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記錄|介入手術根治罕見先天性心病 七歲男孩重獲「心」生

2020-12-06 雅安市人民醫院

家住名山區的小餘

不幸罹患先天性心臟病

一場疾病

讓原本就困難的家庭

雪上加霜

……

父母離他而去

爺爺奶奶堅持就醫

這是一段醫生從死神手裡

拯救生命的故事

七歲男孩罹患重病

2013年

小餘降生在雅安市名山區一個普通的家庭

然而

添丁的喜悅並沒有在這個家庭持續太久

出生僅四個月時

小餘就在當地醫院檢查出了先天性心臟病

患兒小餘心臟CT重建

據統計

全世界每年大約有500萬先天性畸形兒童出生平均每5-6分鐘就會有一個畸形寶寶降生……這其中先天性心臟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見的一種

上圖為患兒胸部影像

雖然先天性心臟病較為常見

但小餘的求醫之路並不平坦

小餘曾因為

「重症肺炎,呼吸衰竭以及心力衰竭」

在成都某醫院就診

然而

貧困的家境

無法支撐起手術所需費用

因此小餘的父母

將孩子放在爺爺奶奶家

從此不再多過問

「孩子的病,不能不治!」

爺爺奶奶從來沒有放棄

讓小餘活下去的念頭

小餘的情況時好時壞

日子也就這樣一天天過下去了

可最近小餘稍微活動一下

就滿身是汗沒有力氣

嘴唇也變成可怕的深紫色

「得趕快帶去醫院才行!」

男孩情況不容樂觀

在醫院

心血管內科陳元國醫生接診了小餘

這位從廣東省人民醫院

進修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回來的醫生

雖然年輕

卻是各類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的一把好手

陳元國首先為小餘做了全面檢查

檢查結果告訴他小餘的情況不容樂觀

經檢查發現患兒小餘

胸廓有畸形

心臟位於右側胸腔(常人應該位於左側)

心臟有雜音

心臟及肺臟畸形

心臟存在嚴重轉位(右位心)

右肺缺失

右肺動脈及右肺靜脈也一併缺失

動脈導管未閉示意圖

小餘的先天性心臟病為動脈導管未閉

(漏鬥型)

這雖說不是太複雜的病症

但由於胸廓畸形

他的心臟擠壓到了右側

而且沒有右邊的肺臟器官

這讓治療難度陡然增大

檢查當日

小餘已經出現了心臟擴大及肺動脈高壓

如果不及時治療

他心臟會繼續擴大

心功能會進一步惡化

加重肺動脈高壓,進而損害肺功能

本就僅剩下一半的肺臟如果再出現問題

將徹底失去手術機會

等待患兒的只有心肺聯合移植

可面對如此危急的情況

小餘的爺爺奶奶卻猶豫了起來

面對對陳元國的追問

他們道出了實情

「家庭經濟困難,

擔心負擔不起醫藥費,

同時也擔心失去孩子。」

手術不得不做,孩子不能不救

為了打消小餘爺爺奶奶的顧慮

陳元國一面積極為其申請先心病相關的救助

一面獲取了醫院批准

儘可能多的為小餘免去各種費用

最終患兒小餘家屬同意進行手術

介入手術拯救患兒

小餘的病情引起了院領導的關注和重視

心血管內科主任張海波

組織多學科骨幹力量前來會診

為小餘的心臟手術保駕護航

兒科主任鄒永蓉

麻醉科醫生梁永濤、陳盈艮

彩超科醫生白鵬

均在其中

連續幾次會診之後

商量出了手術方案

由小餘的主治醫生陳元國主刀

科室副主任李琛協助

7月31日

在小餘全身麻醉的狀態下

手術正式開始

爺爺奶奶在手術室外的走廊上焦急的徘徊著

小餘的奶奶說

「我心裡一直默默念著阿彌陀佛,

只希望手術能夠成功。」

「縱然之前有過多次介入手術的經驗

每次手術時我依舊不敢掉以輕心

更何況

小餘的情況比我之前的任何一臺手術都要複雜。」

陳元國回憶說

患兒年齡小,體重輕

且心臟嚴重轉位

這對於長期習慣心臟在左側的醫生來說

介入手術仿佛「在鏡子裡做手術」

難度巨大

醫護團隊步步謹小慎微

絲毫不放過每一個細節

歷經緊張的90分鐘後

手術順利完成!

