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知識】鑽石的形成過程

2021-02-25 中新尼彩珠寶

 

鑽石一般是通過火山爆發形成的。被巖漿帶到地球表面。巖漿在上升過程中,同時也會把一些相關的礦物「擄獲」到地球表面。這就是用來尋找鑽石的指示性礦物,在同一土壤範圍內,指示性礦物越多,找到鑽石的機率就越大。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欣賞一顆鑽石時,你看到的是鑽石久遠的歷史,鑽石形成於很久很久以前地層的深處。


研究表明:地表以下100多公裡處富含碳元素的礦層,在巨大的壓力和大約1200攝氏度的環境下形成了鑽石。絕大多數鑽石的形成年代都在20億到30億年前,這種「煉獄」般的過程使分子的排列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烏黑的碳塊變成令人驚異的透明鑽石晶體。在鑽石的形成過程中,有時會有其他的元素混進來,這樣就使天然鑽石有多種顏色:從粉紅到鮮紅,從淡黃到天藍。


火山爆發時形成的「上衝管道」是鑽石聚集地。一般情況下,鑽石開採礦是環繞這些管道修建的。管道的中間是鑽石最密集的地方。離得越遠,鑽石就越少,往往這些管狀是成束出現的,但一些管狀中基本上沒有鑽石,地質學家到目前為止還沒解開這個謎。


大自然的腐蝕有時會風蝕這些管道,溪流、江河等會順勢把鑽石帶到河床或岸邊,這是這是存在的第二種形式,也是相當有價值的。但對於採礦者來說,它的吸引力遠遠沒有第一種大。


廣告

服務熱線:020-32976199

服務地址:中新鎮新市路65號


 

