高質量的鑽石,其應用價值,會迅速普及到各個領域。

專家預言廿一世紀最重要的發明將是會長大的鑽石。有朝一日,價廉物美的鑽石會取代矽在半導體的角色,使人類科技進入另一世界。

鑽石大量生產後,可更平價,且發展有更多元的功能。鑽石硬度高,具優異導熱及切割、研磨特性,可在醫療上及電子組件上有很好之應用。

如何辨別CVD合成鑽石

合成鑽石:HPHT合成鑽石大多為Ⅰb型;CVD合成鑽石都是Ⅱ型的。主要用於區分改色鑽石。但就從科技發展本身的規律來看,所有的儀器並不可能成為終極武器。文獻資料顯示,還有更多的大型儀器和研究方法用於檢測合成鑽石及優化處理方法,例如,液氮冷卻技術用於可見光吸收檢測、紅外光譜檢測、光致發光光譜、雷射拉曼光譜、陰極發光等等。

合成鑽石也可經過輻照和高溫高壓處理獲得各種豔麗的顏色。按行規,人造鑽石需要在鑽石的腰部註明「人造」字樣,或是英文,或是中文,而這批100多粒的人造鑽石並沒有亮明身份,供貨商也未附帶任何產品說明,目前國內外均有人工鑽石的加工基地,加工地點相當隱蔽。鑽石難辨真假,市場上售賣的鑽石往往帶有專業機構出具的鑑定證書。用老方法檢測易被「忽悠」,所以業內專家提醒消費者,人造鑽石價格便宜近兩成,且不具保值潛力,購買鑽石時應看清楚第三方檢測證書。

CVD鑽石人造鑽石的方法

高壓高溫造人造鑽石

目前,在實驗室有兩種製造人造鑽石的途徑。

一種是化學氣體相沉積法,英文簡稱叫做CVD,由位於美國的CVD鑽石公司研製。

這種方法較靈巧,是一種在高壓器裡製造鑽石。具體是在一個如洗碗機大小的高壓器裡,用化學氣體相沉積的方法來加熱天然氣和氫氣,接著便會產生一種碳化電漿,電漿隨後會像雨點一樣撒落在高壓器底部的碳化基片層上。電漿越積越多,而且慢慢變硬,最後形成像鑽石一樣的晶體,純且清亮。

另一種製造人造鑽石的方法是由位於佛羅裡達州的蓋邁希公司研製的「殘酷」辦法。

在數十年的實驗之後,科學家終於可以「種」出可媲美最珍貴的戴比爾斯鑽石的人造鑽石。

完美的大於2克拉的單晶鑽石很快就可以被「種」出來。從去年開始,科學家們已經成功掌握了造出10克拉單晶鑽石的方法,最厲害的是,這種鑽石在顏色和純淨度上甚至超過了真的礦產鑽石。在10年內,人造鑽石將會變得越來越便宜。2011年,第一顆鑽石半導體將會面市。


