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中耳膽脂瘤手術成功,張朝梅團隊為13歲男孩重建聽力!

2020-12-06 騰訊大渝網

6月7日上午,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耳科主任張朝梅帶領耳科團隊成功為一名13歲左耳耳鳴、聽力下降男孩,在清除膽脂瘤病變的基礎上,進行了人工聽骨聽力重建。

1年前,男孩無名誘因聽力下降,於多家醫院診斷,都無法確診。近段時間,男孩出現耳鳴,嚴重影響學習和生活,家長通過網絡,慕名來到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被診斷為重度傳導性聾,不排除耳硬化的可能。

耳科張朝梅主任組織團隊多次進行討論,商議手術方案,最後確定了最佳治療方案——左耳鼓室探查術,在探查病變的同時儘可能恢復患者聽力。

術中,張朝梅主任發現患者中鼓室內較多膽脂瘤樣物,聽骨鏈大部分吸收,聽骨鏈中斷,殘餘部分錘骨,砧骨吸收,鐙骨殘餘足板,觸動足板可活動,面神經骨管鼓室段部分吸收,面神經裸露。

「因為患者先天性中耳膽脂瘤的病史比較隱匿,不具有典型性,在整個病程中容易被忽略,診斷時有一定難度,不容易明確診斷;因此,術中通過探查之後,明確診斷為中耳膽脂瘤。」張朝梅介紹,中耳膽脂瘤是不能自愈的,該病變對中耳聽力結構和相鄰顱骨的進行性破壞,多引起嚴重不良後果,所以一旦被確診是中耳膽脂瘤,最好儘快到專業的耳鼻喉醫院採取積極手術治療,經過手術治療效果比較好,復發概率也小。

6月7日,藉助顯微鏡的高清放大作用,經過1個多小時的聽骨手術,張朝梅帶領團隊徹底清除患者中耳膽脂瘤,並行了人工聽骨聽力重建,術中鼓索神經及面神經保護完好,手術很成功。