給你一個健康童年

「手術成功了

你看他現在

完全像個普通小孩了!」

8月3日小餘出院回家

「我真的很感謝陳醫生

他不但醫術高,心地也好

為了減輕我們負擔想盡辦法

每天都要來這裡好幾趟。

小餘的奶奶回想起這些天在醫院的點點滴滴

眼角有些溼潤

他們相信

小餘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8月8日

驕陽似火,蟬鳴陣陣

駛過京昆高速

踏過鄉間小路

幾經輾轉

陳元國來到了患兒小餘家

看著小餘

在院子裡和領居家的小夥伴玩耍打鬧

臉上洋溢著童真的笑容

穿過人時帶過一陣小風

汗水順著小餘被曬得微紅的臉頰滑下

周身散發出一種蓬勃的朝氣和健康的生命氣息

小餘這一臺手術

是川西地區首例

合併多種畸形的兒童先心病介入治療

且為我院醫生獨立開展

在此之前

陳元國之前進行過兩百例以上

其他種類的先心病介入治療

均取得良好效果

積累了豐富的先心病介入治療經驗

雅安地區的先心病患者再也不需要多方求醫

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的醫療服務

先心介入手術較傳統開胸手術有明顯優勢

不需要開胸,手術後恢復快

且不遺留任何手術疤痕

術後2天就可以出院

目前絕大多數先天性心臟病都可以

通過介入方式徹底治癒

我院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

在區域內處於領先水平

雅安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簡介

雅安市人民醫院心內科承擔全市心血管疾病急診、急救和疑難重症的診治工作。能熟練開展以下項目:

1、冠心病介入治療:冠脈造影、冠脈支架植入、冠脈血管內超聲檢查、冠狀動脈旋磨術,能處理各種複雜、疑難冠心病的介入治療。

2、心律失常射頻消融:陣發性室上速、室性早搏、室性心動過速、房性心動過速、心房顫動等複雜心律失常。

3、起搏器安置:單腔起搏器、雙腔起搏器、三腔起搏器(心室再同步化起搏)、除顫起搏器。

4、周圍血管及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

陳元國簡介

中共黨員,主治醫師,醫學碩士,長期從事心血管內科工作,曾在廣東省人民醫院進修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1年,熟練掌握各種心血管疾病的診治,特別擅長各類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

門診安排:

周一上午08:30—11:30 一院區心血管內科

周二上午 08:30—11:30 二院區兒科(兒童心血管門診)

