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印象中非洲國家似乎普遍不發達,事實上也沒錯,世界貧困人口最集中的地方就是非洲。而非洲的大多數國家也都是聯合國認定的貧困國家和赤貧國家。
IMF預測的2020年189個國家人均GDP最低的就是非洲的非洲的蒲隆地,人均僅僅只有264美元,而排名第一的盧森堡則有10.96萬美元,相差整整415倍,貧富差距可想而知。
那麼為什麼非洲國家普遍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呢。是他們資源缺乏嗎,事實上非洲國家那多處於熱帶,而熱帶地區降水量是所有地區中最充沛的,也是所有地區光照時間最長的。而且還有最豐富的物種資源,條件得天獨厚。
比如溫帶地區糧食一年一熟,熱帶可以做到一年三熟。溫帶1000毫米的降雨量就堪稱豪華,400毫米等降雨量線就是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的分界線。而在熱帶2000毫米但是平常的降雨量,5000毫米以上降雨量的地區比比皆是。
既然資源如此豐富,為何經濟發展不好呢,真的是像很多人說的是因為非洲人懶散嗎?其實不然,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熱帶的資源雖然豐富但是也面臨幾大困境。
一是水資源的不平衡,雖然降雨量多,但是季節差別很大。分為明顯的雨季和旱季,這就導致了降水量雖然不少,但是利用率不高,很明顯不適合農業發展。
甚至雨季會造成洪災,旱季會造成旱災,這對於農業發展簡直是致命的,而農業又是工業和服務業的基礎。所以非洲的氣候條件先天性的影響了非洲的發展。
二是土地資源,在漫長的地球演化歷史過程中,現在的溫帶地區曾經冰川橫行,隨著氣候的變化,冰川不停的移動,一會從南到北一會從北到難。這種移動長達數百萬年,在美洲地區科學家研究發現冰川反覆移動過22次。
而沉重而巨大的冰川移動,碾碎了所經地區的巖石,形成了厚厚的富含植物生長需要的深層土壤。而大多處於熱帶的非洲,很遺憾冰川從來沒有造訪過,所以缺乏這種土壤。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植物落葉等等,也會形成一定適合生長的土壤層,熱帶植物也很多呀,為啥沒有形成呢。原因就是非洲一年一次的雨季,將這些表面的東西全部都衝走了。所以非洲的土地大多土壤肥力不夠好,植物產量不高。
以上兩點,都決定了非洲在漫長的歷史中農業發展受到限制,遠不如歐洲、東亞等溫帶地區國家發現迅速,進而也影響了,經濟發展的進程。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限制了非洲的發展,那就是我要說的第三點,熱帶氣候天然適合寄生蟲和細菌滋生。
所以非洲很多國家長期受到各種傳染病的困擾愛滋病、伊波拉病毒、瘧疾等等,直接影響著這些國家的人均壽命和財政支出,對經濟發展帶來很大的困擾。
而由於疾病帶來的兒童大量夭折,迫使非洲很父母要生很多孩子,來保證存活率。加劇了國家的負擔,總而言之。
這些因素綜合導致了,非洲雖然資源豐富,但是經濟發展卻遠遜於其他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