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醫院「心·肝寶貝」公益項目在4700米海拔綻開「生命之花」

2020-12-05 澎湃新聞

中山醫院「心·肝寶貝」公益項目在4700米海拔綻開「生命之花」

2020-07-22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今天(7月22日),三名來自西藏自治區崗巴縣的貧困先心病患兒的最後一位「心寶貝」普布片多出院了,將於翌日踏上歸程。而在一周前,5歲的白瑪潘多和14歲的桑珠已經順利出院。「衷心感謝中山醫院的精心診治,感謝陳灝珠院士醫學發展基金給予的支持幫助,扎西德勒!」陪同三名患兒前來中山醫院醫治的崗巴縣人民醫院次旺巴珍醫生、格桑醫生給醫務人員獻上了潔白的哈達,也送來崗巴縣人民對中山醫院的美好祝福。

中山醫院「心·肝寶貝」公益項目(2020)全記錄

2020年6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援藏醫療隊在為群眾健康普查中發現三名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藏族孩子,隊員陸樹洋是心臟外科專家,憑著紮實的臨床基本功,給小患者們做心臟聽診就有了初步判斷。再通過遠程連線中山醫院心臟超聲診斷科的同事,判斷其中一名14歲男孩患有先天性室間隔缺損,另兩名14歲和5歲的女孩患有先天性動脈導管未閉,急需進一步確診和治療。由於當地醫院不具備開展先天性心臟病手術治療的條件,且這三位患者都來自當地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無力承擔相關的醫療費用,醫療隊當即向中山醫院匯報該情況。幸運的是,經醫院與復旦大學陳灝珠院士醫學發展基金商討,確定將他們納入基金 「心·肝寶貝」救助計劃。

7月9日晚上,一架從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和平機場出發,歷經7個多小時航程的飛機降落在上海虹橋機場。在這次航班所搭載的旅客中,就有這三名藏族先心病孩子的救助隊伍,他們在中山醫院醫務處的安排下,落地後直奔醫院。這是一場對來自海拔4700米的高原「花朵」展開的生命援助。

陪同辦理入院登記

考慮到患者來自高原地區且年紀較小,在充分的心理安撫和術前檢查後,7月13日上午,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教授帶領周達新教授、潘文志副教授等結構性心臟病團隊成員對兩名患有先天性動脈導管未閉的藏族小患者進行介入封堵手術,並獲得成功。術中,醫生通過穿刺外周血管,在X線透視引導和超聲心動圖的輔助下,用一根細細的導管將封堵器推送到病變的部位實施封堵。14歲的小患者術中造影見未閉的管狀動脈導管直徑12mm、長達25mm,患者外周血管細小,封堵的難度很大,手術團隊中的周達新教授是參與「心·肝寶貝」公益救助計劃的資深專家,具有豐富手術經驗。他動作輕柔嫻熟,鍥而不捨地在術中先後嘗試五個不同的封堵器,最終封堵成功。

葛均波院士介紹道:「對於生活在高原地區的患兒來說,心臟疾患會嚴重影響到他們的日常生活。通過這次手術,她們以後就能像正常孩子一樣生活,健康成長為盛開在高原地區的『花朵』。」

另一名患有先天性室間隔缺損的患兒,則由心外科主任王春生教授團隊診治,王春生教授為患兒進行了肺動脈導管檢查並測算相關數據,與葛均波院士團隊一起對進行全面評估,雖然認為具備手術機會,但結合患兒及家屬的意願,決定暫時以內科綜合治療為主。

患兒出院前夕,中山醫院心內科副主任周達新教授和陳灝珠院士醫學發展基金主任陳芸女士一起前往病房探視,並將陳灝珠院士的新版傳記《拓醫學路 逐中國夢》贈送給他們,勉勵孩子們好好學習、茁壯成長,在追逐中國夢的道路上貢獻自己的力量。

