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高血壓患者相對危險的時候,穩住血壓幾招搞定

2021-01-08 網易

2020-12-27 09:00:21 來源: 文匯報

舉報


  冬天來了,氣溫降低會引起血壓波動,高血壓患者此時要密切關注血壓變化,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降壓藥物,以避免心腦血管意外發生。

  首先要明確:高血壓不可怕,但控制不夠後果嚴重。

  我國的血壓控制標準:正常血壓值<120/80mmHg;高血壓≥140/90mmHg。

  高血壓是一種患病率高、致殘率高、疾病負擔高的慢性疾病,患病率與年齡成正比。

  目前我國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並不樂觀,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因血壓控制不佳而導致的死亡人數接近200萬。

  冬季更是高血壓患者相對危險的時候,氣溫驟降、寒冷刺激,患者血壓波動大,容易引起心絞痛、急性梗死、心肌衰竭或者腦梗死等併發症。

  對於通過減少食鹽(Na+)攝入、適量運動、均衡膳食、控制體重、戒菸限酒等非藥物治療方式,仍不能使血壓達標且有相關症狀的患者,應合理服用降壓藥物,不僅能幫患者有效控制血壓,還能降低發生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腎病等併發症的風險,降低致殘率、致死率。

  其次,如何服藥?我們強調:遵從醫囑、按時定點、規律服藥。

  血壓正常就停藥,血壓高了再吃藥;血壓降得越低、越快越好;擔心長期用同一種降壓藥產生耐藥性,或是服藥幾天沒有起效就馬上更換藥物……這些不良用藥習慣,你中了幾條?

  高血壓是慢性疾病,良好控制離不開規律長期用藥。即使血壓在一段時間數值正常,也不能貿然停藥,否則可能出現「報復性」反彈。

  另外,血壓升高千萬不能聽之任之,在出現頭暈、頭痛、胸悶等症狀時才服藥往往是來不及的。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降壓藥物的起效時間不同。

  ★【長效降壓藥】

  服用後可平穩降壓並維持24小時左右,一天一次服藥即可。

  這類藥起效較慢,但血壓下降平穩,逐漸達到目標值,不會因為血壓驟降而導致組織血液灌注不足等嚴重問題,安全性好。

  而且,服藥次數減少會提高患者的依從性,體內血藥濃度也會趨於穩定,偶爾漏服一次不會造成血壓的劇烈波動,來不及時也無需補服,到下一次按照原來的劑量繼續服藥即可。

  長效降壓藥發揮藥效需較長時間,以至於有些患者在服藥初期因血壓下降不明顯而誤認為藥物無效,因而馬上換藥或是加量。這裡要告訴大家,這是不對的!一定要遵醫囑用藥,必要時再諮詢醫生。

  ★【短效降壓藥】

  口服後15-30分鐘起效,因其作用持續時間不會很長、但起效快,一般不作為常規服用,但可用於血壓突然升高的緊急治療。

  降壓切忌保持平穩,大多數高血壓患者應根據病情在4-12周內將血壓逐漸降至目標水平,一味追求降壓效果甚至急速減壓,可能引起組織器官供血不足,出現「灌注不良症候群」,大大增加發生卒中的風險。

