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發明「香港耳瓣手術」 徹底根治膽脂瘤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中大發明「香港耳瓣手術」 徹底根治膽脂瘤


2008年01月25日 12:0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1月25日電 有醫生表示,香港約有2%人口患有慢性中耳炎,當中約每一百人便有一人於十數年後出現可致命的膽脂瘤後遺症,需接受切除手術。一項研究發現,六成接受傳統治療膽脂瘤手術病人繼續出現病徵,但中大發明的「香港耳瓣手術」卻能徹底根治病情。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專家稱,膽脂瘤是一種常見但有潛在危險的慢性中耳病。中大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學務主管唐志輝指出,膽脂瘤並非傳統腫瘤,病因是連接咽喉和中耳的耳咽管功能失衡,令耳內鼓膜上皮細胞不正常地向中耳生長,脫落的皮屑不斷積存且像滾雪球般愈滾愈大,看似一顆珍珠,有機會影響面部神經、內耳甚至壓毀聽小骨影響聽力,產生的惡臭膿液更可導致腦膜炎及腦膿腫。

  「乳突切除術」是治療膽脂瘤型中耳炎的傳統方法,中大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系主任尹懷信表示,傳統治療手術存有弊端,清除膽脂瘤後的耳內傷口康復情況並不理想,約六成患者術後仍會長期持續流膿,但中大於八十年代中期發明嶄新的「香港耳瓣手術」卻能解決問題,利用耳背上方的頭顱位置取得從顳肌筋膜解剖出的深層組織瓣,覆蓋術後傷口提供理想的保護基礎。唐志輝說,耳瓣手術只需十五分鐘,可緊隨清除膽脂瘤切除術後進行。

  學系助理教授洪致偉研究了1987至2006年期間,共302名曾接受新手術病人的情況,發現當中近九成二患者接受了一次手術後已能徹底割除膽脂瘤,從進行手術重建到收幹耳內膿液的平均時間只需兩個月,其餘病人亦只需繼續在門診接受簡單治療及處理殘餘組織,但不需像傳統手術般再接受手術治療,出現併發症及復發機會亦較少。

  唐志輝表示,香港約有2%人口患慢性中耳炎,當中約五十至一百分之一出現膽脂瘤後遺症。膽脂瘤可分先天性及後天性患者,先天性患者因胚胎發育出現問題致病,年齡可小至3歲,除弱聽外並無其它特別病徵。而後天性患者則多是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導致輕微中耳炎,病徵包括耳膜紅、痕癢等。他說,膽脂瘤是中耳炎後遺症,可約於中耳炎患者康復後二十年出現膽脂瘤病徵,包括流出膿液及聽力輕微下降,呼籲曾患中耳炎市民小心注意聽力及耳朵情況,若出現任何病徵便應定期檢查。