相關焦點

  •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先天性心臟病診治回顧與進展
    在先天性心臟病(先心病)的診治領域,我們的技術水平也伴隨著新中國一起不斷成長,人才隊伍發展壯大。 先心病是兒童最常見的心臟病。我國先心病發病率較高,佔出生活嬰的0.4%~1%,每年約有30多萬先心病患兒出生,其中約80%需要手術治療,先心病是5歲以下兒童死亡最主要原因之一。
  • 心臟介入治療不再「吃」射線 成都市二醫院一個多小時完成根治手術
    手術室內的13歲室上性心動過速患者羅鵬(化名)。 人民網成都5月11日電 近日,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心內一科副主任張文勇在carto三維立體標測下,為13歲的室上性心動過速患者羅鵬(化名)成功完成無射線射頻消融術,這也是張文勇近期應用該技術完成的10餘例手術中的一例。
  • 罕見!六安3歲男孩患上怪病 沒痛覺從不出汗自己拔下4顆牙齒
    沒有痛覺,感覺不到溫度,從不出汗,把手指咬得血肉模糊,用手拔掉自己4顆牙齒······這些聽起來不同常人的生理反應真切地發生在六安霍邱縣3歲男孩強強(化名)的身上。近日,強強在安徽省兒童醫院確診患有外胚層發育不良、先天性無痛無汗症,後者全球僅百餘例患者。
  • 成人先天性心臟病的現狀與未來
    胎兒超聲心動圖技術的發展為了解先天性心臟病在子宮內的演變提供了一個窗口,在胎兒時期的幹預有可能改變先天性心臟病的進程[12-13]。(2)在複雜先天性心臟病手術治療中,常常由於患兒術前病情嚴重,不能耐受一期根治術。這時,往往需先行姑息性手術以減輕症狀,改善生活質量,待一般情況改善後,再行二次手術[14]。這就導致一些患者需要在成年以後面臨第二次手術。
  • 李小波:複雜先心病勿拖延需及時治療
    李小波:複雜先心病勿拖延需及時治療發布時間: 2014-08-21 08:54:01   |  來源: 新華網   |  責任編輯: 郭洪濤   據南方日報報導,雙胞胎弟弟小亮在出生前就被查出患有大動脈轉位,如不在新生兒期儘快手術可能面臨夭折危險。於是,在小亮出生後第10天醫院為體重只有1.65千克的他進行了手術,手術進行的很成功。
  • 人工血管重燃紫紺患兒「心」希望
    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急診科接診琦琦後立即請心血管外科專科會診,急診B超和CT檢查初步診斷孩子為先天性心臟病,肺動脈閉鎖(III型),卵圓孔未閉。急診科馬上開啟綠色通道,迅速將琦琦轉至心血管外科顧春虎副主任手術組,進行下一步治療。據悉,肺動脈閉鎖是指主肺動脈、肺動脈瓣及肺動脈左右分叉部這三者中的一處或幾處發生閉鎖而導致的心臟畸形。
  • 鏡面人患先天性心臟病極其罕見
    中國人民解放軍303醫院為廣西一名極其罕見的鏡面人患先天性心臟病的男孩實施手術,取得成功,這是廣西首例鏡面人心臟病治療手術。   「鏡面人」又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黃康和,是廣西防城港市上思縣人。
  • 先天性中耳膽脂瘤手術成功,張朝梅團隊為13歲男孩重建聽力!
    6月7日上午,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耳科主任張朝梅帶領耳科團隊成功為一名13歲左耳耳鳴、聽力下降男孩,在清除膽脂瘤病變的基礎上,進行了人工聽骨聽力重建。1年前,男孩無名誘因聽力下降,於多家醫院診斷,都無法確診。
  • 19歲小夥長「青蛙心」 天氣一變冷皮膚就變黑
    來自閩東的19歲小夥子帥帥罕見地長著一顆「青蛙心」,即只有一個心房一個心室,而且天氣一冷,他的皮膚就會變成黑色。他的病不及時手術治療,2歲前極易夭折,而他卻奇蹟地撐過了19年。   最近,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心外科的醫生給帥帥做了心臟手術,成功治癒他的病。昨日,他順利康復出院。
  • 廣東省慈善總會「大愛救心」曬「扶貧成績單」:12年救治6600多名...
    3歲男孩小傑經專家篩查被發現患有先天性心臟病,6月20日在廣東省中醫院完成手術救治,延續了生命的希望……今年上半年,廣東省慈善總會聯合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總醫院、廣東省中醫院「大愛救心」項目專家,滿載著政府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責任擔當和綿綿大愛,走進湛江、清遠、普寧、韶關、雲浮,為當地貧困18歲以下先天性心臟病和成年風溼性心臟病患者「排憂解難」,上半年共為315人義診,篩查出110人需手術治療。
