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中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李慧
提起「膽脂瘤」,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說起「中耳炎」應當就不太陌生了。德州市中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李慧介紹,「中耳膽脂瘤」是中耳炎的一種,它主要表現為長期耳流膿,分泌物有特殊臭味、聽力下降、鼓膜穿孔。它常常與化膿性中耳炎相混淆,如果出現耳朵不適症狀應儘快到正規醫院就診,儘早治療更有利於保護聽力。
「中耳膽脂瘤不是真正的腫瘤,大家不必緊張。」李慧介紹,膽脂瘤是一種能產生角蛋白的鱗狀上皮在中耳腔的聚集。由於它破壞吸收骨質,可引起顱外、顱內等併發症,對患者有潛在的危險。膽脂瘤分為先天性膽脂瘤和後天性膽脂瘤。先天性膽脂瘤為胚胎期的外胚層組織遺留於顱骨內發展而成,一般沒有耳流膿及鼓膜穿孔表現,所以常常被忽視,多數患者無意中發現聽力下降來就診,少數患者因並發麵癱、眩暈等併發症後就診。後天性膽脂瘤最常見的與咽鼓管功能障礙有關,因為咽鼓管是連接於中耳和鼻咽的通道,也是耳朵呼吸的重要通道,咽鼓管功能障礙導致中耳內外大氣壓不平衡,中耳腔呈高負壓狀態,時間長了就會發展為鼓膜鬆弛部內陷,導致膽脂瘤形成,從而出現耳流膿、聽力下降等症狀。
「中耳膽脂瘤具有侵蝕特點,會像腫瘤一樣破壞周邊的重要結構,可引起嚴重的併發症。」李慧表示,中耳膽脂瘤是耳朵裡的定時炸彈,因此要格外小心。中耳膽脂瘤會破壞面部神經引起面癱,內耳受浸後會引起眩暈等不適,還會破壞大腦引起腦膜炎、腦膿腫等顱內併發症,也可破壞乙狀竇引起乙狀竇血栓性靜脈炎,嚴重者可危機生命。中耳膽脂瘤保守治療無效,由於它的破壞性大,因此,一經確診應儘早手術。一般治療越早,預後越好,中耳功能保留越多。
(左天普 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