相關焦點

  • 東營市首例兒童先天性中耳膽脂瘤患者被治癒
    黃三角早報8月4日訊(記者 呂增霞) 近日,也是手術一年半後,家住墾利的10歲男孩來到勝利油田中心醫院耳鼻喉科複查,主管醫師做了詳細檢查並安排CT複查,結果顯示術區黏膜恢復良好,沒有復發跡象。這意味著東營市首例兒童先天性中耳膽脂瘤患者被治癒。
  • 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為2歲10月先天性聽力喪失男童成功植入人工耳蝸
    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為2歲10月先天性聽力喪失男童成功植入人工耳蝸——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人工耳蝸植入」救助正在繼續朱小宇,2016年9月出生在重慶市墊江縣一個普通而幸福的家庭。小宇的到來,讓這個家庭滿溢著幸福和希望。他的父母希望他能健康、平安、快樂的長大。
  • 男子從小聽力下降,左耳反覆流膿?一次手術成功讓他重建聽力
    近日,湘雅常德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成功為1名中耳膽脂瘤患者行經外耳道耳內鏡下人工聽骨植入術。經過耳鼻喉科專家團隊近2小時的精細操作,在為患者徹底清除膽脂瘤病變的基礎上,為該患者重建了聽力,推進了常德地區耳顯微外科的進一步發展。
  • 廣東完成全國首例雙側骨橋植入 6歲先天耳聾患兒獲得聽力
    原標題:6歲先天耳聾患兒獲得聽力 一些先天性外中耳畸形的患兒無法通過傳統的聽力重建手術以及助聽器來獲得聽力,只能生活在無聲世界。近日,廣東省人民醫院完成全國首例雙側骨橋同期植入手術,幫助一名6歲的耳聾患兒聽到了世界的聲音。 這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吳佩娜帶領的人工聽覺植入團隊完成。
  • 【中國夢·踐行者】曾經聽力嚴重受損,如今考上中國音樂學院
    ——17歲男孩小光用堅持演奏人生的「冰與火之歌」文/圖 金羊網記者 豐西西 通訊員 伍曉丹這個夏天,17歲的高考生小光(化名)離自己的音樂夢想更近了一步——他收到了來自中國音樂學院的錄取通知。
  • 微記錄|介入手術根治罕見先天性心病 七歲男孩重獲「心」生
    父母離他而去爺爺奶奶堅持就醫這是一段醫生從死神手裡拯救生命的故事七歲男孩罹患重病>先天性心臟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見的一種上圖為患兒胸部影像小餘的奶奶說「我心裡一直默默念著阿彌陀佛,只希望手術能夠成功。」
  • 州一醫院成功開展首例聽力重建術
    > 點擊「涼山日報」關注我哦10月18日上午,隨著一臺鼓室成形+人工聽小骨植入+聽力重建術在州一醫院成功完成,標誌著我州治療聽力重建技術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 耳鼻喉科手術新突破——中耳膽脂瘤行乳突改良根治術+耳甲腔成形術+聽小骨植入術
    患者,男,65歲,農民,右耳流膿、流血伴聽力下降20餘天,既往中耳炎病史20餘年,由於本人未重視,流膿一直沒有進行正規治療。今年9月份,因中耳炎復發來我院就診,經檢查後發現患者聽小骨破壞,聽力檢查聽閾為80dB,氣骨導差為30-65dB,為傳導性耳聾,是乳突改良根治術、耳甲腔成形術、聽小骨植入術的適應症。那麼,到底什麼是中耳膽脂瘤呢?
  • 新疆首例人工骨橋植入術幫助19歲哈薩克女孩患耳重獲聽力
    原標題:新疆首例人工骨橋植入術幫助19歲哈薩克女孩患耳重獲聽力亞心網訊(記者 宗合)吉木乃縣19歲哈薩克族姑娘加德拉因為右耳先天性外耳道骨性閉鎖、聽小骨發育畸形導致右耳聽力嚴重損失,於2017年8月11日在新疆自治區人民醫院耳鼻喉診療中心實施了人工骨橋植入手術以後,這也是我們新疆首次人工骨橋植入手術在臨床上的應用成功。
  • 裝上人工耳蝸,1歲9個月女童聽到了聲音
    6月29日下午,當1歲9個月女童詩詩順著拍手聲轉頭的那一刻,在場的醫護人員和家屬都興奮起來。這意味著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又順利完成一例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幫助孩子第一次聽到來自世界的聲音。
  • 海南日報數字報-省首例可拆剪人工鈦聽骨聽力重建術獲成功
    18歲的少年王某微笑著向護士說道。今天上午,記者在海南省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院採訪,看到這溫馨的一幕。這是我省首例可拆剪人工鈦聽骨聽力重建術。  該院副院長、主任醫師符徵告訴記者,因為中耳炎,3年前,小王左耳聽力就不斷下降。幾天前,左耳流膿的小王入住省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院,經醫生檢查,發現小王左耳鼓膜後上邊緣穿孔,穿孔內可見膽脂瘤,聽力測試表明,小王左耳氣導下降32分貝,屬傳導性耳聾。
  • 耳整形專家陳東為小耳畸形患兒圓夢
    因先天性發育異常、外傷導致的耳廓畸形和耳道狹窄閉鎖,不僅影響患者的面容美觀,還會因聽力下降影響患者的社會生活。來自濱州的13歲患者劉盼軍(化名),是一名先天性小兒畸形患者,因為耳朵的殘疾,孩子從小經常受到別人異樣的目光。家人得知山東省耳鼻喉醫院耳整形科的陳東在耳整形領域非常專業,且在這個領域有非常豐富的經驗。即刻帶著小盼軍來到山東省耳鼻喉醫院找到陳東。
  • 是什麼偷走了你的聽力?常坐地鐵戴耳機聽音樂的你,要注意
    到新華醫院就診,經純音聽力測試,發現他的聽力已經比常人下降了40分貝。圖片來源於網絡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12-35歲的年輕人中,有約11億人正面臨著不可逆轉的聽力損失風險,而個人音頻設備音量過大,成為了聽力下降的「第一殺手」。截至目前,全世界殘疾性聽力喪失患者約有4.66億,佔全球人口5%以上。
  • 人工耳蝸助先天性聽力損失三胞胎姐妹第一次聆聽世界
    不僅是感官的缺失,在語言學習、與人溝通,亦或者在未來上學教育上都會面臨很多困難,甚至是性格及心理成長方面,先天性極重度聽力損失將給於嬰幼兒的成長發育帶來不可逆的嚴重影響。經過醫生建議和家人多方諮詢,2018年3月初,三胞胎姐妹在安徽醫科大學一附院成功地進行了人工耳蝸的植入手術。
  • 男孩患先天性白內障 依靠水晶球放大鏡考上大學
    晶球男孩倪振威這樣看書寫字。顧秋萍 攝  左眼完全失明,右眼僅能感光 他靠水晶球和放大鏡學習考上二本  身患先天性白內障的吳江男孩倪振威,圓了自己的大學夢  6月25日,吳江盛澤中學高三(8)班倪振威拿到等待已久的高考成績單,萬分激動。
  • 理大新聞 | 第一附屬醫院眼科:為3個月大的寶寶成功實施了先天性青光眼手術
    2月27日,我校第一附屬醫院眼科李才銳教授團隊為一位僅3個月零6天的患兒成功施行 「雙眼小梁切開+小梁切除」治療先天性青光眼。該手術的順利施行,標誌著第一附屬醫院眼科在先天性青光眼的治療方面又取得新的突破。3個月零6天的陳寶寶來自距離300多公裡外的香格裡拉。隨著他一天天的長大,父母發現寶寶的雙眼畏光,總是流眼淚。
  • 7歲女兒患先天性白內障:白內障不都是中老年人才有的嗎?
    小心容易被忽略的「視力小偷」 近日,7歲女孩沈沈(化名)在家人的帶領下專程從四川南充來到重慶愛爾愛眼醫院(總院)檢查眼睛,經過重慶愛爾眼科醫院(總院)白內障專家陳茂盛院長詳細檢查,發現沈沈的雙眼晶狀體混濁明顯,左眼內斜,確診為雙眼先天性白內障。
  • 我院3D列印技術 助「狹顱症」寶寶重建顱骨
    「感覺兒子的頭型越長越不對勁,只前後長長,不左右長寬,像個橄欖球,明顯和別的孩子不一樣……」 日前,益陽沅江1歲7月小男孩豆豆(化名)因頭型異常、發育滯後就醫,並診斷為狹顱症,須立即手術。9月14日,小豆豆從我院神經外科康復出院,醫院專家通過3D列印技術,一比一立體重建了豆豆的顱骨模型,準確實施顱骨重建手術,成功治癒了豆豆的狹顱症,這也意味著,豆豆今後有了全新的面貌,不僅頭型恢復正常,大腦發育也不再受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