中山醫院副院長錢菊英介紹說,醫院自2013年始援建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人民醫院,2019年起又增加對口幫扶日喀則市崗巴縣衛生服務中心,並已派出兩批醫療隊赴崗巴。崗巴縣平均海拔4700米,年平均氣溫1.5℃,創下了中山醫院醫療援建的最高海拔紀錄。中山援藏醫療隊克服高原特殊氣候帶來的種種困難,精準、高效開展醫療幫扶工作。這場對高原「花朵」的生命援助,正是緣起於此。「我們全力做好本次醫療援助從前期聯絡、接機到入院安排的全過程保障,確保整個醫療流程更加安全、完善。」中山醫院醫務處鎖濤副處長表示。「中山醫院援建醫療隊+『心•肝寶貝』公益救助是我們的第一次嘗試,這次的成功經驗將有助於我們建立一種全新的援建方式,切實為援助地的貧困病患帶去治療和希望。」醫務處處長孫湛坦言。

據中山醫院黨委副書記李耘介紹,這次援助受到了復旦大學陳灝珠院士醫學發展基金的醫療精準扶貧項目——中山醫院「心•肝寶貝」公益計劃的鼎力支持。精準醫療幫扶工作無縫對接醫療精準扶貧項目,中山醫院始終圍繞「一切為了病人」的理念,全流程、全生命周期地做好對貧困患者的援助救治工作,擔當社會責任,踐行使命初心。中山醫院「心•肝寶貝」公益救助已開展4年,中山醫院的陳灝珠院士、樊嘉院士、葛均波院士親自參與,為幫扶對象樹立了極大的信心,也為廣大醫務工作者起到了積極的示範和引領作用,將中山精神代代傳承。

三位「心肝寶貝」順利出院

本次公益救助中,著名內科心血管病專家,已96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灝珠教授也來到現場,與同事們一起討論病例,研究診療方案,他勉勵大家發揚中山精神,傳遞醫者仁心。「為了本次公益救助,我們研究所四個黨支部都提前作了充分動員,多名黨員專家既在醫療團隊中擔當關鍵角色,又做起小患者們的後勤保障員和心理輔導員。」中山醫院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第四黨支部副書記周俊這樣說。

據悉,中山醫院「心•肝寶貝」醫療公益救助項目於2017年正式啟動,截至目前已成功救助來自雲南、西藏貧困家庭的46位先心病患兒和14位肝臟疾病患者。今年,「心·肝寶貝」救助計劃通過中山醫院援藏醫療隊,為來自西藏崗巴地區的先心病患兒送去了康復的希望,在4700米海拔綻開出一朵朵「生命之花」。

