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13日,據美國CNBC報導,可以搭載核武器的俄羅斯「匕首」高超音速飛彈已經完成了12次測試,這些測試均以米格-31戰機為發射平臺完成的。但是,「匕首」的測試成功率僅為四分之一,即俄軍僅在3次試驗中,成為令「匕首」擊中預定目標。而根據五角大樓的情報評估顯示,俄羅斯希望在未來,戰略轟炸機也能攜帶這一武器,並以此為目的開始了新一輪研究與測試。
據悉,在本月初,「匕首」高超音速飛彈再次試射,這次在距目標800公裡區域,米格-31就投放了「匕首」。隨後,「匕首」飛彈成功擊中目標,完成了這一輪測試。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試射時間並不一般,恰好在「特普會」召開前夕。因此,這也被不少分析人士認為是普京在俄美會晤前,向美國秀出肌肉,試圖對川普施壓。事實上,此次美俄兩國舉行首腦會晤前夕,雙方並未釋放出積極的氛圍,反而是在各個領域展開較量,仿佛並不想拉近兩國距離。
美國在「特普會」一事上,可謂是頻繁發聲。川普在網絡社交媒體推特上聲稱,期待同俄羅斯總統普京會晤。但川普也在日前向外界透露稱,他並未對此次會晤懷有高的期待,而是帶著低期待去的。此外,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在接受採訪時也透露,美俄雙方都不期待在此次會晤中會出現「具體可以交付實施」的議題,美方也不追求具體結果。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則認為,此次會晤增加了一條俄美就共同問題上交流的渠道,最理想的結果也是雙方同意在所有紛爭的問題上進行各種渠道的交流,並可以在有益的合作問題上進行交流。
其實,川普同普京在赫爾辛基的此次會晤,在俄美關係緊張的今天,是雙方釋放出的最大善意。俄美間存在的問題並非一朝一夕能夠解決,更不是一場領導人會晤就能談完的。俄美間存在著巨大分歧,這一分歧有歷史的也有現實的,遍及經濟、政治、文化、外交、軍事等方方面面,而想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的是雙方從領導人到人民,自上而下、全面的互相溝通與理解,而非一時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