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有保障」到「多場景」,360 數科將「以用戶為中心」做到極致

2021-01-18 極客公園

經過近幾年的紮實推進,我國在數字金融領域已經取得了全球領先的優勢,同時也建立起了較為完善的普惠金融體系。而隨著金融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金融服務的快速普及,服務質量和消費者體驗的重要性也愈加凸顯。在 12 月 22 日舉行的 360 數科「智能、普惠、連結——360 數科技術開放日」深圳場中,360 數科技術助理總裁宋榮鑫就分享了公司以三大技術平臺實現「多場景」、「高效率」、「可承擔」、「有保障」四大核心用戶體驗的實踐經驗與成果。

從「人找錢」到「錢找人」 極致的用戶體驗是發力消費金融的關鍵

金融科技企業該如何發力普惠金融業務?在宋榮鑫看來,以網際網路思維提升用戶體驗是企業在信貸市場站穩腳跟的重要因素,「在消費金融領域,用戶是商業的起點,極致的用戶體驗則是實現增長的關鍵。而用戶體驗的核心則可歸納為多場景、高效率、可承擔、有保障。」

目前大部分金融科技企業通過 App 投放廣告,用戶在需要時通過 App 搜索實現服務,這屬於典型的「人找錢」思路。對此,宋榮鑫認為,這並不是最好的用戶體驗,滿足「多場景」需求,應從過去的「人找錢」轉變成「錢找人」,這考驗著一家公司能夠在多樣化的消費場景觸達成用戶的能力。

高效率是指要支持用戶快速獲取授信以及快速完成消費。「我們之前做過一個研究,用戶在申請借款提交完資料之後超過 2 分鐘,每隔一分鐘動支率會下降 0.5%,這說明用戶覺得你很慢,等了半天還不出額度,乾脆走了。」宋榮鑫表示。

可承擔和有保障則強調用戶的權益保障。一方面,貸款的額度並不是越高越好,平臺需要給到客戶一個能承擔的額度;另一方面,用戶提交的個人資料等隱私信息要得到良好的保護,保障客戶不會因信息洩露受到詐騙。

宋榮鑫認為,實現以上四個核心用戶體驗,金融機構即可融合網際網路思維,通過用戶體驗,讓服務穿透場景,最終實現快速增長。

連結普惠金融兩端 360 數科利用技術將簡單化推向極致

事實上,優質的用戶體驗需要金融科技企業具備強大的技術積累,基於此,360 數科打造了 APS(嵌入式金融平臺)、Argus(智能風控引擎)、CLOUDBANK(智能撮合系統)三大產品實現四個核心用戶體驗。

為打造「多場景」下的用戶體驗,360 數科首創「嵌入式金融」,將關鍵交易拆分成原子微服務,通過開放 API 的方式賦能給合作方,使其能夠直接調用並自由地對交易進行彈性組裝。同時,為縮短單一場景的對接時間,360 數科還研發了自動沙盒工具,將交易代碼放入沙盒,無需人工便能自動跑通對接流程,使對接時間壓縮至一周時間。

此外,服務上線後,不管是電商還是 EPR 平臺,其用戶都可直接調用 360 數科的服務。可以說,360 數科以一種有創造力的方式,把金融服務千變萬化地使用起來。目前,通過「嵌入式金融」,360 數科已快速接入手機通訊、電商、生活服務、社交、影音娛樂多個行業以及多個場景。「經過半年多的發展,我們的 GMV 達到 150 億;12 月授信量增速預估是 1 月份的 3 倍多,獲客成本降低 70%。」宋榮鑫表示。

在用戶通過場景實現觸達後,360 數科以 Argus 智能風控引擎使用戶得到可承擔、有保障的金融產品。通過 Argus,360 數科保持了高達 40% 以上的通過率,同時不良率維持在 2% 以下。

宋榮鑫透露,亮眼的風控數據背後,考驗的是 360 數科一整套嚴謹高效的風控技術體系。「Argus 最核心的功能是幫助我們全面深入地了解客戶,單從技術上來說,我們使用了千面標籤、行為識別、聯邦學習、高度並發等技術集成,助力 Argus 完善數據驅動、複雜計算及持續計算三大功能。基於此,Argus 能準確識別出用戶能承擔的額度,從而讓我們能夠通過一系列綜合策略,提升用戶體驗。」

在連接多場景並實現風險控制外,360 數科還創建了多場景、高效率的工作流系統 Cloudbank。Cloudbank 通過智能分發連結金融機構並對金融機構的風險定價、計費模式、客戶篩選、系統能力等要素進行分析,對其所能夠提供的金融產品進行分類,從而將供需兩端進行更精確匹配,為客戶推薦最符合其需求的金融產品。目前,360 數科已連結 100 多家金融機構,400+款個性化產品,擁有逾 800 億的餘額規模,交易成功率 99%,復借率達到 86.7%。「發展到今天,CLOUDBANK 已經成為我們編輯用戶體驗的關鍵利器。」宋榮鑫表示。

