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在非洲的國際影響力排名第一。
南非的國土面積有122.1萬平方公裡。人口約5177萬人。GDP總量約3713億美元,相當於昆明市GDP的一半。人均GDP約6483美元,相當於河北省唐山人均GDP的一半。南非曾經是非洲的最大經濟體,其經濟總量一度超過非洲經濟總量的20%。
南非在非洲擁有很高的生活水平,南非在非洲屬於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都比較好的國家,南非之前一直是非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並且經濟相對穩定。在國際上屬於中等強國地位。它的礦物資源豐富,尤其是工業體系在全非洲是最完善的。
南非地處南半球,具有"彩虹之國"之稱號,位於非洲大陸的最南端,它的東、南、西三面被印度洋和大西洋環抱,陸地上鄰居與納米比亞、波札那、賴索托、辛巴威、莫三比克和史瓦帝尼接壤。
南非是非洲第二大經濟體,國民擁有很高的生活水平,南非的經濟相比其他非洲國家是相對穩定的。非洲第一大經濟體是奈及利亞,2019年的GDP超過4000億美元,而南非3700億美元左右, 但奈及利亞有1.9多億人口,南非人口較少,因此人均GDP的世界排名比奈及利亞高。
南非在非洲不但法律、財經、能源、通訊、交通業發達,並且硬體條件不錯,基礎設施完備,有自己的股票交易市場。
南非的黃金、鑽石生產量均佔世界首位。
深井採礦等技術居於世界領先地位。
南非擁有豐富的礦物資源而馳名世界!目前已探明儲量並開採的礦產有70餘種,
儲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有:黃金、鉑族金屬、錳、釩、鉻、矽、其中黃金儲量佔全球的60%!
南非的蛭石、鋯、鈦、氟石居世界第二位;磷酸鹽、銻居世界第四位;鈾、鉛居世界第五位;煤、鋅居世界第八位,鐵礦石居第九位,銅居第十四位。尤其是鑽石、石棉、銅、釩、鈾以及煤、鐵、鈦、雲母、鉛等的蘊藏量也極為豐富,黃金、鑽石、釩、錳、鉻、銻、鈾、石棉等的產量均居世界前列。
南非是世界電力大國,發電量佔了非洲的50%以上,電價非常便宜,平均商業電價2.5美分左右,1美元=100美分,相當於人民幣0.17元/每度電左右;不但滿足國內需求,而且出口非洲莫三比克等其他六個國家;
南非的高速公路網絡密度僅次於美國,排名世界第二。鐵路網與公路網完整構成了完整的交通體系。
南非是非洲大陸交通基礎設施、能源供應、交通運輸、通信能力最完備的。南非的經濟總量相當於在撒哈拉以南部非洲所以國家的總和,其中礦業、製造業、農業、服務業是南非的四大經濟支柱。
南非與中國美國兩個超級大國經濟上都有交集,目前中國是南非最大貿易夥伴,南非是中國在非洲最大貿易夥伴;美國是南非第二大貿易夥伴國、最大的投資來源國。歐盟是南非最大的區域貿易夥伴、投資方及援助方。歐盟投資佔南非外來直接投資的一半以上;日本是南非第四大貿易夥伴。
南非經濟發展始於黃金! 大約在19世紀南非突然發現了大量的黃金鑽石礦產,由此歐洲人聞風而入,湧入南非。南非的經濟也因為黃金鑽石而迅速發展。
但是長期以來大量的財富都是集中在南非的白人手裡,本地人及黑人得不到任何好處,加上白人階層把大量的本地人壓迫到到狹小的生存空間裡,並且白人佔有大量的土地資源,尤其是白人控制的政府實行種族隔離制度。
南非由曼德拉領導的反種族歧視一直在為自由長期抗爭,他因此而坐了27年的牢獄。在出獄後成為南非的領導人!曼德拉廢除了種族隔離!
