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估計,全世界高血壓患者數量大約有10億左右,而我國就佔了1.6億,這一比例明顯說明了我國高血壓人口的比例之高。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高血壓人口還存在逐年上漲的趨勢,這是非常令人頭疼的。有些人會認為,高血壓就是一種慢性健康問題,並不嚴重。
那麼我給大家看一組排名。
心臟病和腦血管病是我國40歲以上人口死亡原因中的第一位和第三位,而高血壓卻是我國40歲以上人口總死亡危險因素的第一名。
列出這樣的排名,並不是讓大家對高血壓產生恐懼心理,而是希望大家對高血壓問題產生足夠的重視。
已經有高血壓問題的朋友,除了日常藥物控壓以外,更重要的是遠離不利於高血壓穩定的行為。
01想要血壓穩定,請遠離這5件「蠢事」
一:過量飲酒
酒並不是很多人認為的那樣,是活血養生的飲品。
大多時候,錯誤的飲酒方式,給健康帶來的災害遠比你想像的要嚴重。
在我國,成年男性的飲酒率在30%~40%,女性的飲酒率在2%~7%。
以每日飲酒量30g為界限,超過這個量的人群患高血壓的機率會增加2倍左右。
醫學研究顯示,每人每日飲酒兩次以上,可使收縮壓上升1mmHg。
一些不懂醫學的人傳言喝酒可以活血降壓,這是誤導人的話。
喝酒短時間內可使血管擴張使即時血壓下降,但是持續5~6小時候後,強心作用會加增加心肌收縮力,提高心率,並刺激人體皮質激素與兒茶酚胺的分泌,使血壓升高,8~10小時血壓依然處於升高狀態。
與飲酒前相比,人體的血壓呈現「駝峰」狀改變,這會增加高血壓人群心腦血管危險事件發生的機率。
二、吸菸
養成吸菸習慣可以說是人們做的最大的「蠢事」之一。
相比少量飲酒可以活血,吸菸可以說是百害而無一利。
吸菸不僅與腫瘤、冠心病等多種健康問題有聯繫,還是高血壓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
長期吸菸會造成人體內皮細胞損傷和功能障礙,影響心臟供血平衡,並使人體產生炎症反應,從而導致原發性高血壓的出現,並對人體心血管功能造成各種不良影響。
三、過量食用高脂、高熱量食品
長期過量食用肥肉、奶油、油炸食品等高脂、高熱量食物,對心血管健康是很有大損害的。這類食物會提高人體血液中血脂含量。
血脂的升高對人體心血管的損傷我們可以用一個日常生活中的例子給大家解釋。
血管就像是我們家裡廚房的下水道,我們長期往下水道中倒入含有較多油汙的水,汙水中的油脂很多難以衝走,會殘留在下水道中,長期會導致廚房下水道的堵塞。
我們的血管也一樣,血脂升高增加血液黏稠度,會造成人體血管內壁變厚,降低血管彈性,血管內壁損傷,血流受阻,斑塊形成,從而導致人體血壓升高。
對已經出現高血壓的人群來說,長期食用高脂、高熱量食物對血壓穩定來說,將會是一個惡性循環。
四、熬夜
熬夜導致最顯而易見的結果就是睡眠時間的減少。
而長期的睡眠缺乏可能是增加原發性高血壓發病率的原因之一。
美國健康營養調查中發現,年齡在32~59歲人群,睡眠長期小於5小時,原發性高血壓出現機率為24%。如果已經有高血壓問題的朋友,熬夜更可能會使血壓不穩定。
五、服用避孕藥
有相關研究發現,服用避孕藥可能會短時間內使血壓升高。停藥3~6個月後大多可恢復正常。因此,對於高血壓人群來說,服用避孕藥可能是造成血壓不穩的因素之一。
02遠離三大誤區,穩住血壓
沒有感覺,血壓就不高?很多人認為,血壓一高身體一定會有頭暈、頭痛等反應,如果沒有這些反應,身體一切正常,就說明血壓也是正常的,這是錯誤的認知。
血壓高是會引起頭暈、頭痛、失眠等不適症狀,但並不是所有人血壓高時都有症狀,可能部分人群血壓輕度升高,身體沒有任何感覺,甚至有些患者血壓很高的情況下,依然行動自如,和正常人沒有區別。
但是身體內部器官可能已經受到血壓偏高的不良影響,甚至會出現突發危險。
因此不能以身體情況來分辨血壓是否正常,應通過定期血壓的測量來確認血壓是否正常。
降壓藥隔幾年就要更換?有些人認為,一種降壓藥服用時間過長,就可能會有副作用的出現,身體也會出現免疫反應,因此幾年之後要需要更換降壓藥。
這其實也是不正確的認知。
如果大家選擇了正確的降壓藥,並且血壓控制得很好,同時沒有副作用出現,大家就不需要隨意的更換降壓藥,此時大家服用的就是最適合自己的。
只有血壓控制不佳,或是出現不良副作用,可以再諮詢醫生之後,遵從醫囑更換降壓藥。
保健品也能降壓?市面上銷售的保健品種類越來越多,其宣傳的保健效果很多也有誇張的成分,但是總有人會信以為真。
商家就是抓住了人們想要獲得健康的急切心情。
每個人身體有健康問題,都想要快點治癒,但是大家一定要理智,擦亮眼睛,並且多多學習一些醫學常識,以此來分辨宣傳信息的真偽。
有些宣傳可以徹底治癒高血壓,甚至可以代替藥物的保健品,大家不可輕信,使用這類保健品來降壓,很有可能會延誤高血壓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