2020 年是《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的收官之年,我國普惠金融事業取得長足進展。在以 360 數科為代表的金融科技平臺推助下,金融產品和服務實現廣泛覆蓋,行動支付、小額信貸等新型金融服務快速普及,金融設施可得性顯著提升,金融消費者素養穩步提高。在此背景下,以技術整合消費信貸生態,大幅提升對客戶風險和需求的洞察力,優化普惠金融用戶體驗,是 360 數科持續追求的目標。宋榮鑫表示,未來,360 數科希望從用戶體驗角度出發,以自身累積的科技能力,支援分布式商業各個節點,一起打造用戶體驗最好的普惠金融。


相關焦點

  • 我做了個「分貝試驗」,發現生活中真正的「安靜」已經不多了
    但這樣的情況在生活中似乎已經被當成一種「正常現象」,甚至變成了大眾自我調侃的段子。 基於此,我做了一個「分貝實驗」:我測試了十餘個自己生活中真實場景中的分貝數,想看看自己到底生活在什麼樣一個噪音水平的生活環境當中。
  • 「悅馬星空」用戶共創計劃,長安馬自達"用戶+"的進化論
    長安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付遠洪在致辭中表示:"2020年,我們迎來了百年馬自達,長安馬自達也攜手中國用戶走過了13年的發展歷程。回顧過去的13年,長安馬自達始終堅持以用戶為中心,牢固樹立「用戶+」思維,積極踐行粉絲營銷,為用戶粉絲帶去了獨特的產品和品牌價值。
  • 埃洛克防務發布「守望者」、「觀測者」
    結合母公司AIRLOOK在製圖、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技術與服務的積累,埃洛克防務將攜手合作夥伴,深耕防務業務在應急、公安、生態、工程、工業、能源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守望者」與「觀測者」以簡單易上手的操作體驗,適用不同的應用場景。
  • 360 數科首席科學家做客 InfoQ大咖說:AI時代,誰是數據安全保衛者?
    「對於 360 數科來說,第一我們做事情是以人為本,第二我們從創立之初就帶有安全標籤,數據與信息安全是我們的強項。」「以人為本」實現智能普惠連結願景「以人為本」的金融科技的底層邏輯就是「找到人」和「看準人」。「找到人」即通過精準投放、智能運營、有效觸達,利用大數據及模型,從十億人群中大海撈針,精準定位到有需求的個人。
  • 「降維攻擊」,網際網路創新的「三體」法則
    產品到消費者手裡的時候,銷售價格是生產成本的10倍以上是非常常見的現象,如果一個企業同時有大量的媒體廣告投入,甚至可能要定價在成本的20倍、30倍才能保證企業不虧損。在這個供應鏈下,所有環節其實都非常辛苦,而消費者作為最後為所有冗雜環節買單的人無疑是承受負擔最重的。
  • 從「帶屏音箱」到「智能屏」,小度在家的兩年進化史
    在音箱逐步向家庭滲透的過程中,一個重要的趨勢不可忽視,那就是越來越多的用戶已經不再把帶屏音箱當作智能音箱去使用。顯然,如今再把帶屏音箱歸屬到音箱品類已不合時宜。以小度為代表的賽道玩家,經歷了這一新物種從摸索到確立的完整過程。最新發布的旗艦級產品小度在家智能屏 X8,重新定義了「帶屏音箱」,並開啟了「智能屏」時代。
  • 在「古板遲緩」的晶片產業,一群「寒武紀」們誕生的意義與挑戰
    撰文 | 宇多田在過去的幾年裡,一個名為「深度學習」的人工智慧技術家族在科技行業掀起了一場風暴。從幫你對手機相冊裡的自拍與萌寵進行識別分類,再到大幅度提高 Alexa 們(智能助手)與無人駕駛汽車的「平均智商」,「深度學習」這個人工智慧裡的門類,具備了更高級的對「複雜結構」進行自動挖掘的能力。
  • Air IoT:場景驅動的「空氣商業」新文明丨海爾空調
    毫無疑問,這個時代的「智慧」被數據流動所定義,「美好」則源於全方位的感知與反饋。 新技術煥新既有的場景,也創造全新的場景。融合空間、數位化汽車、碼上城市、「直播+」……當新場景、新物種不斷湧現,新商業邏輯早已進化為數據的挖掘、生產、協作與競爭。算法正在進入每個顆粒度場景,成為場景算法,支撐新「戰場」的競爭與協作。
  • 新品叫板Quest 2,愛奇藝智能的底牌「追光」與「哥倫布計劃」是什麼?
    國內首個CV頭手6DoF VR交互技術方案「追光」,彌合技術差距 CV是計算機視覺技術的簡稱,是一門讓智能設備學會「看」的科學。就VR場景來說,即通過攝像頭的圖像捕捉,結合晶片的快速運算,利用算法完成對移動物體的識別、跟蹤和捕捉,從而在VR端實現運動軌跡的反饋。基於CV技術的VR交互,可讓用戶在操作VR設備設備時,體驗更自然、更流暢。