相關焦點

  • CVD鑽石與天然鑽石的區別
    能通過最新的cvd鑽石技術在一周時間內就能生長一顆一克拉的鑽石。一時間引發國內鑽石行業的轟動。鑽石作為年輕情侶間必備的愛情信物。已經越來越受到追捧,但是天然鑽石高昴的價格卻不太親民,讓人望而生畏。而中科院這種最新的科研產品對於大多數民眾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那麼什麼是CVD鑽石呢?
  • cvd 文章
    cvd 文章
  • 探秘CVD合成鑽石
    在合成鑽石的方法中,HPHT法是指在高溫高壓下,鑽石的熱力學穩定區域內合成鑽石(碳的晶體);與之相反的是,在CVD合成鑽石過程中,氣態有機化合物(如含有鑽石成分碳元素的甲烷)在低溫低壓(常為0.1個大氣壓),鑽石的熱力學亞穩定區域,被離解成自由基(碳原子和氫原子或甲基CH3和氫原子,Elpha注),並在800~1000℃的襯底上沉積形成鑽石。
  • 揭秘CVD合成鑽石
    在合成鑽石的方法中,HPHT法是指在高溫高壓下,鑽石的熱力學穩定區域內合成鑽石(碳的晶體);與之相反的是,在CVD合成鑽石過程中,氣態有機化合物(如含有鑽石成分碳元素的甲烷)在低溫低壓(常為0.1個大氣壓),鑽石的熱力學亞穩定區域,被離解成自由基(碳原子和氫原子或甲基CH3和氫原子,Elpha注),並在800~1000℃的襯底上沉積形成鑽石。
  • 科學家成功在室溫下製造出鑽石.長點腦子吧!
    最近如下圖一篇文章說明國外科學家在常溫條件下短時間內製造出鑽石這樣的新聞。
  • 你戴的可能是CVD合成鑽石麼?CVD鑽石有哪些特徵
    本文文為廣東省珠寶玉石及貴金屬檢測中心(GTC)原創,版權所有,可轉載,但請文末申明:本文來源:珠寶學友會(微信ID:gtczhubao) 作者:GTC李銳1 實驗樣品廣東省珠寶玉石及貴金屬檢測中心(GTC)對5粒CVD合成鑽石進行了常規寶石學基本特徵
  • 含氮雜質的CVD合成鑽石
    這些鑽石可以在低壓和中高溫(大約800到900攝氏度)下合成,在珠寶中得到了更廣泛的應用。化學氣相沉積合成鑽石几乎總是棕色或無色的IIa型鑽石,幾乎不含有氮或硼雜質元素。從而合成得到了稀有的Ib或IIb型鑽石。最近,一個不尋常的0.94 ct花色黃褐色翡翠切割(圖1)被提交給GIA的合成鑽石分級報告。
  • CVD合成鑽石的紫外螢光特徵
    [3]唐詩,蘇雋,陸太進,等.化學氣相沉積法再生鑽石的實驗室檢測特徵研究[J]. 巖礦測試, 2019,38 (01) : 69-77.[4]Shigley J,Breeding C.Optical Defects in Diamond: A Quick Reference Chart[J].
  • CVD人造鑽石核輻射改色放射性殘留測定
    【摘要】 目的 探討核輻射改色CVD人造鑽石的總放射性水平及其變化規律。 方法 採集剛進入市場, 或正在加工的核輻射改色CVD人造鑽石製成品或坯料, 測定其總α、總β 放射性比活度。 結果 核輻射改色前後CVD人造鑽石的總α放射性比活度無 顯著差異;而總β 放射性比活度差異顯著, 前後兩者之間相差 4 個數量級。
  • 警惕:CVD法合成鑽石逾6克拉
    美國華盛頓的一家合成鑽石公司日前宣布,實驗室已使用CVD法合成工藝培育了一枚6克拉大小的成品精鑽。這家名為WD Lab Grown Diamonds的公司實際上位於華盛頓特區外,而宣布的6克拉價圓形明亮琢型合成精鑽,可能是全世界CVD法目前最大的合成品。
  • 中國取得CVD鑽石培育技術重大突破:7.06克拉白鑽
    7.06克拉、F色、VVS2淨度、3EX切工、無螢光這顆CVD鑽石經IGI國際寶石學院鑑定,重達7.06克拉,為F色、VVS2淨度、3EX切工。這顆鑽石來自中國培育鑽石生廠商-杭州超然金剛石有限公司,據介紹,其毛胚重量達到28克拉,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高品質CVD鑽石。
  • CVD人造鑽石中子輻照改色放射性水平及其變化規律
