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突然升高竟與腫瘤有關,有這9大特徵的高血壓患者更應注意

2020-12-05 騰訊網

今年50歲的唐阿姨,是一名家庭婦女,2個月前突然出現頭痛頭暈、心慌心跳等症狀,血壓莫名其妙地往上躥,最高時竟達到190/110mmHg!更讓人焦慮的是,即使唐阿姨嚴格遵照醫囑服用降壓藥,也無法把血壓降下來,這讓她的病情時刻處於兇險的狀態中。不放心的家人趕快將她送到市腫瘤醫院,經過檢查發現,原來,致使她血壓狂飆的罪魁禍首竟然是藏在其腹內的一個5釐米×5釐米大小的腎上腺嗜鉻細胞瘤。手術切除腫瘤後,唐阿姨的血壓迅速恢復到正常水平。

高血壓是常見病,病因很多,很多人知道遺傳、環境能影響血壓,其實嗜鉻細胞瘤也是病因之一。像唐阿姨這種血壓飆升,用藥也是只升不降的情況,真正的病因其實就是嗜鉻細胞瘤。

人體的腎臟是一個排洩器官,同時兼具生成激素的功能。腎上腺就是一個生成激素的內分泌器官,而在腎上腺髓質等部位就存在嗜鉻細胞。正常的嗜鉻組織可以分泌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激素,這些激素的主要功能就是參與調節人體血壓、心律水平等。嗜鉻細胞瘤好發於20~50歲的青壯年,約有10%呈惡性,10%有家族遺傳性。嗜鉻細胞瘤可促進兒茶酚胺分泌,大量的兒茶酚胺間歇地進入血液循環,就會使血管收縮,末梢阻力增加,心率加快,心排出量增加,導致血壓陣發性急劇升高。但這種現象平時不易被察覺,往往是患者遇到某種刺激或擠壓時,瘤體會釋放出大量激素,就會突然出現血壓升高、心律紊亂,引起持續性或陣發性血壓升高和多個器官功能及代謝紊亂,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大部分嗜鉻細胞瘤患者來就診的時候,往往主訴(編者註:主訴是醫學術語,是病人告訴醫生的主要症狀和出現這些症狀的時間)血壓高、焦慮、恐懼、發熱、呼吸困難或心絞痛。由於症狀不典型,導致70%的患者被誤診,延誤治療。因此,提醒有下列9大特徵的高血壓患者,需高度警惕嗜鉻細胞瘤,及時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如超聲波、CT和核磁共振等,來排除此病。

1.發生於兒童及青少年的高血壓。

2.初發高血壓患者,或病程短,但血壓顯著升高。

3.血壓波動範圍大,甚至出現低血壓休克。

4.持續性高血壓伴嚴重陣發性加重。

5.血壓升高時伴有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和代謝率增高(如皮膚末梢血管收縮、心搏加強和加速、新陳代謝亢進、瞳孔散大、疲乏的肌肉工作能力增加等)。高血壓病程較短,但病情進展迅速,其心、胸、腎臟功能受損。

6.服用普通降壓藥無明顯療效,並呈反常升高的持續性高血壓。

7.在排尿過程中發生不明原因的心悸、心慌甚至暈厥的高血壓。

9.在手術、創傷、分娩、情緒激動時血壓驟然升高、休克,但又無法解釋者。

要診斷嗜鉻細胞瘤,應做一些影像學檢查,最簡單的就是超聲,一般大於 0.5 釐米的腫瘤,有經驗的醫生都可以發現。除了超聲,還可以做CT、核磁共振和激素水平檢測 ,比如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

