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裡化膿了怎麼辦?

2021-01-09 搜狐網

  "啊,啊……"

  某天的早晨,承敏的哭聲震醒了全家。只見承敏手摸著耳朵疼得直打滾,可憐兮兮的樣子特讓人心疼,而且就在三天前,承敏還感冒了。

  "情況不太好啊,承敏好像得中耳炎了!"

  承敏的症狀不看也知道個十之八九。

於是就哄她說明天就去看醫院,今天先睡覺,可後來過了好久她才睡著。第二天早晨穿衣服時,老婆哄孩子道:

  "承敏阿,不能穿那條裙子啦,你不就因為這個感冒的媽?"

  我們的小公主,每天早晨都不願意穿長褲,而是固執地只想去穿那些花裙子。陷入灰姑娘和白雪公主誘惑的我們家承敏只熱愛公主裙,而且不光去幼兒園穿著,連去遊樂園都不放過。拜這份固執所賜,她是既得感冒又得中耳炎啊。

  診斷結果不出我們所料,果真是感冒引起的急性中耳炎。

  "左側耳膜好像要破了,右側有積水,情況很嚴重。"

  老婆一聽耳膜要破,大驚失色。雖然耳膜要破並非意味著失去聽力,但也足以讓我們大吃一驚。

  主治醫生勸我們早晚接受鼻涕吸入治療,因為只有趕緊醫好感冒才能不致使中耳炎惡化。

  已經會說話的孩子可以通過他們耳疼、聽力減退等症狀判定得了中耳炎,不會說話的孩子則可以通過他們吃奶時哭鬧,或者在治療感冒時高燒一直不退等症狀判定得了中耳炎。

  承敏在吃抗生素後1天,耳朵疼痛消逝,3天後耳中95%的積水消失,迅速好轉起來。

  中耳炎是1周內完全好了,可承敏的公主病卻沒好。在中耳炎事件後,我們和承敏做了一個妥協,那就是在裙子裡面穿條褲子。

  沒幾天,幼兒園老師的話讓我們很尷尬:

  "承敏老是在擺弄她裙子裡的褲子,好像想把它藏起來。"

  公主病是一時半會兒治不好了,為什麼童話裡沒有穿著裙子出來的公主呢?

  醫生爸爸的醫學筆記:急性中耳炎

  (1)85%的小孩都會經歷的病

  中耳炎是一種大部分孩子都會經歷的疾病。其中70%都源自感冒,有的即使在進行感冒治療也會得。這個年齡段容易得中耳炎是因為連接小兒鼻耳的耳管相對成人寬而短,並且水平連接,這樣鼻子和喉嚨的炎症就很容易侵入耳朵。

  (2)因為高燒,疼得厲害,哭得一塌糊塗

  得中耳炎的話耳朵會很疼,如果是還不會說話的孩子就會哭鬧得很厲害。不僅吃不好,睡不好,還會伴隨頭痛、嘔吐、腹痛等症狀。鼓膜充血或慢性化的話,就有膿從耳朵流出。嚴重的話聽力都會減退,叫他名字可能都沒反應。

  (3)流膿可以擦去,但不要去摳和挖

  如果得了中耳炎,要讓孩子安靜和清涼。如果耳朵裡有膿液,就用棉花堵住或者將流出的膿液清理乾淨。睡覺的時候,側身的話,膿液會流出來。在醫院有這樣的治療,不要自己隨意地去摳、挖或者處理。

  (4)即使看上去痊癒了,突然中斷吃藥的話就更難真正痊癒

  因為中耳炎大部分是細菌感染,所以用抗生素治療是根本。如果得了中耳炎,治療時間就會相應加長。如果因為不流膿了或者感冒好了就中斷中耳炎的治療,即使好一些了也會再犯,甚至會發展成慢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的疼痛,如果吃藥的話一兩天就好了,到了第三天,中耳的炎症就開始消失。但至少還要吃7~10天的藥。所以最好是到大夫說不用再吃藥了再結束治療比較好。

  Point

  中耳炎70%的原因是感冒;

  如果孩子感冒後,不停地摸耳朵,而且大聲哭鬧,那就該懷疑是中耳炎;

  感冒哪怕好了,也還要堅持治療,直到大夫說不用再吃藥了再結束比較好。

  藥劑師媽媽貼心提醒:

  (1)所謂發燒

  發燒本身不是病,而是由某種病引發的症狀,所以退燒也不意味著病好了。發燒是我們身體對抗外部惡性物質的一個防禦過程。溫度不過高的燒對人體防禦是必要的。不過如果溫度過高就不能等閒視之。肛門溫度或耳膜溫度達到38℃說明開始發燒,39℃以上可以看作是高燒。對孩子來說,發燒除感冒外還可能是肺炎、扁桃體炎的症狀,所以不能簡單放過。

  (2)發燒時看護法

  清涼處理

  發燒時用被子包裹、添加更多衣服或把房間溫度調高是大忌。把房間溫度調到清涼宜人的18℃,給孩子儘量穿得輕便,這樣燒才能儘早退。熱天的話連尿布也應一併拿走。

  發燒的時候為了防止脫水要先給孩子餵水

  發燒的時候給孩子餵水比較好。因為為了退燒,汗水分泌增多,呼吸和脈搏加快,氧氣和水的需求量增多。多給孩子餵大麥茶或礦泉水,如果有脫水跡象的話要去醫院開取口服輸液劑。

  高燒,在餵完退燒藥30分鐘後用溫水擦洗

  在突發39℃以上高燒的時候,作為應急措施,應先吃退燒藥;在體溫的基準點降下30分鐘後,用溫水清洗退燒比較好。如果體溫的基準點還沒降下就僅用水擦拭的話,孩子的身體為了配合升高的基準值反而降得更少。

  肛門處溫度達到39℃的話,餵退燒藥後給孩子換上輕便的衣服。在退燒藥發揮效力的時候,脫光孩子上衣,然後用溫毛巾(不要摻加酒精或涼水)擦拭頭、胸、腹部、腋下。這樣以來,毛細血管擴張,皮膚上的血液通過時可以散卻熱量,蒸發水分,達到退燒的目的。但是體溫突然上升的時候此方法無效,特別是發汗的時候,不能用水擦拭,而應該蓋上被子,儘量讓孩子感到暖和。

  (3)新生兒發燒的時候

  出生不到一個月的新生兒腋下溫度達到37.2℃,可以判斷為發燒。這時再測試一次肛門體溫,如果判斷有燒,就脫掉衣服,補充水分。如果這樣還不退燒,應趕緊送醫院。對新生兒來說,有燒可能是致命性疾病的信號。出生6個月以前,不能隨意用退燒藥。

  (4)退燒藥的使用方法

  使用退燒藥前,一定要確認服用方法,餵一定的量。如果餵服了一定的量,還沒有退燒,不能因此就加大量或者改換其他的退燒藥。只有當時去不了醫院而孩子又發超過40℃的高燒,吃了一種退燒藥卻沒有降下來的情況下可以合用兩種退燒藥。當然也不是吃了退燒藥後,所有的燒都會退到正常體溫。退燒藥能降的溫度也不過是1℃~1.5℃,如果發燒到了40℃,也就能降到38.5℃。如果退燒藥用量過度,會帶來肝損傷或低溫兩種副作用。

  (5)栓劑和口服藥的使用方法

  退燒藥有外敷藥和內服藥兩種形態,吸收效果差不多。退燒藥先從服用內服藥開始比較好。如果內服藥吐了或者孩子沒有意識無法吃藥的情況下,可以用外敷藥。

  成分相同的藥無論吃的藥還是外敷藥,都要用標準的量。在吃完藥後再外敷相當於用了兩倍的量。如果外敷內服並用,應先算好使用的量,不要濫用。

  (6)由咳嗽聲看其他的呼吸疾病

  毛細支氣管炎--呼吸時氣喘、咳嗽

  不滿兩歲的孩子容易得毛細支氣管炎。毛細支氣管炎是指組成支氣管的微細的血管發生炎症,而且和感冒相比,症狀持續更久,不容易好。表現為嚴重的咳嗽、多痰、流鼻涕和氣喘,和哮喘症狀相同。如果經常患毛細支氣管炎可能會引發喘息。

  哮喘--不停地咳嗽

  喘息的代表症狀是不停地咳嗽。嚴重的時候,呼吸也會因此嚴重,甚至會進入肋骨間。作為誘發的原因可能反覆發作,引發的原因有冷空氣、煙氣、黴菌等。

  扁桃體炎--發出狗叫的聲音

  如果得了扁桃體炎,咳嗽聲會和犬吠特別相像。嗓子啞了就發出嘶啞的聲音,每次氣喘的時候就特別嚴重。白天可能安然無恙,到了晚上症狀通常加重。如果晚上咳嗽得突然厲害,吹吹涼氣或者使用出涼氣的加溼器會有助益。如果孩子突然氣喘得厲害,最好趕緊去醫院。