相關焦點

  • 藍色鑽石是怎麼形成的?
    我是講堂空空--珠寶玉石收藏知識傳播者,跟大家分享藍色鑽石的相關知識。藍色鑽石是彩色鑽石的一種,天然的十分罕見,價值也很高;藍寶石也有人工合成的,但價值不及天然的來得高。鑽石在形成過程中含有的微量元素不同,從而形成了多種顏色,這些彩色鑽石中以紅色、藍色、綠色、粉色最為稀罕且珍貴,每一個顏色的深淺不同又可以細分為淡彩、彩、鮮彩、豔彩、濃彩和深彩。
  • 鑽石是怎麼形成的
    橄悅巖皿鑽石的包班體表明,它們的形成翻度為900C-1 300C(平均1 050t).壓力為(45-60)xl護Pa.相當於地球130^-180km的深度.從摘輝巖型鑽石的包奧體中獲褥的結果表明,其形成沮度大約1250C,從其中某些鑽石所獲得的壓力數據表明.它們可能來自180km當大的深度。
  • 鑽石的來源,鑽石是怎樣形成並被切割的?
    鑽石形成於地下160千米的地幔層的一般條件是:碳元素受壓力至少為3x 10千帕,溫度至少為400C。如果兩個條件有任何一個不具備,那麼形成的就是石墨而非鑽石。在150千米或更深的地下,壓力會達到約5x 10千帕,而溫度則會超過1 200C。
  • 鑽石的形成原因是什麼?鑽石是怎麼形成的
    鑽石的形成原因——地球深處的高溫高壓大部分鑽石是在地質的高溫高壓下形成的。而鑽石形成條件的壓力在4.5到6Gpa,溫度在1100到1500℃。大致換算下來相當於地下150到200km的深度。在地球深處只有很少的地方具有這種鑽石形成的物理、化學條件。從目前開採的鑽石礦中發現,絕大多數的鑽石形成年代都在20億至30億年前,在南非地區發現的一些鑽石的年齡甚至達到了45億年左右,這也能在一方面證實鑽石是在地球誕生後不久便開始在地球內部結晶的。鑽石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寶石。
  • 鑽石為什麼能帶來地底的消息?細說鑽石形成過程給你答案
    有些寶石因為數量比較多,所以價格並不高,但是如果要討論價格昂貴的寶石,那鑽石一定會毫無懸念的勝出,鑽石是現在人們最關注的寶石了,這也不意外,那些高品質的寶石透明的程度非常非常高,看起來晶瑩剔透的,經過切割之後,會按照特定的路徑改變照射到它身上的光線的方向,看起來好像他自己就會發光一樣。鑽石通常來說都很小,很少見大塊的鑽石,你知道現在人類已經找到的最大的鑽石有多大嗎?
  • 鑽石是歷史上最大的騙局嗎?鑽石形成過程和鑽石發展史告訴你
    「鑽石」這個詞語最早起源於希臘語「adamas」,是不可戰勝的意思,象徵著一切堅硬無比的材料或者礦物。它是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礦物是世界上最堅硬的,唯一一個由單個元素構成的寶石。45億年前在地球誕生後不久,地球深部就已經開始慢慢形成最古老的鑽石了。
  • 鑽石是怎麼形成的?
    那麼鑽石是怎麼形成的呢?戴維尼鑽石專家和你一起分享鑽石是怎麼形成的!1、鑽石中文名稱:金剛石英文名稱:Diamond摩氏硬度:10化學成份:99.98%的碳鑽石是指經過琢磨的金剛石,金剛石是一種天然礦物,是鑽石的原石。簡單地講,鑽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壓、高溫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晶體。2、物理性能:是天然礦物中的最高硬度,其脆性也相當高,用力碰撞仍會碎裂。
  • 珠寶知識:藍色鑽石是如何形成的?
    近年來,各大拍賣場上鑽石屢創輝煌,尤其是藍色鑽石更是珠寶拍賣會上的寵兒,價格也是日益高漲。想必大家也會有好奇:藍色鑽石的顏色怎麼形成的呢?所謂的IIa型鑽石和IIb型鑽石有都分別是什麼?如果鑽石只由化學元素純碳組成的話,它會被分類為IIa型。當晶體不存在缺陷時,它是無色的。在IIb型鑽石中,當非常低濃度的硼原子替代了鑽石的碳原子,只要幾個ppb(碳原子裡十億分之一的硼原子)一丁點的數量,即足以使鑽石產生藍灰色、灰藍色至藍色調。
  • 彩色的鑽石是如何形成的?
    大家都知道鑽石是本質是C(碳),這也是很多人說鑽石是智商稅的地方。因為N原子進入的含量和存在的形式不同對鑽石有著不同的重要影響,也正是因為這些N原子將鑽石分成不同的類比。鑽石可以按照顏色分為兩大類:1.無色——淺黃(褐、灰)色系列:包括近無色到淺黃、淺褐、淺灰色。2.彩色系列:包括黃色、褐色、紅色、粉紅色、藍色、綠色、紫羅蘭色、黑色等。
  • 各色鑽石形成詳解
    黃色鑽石Ⅰ型鑽石多是無——淺黃——黃色系列,對於Ⅰa型鑽石可以用色心理論來解釋其顏色成因;而Ⅰb型鑽石用能帶理論可以做出更好的解釋。 根據色心理論,Ⅰa型鑽石中不同聚合態形式的N可形成不同的結構缺陷,從而形成不同的色心,對可見光產生不同的吸收,鑽石的顏色是由多個色心共同作用的結果。
  • 人造鑽石的製造過程,終於看明白了、
