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數字醫療獨角獸微醫入股杭齒前進事項有了重大進展。7月15日,浙江省國資委走完程序,批覆放行,杭州廣發科技斥資6.22億元,成功收購國內A股上市公司杭齒前進19.99%的股權,晉身第二大股東。
廣發科技成立於2004年,微醫集團創始人兼CEO廖傑遠直接持有21.88%的股權,通過西藏健雲持有77.90%的股權,為實際控制人。2019年1月,數字醫療獨角獸微醫集團舉牌上市公司易聯眾,持股9.58%,成為易聯眾第二大股東。
短短半年時間,廖傑遠的微醫系通過摘牌、舉牌方式進入兩家A股上市公司,一氣呵成、乾淨利落,崛起為產業市場的一顆新星。摘牌杭齒前進、舉牌易聯眾,全面升級微醫系的產業生態,作為網際網路創業老兵的廖傑遠,在下一盤更大的產業棋局。
樂土社了解到,蕭山國資掛牌轉讓杭齒前進19.99%的股權,醞釀於一年前,是一個地方國企混改的樣板工程。
2018年11月,上市公司杭齒前進發布提示性公告,持股45.01%的蕭山國資拉開混改大幕,計劃以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轉讓杭齒前進19.99%的股權。2019年2月,杭齒前進第二次公開,開列出公開「選婿」的高門檻,要求擬受讓方或其關聯的企業集團,整體市值或估值超過300億元,從事於包括人工智慧、網際網路+、高端裝備製造在內的國家戰略新興產業。
3月下旬,持續半個月的公開「選婿」告一段落。蕭山國資發函告知杭齒前進,僅有杭州廣發科技體表相關投標文書,繳納1.2億元交易保證金,並最終通過評審,成為杭齒前進股權交易唯一的受讓方。4月底,在持續一個月的交易細節談判之後,蕭山國資與廣發科技籤訂《股權轉讓協議》,最終以7.78元/股的交易底價、6.22億的交易總對價,轉讓杭齒前進19.99%的股權。
根據交易雙方的約定,股權轉讓完成之後,蕭山國資持股25.02%,仍為杭齒前進第一大股東、實際控制人;廣發科技持股19.99%,為第二大股東。由6名非獨立董事、3名獨立董事組成的杭齒前進董事會也將改組,蕭山國資有權提名3名非獨立董事,其中包括董事長人選;廣發科技有權提名2名非獨立董事,其中包括副董事長人選。
國內四大資管公司之一的巨擘東方資產在杭齒前進持股6.21%,為第三大股東,有權推薦一名非獨立董事人選。
杭州蕭山向來是一塊民營經濟的沃土,國內大型民企萬向集團、傳化集團、數字醫療獨角獸微醫集團總部所在地都在蕭山。民企壯大,國資也不示弱,作為蕭山的「老字號」國企,杭齒廠與杭發廠、杭二棉廠並稱,為蕭山國資的「老三廠」。
微醫集團總部
杭州齒輪箱廠創立於1960年,產區位於錢塘江南岸,佔地面積56.8萬平方米,控股子公司、實際控制子公司19家,為國內傳動設備工業王冠上明珠之一。早在2001年,杭齒廠便已完成債轉股改制,2008完成股份制改造,2010年10月在上交所成功上市。作為國內齒輪、傳動設備競爭力最強的大型骨幹企業之一,杭齒與重齒齊名,在船用齒輪箱、工程機械變速箱、粉末冶金摩擦片的細分板塊,市佔率位居全國第一。
另一方面,作為老國企,杭齒前進一直受困於體制、機制。在國內製造業的寒冬,杭齒前進主業持續虧損,又面臨迫在眉睫的廠區搬遷,亟待通過混改,引入新鮮血液,再造體制、機制,釐清產業發展的方向。
2019年初,計劃香港上市的微醫啟動了成立以來最大一次架構重整。以「微醫雲」為核心支撐平臺,面向政府、消費端和微醫會員三箭齊發,構成微醫主營業務陣容,作為行業開放平臺,微醫的工程師隊伍超過1200名。在投資條線,微醫則加快醫療科技產業布局的步伐,規劃出一體兩翼的新格局。
一體,即微醫的主體業務,以科技賦能醫療為使命,打造國內最大的數字醫療網絡。兩翼,則是在「軟」的方向舉牌上市公司易聯眾,打通醫療、醫藥、醫保的數據鏈和服務鏈,打造國內最大的三醫聯動平臺「三醫聯」;在「硬」的方向,則是摘牌上市公司杭齒前進,對接杭齒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高端與智能製造能力,打造智能醫療設備的新高地。
