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油不是油,蝸牛不是牛,外耳道膽脂瘤不是腫瘤……

2020-12-07 騰訊網

【導讀】 「醬油不是油,蝸牛不是牛,壁虎不是虎,瀑布不是布,外耳道膽脂瘤不是腫瘤……本文帶你了解外耳道膽脂瘤!

如今,人們談「瘤」色變,因為腫瘤很多時候和癌症就沾邊了,但事實上,外耳道膽脂瘤並非真性腫瘤,而是一種良性病變。外耳道膽脂瘤是由於各種原因引發的外耳道脫屑、膽固醇結晶堆積、上皮塊包裹所致的慢性炎性疾病。

不是腫瘤,卻也很嚴重

據悉,大約每1000個耳科患者中就有1個外耳道膽脂瘤患者。外耳道膽脂瘤不僅會損害聽力、導致耳內流膿,若治療不及時,病變會像雪球一樣,越聚越大,可侵犯中耳、乳突、頸靜脈球或面神經,甚至引起顱內外嚴重併發症而危及生命。

科普小課堂

什麼是膽脂瘤?膽脂瘤有哪些危害?接下來由長春長庚眼耳鼻喉醫院醫生來為大家解答:

科普1.什麼是外耳道膽脂瘤?

膽脂瘤介紹

膽脂瘤在中耳內呈囊性結構,具有惡性腫瘤般的侵蝕破壞,卻並非真性腫瘤!膽瘤脂呈白色,內壁是復層鱗狀上皮,外層覆蓋以厚薄不一的纖維組織、內含脫落壞死上皮、角化物質及膽固醇結晶,故稱膽脂瘤。

科普2.膽脂瘤有哪些危害?

危害

這種疾病破壞性較大,可以破壞耳朵裡面的重要結構,比如具有傳音功能的聽小骨和面神經,從而可以造成聽力損失或者面癱。

更為嚴重是還可以破壞耳朵周圍的骨頭,我們知道耳朵上面就是腦組織,僅隔了一薄層骨頭,如果膽脂瘤一旦破壞這層骨質,炎症就會侵入到腦子裡面,引起腦部感染,嚴重的會引起腦膿腫,危機患者生命。

對於耳部不適的患者來說,應該早發現,早治療。當患者出現聽力下降、耳道流水、流膿後及時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就診,檢查耳道、鼓膜及聽力學檢測,可疑膽脂瘤的患者予以顳骨CT或MRI 檢查進行明確。

耳科醫生推薦:

醫生簡介:戴海江,北京首大眼耳鼻喉醫院主任醫師,北京同仁醫院主任醫師、教授,畢業於首都醫科大學醫療系,從事臨床工作30餘年,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及耳鼻咽喉科研究所黨支部書記。專業特長為耳顯微外科,各型聽力重建,耳廓再造整形等。