編輯:吉翔】

相 關 報 道

相關焦點

  • 香港中大成功進行亞洲首例全植入助聽器手術
    新華網香港11月25日電 香港中文大學25日表示,該校醫學院早前成功進行了亞洲首例全植入助聽器手術。接受手術的3名病人均表示效果良好。  中大醫學院在今年2月至6月間,成功為3名年齡介乎35至56歲、患有中度至嚴重聽力損失的人士進行該項手術。
  • 耳鼻喉科手術新突破——中耳膽脂瘤行乳突改良根治術+耳甲腔成形術+聽小骨植入術
    近日,莒縣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博士站點在上級教授的指導下順利完成了乳突改良根治術
  • 當心中耳膽脂瘤!請及時治療
    後天性膽脂瘤原因很多,最常見的與咽鼓管功能障礙有關,因為咽鼓管是連接於中耳和鼻咽的通道,也是耳朵呼吸的重要通道,咽鼓管功能障礙導致中耳內外大氣壓不平衡,中耳腔呈高負壓狀態,時間長了就會發展為鼓膜鬆弛部內陷,膽脂瘤形成。出現耳流膿、聽力下降等症狀。
  • 成都民生耳鼻喉科普:「膽脂瘤型中耳炎」——耳朵裡的破壞王
    先天性膽脂瘤  顳骨的先天性膽脂瘤來源於胚胎時期的外胚層組織。先天性膽脂瘤又可以分為單純性先天性膽脂瘤和先天性耳畸形伴中耳膽脂瘤。  膽脂瘤和化膿性中耳炎有何不同?  前者病情隱匿,後者症狀明顯;前者破壞性強、危害大,後者相對安全;前者必須手術,後者不一定需要手術。  得了膽脂瘤該怎麼治療呢?
  • 操作步驟詳解乳突根治術
    半規管徹底清除中耳乳突內病變組織,形成永久的術腔,同時行外耳道成形術或耳甲腔成形術,使術腔通風引流。局限於中耳的腫瘤。耳輪腳前、外耳道口上方約3cm處皮下及骨膜下注射3ml耳顳神經耳前支④手術損傷較常發生在水平段和垂直段。容易忽略的是水平段起始部或與膝狀神經節交界處,在處理上鼓室與鼓膜張肌腱處病變時應注意切勿損傷膝狀窩、匙狀突骨質,以免累及該段神經。⑤手術自始至終應保持術野乾淨清晰,故應用腎上腺素棉片徹底止血,看清面神經行走結構,最好使用雙極電凝,保持鏡下操作。
  • 耳鼻喉科專家教你如何科學挖耳屎
    、膽脂瘤切除、鼓室成型、肌膜瓣轉移等一系列手術治療,徹底清除了橫行在他耳朵裡的巨大膽脂瘤,並進行了耳道的修復。整個手術過程非常順利,大伯恢復也很快,他也表示,今後再也不敢亂掏耳朵了,真的是血淋淋的教訓啊。
  • 當心中耳膽脂瘤!
    德州市中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李慧提起「膽脂瘤」,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說起「中耳炎」應當就不太陌生了。德州市中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李慧介紹,「中耳膽脂瘤」是中耳炎的一種,它主要表現為長期耳流膿,分泌物有特殊臭味、聽力下降、鼓膜穿孔。
  • 一次手術成功讓他重建聽力
    近日,湘雅常德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成功為1名中耳膽脂瘤患者行經外耳道耳內鏡下人工聽骨植入術。經過耳鼻喉科專家團隊近2小時的精細操作,在為患者徹底清除膽脂瘤病變的基礎上,為該患者重建了聽力,推進了常德地區耳顯微外科的進一步發展。
  • 願為您的耳朵帶來「溫度」——邵陽市中心醫院耳鼻喉科人工聽小骨...
    邵陽新聞網10月11日訊(通訊員李薰)近日,邵陽市中心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鄭建華,又一次成功地為一名因左耳反覆流膿、聽力下降、頭痛耳鳴困擾10餘年的中年患者進行了顯微鏡下改良乳突根治術、外耳道成型術、人工聽小骨植入聽骨鏈重建術。
  • 先天性中耳膽脂瘤手術成功,張朝梅團隊為13歲男孩重建聽力!
    6月7日上午,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耳科主任張朝梅帶領耳科團隊成功為一名13歲左耳耳鳴、聽力下降男孩,在清除膽脂瘤病變的基礎上,進行了人工聽骨聽力重建。近段時間,男孩出現耳鳴,嚴重影響學習和生活,家長通過網絡,慕名來到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被診斷為重度傳導性聾,不排除耳硬化的可能。耳科張朝梅主任組織團隊多次進行討論,商議手術方案,最後確定了最佳治療方案——左耳鼓室探查術,在探查病變的同時儘可能恢復患者聽力。
  • 醬油不是油,蝸牛不是牛,外耳道膽脂瘤不是腫瘤……
    【導讀】 「醬油不是油,蝸牛不是牛,壁虎不是虎,瀑布不是布,外耳道膽脂瘤不是腫瘤……本文帶你了解外耳道膽脂瘤! 如今,人們談「瘤」色變,因為腫瘤很多時候和癌症就沾邊了,但事實上,外耳道膽脂瘤並非真性腫瘤,而是一種良性病變。
  • 舌癌患者命在旦夕,衡陽市中心醫院耳鼻喉科、口腔外科聯合救治顯身手
    紅網時刻衡陽11月19日訊(通訊員 茹江雲 記者 譚倩)近日,衡陽市中心醫院耳鼻喉科首次聯合口腔外科自主完成醫院首例舌癌根治+頸部淋巴結清掃+轉移帶蒂皮瓣轉移移植手術,目前患者口腔皮瓣生長良好,舌體活動良好。
  • 中大教授證實B肝受體 為根治B肝新藥研發奠基
    中大教授證實B肝受體 為根治B肝新藥研發奠基 2015-03-05 09:46:10記者從中山大學獲悉,該校王一鳴、高志良教授的課題組證實NTCP是B肝病毒的肝細胞受體,這為徹底治療B肝的新藥研發,提供了藥物靶點及前期研究基礎。  繼我國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李文輝教授的課題組在體外實驗中發現人肝細胞的一種膽汁酸受體(鈉離子牛磺膽酸共轉運多肽,NTCP)是B肝病毒的受體。該研究表明,肝臟膽酸轉運蛋白(NTCP)是一個強有力的B肝細胞受體候選者。
  • 彭渝當選江西省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分會常委
    全面提升優質服務 做好健康守門人  彭渝是江西省知名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家,尤其擅長耳鼻喉疑難及頭頸、頜面外科手術。作為江西省醫學科學院附屬博大耳鼻咽喉醫院院長,他孜孜不倦推動醫院醫療技術水平的提升,創新服務模式。在內優化就醫流程,完善硬體設施,提高服務水平,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醫療安全,贏得了眾多患者及家屬的交口稱讚。
  • 用微波能量「殺」死癌細胞,港中大研新療法手術不留疤
    中新網3月27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早期肺癌患者的治療方法是開刀切除腫瘤,但傳統手術難免留下疤痕及創傷。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的胸腔外科團隊,於3月4日順利完成首宗「經氣管微波消融術」手術,可準確地經支氣管將消融導管帶到肺癌組織位置,以微波能量殺死癌細胞,病人身上不會留下疤痕及傷口,至今已成功為3名肺癌病人進行治療,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