三醫聯動平臺發布廖傑遠(中間)
2018年11月,在烏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微醫聯合易聯眾、海西醫藥交易中心,發起三醫聯動科技平臺「三醫聯」。進入2019年,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微醫入主海西醫藥交易中心,通過二級市場舉牌的方式,參股易聯眾,「三醫聯」平臺的三家主流公司先由業務,再由股權捆成穩固的聯盟。在國家醫保局成立以來的第一次公開招標中,三醫聯平臺大顯身手,在9個標段中成功中標3個,崛起為三醫聯動信息化建設第一方陣。
在智能醫療硬體方向,微醫早有涉獵,先後推出了面向家庭的微醫通、面向藥店的「藥診店」、面向企業的智能醫務室,面向家醫公衛的智能雲巡診車,以及兩款AI智能醫療設備——乳腺癌篩查機器人、AI眼底一體機。2018年5月,微醫向全球領先的第三代基因晶片、基因測序儀公司生捷科技投資數千萬美元,並與生捷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在華成立合資公司,提供國際最先進水平的基因晶片、基因測序服務。此舉進入杭齒前進,微醫的智能硬體產業無疑多了一個加速器。
2019年4月,在杭州灣信息港「華佗健康小鎮」的啟用儀式上,廖傑遠透露,微醫與生捷科技聯合發布了結合新一代高密度DNA晶片的可攜式基因檢測儀,第三代高通量基因設備有望在年內落地中國。杭齒前進的高端製造能力,加上微醫、生捷的基因晶片、第三代基因測序儀,此次投資的產業意圖也浮出水面。
在國內網際網路圈,作為醫療科技獨角獸微醫掌門人的廖傑遠,與字節跳動張一鳴、美團王興同是來自福建龍巖,並稱為新一代網際網路的「龍巖三傑」。2018年5月,微醫完成由友邦保險、新創建集團領投的5億美元戰略融資,成為國內醫療健康領域最大規模的Pre-IPO融資。微醫的投後估值55億美元,超越一眾國內A股上市公司。
廖傑遠,在醫療圈為達人,在國內產業資本圈也並非「新面孔」。
微醫近十年發展,一共推進了四輪融資。2012年1月,創辦三年的掛號網(微醫集團前身)獲得晨興創投、風和資本2200萬美元的A輪融資。2014年10月,由騰訊領投,復興資本、晨興創投、啟明創投跟投,掛號網獲得1.06億美元B輪融資,刷新當年的行業融資紀錄。2015年9月,在網際網路醫療最為火爆的風口,掛號網再次刷新行業融資紀錄,獲得國開金融、騰訊、復星醫藥共同投出的3.94億美元C輪融資。
全國首家網際網路醫院——烏鎮網際網路醫院
2012年12月,在當年的烏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期間,微醫與桐鄉市政府籤約,合作創建國內第一家網際網路醫院——烏鎮網際網路醫院,一舉奠定在國內醫療科技圈的頭羊地位。以科技為核心,賦能三醫,逐次上下遊延伸,從行業平臺於產業生態兩個維度撬動科技醫療行業,正是獨特的廖傑遠式打法。
圍繞雲、消費、會員為核心戰略,這是全球科技巨頭亞馬遜的戰略布局。在6月25日舉行的「2019羅漢堂數字經濟年會」上,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爾文·羅思(Alvin Roth)稱,微醫的商業模式與亞馬遜相似,是醫療領域的亞馬遜。戰略入股杭齒前進,預示著微醫系在智能硬體板塊更深層次的介入。一手是「軟」的易聯眾主攻醫保平臺、一手是「硬」的杭齒前進聚焦智能製造,短短半年便入局兩家國內A股上市公司的微醫系,醫療界的亞馬遜版圖再次擴張。
易曰:潛龍在淵,騰必九天。在資本界,十億美元估值為獨角獸,百億美元稱為超級獨角獸,千億美元則被稱為「潛龍」。而中國四萬億規模的醫療健康行業,有望醞釀一條千億美元估值的潛龍。撰文| Bugle X
責任編輯:韓璐(EN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