嗜 鉻細胞瘤 如 能 早 期 發現,通常治療效果較好,高血壓可以完全治癒。但是如果病情時間較長,已經出現高血壓併發症,治療起來會比較困難。

【溫馨提示】本平臺分享的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到正規醫院諮詢。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於《家庭醫藥》,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血壓經常突然升高,伴有頭痛、心悸、多汗,需要排查這種腫瘤
    臨床上,有這樣一類高血壓病人,血壓經常莫名其妙的突然升高,同時伴有頭痛、心悸、多汗等症狀。這類病人血壓排查嗜鉻細胞瘤。什麼是嗜鉻細胞瘤?嗜鉻細胞瘤長在腎上腺上,是起源於腎上腺髓質、具有激素分泌功能的神經內分泌腫瘤。
  • 「腫瘤-高血壓」新概念:高血壓患者癌症風險高,抗癌治療引起高血壓...
    近日,Hypertension上刊登了一篇討論「腫瘤-高血壓(onco-hypertension)」這一新概念的文章。 全球老齡化進程使得高血壓和腫瘤較為流行,腫瘤合併高血壓的患者也大幅增加,其中不乏因接受相關抗癌治療而致高血壓者。
  • 這兩類高血壓很特殊,值得警惕!這些降血壓的方法,簡單又好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高血壓患者,其發病特徵與防治措施不盡相同,甚至還會出現「假性」高血壓的情況。那麼,血壓高一定就是高血壓嗎?該如何正確測量血壓呢?有哪些簡單方法降血壓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有些人由於工作原因,作息時間十分不規律,連續的熬夜加班可能會使血壓突然升高。如果加班不能避免,就應及時測血壓。2.吸菸喝酒。大量吸菸、喝濃茶或濃咖啡等也可引起血壓升高,這是因為尼古丁、茶鹼、咖啡因這些物質能夠興奮交感神經系統,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飲酒對血壓也有不小影響。
  • 噪音竟會讓血壓升高?引發高血壓的八個重要因素
    原標題:噪音竟會讓血壓升高?引發高血壓的八個重要因素   大家對於高血壓這種疾病已經並不陌生了,他是一個困擾中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疾病。這種疾病發生以後,會給人們的身體帶來很大的困擾,一旦發生不測就會危及患者的生命,高血壓它不光發生在老年人的身上,不少年輕人也出現了血壓高的症狀,它的首要特徵是血壓升高,並且高血壓的形成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 提醒高血壓患者:血壓不穩定,或跟一種水果有關,勸你少吃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控制血壓呢?醫生往往會叮囑高血壓患者,在使用藥物治療的同時也要注意飲食和生活習慣,高血壓患者在飲食方面有很多禁忌,像大家眾所周知的,高血壓患者平時要控制鹽分和高脂食物的攝入。其實除此之外有一種水果吃了也可能會導致血壓難以控制,這一水果就是柚子。柚子中含有一種叫柚皮素的物質,這種物質會導致降壓藥的藥性增加,體內血壓出現驟降的情況,高血壓患者血管相較比較脆弱,突然出現血壓驟降的情況,會對血管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甚至還會誘發心肌梗塞、急性腦梗等疾病。
  • 冬季是高血壓患者相對危險的時候,穩住血壓幾招搞定
    冬季更是高血壓患者相對危險的時候,氣溫驟降、寒冷刺激,患者血壓波動大,容易引起心絞痛、急性梗死、心肌衰竭或者腦梗死等併發症。  對於通過減少食鹽(Na+)攝入、適量運動、均衡膳食、控制體重、戒菸限酒等非藥物治療方式,仍不能使血壓達標且有相關症狀的患者,應合理服用降壓藥物,不僅能幫患者有效控制血壓,還能降低發生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腎病等併發症的風險,降低致殘率、致死率。  其次,如何服藥?我們強調:遵從醫囑、按時定點、規律服藥。
  • 這些高血壓和姿勢有關!這些降血壓的方法,簡單又實用!
    因此,要準確量度血壓,在量血壓前一小時不應服食藥物和進食,測量前30分鐘內禁止吸菸、飲咖啡或茶等,更應該提前排尿,避免忍尿,膀胱脤滿會令血壓升高。測量血壓前,宜先靜坐在溫度適中的房內5分鐘,在安靜的狀態下,同一時間,測量同一上肢,這樣調整藥物時比較準確。
  • 高血壓突然變正常了可能更危險 幾類人群尤其要注意
    值得注意的是,患病多年的高血壓患者如果突然降至正常範圍或以下,且排除服用降壓藥、原發疾病等因素外,則很可能是出現了心梗、心力衰竭、病毒感染導致的病毒性心肌炎等情況。高血壓患者必須全身檢查?是不是每個高血壓的人都應該做一遍全身檢查,以防遺漏了其他疾病?也不是。
  • 研究稱COVID-19大流行期間的隔離措施或與血壓升高有關
    根據阿根廷法瓦洛羅基金會大學醫院的一項新研究,COVID-19大流行期間的強制性隔離措施可能會助長觀察到的血壓升高。這項研究是在該醫院的醫護人員注意到在一個多月的強制社會隔離期間血壓飆升之後進行的。阿根廷在3月實行了強制性社會隔離措施,限制人們出行,但有限度的豁免,包括購買食物、必要的工人和類似的豁免。
  • 為什麼冬天血壓會升高,僅僅是因為天氣冷?
