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噪音竟會讓血壓升高?引發高血壓的八個重要因素
大家對於高血壓這種疾病已經並不陌生了,他是一個困擾中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疾病。這種疾病發生以後,會給人們的身體帶來很大的困擾,一旦發生不測就會危及患者的生命,高血壓它不光發生在老年人的身上,不少年輕人也出現了血壓高的症狀,它的首要特徵是血壓升高,並且高血壓的形成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大家一定要重視這種疾病,並要找到引起高血壓這種疾病的根源,那麼,形成高血壓的原因有哪些?高血壓的治療方法有什麼?患有高血壓後,高血壓的飲食又是如何?
引發高血壓的重要因素:
1、性別、年齡與高血壓:女性在更年期以前,患高血壓的比例較男性略低,但更年期後則與男性患高血壓病的概率無明顯差別,高血壓患者甚至高於男性。
2、不良生活習慣與高血壓:大量調查結果表明飲食結構對高血壓、中風的發生和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過多的鈉鹽、大量飲酒、膳食中過多脂肪的攝入,均可引發高血壓。另有研究表明有經常熬夜習慣的人易患高血壓病,甚至發生中風,而生活井然有序,平時早睡早起者患高血壓比例低。
3、職業環境與高血壓: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人們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各方面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隨之,人體將產生一系列的變化,其中,體內的兒茶酚胺分泌增多,它們會引起血管的收縮,心臟負荷加重,引發高血壓。有噪音的工作環境,過度緊張的腦力勞動均易發生高血壓。
4、性格與高血壓:性格與高血壓也密切相關,性格、情緒的變化都會引起人體內產生很多微妙的變化,比如說一些促使血管收縮的激素在發怒、急躁時分泌旺盛,而血管收縮便會引起血壓的升高,長期如此,將會引發高血壓。
5、遺傳與高血壓:大量的臨床資料證明高血壓與遺傳因素有關。如父母均患高血壓,其子女的高血壓發生率可達46%;父母中一人患高血壓,子女高血壓發生率為28%;父母血壓正常,子女高血壓發生率僅為3%。
6、超重、肥胖與高血壓:體重與血壓有高度的相關性。有關資料顯示,超重、肥胖者高血壓患病率較體重正常者要高2~3倍。
7、吸菸與高血壓:吸菸可加速動脈粥樣硬化,引起血壓升高。據測:吸兩支煙10分鐘後由於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增加,而使心跳加快,收縮壓和舒張壓均升高。吸菸者易患惡性高血壓,而且菸葉中尼古丁影響降壓藥的療效,不利於高血壓的治療。
8、飲酒與高血壓:過量飲酒量與血壓之間存在劑量—反應的關係,隨著飲酒量的增加,收縮壓和舒張壓也逐漸升高,長期這樣,高血壓發病率增大。過度飲酒還有導致中風的危險。我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建議男性每日飲酒不超過30mg(約1兩白酒),女性應不超過20mg。
高血壓的分類
臨床上高血壓可分為兩類。
1、原發性高血壓是一種以血壓升高為主要臨床表現而病因尚未明確的獨立疾病,佔所有高血壓患者的90%以上。
2、繼發性高血壓又稱為症狀性高血壓,在這類疾病中病因明確,高血壓僅是該種疾病的臨床表現之一,血壓可暫時性或持久性升高。
高血壓的治療方法
1、改善生活行為
減輕體重,減少鈉鹽攝入,補充鈣和鉀鹽,減少脂肪攝入,增加運動,戒菸、限制飲酒。
2、血壓控制
標準個體化由於病因不同,高血壓發病機制不盡相同,臨床用藥分別對待,選擇最合適藥物和劑量,以獲得最佳療效。
3、多重心血管危險因素協同控制
降壓治療後儘管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血壓升高以外的多種危險因素依然對預後產生重要影響。
4、喝降壓茶
(1)杜仲茶
杜仲茶是以野生杜仲初春芽葉炮製而成,具有降血壓、補肝腎、強筋骨等功效。經常飲用此茶,可以起到理想的降壓效果。其飲用方法為,取茶5-15克,85度左右開水衝泡,以500毫升水為宜,加蓋悶泡5分鐘,保健量:15-25克/天。治療量:30克以上/天。
(2)山楂茶
山楂所含的成分可以助消化、擴張血管、降低血糖、降低血壓。同時經常飲用山楂茶,對於治療高血壓具有明顯的輔助療效。其飲用方法為,每天數次用鮮嫩山楂果1-2枚泡茶飲用。
(3)荷葉茶
中醫實踐表明,荷葉的浸劑和煎劑具有清熱解毒、擴張血管以及降血壓之功效。治療高血壓的飲用方法為,用荷葉半張洗淨切碎,加適量的水,煮沸放涼後代茶飲用。
(4)槐花茶
將槐樹生長的花蕾摘下晾乾後,用開水浸泡後當茶飲用,每天飲用數次,對高血壓患者具有獨特的治療效果。
高血壓的飲食
1、三餐
飲食安排應少量多餐,避免過飽。
2、低鹽
每人每天吃鹽量應嚴格控制在2-5克,即約一小匙。
3、高鉀
富含鉀的食物進入人體可以對抗鈉所引起的升壓和血管損傷作用,可以在食譜中經常"露面"。
4、果蔬
每天人體需要B族維生素、維生素C,可以通過多吃新鮮蔬菜及水果來滿足。
5、補鈣
應多吃些富含鈣的食品,如黃豆、葵花子、核桃、牛奶、花生、魚蝦、紅棗、蒜苗、紫菜等。
6、補鐵
研究發現,老年高血壓患者血漿鐵低於正常,因此多吃豌豆、木耳等富含鐵的食物,不但可以降血壓,還可預防老年人貧血。
7、飲水
天然礦泉水中含鋰、鍶、鋅、硒、碘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
(責編:曾璐、羅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