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一直是讓家長關心又發愁的問題。今天(11月6日)上午,南京雨花臺警方發布了最近處理的一起警情,充分說明,對孩子硬性教育,不如循循善誘,或許能激發出孩子無限的潛力。
事情發生在10月底,南京市民張先生在晚上突然接到一個陌生的電話,電話裡,一個小男孩說:「我被拐賣了,救救我。」然後,電話就被掛斷了。張先生將電話回撥過去,換成了一個陌生男子接電話,對方說,剛剛是自己的學生鬧著玩兒的。張先生還是不放心,決定報警。
民警撥通了打給張先生的電話號碼,對方自稱姓吳,是雨花臺某託管班的老師,電話是學生小劉打的,民警立即趕了過去。
民警趕到託管班時,小劉和吳老師一起走了出來,小劉說:「對,我就是那個打電話說,有人販子的那個」。出警民警周玉翀比小劉也大不了多少,小劉又說:「哥哥,你好高,你好帥」。
小劉看起來就是個非常活潑又調皮的孩子。出警民警周玉翀見小劉喊他哥哥,便以哥哥的口吻和身份和他聊天。原來,小劉不太喜歡學習做作業:「作業多是不多,主要是我不會。我看題太難了,我就不想寫 。」
當晚和託管班老師因為做作業的問題,又鬧了些脾氣,老師讓小劉打電話給媽媽。小劉便拿著老師的手機,故意撥錯了一個號碼,打到了陌生人的手機上,說自己被拐賣了。
民警首先告訴他這樣打電話嚇唬人可不對。在聊天中得知小劉長大後想當警察後,周警官覺得,這可是個引導教育的好機會。
民警說:「你先把作業寫了,不寫作業你怎麼考警校 ?」小劉問道:「哥哥,你是多大考的警校?」民警回答:「高中畢業考。你先考上高中,才有機會。」
民警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小劉懷揣夢想,為此努力學習。小劉答應,要乖乖的,好好學習。民警隨後也就此情況和小劉的家人進行了溝通。循循善誘,或許更能激發每個孩子的潛能。
(來源:《零距離》記者/謝煒 編輯/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