    【摘要】 目的 探討中子輻照改色CVD人造鑽石的總放射性水平及其變化規律。 方法 採集剛進入市場, 或正在加工的中子輻照改色CVD人造鑽石製成品或坯料, 測定其總α、總β 放射性比活度。 結果 中子輻照改色前後CVD人造鑽石的總α放射性比活度無 顯著差異;而總β 放射性比活度差異顯著, 前後兩者之間相差 4 個數量級。
  • 買培育鑽石認準CVD?——這是驚天陰謀,還是天大笑話
    因為生產HPHT培育鑽石需要金屬觸媒的參與,成品含有一定量的金屬離子,帶有微弱的導電性,所謂第三代測鑽筆,是加入了導電性測試的熱導儀,對於有弱導電性的鑽石,內置軟體控制將測試結果顯示成非鑽石。還有一種情況也值得一提,珠寶鑑定機構一致認為CVD方式生長的鑽石比HPHT生長的鑽石更難與天然鑽石進行區分,不排除有小部分不法商人,購買CVD的培育鑽石冒充天然鑽石出售,想魚目混珠,這點也可能助推理由。總結:買培育鑽石就是參考天然鑽石4C標準,選擇質量好價格又便宜的,購買最好配合專業機構的相關證書,至於過不過測鑽筆,我們可以看作一種商業謀略,而不是真正靠譜的辦法。
  • 【科普視頻】化學氣相沉積法CVD合成鑽石全過程展現
    天然鑽石形成於33億年前,最年輕的鑽石也在9.9億年前,相比天然鑽石的悠久歷史,誕生於上十八世紀中期的人工合成鑽石算得上是新事物。隨著一代代科學家的努力,合成鑽石的方法也越來越豐富。目前能夠實現產業化的技術主要有兩種:高溫高壓法(簡稱HTHP)和化學氣相沉積法(簡稱CVD)。
  • 12.75克拉:上海徵世製造全球最大顆粒CVD培育鑽石
    IGI最近檢測了一顆重達12.75克拉的寶石級CVD培育鑽石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顆粒的CVD培育鑽石。  該鑽石的製造方為上海徵世科技有限公司(Shanghai Zhengshi Technology)。  IGI CEO Roland Lorie表示:「在過去的15年裡,IGI一直位於培育鑽石證書和教育領域的前沿。
  • 國土資源部珠寶玉石首飾管理中心 CVD合成鑽石檢驗技術交流會
    CVD合成鑽石檢驗技術交流會將於2012年9月2日至3日在北京香山飯店舉行。2012年2月中旬以來,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陸續五次接到化學氣相沉澱法合成(CVD)、經熱處理的合成鑽石。國外相關機構近期也在世界其他地方(美國、印度、新加坡、比利時等地)發現未公示的CVD合成鑽石當成天然鑽石進入消費市場的情況。
  • Z DIAMOND攜12.75克拉CVD培育鑽石璀璨亮相進博會
    Z DIAMOND此次不僅攜旗下上百餘顆形狀各異的裸鑽參展,還將在本屆展會上首發一顆重達12.75克拉名為「Shining Love「的CVD培育鑽石讓觀眾一飽眼福。這顆全球超大的12.75克拉培育鑽石「Shining Love」更是剛剛獲得IGI國際寶石學院的鑑定和認證,被該機構認定為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高品質CVD鑽石。從重量、顏色、淨度、切工各個角度來說,這顆鑽石的誕生進一步標誌著高品質、大克拉CVD培育鑽石技術的逐漸成熟。
  • 「對寶石進行區分,對小顆粒的CVD、HTHP合成鑽石實現快速排查」 講座
    講座「對寶石進行區分對小顆粒的CVD、HTHP合成鑽石實現快速排查」致各會員企業: 廣州市番禺區珠寶廠商會將與潤記號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攜手合作舉辦「對寶石進行區分,對小顆粒的CVD、HTHP合成鑽石實現快速排查」講座。
  • 【鑽石知識】鑽石的形成過程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欣賞一顆鑽石時,你看到的是鑽石久遠的歷史,鑽石形成於很久很久以前地層的深處。研究表明:地表以下100多公裡處富含碳元素的礦層,在巨大的壓力和大約1200攝氏度的環境下形成了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