  肺炎--孩子喘氣困難

  如果孩子咳得非常嚴重甚至氣喘時,應趕緊送小兒科或急診室。如果咳嗽加重的同時,發高燒、胸疼、痰中帶血的話,應懷疑為是肺炎。

  如果躺臥很困難,喘氣時胸部和腹部鼓鼓的,或者手指甲下發綠的話,是肺炎的可能性就更高了。

  咳嗽--出生不到一個月的孩子

  這個時期不容易感冒,但也有感冒的可能性。如果小孩咳嗽應趕緊送到小兒科或急診室。如果只是咳嗽一兩次,之後依舊玩得很好的話問題不大;但如果咳嗽得很頻繁,即使沒有其他症狀也要趕緊去醫院。只是咳嗽,沒有其他症狀也有已經發展成肺炎的可能。因為新生兒免疫不足,僅僅咳嗽也有可能是肺炎。

  (7)咳嗽有痰的時候,多餵水

  咳嗽嚴重的時候,從體內排出的水分增多,所以應多攝取水分。而且如果痰量過多、粘稠,堵住支氣管可能會誘發併發症,所以要及時清痰,讓痰順利流出。孩子好像痰多的時候要多餵水,並使用加溼器提高溼度。

  手像握雞蛋一樣輕輕捶打孩子的背或胸,可以很容易地把痰吐出。輕輕敲打身體,緊貼在支氣管壁上的痰受到震動後會掉落流出。敲打孩子的時候要只用手腕輕輕敲打。這裡說的"背"不是指背的一部分,而是指胸後的全部。

  Point

  發燒不是病,而是由病引發的症狀;

  退燒藥不要混合吃,一定要吃標準量;

  發燒並咳嗽、有痰的時候要多餵水。

  來源:《幼兒健康:醫生爸爸、藥劑師媽媽的育兒經》

  編輯:樸樸

(責任編輯:芯蕊)