    每天學點數控知識,人造鑽石證書上會清楚註明該鑽石是人造鑽石,與天然鑽石不同,保護消費者利益。▌ 生產方法在2300℃、15到18萬個大氣壓的高溫高壓環境下,在中心放一顆很小的天然鑽石作為種子,在種鑽周圍是高溫金屬液體,在金屬溶液的上層是石墨,在這種環境下石墨中的碳原子會從金屬原子中列隊走向鑽石從而形成新的鑽石。
  • 鑽石是怎麼形成的?鑽石有什麼價值?
    說到天然鑽石有什麼價值,我們首先要知道天然鑽石是怎麼形成的。天然鑽石誕生於地表以下約160公裡處。每一枚天然鑽石都是由碳元素構成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地幔中的高溫高壓使碳元素結晶形成自然界中最堅硬的礦物——天然鑽石。
  • 科普:鑽石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不管怎樣,一大塊碳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結晶形成一顆閃閃發光的鑽石,事實上鑽石形成時間太長了,以至於科學家對其如何形成的並不確定。一種流行理論認為,當海床板塊層(海洋板塊的一部分)在大陸板塊之下研磨,期間會形成鑽石。
  • 鑽石是怎麼形成的?你知道鑽石的年齡有多大嗎?
    人們往往用天上的星星來比喻鑽石, 因為它們經過打磨後,就像天上的繁星般閃爍著璀璨的光。 然而,對於鑽石大多數人只知道它很昂貴,卻不知道鑽石是怎麼形成的,它有多大的年齡,鑽石有多少種顏色,以及為什麼有這麼多顏色。鑽石的形成需要哪些條件?
  • 鑽石真的值錢嗎?看了鑽石是如何形成的,也許你就明白了
    手指上的鑽石很可能是由在地球深處的再生海床形成的。根據澳大利亞雪梨麥格理大學地球科學家領導的一項新研究,許多鑽石中的鹽跡顯示這些石頭是由古老的海床形成的,這些海床深埋在地殼的深處。海洋以正確的方式做出反應,以產生鑽石中的鹽的平衡。該研究發表在「科學進步」雜誌上,解決了一個關於鑽石形成的長期問題。主要作者麥可說:「有一種理論認為,鑽石中捕獲的鹽來自海水,但無法進行測試。」「我們的研究表明它們來自海洋沉積物。」鑽石是在地幔非常古老的地殼中形成於地殼下方的碳晶體,它們被一種叫做金伯利巖的特殊巖漿的火山噴髮帶到地面。
  • 研究揭示鑽石形成新機制
    《自然—通訊》近日發表了一種可以解釋天然鑽石如何形成的新機制。根據這個新模型,在地球深處水—巖的相互作用中,酸鹼度(pH值)的下降會帶來鑽石的沉澱。過去,鑽石的形成一直被歸因為和地底深處液體或者巖漿的氧化還原反應,但是科學家對這些反應的了解卻十分有限,此前也尚未研究過pH值變化對其產生的影響。美國馬裡蘭州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DimitriSverjensky和團隊使用一個理論分析模型模擬了鑽石的形成條件。
  • 煤炭還能變鑽石?別被課本矇騙了!鑽石形成的4種方式是這樣的!
    包括科學家在內,為什麼會認為煤炭與鑽石之間有一定的關聯,主要是因為鑽石的形成過程與煤炭非常相似,且具有相同的構成元素。在我的世界「Minecraft」遊戲中,玩家真的可以將煤炭轉化成鑽石!然而,煤炭在鑽石的形成過程中並沒有發揮多少作用。事實上,大多數已經確定年代的鑽石比地球上第一批陸地植物要古老得多!
  • 鑽石形成原因終於揭開,原來地球把海底循環利用成鑽石!
    不管怎樣,一大塊碳需要很長很長時間才能結晶成一顆閃閃發光的鑽石,事實上,科學家們一直不確定他們是如何形成的。一種主流的理論認為,當海床板塊(海洋板塊的一部分)在所謂的構造俯衝帶在大陸板塊下研磨時,許多鑽石就形成了。在這一過程中,大洋板塊和海底的所有礦物都深入到200多公裡深的地幔中,在那裡,它們在比地表溫度和壓力大數萬倍的高溫和壓力下慢慢結晶。
  • 鑽石裡面的一個奇葩-黑色鑽石
    多數情況下,鑽石是無色和白色的,常帶有黃色、橙色或褐色的色調,彩色鑽石非常稀少。天然形成的帶有彩色色調的鑽石都被冠以「珍稀的」這一形容詞。珍稀的彩色鑽石的價值是由其顏色濃度決定的,它們在顏色上的差異是由於晶體分子結構不同,或者說其中所含的雜質的種類和含量不同所造成的。如果一顆鑽石是黑色的,就意味著它處於石墨和真正的鑽石之間的過渡階段,它也屬於「珍稀的」鑽石系列。在整個鑽石家族中.黑色鑽石通常是最稀有的。
  • 黃金和鑽石哪個更稀有?是怎麼形成的?
    地球科學家、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烏爾裡希·福爾(Ulrich Faul)說:金是一種重金屬,是地球上較為稀有的元素之一,是中子星碰撞時形成的。地球科學教授、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達爾豪西大學高壓地質研究實驗室聯合主任亞娜·費多查克說:在地球形成過程中,最重的元素被吸引到地核,這意味著在地殼附近很難找到大量的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