  • 蘋果如何做到「查找離線設備」?
    但在 iOS 13 和 macOS Catalina 中,新加入的「查找離線設備」不再需要遺失的設備接入網絡也能完成定位,也就是說即使遺失的設備開啟了飛行模式,你依舊有可能從「查找」應用中接受到設備的定位信息。
  • MIT 萬字論文解析:「好用」的自動輔助駕駛背後,是犧牲了「安全」嗎?
    於是,如何平衡用戶信任和風險,成為了眾多車企和自動駕駛公司的「抉擇」。這迫使很多車企直接越過沼澤,放棄了這種中間狀態的「L3 級別自動駕駛」——「與其在技術不成熟時把責任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倒不如真正踏實的致力於直接實現完全自動駕駛汽車。」
  • 想做「燈塔」的Quibi,不想做「燈塔」的中國玩家
    Quibi 的內容形式主要有三種:「燈塔」,無劇本節目和新聞合輯。無劇本節目包含真人秀、紀錄片、比賽節目等多個類目,娛樂屬性強,定位細分群體;新聞合輯是將各大媒體的新聞綜合,做成視頻短片形式,可以有效增加日活。而「燈塔」,則是 Quibi 的核心。
  • 蘋果減稅,是「大發善心」還是「另有所圖」?
    中小開發者的「蘋果稅」降了。11 月 18 日,蘋果宣布針對 App Store 推出一項新政策,決定為中小開發者,免除一半的「蘋果稅」。所有在 App Store 上年銷售額不超過 100 萬美元的開發者,都可以申請這一「優待」,蘋果將只抽取收入的 15% 作為佣金,而不是之前的 30%。
  • 「即空即有」的「準提心月輪」觀—準提法修持方法
    如果是已經證悟的禪宗大德來修本法,到此便也可以直接進入「圓滿次第」了,返本空相,了無罣礙,下面的步驟,似乎可以一概全免。如此一來,有利也有弊,利的是直接到達了終點,乾脆利落。弊的是有如打了一個山洞,直接駛入終點,沒有觀賞到沿途風光,換句話說,修了「真空」,卻沒修「妙有」,嚴格的講,仍不夠圓滿。因此,最好還是依法奉行,明知是「空」,進而修「有」,成就將更無可限量。
  • 不只是智能投研,「超對稱技術」想成為所有B端用戶的「外腦」
    對於每一隻基金來說,要想在投資組合裡尋找到更多的超額收益 - alpha,就要找到新的因子,或者擁有更強的處理因子的能力。 36氪最近接觸到的「超對稱技術」通過全網挖掘企業經營和傳播數據,構建AI數據量化平臺,賦能金融投資和企業經營決策。
  • 孔子是「無神論者」還是「有神論者」?
    從南北朝開始,就出現「儒教」的說法,與當時逐漸在民間流傳的佛教和道教,合稱為「三教」,有跟佛教和道教分庭抗禮的意味。「儒教」又被稱為「聖教」,而孔子也從「至聖先師」變成了「聖教主」。其實,這只是某些人想用另一種方式來將孔子神聖化,把他的言論和教誨奉為聖典的舉動,很難獲得真正儒家學者的認同。
  • 用好的用戶體驗解決:「線下」至「線上」的平滑過渡
    本文作者為大家總結三個「線下」至「線上」的平滑過渡的案例,並通過案例分析,逐一說明用戶體驗在平臺化產品的設計中enjoy~「線上」的商業本質就是用數據更快、更好的服務用戶,從而獲得價值。譬如,滴滴打車是每個用戶發出一個出行請求,用戶可以在任意一個出發地並且達到任意一個目的地,每個提供出行服務的車都是一個中心。與之類似的例子外賣軟體,此類軟體是任意地點任意事件都可進行點餐用餐。
  • 「螞蟻特工」與「K米」達成合作,讓 AR 技術進入 KTV 場景「帶貨」
    36氪此前曾報導過國內AR科技營銷企業「螞蟻特工」,近期,該公司宣布將與星網銳捷集團旗下企業「K米」合作,將AR營銷技術導入KTV場景,進一步延伸AR營銷的應用場景。「AR+KTV」升級思路據透露,兩家公司的合作將遵循「AR+KTV」的升級思路。
  • Air IoT:場景驅動的「空氣商業」新文明丨Launch首發X海爾空調
    新技術煥新既有的場景,也創造全新的場景。融合空間、數位化汽車、碼上城市、「直播+」……當新場景、新物種不斷湧現,新商業邏輯早已進化為數據的挖掘、生產、協作與競爭。算法正在進入每個顆粒度場景,成為場景算法,支撐新「戰場」的競爭與協作。
  • 以「果殼」為例:調研新媒體矩陣
    外部矩陣(1)在百度中搜索關鍵詞「果殼」,根據搜索結果和相關PR新聞,尋找果殼已/將入駐的平臺;(2)參考ciccorporate2018社會化媒體信息圖、新榜榜單平臺以及360互動新媒體導航網信息,在各大主流平臺中搜索關鍵詞「果殼」,查找相關的產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