原標題:《中山醫院「心·肝寶貝」公益項目在4700米海拔綻開「生命之花」》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公益行動步履不停 奧克斯的溫暖走進海拔4700米崗巴縣
    崗巴縣全縣平均海拔4700米以上,是我國極寒邊境之一,全年有三分之二的時間處於低溫季節,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當地還有20所幼兒園的供暖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得知這一情況的奧克斯也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與援助西藏發展基金會共同發起「守護溫暖」公益活動,為崗巴縣的20所幼兒園捐贈100臺奧克斯空調,致力於為崗巴縣的孩子構建溫暖舒適的學習、成長環境。
  • 陳灝珠:為國為民的「生命之花」永恆綻放
    他就是中國當代心臟病學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終身榮譽教授陳灝珠。陳灝珠院士於2020年10月30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6歲。   在陳灝珠成為名醫的多年後,曾有人問起:如果生命再來一次,你是否還會做出同樣的選擇?他笑著回答:「無疑還會如此。我註定要成為一名醫生。」
  • 海拔4700米奮戰100餘天 500千伏甘橋線118號鐵塔搶險完成
    10月26日晚上,在海拔4700米的折多山山頂,經過近百名電力搶險人員奮戰100餘天,國網四川電力完成了500千伏甘橋線118號鐵塔的搶修改造。隨著線路恢復送電,甘孜州9市縣120萬群眾的用電和甘孜州電網安全穩定運行重新獲得了保障。
  • 海拔4700米的崑崙山「虐車」是一種什麼體驗?
    在冬季,到零下45℃的漠河;在夏季,到50℃高溫的吐魯番;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連續試驗數月;平均每人每年有300天以上在偏遠地區測試,每天測試裡程超過300公裡。8月27日,長安歐尚第四季「超級測試員」活動來到海拔4700米的崑崙山上,以行業首次公開測試的方式,現場見證了10萬級SUV——長安歐尚X5通過高原極低溫冷啟動、高原急加速、高原200公裡揚塵、高原陡坡攀爬和高原長下坡制動等測試。
  • 海拔4700米!高寒山地拔點戰鬥演練
    戰鬥演練 在海拔4700多米的喜馬拉雅山脈南麓,正在這裡駐訓的西藏軍區某合成旅,組織部隊展開了一場多兵種、全要素山地拔點戰鬥演練 ,全面檢驗高寒山地條件下的多兵種相互配合和協同作戰能力,進一步提高部隊的綜合實戰效能
  • 與青浦百姓同心,守護心健康 ——記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
    他就是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的心內科劉海波主任,自2020年4月份離開工作多年的東方醫院來到我院心內科主持工作以來,這種工作狀態已經成為他的日常,緊張而有序。胸痛中心建設,造福青浦人民胸痛中心的申報及建設是我院當前的主要任務之一,自去年9月份起,我院已經陸續開展了胸痛中心的相關工作。
  • ...中山醫院青浦分院呼吸內科護士長王菊莉獲得「2020年上海市勞動...
    【喜報】中山醫院青浦分院呼吸內科護士長王菊莉獲得「2020年上海市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光榮稱號!中山醫院青浦分院呼吸內科護士長王菊莉獲得「2020年上海市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光榮稱號。
  • 中華慈善總會「苦盡肝來」項目救助小寧紀實
    在一籌莫展之際,小寧父母有幸聯繫到了中華慈善總會「苦盡肝來」終末期肝病患兒醫療救助項目辦的工作人員。11點左右「苦盡肝來」項目辦執行主任董萍、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肝膽外科孫百軍主任等工作人員在北京清華長庚醫院住院部迎來了遠道而來的小寧一家人,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知名肝膽胰專家、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執行院長董家鴻院士為小寧會診,會診之後,小寧開始了各項檢查,項目辦工作人員全程陪同協助其檢查。
  • 走訪全國海拔最高縣醫院:在海拔五千米「生命禁區」託起希望
    春夏之交,藏北那曲雙湖縣依然大雪紛飛。作為全國海拔最高縣,這裡平均海拔5000多米,每年有10個月的漫長冬季,最低氣溫零下40攝氏度,含氧量約為內地的40%,人均壽命58歲,是醫學界眼中的「生命禁區」。
  • 「水晶寶寶」公益救助項目走進貴州
    「水晶寶寶」公益救助項目走進貴州 2020/12/26 08:21 來源:溫州商報 編輯:單暉 瀏覽:2382
  • 陳灝珠院士「生命之花」醫學人才培養項目啟動—新聞—科學網