非洲另外一個國家奈及利亞,位於西部非洲,與貝寧,尼日,喀麥隆等相鄰。它的國土面積超過92萬平方公裡,是非洲的領土大國。奈及利亞不但是領土大國,而且是非洲第一大人口國。目前人口接近2億,約佔非洲總人口的18%,是非洲第二大人口國埃及將近2倍。
奈及利亞是非洲經濟基礎較好的國家。1960年獨立後,奈及利亞立刻就迅速成為了非洲的經濟大國。但當時經濟實力排在南非之後。當時的南非無論是GDP經濟規模,還是人均GDP都在非洲遙遙領先,被稱為非洲唯一最發達國家。
但奈及利亞和南非發現了黃金鑽石經濟迅速發展一樣,奈及利亞突然發現了巨大的石油礦產資源,並且總儲量排名非洲第二位,世界第十位,迅速成為世界石油大國。因此在石油經濟的帶動之下,奈及利亞的經濟獲得日新月異快速發展,GDP總量一下子翻了數倍。2018年GDP總量就接近4000億美元,超越了南非,當時南非GDP總量僅有3800億美元左右。
奈及利亞的人均GDP接近2300美元左右,恰好處於越南與印度之間。據統計,2019年印度的人均GDP剛剛超過了2100美元,而越南的人均GDP約為2700美元上下。因此,由於人口眾多因素,奈及利亞的人均GDP相比南非的近7000美元人均GDP,差距仍不小,這種情況有一點類似於中國,GDP排名世界第二,人均一平均就排名66名了。
奈及利亞通過石油開採一舉超越南非成為非洲第一大經濟體!因此,非洲實力最強的國家已經改弦易轍變成了奈及利亞!
由於之前南非已經加入了金磚國家(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並且擁有重要的二十國集團席位,因此,後來居上的奈及利亞位置在非洲讓南非很「尷尬」,況且奈及利亞的經濟始終增長。
奈及利亞由於石油已事實上成為非洲能源資源大國,是非洲第一大石油生產和出口大國。尼爾利亞已探明天然氣儲量居非洲第一、世界第八。
尼爾利亞居世界前列的有76種礦產,其中34種具備商業開採價值。尼爾利亞的天然橡膠產量居世界前列。盛產熱帶木材,主要有桃花心木、非洲梧桐、帽柱木、大綠柄桑、剛果蘇木等珍貴木材。
尼爾利亞的木材出口居國家出口產品首位。奈及利亞由於石油天然氣儲量較大。被稱「西非天府之國」美譽。尼爾利亞是非洲唯一一個GDP超4000億美元的國家。
尼爾利亞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有比較發達的非洲文化。比如著名的諾克、伊費和貝寧文化使尼享有「黑非文化搖籃」的美譽。
在80年代之前,拉各斯一直是奈及利亞的首都,由於北部族群長期抗議南北經濟發展不平衡,南北勢力在奈及利亞版圖中心劃了一塊地方出來,並且於1991年12月12日正式設立了新首都阿布賈,但是阿布賈僅僅是行政中心,真正具備強大經濟實力的依然是拉各斯。拉各斯是非洲第一大城市,葡萄牙語裡"拉各斯"的意思是"鹹水湖"。拉各斯被稱為非洲的威尼斯,拉各斯城擁有全國第一大港。
目前拉各斯依然是奈及利亞最大的工業和商業中心,同時也是奈及利亞90%企業總部所在地,並且拉各斯的GDP在奈及利亞GDP總量中佔比達35%之多。
奈及利亞屬於兩元制社會,現代與封建共存。奈及利亞深受到英國殖民地文化長期影響和教育理念,奈及利亞的上層社會大都遵從英國文化理念及生活習慣,屬於資本主義體制階層;而普通老百姓基本上還是處於傳統的封建體制管理狀態,深受封建禮制影響,因此,奈及利亞階層文化反差非常大。
奈及利亞目前約有70%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之下,居民生活收入差距很大,收入分布嚴重不均衡。尤其是政府卻沒有出臺強有力的扶貧措施及政策,使得社會崇尚明顯的優勝劣汰之叢林法則。認同「只要個人能力突出,就可獲得當地人尊重。」
收入不平衡還表現在金融機構方面,絕大部分居民缺乏足夠的儲蓄及金融意識,並且金融機構將精力更專注於服務30%少數富人。
雖然如此,奈及利亞依然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及前景。
目前非洲形成了經濟「鐵三角」,分別是奈及利亞、肯亞、南非。若從人口規模數量和GDP總量來看,奈及利亞是最具良好發展前景的。由於統計等因素,雖然奈及利亞GDP是4000多億美元,如果按照購買力和市場規模測算,實際GDP可達6000億美元,當然這僅僅是簡單的估算。
奈及利亞網際網路近幾年發展迅速!尤其是Facebook、Instagram和Whatsapp等社交APP的流行。奈及利亞目前智慧型手機滲透率普及率達40%左右,發展非常快。
奈及利亞是親英美的國家,大量的富人及高層人士一般都會將子女送到英美國家留學,而留學歸來的精英往往會把英美國家最先進的科學理念及先進技術帶回國內。
奈及利亞最大的問題是人口增長率遠遠高於經濟增長率。
綜合經濟實力來看,奈及利亞是最強的,人均及世界影響力南非最強!但奈及利亞未來更具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