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基層醫療設備落後,基層醫務人員獲取高水平醫學知識機會較少,很多繼發性高血壓被誤診為原發性高血壓——
□記者 趙珊
核心提示
現在,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高血壓患者被診斷為繼發性高血壓,而大多數繼發性高血壓都可以通過手術根治或改善。
漏診誤診,讓高血壓患者很痛苦
6月17日,由省醫學會高血壓專科分會主辦,省人民醫院高血壓科承辦的「2012年河南省醫學會高血壓專科分會學術年會」在鄭州舉行。
目前,我省高血壓患者有2000萬。五個河南人中,就有一個是高血壓患者。而大部分的患者存在於廣大基層、農村。
高血壓的致殘、致死率高,可令人心痛的是,目前,我國高血壓患者總體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較低,分別低於50%、40%、10%。河南省醫學會高血壓專科分會主任委員、河南省人民醫院高血壓科主任王浩教授介紹,他曾接診過許多因為漏診、誤診或血壓控制效果不佳給患者造成極大痛苦的病例。
一名16歲的男孩,兩年前因為頭暈、頭痛、抽搐等症狀入院治療,偶測血壓偏高,但未引起重視,先後從村診所一直輾轉到北京知名大醫院,進出於8家醫療單位,按照「線粒體腦病」、「繼發癲癇」等病治療,均無明顯改善。最後,在省醫高血壓科,經過系統的篩選檢查,專家診斷為良性「異位嗜鉻細胞瘤」,手術切除腫瘤後,患者各項檢查指標恢復正常。
「其實,這個男孩幾年前就在學校裡暈倒過一次,當時在村診所或者鄉醫院,醫生如果能為這個男孩兒多量幾次血壓,隨後的治療,大家可能就不會沿著一條錯誤的指導思想走下去。」王浩說。
一位60歲的花甲老人,在14年前就被診斷為高血壓,輾轉全國多家醫院,但卻查不出任何病因,隨著病情的一次次加重,幾乎失去了生活能力。最後,也是在省醫高血壓科,病因終於被找到了。原來,老人5歲時,和小朋友們一起玩捉迷藏遊戲,被其他小夥伴捂到被子裡長達1個小時,心理受到極大創傷。自此,他每逢處於狹小空間時,便感覺胸悶、恐懼。
根據病因,老人被診斷為發作性高血壓,原來,幼年時的心理創傷會引起老年時的血壓發作性升高,這也是許多醫院的醫生未曾想到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後採用了抗高血壓和抗抑鬱藥物治療,同時結合心理治療,現在,老人身體也逐步恢復健康。
測四肢血壓,
查找繼發性高血壓線索
高血壓是臨床上常見疾病,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因不明的高血壓被稱為原發性高血壓。而繼發性高血壓,是指繼發於其他疾病或原因的高血壓,血壓升高僅是這些疾病的一個臨床表現,疾病消除後,血壓就會恢復正常。如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鉻細胞瘤、大動脈炎、發作性高血壓等。繼發性高血壓所佔比例雖然沒有原發性高血壓多,但絕對人數仍相當多,更重要的是,很多繼發性高血壓都可以通過手術得到根治和改善。
王浩說,對繼發性高血壓患者來說,最嚴謹的臨床診療程序是:詳細的病史詢問,例如有一些患者因為服用含甘草、麻黃的中成藥或避孕藥引起血壓升高,停用這些藥後血壓就能恢復正常。通過細緻的詢問就能發現原因而控制血壓。然後,量血壓,每位患者應測量四肢的血壓,一項簡單的檢查就能初篩出繼發性高血壓。比如,在省人民醫院高血壓科,有近20例病人下肢血壓明顯低於上肢血壓,經進一步檢查診斷為主動脈縮窄,通過手術,患病多年的高血壓得到根治。王浩表示,類似這種情況,其實不用增加病人任何經濟負擔,細緻的四肢血壓測量就能發現一些繼發性高血壓的線索,遺憾的是,大部分的人僅僅只測上臂血壓。
之後的程序是,B超、CT、分側腎靜脈腎素活性比值、定位手術、病理、免疫組化和隨訪。
繼發性易被誤診為
原發性
目前,面臨的一個難題是,由於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基層的醫療設備落後,再加上廣大基層醫務人員獲取高水平醫學知識的機會較少,使得他們對繼發性高血壓的診斷往往不準確,不少基層的臨床醫生在查完B超後,就下了原發性高血壓的結論。讓很多繼發性高血壓被「誤診」為原發性高血壓,最後耽誤治療。
「醫療技術水平越高,就會有越多的高血壓患者被診斷為繼發。」王浩說,在省醫高血壓科就診的患者當中,就有近30%的高血壓患者被確認為繼發性高血壓。
作為河南省高血壓診療中心和河南省高血壓控制研究中心的創始人,王浩帶領的團隊在難治性高血壓、發作性高血壓、隱匿性高血壓、少見類型高血壓、繼發性高血壓等的臨床診治方面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
他們診治了我省第一例11β羥化酶缺乏症,發現並治癒了世界上首例罕見的繼發性高血壓——腎臟JG細胞瘤合併腎上腺腺瘤。在國內率先開展血漿游離3-甲氧基腎上腺素的檢測,診斷嗜鉻細胞瘤的準確率達95%以上。最近還診斷出一種罕見的家族遺傳性高血壓:Liddle症候群,需用特殊的藥物才能控制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