  高血壓需要堅持長期規律服藥,頻繁換藥、隨意改變劑量、私降藥物乃至停藥都是不可取的,謹記適宜自己的降壓藥才是「好藥」,跟風吃藥更沒必要。

  
作者:石浩強 陳冰 陳汝靜(瑞金醫院藥劑科藥師)
編輯:李晨琰
責任編輯:唐聞佳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圖:文匯報資料照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數九寒冬,不想血壓「過山車」,牢記這四招
    數九寒冬至,一波又一波降溫,讓人被風一吹就忍不住縮脖子,血壓跟著坐起了「過山車」,心梗腦梗也接踵而來。近日,記者從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了解到,近期因高血壓及其引發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明顯增多。如何才能穩住血壓平穩過冬?
  • 高血壓的判斷標準:每天這個時候量血壓,數值更準確
    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患高血壓的人數是越來越多,而且很多人都知道高血壓患者需要每天監測自己的血壓才可以更好的了解病情並且控制血壓,但是有一部分患者對於監測血壓的時間並不是特別在意,而且也沒有固定的時間。通常會認為在一天24小時內小時一個時間都可以監測,其實不然。
  • 高血壓頻發的背後,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冬季做好措施遠離高血壓
    特別是近幾年,高血壓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而中國是一個高血壓大國,中國高血壓患者的人數已經超過2億,每年還在以1千萬人數繼續增加。而且,高血壓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30歲以下的人高血壓的患病率已經達到10%,上升的趨勢遠遠高於老年人。
  • ppg脈搏波連續血壓監測如何從技術上解決高血壓患者的擔憂?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工作、學習節奏加快,高血壓人群正有擴大化、年輕化趨勢,那麼對高血壓人群的篩查、監護、預防,成為醫療電子的熱門課題。
  • 這兩類高血壓很特殊,值得警惕!這些降血壓的方法,簡單又好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高血壓患者,其發病特徵與防治措施不盡相同,甚至還會出現「假性」高血壓的情況。那麼,血壓高一定就是高血壓嗎?該如何正確測量血壓呢?有哪些簡單方法降血壓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而且,隨著患者拜訪醫生的次數增多,測量的血壓會慢慢下降,等到患者第三次就診時,測量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可能會較第一次數值分別下降15mmHg和7mmHg。白大衣性高血壓並不少見,尤其在兒童和老年人中更為常見,因此,單憑一次在醫生診室測量的血壓升高,並不足以診斷為高血壓,有可能是白大衣性高血壓。
  • 《Science》發布:百年血壓之謎被破解,高血壓患者的福音來了!
    以140/ 90mmHg為診斷標準,中國估計有2.4億高血壓患者;而若以美國130/80mmHg的診斷標準,中國高血壓患者已接近5億!中國高血壓防治形勢嚴峻。但好消息是,關於血壓調控的基礎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我們終於發現了血壓調控的分子機制!
  • 我國每4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高血壓患者 年輕人血壓達「臨界值...
    昨天上午,浙江省心腦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浙江醫院聯合舉辦第22個「全國高血壓日」宣傳活動啟動儀式暨大型義診活動,旨在積極宣傳心腦血管病防治知識,提高公眾健康意識。中國高血壓患者達2.7億近年呈明顯年輕化趨勢最近,一名23歲的女孩小玲,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成功接受腎臟移植。在大二時,小玲在學校組織的體檢中發現血壓有點偏高。
  • 高血壓最怕這幾個危險時刻!但抓住黃金期!
    通常來說,這種高血壓最危險。一方面,脈壓差大會對臟器造成更大的衝擊,也更容易破壞血管內膜,進一步加重動脈硬化,甚至誘發梗塞;另一方面,舒張壓較低就容易造成心臟供血不足。所以,這類高血壓患者更易發生心腦血管事件。
  • 高血壓患者應該定期到醫院檢查哪些項目?
    高血壓是一組以體循環動脈壓增高為特徵,可伴有心臟、血管、腦和腎臟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質性病變的一組臨床症候群。通常將高血壓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發病原因不明的稱為原發性高血壓,佔高血壓患者的 90% 左右,約 10% 高血壓患者血壓升高是有明確而獨立的病因或疾病,稱為繼發性高血壓。
  • 降血壓少吃鹽就行?醫生:常做5件「蠢事」,不吃鹽,血壓也難降