擅長領域:顯微耳外科,聽力重建,外耳畸形整形等。

相關焦點

  • 成都民生耳鼻喉科普:「膽脂瘤型中耳炎」——耳朵裡的破壞王
    其實,並非所有的中耳炎都具備這三個特點,今天要為大家介紹一種特殊的中耳炎——中耳膽脂瘤,也叫「膽脂瘤型中耳炎」,它還有個稱號——耳朵裡的破壞大王。  膽脂瘤雖然有「瘤」字,卻不是真的瘤子,而是能產生角蛋白的鱗狀上皮在中耳、上鼓室、乳突、巖尖的聚集。雖然它不是瘤,卻可以像瘤子一樣破壞耳內乃至周圍的結構!
  • 蝸牛不是牛、壁虎不是虎這我知道,美洲獅不是獅、斑鬣狗不是狗?
    在生活中人們也會用一些常見的動物名字來對另一種形象接近的動物來冠名——眾所周知:蝸牛不是牛,壁虎不是虎最早觀察蝸牛的人覺得蝸牛帶觸角的腦袋很像一個牛腦袋,而牛是生活中常見的動物,能讓人們心裡產生一個具體的形象。而壁虎呢,雖然長得不像老虎,但它是在牆壁上的王者,捕食昆蟲就如老虎一般,古人就以「善捕蠍蠅,故得虎名」來為它命名。
  • 杭州78歲大伯掏耳朵竟然「掏出」腫瘤
    視頻耳內窺鏡下可見右側外耳道後壁有棕黑色及白色洋蔥皮樣新生物附著,醫生考慮診斷為外耳道膽脂瘤。聽到醫生的診斷,徐大伯頓時慌了神:「怎麼好好的耳朵裡生了瘤呢?」他馬上快速回憶起這幾年自己對耳朵曾經做過的那些事,「我平時最愛的就是掏耳朵,平時有空,我就會拿個棉棒或牙籤啊,有時候手邊有什麼順手的東西,我都會拿來掏一下。」
  • 挖耳SHI挖出腫瘤,還會有生命危險!這個動作你還敢做嗎?
    視頻耳內窺鏡下可見右側外耳道後壁有棕黑色及白色洋蔥皮樣新生物附著,梅醫生考慮診斷為外耳道膽脂瘤。聽到醫生的診斷,徐大伯頓時慌了神:「怎麼好好的耳朵裡生了瘤呢?」為明確診斷,梅醫生又為徐大伯開出了螺旋CT檢查,結果顯示大伯的右側外耳道骨壁、乳突區及聽小骨骨質均被破壞、吸收,這些症狀可能就是膽脂瘤破壞聽小骨的傳導功能而引發聽力下降,又侵犯到面神經引起的面癱的結果,如果再不及時進行幹預,侵犯入腦就會引發生命危險。
  • 當心中耳膽脂瘤!
    德州市中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李慧提起「膽脂瘤」,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說起「中耳炎」應當就不太陌生了。德州市中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李慧介紹,「中耳膽脂瘤」是中耳炎的一種,它主要表現為長期耳流膿,分泌物有特殊臭味、聽力下降、鼓膜穿孔。
  • 非洲大蝸牛不是法餐蝸牛 若食用可能感染腦膜炎
    不是所有的蝸牛都是可以食用的。非洲大蝸牛是許多人畜寄生蟲和病原菌的中間宿主,大家不要混淆了。晨報記者劉宇瀚見習記者吳雪瑩「這不就是法國大餐裡的蝸牛嗎?」疑問1法國菜不是有蝸牛嗎?「它就是法國大餐裡的蝸牛,可以吃的。」家住嶽陽小區的熱心讀者黃先生更是致電晨報熱線,肯定地說。讀者@不貧嘴會死星人看到巨型蝸牛圖後,發出疑問:「這不就是非洲大蝸牛嗎?這種蝸牛在廈門雨後的草地上,隨處可見。很常見的食用蝸牛啊!」
  • 當心中耳膽脂瘤!請及時治療
    中耳膽脂瘤是腫瘤嗎?大家不必緊張,膽脂瘤是一種能產生角蛋白的鱗狀上皮在中耳腔的聚集。它不是真正的腫瘤,但由於它破壞吸收骨質,可引起顱外、顱內等併發症,所以對患者有潛在的危險。膽脂瘤的分類先天性膽脂瘤為胚胎期的外胚層組織遺留於顱骨內發展而成。一般沒有耳流膿及鼓膜穿孔表現,所以常常被忽視。多數患者無意中發現聽力下降來就診。
  • 超市買醬油,真不是越貴越好,看清4個指標,1分鐘學會挑好醬油
    可做出來的紅燒肉、小雞燉蘑菇真的很好吃,現在醬油品種太多,什麼生抽、老抽、海鮮醬油、紅燒醬油……,超市貨架一排排醬油,讓人眼花繚亂,不知道該選哪種,總不能都買回家吧?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該選哪種?
  • 中大發明「香港耳瓣手術」 徹底根治膽脂瘤