相關焦點

  • 耳朵進水了出不來怎麼辦?
    在洗頭或者洗澡的時候,有時不小心耳朵進入了水,該怎麼辦呢?用手壓耳朵  可連續用手掌壓迫耳屏或用手指牽拉耳廓;或者反覆地做張口動作,活動顳頜關節,均可使外耳道皮膚不斷上下左右活動或改變水屏障穩定性和壓力的平穩,使水向外從外耳道流出側臥法  晚上睡覺的時候躺下側臥,也就是進水的那個耳朵,但是不要堵著,因為堵住之後會有氣壓影響水的流出鵝卵石振動法  耳朵進水後,找一塊片狀的鵝卵石
  • 耳朵後面疼是怎麼回事 耳朵後面疼怎麼辦
    耳朵後面疼是怎麼回事呢?平時耳朵疼一般都是耳朵裡面疼,為什麼會出現耳朵後面疼的現象呢?導致耳後疼的原因有哪些呢?生活中的哪些方法可以預防耳痛?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耳朵後面疼是怎麼回事耳後乳突部是面神經走行的一個部位。發病原因大多由面部受涼、物理性損害或病毒侵略所致。
  • 傷口化膿了怎麼辦?這6種處理方法,讓你免受二次傷害
    在生活中難免會出現磕磕碰碰,在夏季如果皮膚被劃傷了就會出現傷口,要是沒有做好護理的話可能會出現化膿的情況,甚至發生感染,那傷口化膿了怎麼辦呢。傷口化膿了怎麼辦?1、使用雙氧水來清洗。要是傷口化膿不是很嚴重的話,可以塗抹消毒藥水或者紅藥水,但是一定要先把傷口處理好。3、蒸汽。把姜和食鹽全部放在開水裡,用紗布把傷口處包裹住,傷口處對著開水蒸,這樣通過蒸汽的方式乾淨並且方便,每次蒸五分鐘左右。4、創可貼。
  • 寶媽早知道:小寶寶耳朵裡進水,應該怎麼辦呢?
    生活中很多人對於耳朵進水並沒有特別關注,認為進一點水也並沒有關係,等時間久了以後自己也會慢慢變得乾燥,不需要理會。有時候小寶寶耳朵裡面進水不小心容易得炎症,有可能會影響聽力或是其他問題,家長在幫助孩子洗澡的時候,如果耳朵裡面進水應該怎麼辦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這個問題吧!
  • 耳朵裡面疼是怎麼回事 可能是患了這些病
    耳朵疼痛是一種常見的病症,許多人都出現過耳朵裡面疼或者耳鳴的問題,但是都認為這是小事情,不予理會。小編在這裡告訴您,千萬不要把耳朵疼當成小事,有可能是身體出現了疾病,而引發的疼痛,如果起初不在意,後面可能會有大麻煩。耳朵裡面疼,很可能是身體疾病的預示,我們一起看一下耳朵裡面疼是怎麼回事?
  • 能給孩子掏耳朵嗎?亂掏耳朵危害多
    寶寶耳洞裡有很多耳屎,但是聽力正常。能給TA掏耳洞嗎?給孩子亂掏耳朵4危害不建議給寶寶亂掏耳朵,主要有4方面原因:1.耳膜受損鼓膜是一層非常薄的膜,厚度僅約0.1毫米,如果掏耳朵時孩子亂動,稍不注意,掏耳勺就會傷及鼓膜或聽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響孩子的聽力。2.外耳道感染據統計,患外耳道感染的兒童,85%以上都有掏耳朵的習慣或直接因掏耳致傷而感染。
  • 寶寶經常抓耳朵,媽媽們要警惕這些疾病
    導語:寶寶用手抓耳朵,無論什麼原因,媽媽都應該重視。對於寶寶而言抓耳朵屬於不由自主,除非耳朵出現瘙癢或是耳朵裡進入了東西,要不然孩子一般很少自主的抓耳朵。所以媽媽要引起重視,觀察寶寶耳朵裡有沒有身異樣的情況。
  • 「醫說」德州市中醫院主治醫生李慧:耳朵裡有膿?當心中耳膽脂瘤!
    它常常與化膿性中耳炎相混淆,如果出現耳朵不適症狀應儘快到正規醫院就診,儘早治療更有利於保護聽力。「中耳膽脂瘤不是真正的腫瘤,大家不必緊張。」李慧介紹,膽脂瘤是一種能產生角蛋白的鱗狀上皮在中耳腔的聚集。由於它破壞吸收骨質,可引起顱外、顱內等併發症,對患者有潛在的危險。膽脂瘤分為先天性膽脂瘤和後天性膽脂瘤。
  • 孩子耳朵上的小孔,是福氣的象徵?「耳前瘻管」有多少媽媽不知道
    就像孩子的耳朵上面有一個小孔,很多人對這個東西都不是太了解,老年人常把他叫做倉眼。有很多老年人認為孩子耳朵上長這種小孔是福氣的代表,甚至他們把它叫做富貴孔或者聰明孔,人們常說的一句話:前倉藏糧,後倉藏糠,耳朵稜上藏衣裳,這說明孩子的命非常好,是有福氣的人。
  • 狐臭越來越重怎麼辦才能夠緩解?有油耳朵一定有腋臭嗎?
    「油耳」又名溼型耵聹、溼耳朵、油性耵聹等。在外耳1/3的耳道皮膚上長著細毛,並含有皮脂腺。皮脂腺是正常的分泌腺。它排洩油狀皮脂,有潤滑皮膚和對外來異物(如昆蟲等)有黏著作用。 多數人的耳道分泌物呈乾燥鱗屑狀,叫幹型耵聹,是略為淡黃色的痂塊。