    據估計,全世界高血壓患者數量大約有10億左右,而我國就佔了1.6億,這一比例明顯說明了我國高血壓人口的比例之高。相關數據顯示,我國高血壓人口還存在逐年上漲的趨勢,這是非常令人頭疼的。有些人會認為,高血壓就是一種慢性健康問題,並不嚴重。那麼我給大家看一組排名。
  • 提醒高血壓患者:血壓不穩定,或跟一種水果有關,勸你少吃
    高血壓現已成為世界上對生命危害最大的慢性疾病,在我國高血壓患者的患病率已高達24%,專家認為高血壓的危害性甚至要高於癌症。高血壓患者死亡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體內血壓長期處於較高的狀態,容易導致血管內膜增厚,血管壁的硬度上升,增加誘發心梗、腦梗等疾病的發病風險。
  • 高血壓患者,想降血壓不是難事,做好這6件事,可穩定血壓不飆升
    高血壓是生活中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因它主要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可是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一些年輕人不注重飲食健康和生活規律,久而久之也出現了血壓過高的問題。 一旦被高血壓所困擾,患者不僅會出現心悸,頭痛,心律失常以及身體疲倦等症狀,嚴重時甚至誘發心腦血管病變。
  • 高血壓可以喝酒嗎,酒精對血壓的影響都有哪些?醫生為您講清楚
    很多朋友都不同意這個觀點,他們認為飲酒之後,血管擴張會導致血壓下降。確實存在這種情況,酒精入血的早期,通過一定的代謝活動,會引發動脈血管擴張,從而導致血壓下降。但是過了幾小時以後,血管會出現再次收縮,引起血壓反跳性上升。飲酒之後還會導致人們的興奮性增加,心跳加快,心肌的收縮力增加,也會導致血壓升高。
  • 噪音竟會讓血壓升高?引發高血壓的八個重要因素
    原標題:噪音竟會讓血壓升高?引發高血壓的八個重要因素   大家對於高血壓這種疾病已經並不陌生了,他是一個困擾中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疾病。這種疾病發生以後,會給人們的身體帶來很大的困擾,一旦發生不測就會危及患者的生命,高血壓它不光發生在老年人的身上,不少年輕人也出現了血壓高的症狀,它的首要特徵是血壓升高,並且高血壓的形成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 「腫瘤-高血壓」新概念:高血壓患者癌症風險高,抗癌治療引起高血壓...
    高血壓和腫瘤的內在關係引出了「腫瘤-高血壓」這一概念,這一亞專科主要側重於高血壓和腫瘤的複雜病理生理學。作者指出,多學科合作更有利於去改善腫瘤-高血壓。 這篇文章闡述了幾個問題:高血壓的發生是否先於腫瘤;抗癌治療是如何影響患者血壓水平的;對於這類患者何謂適宜控制血壓。
  • 高血壓的人注意了:除了鹽,2種水果儘量少吃,以免血壓爆表
    近年來,患上高血壓等人數只增不減,並且還帶來很多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如何控制降血壓成為一大難題。但是現在很多人對高血壓都不太重視,就算查出高血壓也不會放置不理,這就相當於給身體健康埋下了定時炸彈。為什麼血壓升高會很危險?當血壓升高的時候,我們會經常有一些異常症狀伴隨,比如頭暈目眩,噁心嘔吐,身體乏力等,但也有部分人沒有明顯症狀出現。有研究表明,如果血壓持續升高,那麼會引起心臟疾病,或者是腦溢血,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
  • 什麼原因會導致高血壓?醫生提醒:做好3級預防,血壓才平穩
    1、超重、肥胖:體重指數增加是高血壓病最危險的因素。肥胖人脂肪多,這不僅引起動脈硬化,而且還因脂肪組織內微血管的增多,造成血流決量增加,結果易產生血壓。有關資料顯示,超重、肥胖者高血壓患病率較體重正常者要高2~3倍。2、飲食:食入過多的食鹽,可招致高血壓。
  • 高血壓患者最怕什麼?醫生忠告:3個「致命」時刻,很多人不知道
    胡大姐今年65歲,去年查出患有高血壓,醫生叮囑她要按時吃藥,同時在飲食方面和生活習慣上也要多加留意。但是有時候胡大姐忘了吃藥,當天血壓就會飆升,不久後就感到頭暈,還會心慌氣短,聽之前一起跳廣場舞的夥伴說,「得了高血壓,喝口水都得悠著,不能立馬走動,否則會有危險!」數據顯示,我國約有3億高血壓患者。
  • 高血壓病人每天減少一點酒精攝入,血壓下降一個單位
    每天減少14克酒精攝入,血壓下降1單位。因此,專家建議對於高血壓患者,適量飲酒或者戒酒非常有必要。每天無酒不歡 62歲大爺險些丟命重慶沙坪垻區62歲崔大爺,年輕時就嗜酒如命,已達到每餐必喝無酒不歡的地步,血壓也經常升高,前日突然胸悶胸痛加劇,到新橋醫院心內科就診檢查後得出,高血壓二級,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屬於極高危類型。
  • 高血壓突然變正常了可能更危險 幾類人群尤其要注意
    高血壓,就是血壓高?血壓高,不就是高血壓?兩者有區別嗎?事情沒那麼簡單。我們通常所說的「高血壓」,在醫學上叫做高血壓病,特指原因不明的高血壓。而血壓高的話,則要考慮很多問題。比如這是其他疾病的一個表現,那這種高血壓就是繼發性高血壓,要治療引起血壓高的疾病本身,而不是簡單地降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