  • 東營市首例兒童先天性中耳膽脂瘤患者被治癒
    黃三角早報8月4日訊(記者 呂增霞) 近日,也是手術一年半後,家住墾利的10歲男孩來到勝利油田中心醫院耳鼻喉科複查,主管醫師做了詳細檢查並安排CT複查,結果顯示術區黏膜恢復良好,沒有復發跡象。這意味著東營市首例兒童先天性中耳膽脂瘤患者被治癒。
  • 經心尖TAVI術,六旬男子重獲新生
    三院人 逆行而上 奮勇前行 在這一年 仍「解鎖」了 一項又一項新技術~~~ 01 市級醫院首例:經心尖TAVI術,六旬男子重獲新生
  • 查明病因,有些高血壓手術能根治
    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基層醫療設備落後,基層醫務人員獲取高水平醫學知識機會較少,很多繼發性高血壓被誤診為原發性高血壓——          □記者 趙珊  核心提示  現在,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高血壓患者被診斷為繼發性高血壓,而大多數繼發性高血壓都可以通過手術根治或改善
  • 央視記錄|癌症女孩六年多次大手術,免疫療法助她重獲新生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個喜歡魔幻電影的女孩,從21歲罹患癌症起,隨後的6年間,竟然經歷5次大手術,不堪重負的生命開始慢慢凋落。瀕臨死亡的女孩渴望有一種魔法,能幫助她擺脫疾病的折磨。直到有人告訴她,身體裡面的這些細胞會變身,這些細胞會魔法,這是真的嗎?神奇的細胞要怎樣才能實現女孩子的心願呢?
  • 6個月「鏡面人」寶寶又患先心病 醫生反向補心
    本報記者 楚燕 通訊員 劉雲芳集美一名6個月大的男嬰小卓(化名),心、肺、肝、脾、胃、腸等臟器,竟與正常人的位置完全相反。更罕見的是,這名「鏡面寶寶」 同時還患有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隨時可能猝死。近日,小卓在廈門市心血管病醫院成功接受了補心手術,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了。據了解,這種「鏡面人」的發生機率大概是百萬分之一,像小卓這樣同時合併患有先心病的情況更是少之又少。
  • 12歲的鏡面人手術需要"反著來" 上海心臟病專家成功挑戰醫學高峰
    目前,我國先心病發病率約千分之七,「鏡面人」合併心臟病更是罕見。近日,上海遠大心胸醫院為12歲先心病「鏡面兒」,成功實施心臟手術,挑戰醫學高峰。6歲。就在全家一籌莫展之際,小宇的舅舅得知「心動八閩」貧困家庭先心病患兒救助項目,可申請獲免費心臟手術…這一消息讓他們全家看到了希望。據悉,「心動八閩」是由福建省總會和上海遠大心胸醫院聯合發起,針對貧困家庭先心病患兒救助的大型公益項目。
  • 中山醫院「心·肝寶貝」公益項目在4700米海拔綻開「生命之花」
    再通過遠程連線中山醫院心臟超聲診斷科的同事,判斷其中一名14歲男孩患有先天性室間隔缺損,另兩名14歲和5歲的女孩患有先天性動脈導管未閉,急需進一步確診和治療。由於當地醫院不具備開展先天性心臟病手術治療的條件,且這三位患者都來自當地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無力承擔相關的醫療費用,醫療隊當即向中山醫院匯報該情況。
  • 張玉順:「十年磨一劍」,2020 ESC成人先心病指南更新點速覽
    其中,"2020 ESC成人先天性心臟病管理指南"更是時隔十年後首次更新,於8月29日在線發布在《歐洲心臟雜誌》(EHJ)和ESC網站,為致力於先天性心臟病治療的醫師帶來了一場學術的"饕餮盛宴"。筆者通篇閱讀了該指南,發現以下觀點對我國成人先心病管理有巨大指導意義。
  • 男孩包莖幾歲做手術好
    小男孩包莖的問題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機率很高,因此建議家長一定要密切引起重視。一般情況下包莖在出現以後,是需要接受手術治療的,但是如果孩子年紀尚小,是不建議盲目介入手術的,一般情況下建議家長一定要了解男孩,適合割包莖的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