    這兩天天氣突然冷了起來,不少高血壓患者發現血壓悄悄升高了,禁不住懷疑是藥品沒有效果,還是飲食出了問題呢?其實可能是天氣變冷的原因,冬天不止高血壓人群的血壓會升高,普通人的血壓也會升高。這是因為血管有「熱脹冷縮」的特性,即寒冷時血管收縮,便會引起血壓升高;天熱時血管擴張,導致血壓下降。人體的血壓值是隨氣溫、晝夜及情緒等因素波動的,通常冬天血壓較高,波動較大;而夏天稍低,血壓較平穩。一般說來,冬天心腦血管病發病率高,這是人盡皆知的事實。
  • 《Science》發布:百年血壓之謎被破解,高血壓患者的福音來了!
    以140/ 90mmHg為診斷標準,中國估計有2.4億高血壓患者;而若以美國130/80mmHg的診斷標準,中國高血壓患者已接近5億!中國高血壓防治形勢嚴峻。但好消息是,關於血壓調控的基礎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我們終於發現了血壓調控的分子機制!
  • @年輕人:注意,高血壓越來越多,出現這些症狀,速量血壓!
    高血壓會引起腦卒中、心臟病、血管瘤、腎衰竭等疾病,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壓升高為特徵,可伴有心臟、血管、腦和腎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質性改變的全身性疾病。年輕人,為什麼你會有高血壓?據統計,我國有超過3億的高血壓患者,且近年來逐漸趨於年輕化。
  • 高血壓最怕這幾個危險時刻!但抓住黃金期!
    不知道您是否也注意到:身邊患高血壓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也有數據顯示,我國成人高血壓患病率已達27.9%!而原發性高血壓一旦患上,就需要終身服藥,隨著病情的發展,還可能誘發心梗、腦梗、腎臟疾病……危及生命。
  • 為什麼高血壓患者越來越多?可能和這種調味料有關,不妨了解一下
    導語:有相關的數據調查,顯示現在高血壓已經成為一種非常普遍的慢性疾病,而且有很多的人自己患了病之後卻毫不知情,其實在生活當中如果不多加注意的話,高血壓就很可能會引發腦梗的情況,之所以有如此多的人患上高血壓可能是由於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導致。為什麼高血壓患者越來越多?
  • 高血壓的第一信號是什麼?若身體有3個表現,可能血壓在升高
    一、高血壓的首要表現是頭暈嗎很多人在平時會有頭暈目眩的情況,容易下意識地將這種情況歸結於血壓升高,其實引起這種症狀的原因有很多,如果因為長時間處於一個姿勢使腦部供血不足也會產生這種症狀。另外,若體內血糖升高和血脂增加還有其他一些病症的影響,也同樣會讓人產生類似表現。但頭暈確實是高血壓的經常性症狀若經常頭暈,需去醫院及時觀察。
  • 睡眠與高血壓,是有關係的!高血壓患者睡眠時間長會怎麼樣?
    這種現象,被稱為高血壓。高血壓在日常生活當中非常的多見,一般發生於中老年人群當中,而且發病率特別的高,每三位成年人都就有一位高血壓患者。但目前高血壓患者年輕化,甚至一些二三十歲的年輕人都有可能患上高血壓。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年輕人喜歡熬夜無疑是導致高血壓出現的一大因素。其實睡眠與高血壓有密切關係,不過很多人不以為然,也意識不到這其中究竟有什麼關係。
  • 3位院士忠告:高血壓禍根不止鹽,少吃「3色」食物,血壓更穩定
    高血壓,又被稱為「三高之首」,是一種困擾了我國2.7億國民的心血管疾病。隨著現代人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大,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開始提前步入「高血壓群體」,這讓不少心血管專家焦急不已。據調查,高血壓患者之間大多有相似的飲食習慣,如果平時注意避免,就能有效降低疾病風險。
  • 高血壓急症的規範化診治【新】|烏拉地爾|高血壓|硝普鈉|SBP|-健康界
    與以往定義相比,2019年歐洲心臟病學會(ESC) 高血壓指南用血壓的突然、快速升高及所導致的調節機制失常來定義高血壓急症,比使用特定的血壓閾值進行定義要更加準確;但需要注意,若收縮壓(SBP)≥220mmHg和(或)舒張壓(DBP)≥140mmHg, 則無論有無症狀都應視為高血壓急症;某些患者既往血壓增高已造成相應靶器官損傷,未接受系統的降壓/器官保護治療,或降壓治療不充分,就診時血壓雖未顯著升高
  • 氣溫降低血壓升高怎麼辦?做到這三項,平穩過寒冬
    殊不知,這場降溫對高血壓患者有著極為不利的影響。自從開始降溫後,好多醫生接到了一大批老患者的反映。說本來血壓控制得相當不錯,可是突然之間又升上去了,讓人憂心不已。這可能並不是你的原因,而是天氣突變導致的。據醫學研究顯示,血壓收到氣溫變化的影響相當大。尤其是溫度突降的時候,血壓往往會有明顯的變化。
  • 高血壓患者,想降血壓不是難事,做好這6件事,可穩定血壓不飆升
    高血壓是生活中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因它主要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可是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一些年輕人不注重飲食健康和生活規律,久而久之也出現了血壓過高的問題。 一旦被高血壓所困擾,患者不僅會出現心悸,頭痛,心律失常以及身體疲倦等症狀,嚴重時甚至誘發心腦血管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