  • 女子被螞蟻咬,紅腫化膿十多天!曾有人因此喪命,小心!
    殊不知它們可能會讓人的生命受到威脅日前,博白縣博白鎮城郊村張屋隊一村民被一隻螞蟻咬了一下而已紅腫化膿,十多天不見好據王大姐介紹,當天下午在家裡的田裡拔草時,突然被螞蟻咬了,腳一陣刺痛,不以為然的王大姐拍了幾下褲子,接著拔草,不料腳開始變腫,被螞蟻咬的地方發紅。
  • 專業採耳培訓課之耳朵疼怎麼回事
    專業採耳培訓課之耳朵疼怎麼回事。耳朵疼,除了一些外部因素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內在的因素造成的也說不準,但是當耳朵裡面痒痒或者不適的時候,很多人習慣用指甲啊火柴杆啊棉棒啊等等去盲目的掏挖。如果說挖的太猛或者不巧正好被人碰撞了一下,這時候就會很容易把耳道的皮膚戳破,引起感染從而導致發炎。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耳朵裡面疼是怎麼回事?
  • 德州市中醫院專家提醒:耳朵裡有膿?當心中耳膽脂瘤!請及時治療
    中耳膽脂瘤是腫瘤嗎?大家不必緊張,膽脂瘤是一種能產生角蛋白的鱗狀上皮在中耳腔的聚集。後天性膽脂瘤原因很多,最常見的與咽鼓管功能障礙有關,因為咽鼓管是連接於中耳和鼻咽的通道,也是耳朵呼吸的重要通道,咽鼓管功能障礙導致中耳內外大氣壓不平衡,中耳腔呈高負壓狀態,時間長了就會發展為鼓膜鬆弛部內陷,膽脂瘤形成。出現耳流膿、聽力下降等症狀。
  • 孩子長期佩戴耳機 耳朵裡竟會長出這種「毛」
    「大夫,我家孩子最近總說耳悶,聽不清楚,還很癢,您看看孩子的耳朵怎麼了?」  檢查後,發現男孩外耳道內出現一片縮小版的「黑色森林」,原來男孩的耳朵裡長了絨毛狀真菌絲團,即一種「黴菌」,這個孩子因長期佩戴入耳式耳機,導致外耳道內長時間的潮熱不通風,加之小患者喜歡反覆掏耳朵導致外耳道真菌病的發生。
  • ​寶寶總扯著耳朵哭鬧?當心中耳炎
    患兒有時表現為拉扯耳朵、拽耳朵或摩擦耳朵。還可能出現發燒、煩躁不安或睡眠障礙症狀。但是以上症狀並不能區分兒童是患有急性中耳炎還是上呼吸道感染。2015版本將急性中耳炎的症狀按急性非化膿性中耳炎和急性化膿性中耳炎進行區分。
  • 感冒時候耳朵疼腫是怎麼回事
    感冒發燒時候呼吸道黏膜會腫,咽鼓管也會腫,細菌就容易傳進去,咽鼓管裡邊引流不好,細菌就會在裡邊生長,容易化膿衝破鼓膜,形成鼓膜穿孔。膿就從耳朵流出來了。如果不及時治療容易引起鼓膜穿孔,影響聽力。反覆感染耳朵裡邊骨頭壞了。炎症會往顱內發展形成腦膜炎,然後發展為腦膿腫,有成有耳源性顱內併發症。
  • 男童半夜被疼醒,耳朵裡爬進去了蟑螂,千萬不要在床邊放在這些
    小智是一個二年級的學生,這天半夜的時候,小智突然被痛醒,原來是有東西爬進了耳朵,用了很多方法都沒能將異物給取出來,反而越爬越深,痛感也越來越強烈,最後,家人實在是沒有辦法,只能大半夜的驅車前往醫院,當醫生用內鏡查看的時候也嚇了一跳,只見小智的耳朵裡有一隻長度約兩釐米左右的活蟑螂,並且蟑螂仍在向前移動,如果不及時取出來,小智的耳膜將面臨這被刺穿的風險,由於蟑螂在耳朵裡逗留許久
  • 《新世界》「小耳朵」發圖演示怎麼「做耳朵」,千萬別惹長這樣的
    這位「順風耳」,在《新世界》中成了「小耳朵」,很多人對他那個奇形怪狀的耳朵挺好奇。前兩天黃瑤瑤專門發了點圖片和文字說明了一下——「很多朋友都很好奇我的耳朵咋弄的~額…怎麼說呢~很複雜~倒模、塑形、粘住自己耳朵、粘假耳朵、上色兒……吧啦吧啦總之每次化妝一個半小時打底吧~所有功勞都是圖三的這位小姐姐的!特效化妝師蓉蓉老師!
  • 化膿性脊柱炎是怎麼回事?
    化膿性脊柱炎就是脊柱出現膿性的病灶,主要是由細菌感染引起。多發生於青壯年,男多於女。發病部位以腰椎為最多,其次為胸椎,頸椎。病原菌以金葡菌為主。 2、身體其它部位感染也會引發化膿性脊柱炎嗎?
  • 兒科醫生:寶寶的耳朵不能隨便掏,耳屎太多怎麼辦?注意這幾點
    經常給寶寶掏耳朵,怕對耳膜造成損傷影響聽力。不掏的話,看到寶寶耳朵裡的大塊耳屎又覺得很不乾淨,而且寶寶的耳朵也容易癢。再者,萬一寶寶在玩耍時,突然掉下來一塊耳屎,也是件讓人很倒胃口的事。可能會有人認為小孩才多大,耳朵裡應該不會有耳屎吧。其實,寶寶雖小,但這方面和成年人是一樣的。關於耳屎的「小科普」耳屎的專業術語叫做「耵聹」,是皮膚耵聹腺的分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