    一項研究發現,六成接受傳統治療膽脂瘤手術病人繼續出現病徵,但中大發明的「香港耳瓣手術」卻能徹底根治病情。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專家稱,膽脂瘤是一種常見但有潛在危險的慢性中耳病。中大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學務主管唐志輝指出,膽脂瘤並非傳統腫瘤,病因是連接咽喉和中耳的耳咽管功能失衡,令耳內鼓膜上皮細胞不正常地向中耳生長,脫落的皮屑不斷積存且像滾雪球般愈滾愈大,看似一顆珍珠,有機會影響面部神經、內耳甚至壓毀聽小骨影響聽力,產生的惡臭膿液更可導致腦膜炎及腦膿腫。
  • 腫瘤就是癌症嗎?是也不是!
    腫瘤是癌症,也不是癌症!腫瘤是機體在內因、外因多種致瘤因素長時間作用下,局部的組織細胞發生變化不再受機體調控、異常增殖而形成的新生物。從形態上分有實體性腫瘤、血液性腫瘤,人們說腫瘤一般是指實體性腫瘤。有一部分腫瘤除了不聽人體指揮,它們還有可能騷擾鄉鄰,四處擴張,這些傢伙就是惡性的腫瘤。良性腫瘤都是「窩裡橫」,一般不會出去惹事,比如體表脂肪瘤、乳腺纖維腺瘤等。還有一部分腫瘤介於良惡之間,比如常見的胃腸道間質瘤,直徑很小時一般都是良性,超過2cm就可能變壞了!
  • 大海變「醬油水」散發刺鼻臭氣 不是赤潮疑似是人為排汙
    原先的碧海藍天不見了,大海成了「醬油水」一樣的顏色,還有臭味。難道是赤潮侵襲?五緣大橋附近金象灣泰國餐廳的一名廚師說,這裡每天漲潮時海水很正常,一退潮海水就變色了。  ■碧綠的海水成了「醬油水」  昨天下午5點半,記者來到五緣大橋橋頭附近。
  • 蝸牛遊戲總裁石海:劍網叄與九陰不是一個量級
    蝸牛遊戲總裁石海在大會現場接受了網易遊戲頻道記者的獨家專訪,石總表示:武俠網遊《九陰真經》在各方面已經具備了大作的品性,與《劍網叄》等武俠網遊不是一個量級的作品;另外,石總透露了《九陰真經》的具體測試節點:將在今年4月進行一次封閉測試,暑假大規模推出。
  • 世上的生物不是公的就是母的?蝸牛、蚯蚓...不服!
    來源:知識就是力量公眾號世界上的生物,不是公的就是母的嗎?答案是否定的。這世上很多生物的性別,沒有那麼簡單,有很多動物身上會有兩性腺體,有的可以同時存在,也有的不同時存在。很奇妙吧!今天知力君就來帶你看看哪些生物有這樣的特徵,它們身上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 又不是消化道腫瘤,肺癌為何影響食慾?
    又不是消化道腫瘤,肺癌為何影響食慾?老爺子很不解,說自己並不是消化系統的毛病,怎麼會老是食欲不振,不想吃東西呢?確實在臨床上,晚期肺癌病人食欲不振非常多見,導致病人出現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晚期肺癌病人出現食慾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
  • 不是誰都需要做「腫瘤基因檢測」
    不少人第一次知道「腫瘤基因檢測」,都是從這些明星名人開始的。但什麼是基因檢測?基因檢測適合所有人嗎?科學的防癌方式是什麼樣的?今天,日課就為你一一詳解腫瘤基因檢測並不適合所有人基因承載了人體的所有遺傳信息,它的化學本質是DNA。當基因出現異常,就會影響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嚴重時會導致疾病。癌症是一種基因病,絕大多數腫瘤是環境與遺傳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 腫瘤和癌症,不是一回事兒?
    人們往往把身上長了包塊腫塊說成是長了腫瘤,多數情況下這種說法是對的,因為腫瘤多數表現為包塊的形式,但又不完全對,因為腫瘤有時並不一定就形成可見的包塊,比如白血病(也俗稱血癌),而且包塊也可能並不一定就是腫瘤,比如某些炎症也可能形成炎性包塊,外傷也可能形成血腫或水腫包塊,這些當然不能算作是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