    本報10月30日上海訊(記者黃辛),以「綻放生命之花」為主題的陳灝珠院士醫教研工作六十六周年暨「生命之花」醫學人才培養項目啟動儀式今天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舉行
  • 在「生命禁區」託起生命希望——走訪全國海拔最高縣醫院
    新華社拉薩6月5日電 題:在「生命禁區」託起生命希望——走訪全國海拔最高縣醫院  新華社記者張京品、格桑邊覺  春夏之交,藏北那曲雙湖縣依然大雪紛飛。作為全國海拔最高縣,這裡平均海拔5000多米,每年有10個月的漫長冬季,最低氣溫零下40攝氏度,含氧量約為內地的40%,人均壽命58歲,是醫學界眼中的「生命禁區」。
  • 走過五十年,用「閃亮成績」締造了「世界奇蹟」 復旦大學(中山醫院...
    時光長廊中,另一幅28年前的畫面與之交織重合:在1991年的上海國際肝癌肝炎會議上,生存10年以上的30位肝癌病人以一曲合唱「震撼」了國內外專家。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中國工程院院士、復旦大學(中山醫院)肝癌研究所名譽所長湯釗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抗癌協會前任理事長郝希山,中國抗癌協會副理事長李強、秘書長王瑛,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秦淨,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復旦大學(中山醫院)肝癌研究所所長樊嘉,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黨委書記汪昕,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
  • 北京302醫院王景林教授親臨新科醫院會診
    萌萌 上海新科醫院作為中國肝健康保障工程評選為上海市定點醫院,定期會有京滬三甲醫院的知名肝病專家到院親診,為上海百姓提供最先進最專業的診療服務。
  • ​在海拔6米的地方烤海拔3000米的犛牛肉
    每天從雲南香格裡拉空運回來,在中山做成犛牛肉火鍋,或者特色土鍋烤肉,再配上雲南的特色啤酒,讓海拔6米的中山人吃到海拔3000米的美味。她是飄在古城的候鳥驕陽似火的盛夏中午,依然是林肯航海家和冒險家,帶「美味回歸」一行人來到古鎮,找到了隱藏在商業體角落的海拔6米藏火鍋店。
  • 在海拔4479米 標記生命的溫度
    夏天的陽光給海拔4800米的青藏高原帶來了短暫的溫暖。低矮的植物趁著短促的春夏快速生長,競相開出比葉子大得多的花朵爭奇鬥豔;脾氣很大的藏犛牛在高原上橫衝直撞;棕熊用鋒利的前爪挖開鼠兔的洞穴獲得美餐;數萬隻藏羚羊從新疆阿爾金山、西藏羌塘和三江源,成群結隊地長途跋涉,來到可可西裡腹地卓乃湖產仔。
  • 《寶貝,為你讀詩》公益活動李開復朗誦《一粒沙子》
    ­  驚蟄時節,著名天使投資人李開復首次上演詩歌朗誦新年首秀,在《寶貝,為你讀詩》公益活動中,以一首兒童詩歌《一粒沙子》溫暖了孩子的心靈。李開復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談論孩子教育的話題,他並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太乖,而是希望他們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並鼓勵孩子在成功和挑戰中學習成長。
  • 為了沒有肝炎的未來:河南尉氏縣啟動中國消除C肝聯盟公益項目
    12月4日,中國消除C肝聯盟公益項目在河南省尉氏縣中心醫院隆重啟動。項目將在莊輝院士、魏來教授等著名肝病專家指導下,協助尉氏縣搭建上下聯動的群眾健康教育、基層醫生培訓、高危村鎮居民篩查、C肝患者治療引導通路,促進本地消除C肝工作。
  • 中山三院援藏醫療隊成功救治1.57公斤重「巴掌」寶寶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12月31日從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獲悉,該院援藏醫療隊高質量完成了為期八個月的對口幫扶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察雅縣人民醫院任務,載譽歸來。 察雅縣位於西藏自治區東部,地處橫斷山脈,海拔3200米,交通不便,醫療水平有限。
  • 玫瑰公益——孕產婦關愛巾幗志願服務項目啟動
    9月15日,適逢廣東省第一例試管嬰兒誕生紀念日,由市婦聯主辦、市婦女兒童福利會和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支持、市婦女志願者協會承辦的「玫瑰公益——孕產婦關愛巾幗志願服務項目」(孕育生命——關愛家庭生殖健康巾幗志願服務項目)啟動並開展首場講座,這是市婦聯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關於「優化生育政策,提高人口質量」戰略部署,促進婦女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