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痛覺,感覺不到溫度,從不出汗,把手指咬得血肉模糊,用手拔掉自己4顆牙齒······這些聽起來不同常人的生理反應真切地發生在六安霍邱縣3歲男孩強強(化名)的身上。近日,強強在安徽省兒童醫院確診患有外胚層發育不良、先天性無痛無汗症,後者全球僅百餘例患者。
3歲男孩因闌尾炎入院 竟查出罕見「大病」
安徽省兒童醫院(普外二科)的病床上,強強做完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沒多久,為了這次手術,他等了近5個月。
2016年11月,不明原因,強強突然「上吐下瀉」,持續幾天後,家人帶強強來到安徽省兒童醫院就診,診斷結果為急性化膿性闌尾炎,醫生準備手術。
普外二科主治醫師孟立祥檢仔細查發現因為沒有及時送醫,強強的闌尾炎已經發展成闌尾膿腫,錯過了手術切除闌尾的最佳時機,手術無奈只能推遲,先予以保守治療。
孟立祥疑惑,急性闌尾炎發作時疼痛那麼厲害,孩子又這麼小,家長怎麼不早點帶孩子到醫院來呢?
家長告訴他,孩子好像感覺不到痛,從來沒有說痛過,不管是跌了、碰了甚至把身上磕破了從來不會哭,特別地「堅強」。
聽到家長的描述後,孟立祥感覺不對,孩子這麼小,怎麼會不痛呢?於是他讓強強做了基因檢測,果然不出所料,檢測結果顯示:「外胚層發育不良、先天性無痛無汗症」。
看到檢測結果後,家人頓時懵了,細想一下,情況確實如此。出生後11天,強強突然高燒到42°C不退,此後隔三差五地高燒、肺炎、腹瀉。慢慢地,家人還發現,不管溫度多高,強強從來不出汗。「夏天高溫,即使發著高燒,強強全身一滴汗都沒有。」家人說,「到2歲的時候,開始喜歡咬自己的手指,咬破了流血,不僅不哭、還會呵呵地笑,還自己用手拔掉了四顆牙齒。」
無痛覺、無溫度覺、不出汗 全球僅百餘例
外胚層發育不良是一種X染色體連鎖隱性方式遺傳綜合型疾病,發病率為1/10萬。臨床上分為有汗型和無汗型兩種,以無汗型症狀較重,由於外胚層發育缺損累及皮膚,無法調節體溫,夏季體溫升高,容易中暑,嬰幼兒時期容易出現熱性驚厥。先天性無痛無汗症也是一種染色體隱性遺傳罕見病,患病後表現出全身性無痛覺、溫度覺消失、無汗、發熱、智力遲緩等。孟立祥介紹,「無汗型外胚層發育不良的臨床主要症狀是無汗、脫髮、缺牙的三聯症,目前強強的脫髮和缺牙症狀較輕,但由於無痛症導致無法感知疼痛,但觸覺良好,所以會發生自殘行為。」
「外胚層發育不良和先天性無痛無汗症的病例臨床上都極為少見,外胚層發育不良發病率是十萬分之一,先天性無痛無汗症患者全球僅百餘例。」孟立祥說。
孟立祥表示,外胚層發育不良、先天性無痛無汗症目前都尚無根治方法;只能對患兒採取加強保護措施,防止自殘和外傷,出現外傷或潰瘍時應及時處理,不要接觸過冷或過熱的物品,以避免凍傷和燙傷;防止陽光直射和周圍環境溫度過高,氣溫高時予以物理降溫或改變所處環境溫度;有效的預防措施會有利於恢復,如果患兒痛覺能部分恢復,那對預後和生活質量將有較大改善。(肖夏)
》》》更多資訊點擊查看:
安徽一女童長出棉籤大小「尾巴」 醫生:是畸形非「返祖現象」
合肥中考體育開考學生慢車道上熱身 車主行經一中門口請謹慎慢行
合肥首批落地燈箱廣告「下崗」 包河區戶外廣告將有詳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