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燈塔」的Quibi,不想做「燈塔」的中國玩家

2021-01-08 數字尾巴

「無論是講述多個情節的單個故事,還是《受驚的五十個州》這樣的選集類節目,都可以講述美國各個州的不同恐怖故事。Quibi在做的,就是將這兩種成熟的方式科學地結合起來,然後將它們融合在一起,形成我們的「燈塔」。「,"我們希望這是第三代的電影敘事革命。"


這些話來自夢工廠創始人,往任迪斯尼總裁 Katzenberg,Quibi 是由他和前惠普掌舵 Margaret 共同打造的的全新流媒體創業項目,而「燈塔」,則是這個項目的核心。


這個「燈塔」到底是什麼?竟然自大到要開創「第三代電影敘事革命」?中國玩家又是否能抓住這個機遇?

別急著提問,我們先來談談 Quibi 。


「燈塔」意何?

Quibi 是一種全新的流媒體形態,其名字來自 Quick Bite(快餐店)的縮寫,意為快速播放的視頻。它瞄準的是年輕一代的碎片化時間,只在在手機端提供,內容是10分鐘左右的高端視頻。


Quibi 的內容形式主要有三種:「燈塔」,無劇本節目和新聞合輯。無劇本節目包含真人秀、紀錄片、比賽節目等多個類目,娛樂屬性強,定位細分群體;新聞合輯是將各大媒體的新聞綜合,做成視頻短片形式,可以有效增加日活。

而「燈塔」,則是 Quibi 的核心。


談起「燈塔」,Katzenberg 表示他是受到了《達文西密碼》作者 Dan Brown 的啟發。


"讓這些 464 頁的小說有很短的章節,這樣一來,如果他的讀者沒有 30-40 分鐘的時間坐下來讀一大段,不管有多少時間,他們仍然可以獲得很好的閱讀體驗。"


Quibi 的「燈塔」正是這樣做的。


它把兩小時的故事分成 12 個超短劇集,每集時長僅為 10 分鐘,卻高潮迭起富有懸念,吸引用戶追看下一集。同時,「燈塔」的製作團隊均為史匹柏級別的好萊塢頂尖影視人才,每一分鐘的製作成本也高達12.5萬美元,其品質堪比 HBO 。


想像一下,等咖啡的幾分鐘裡,在手機上看一集美劇,這就是 「燈塔」。


」Don't look deeper「(「燈塔」之一)的導演 Catherine Hardwicke 表示:"它增加了一種我非常喜歡的可行性。它是非線性,更有趣了。我們在每集都有一個冷門的開場,每集都以某種懸念結束,就像'媽的,剛剛發生了什麼?'媽的,我們接下來要做什麼?"


西方亮否?

對於 Quibi 和它主打的「燈塔」項目,兩位創始人都信心滿滿。


惠普前掌舵 Margaret 用數據顯示了手機看劇的可行性。她指出,美國消費者每天在行動裝置上觀看視頻的平均時間在穩步上升。2018 年為 60 分鐘,高於 2012 年的 6 分鐘。並且她表示:"越來越多的人在手機上看視頻,但在白天,大多數人沒有一個小時的時間坐著看電視,能夠在 10 個章節中看一場精彩的節目,人們會覺得超級有趣。"


而夢工廠創始人 Katzenberg 則相信他的直覺。


"我一生都在努力尋找你會喜歡的故事,"Katzenberg 說,"如果我問你是否想看一部關於一個叫史萊克的綠色大怪物的大電影,你肯定會說,'我不喜歡'。"


儘管如此,好萊塢對於手機看「燈塔」這樣超短劇的設想仍持觀望態度。


超短時長的精品劇集並非沒有先例。


去年3月,Netflix 就推出了一部時長在 5-15 分鐘之間的超短劇:《愛,死亡和機器人》,以充滿藝術性的瑰麗想像,捕獲全世界影迷的心,大獲成功。不過《愛,死亡和機器人》雖然成功,但它每一集都是獨立的,並非「燈塔」所做的連續劇集,而出品方 Netflix 的劇集也仍是以晚間大屏播放為主。


它只能說明精品超短劇有成功的可能性,但並不代表白天手機看超短劇這一場景會成功。只有當 Quibi 誕生自己的《愛,死亡和機器人》連續劇,這個場景是否合理才能被驗證。


從趨勢上來看,近 30 年歐美劇的集數越來越少,精品劇通常在 10 集左右,英劇更出現了 3 集的《黑鏡》、《神探夏洛克》等頂級大劇。但是劇集每集的時長並沒有因為來勢洶洶的移動網際網路而顯著縮短,近期大熱的《環形物語》和《西部世界》時長甚至每集長達一個多小時。


這是因為這類劇集爭奪的是人們的晚間時光。


劇集這種形式,和短視頻不同,它要承載一個完整的主題,天生就更適合晚間時光。晚上通常會有整塊充裕的時間,人們可以在電視上等更大屏幕的設備上觀看,更有可能沉浸在時間長,劇情推展相對較慢的劇集中。而推出超短劇爆品《愛,死亡和機器人》的 Netflix,就是爭奪晚間消費場景的領頭人。Netflix 首席執行長 Reed Hastings 曾多次公開表示,Netflix 的敵人是睡眠時間,其實就是大段連續時間。


但在手機上,劇集類長視頻並不吃香,Netflix 的移動端數據只佔到了其總時長的 10%。而中短視頻更受移動端用戶喜愛,因為它們更能適應白天碎片化生活的需求。eMarketer 數據顯示,人們在手機端消費視頻時,有 70% 的的時間都在 YouTube。YouTube 的平均時長 6.2 分種,內容形式多元,主打音樂視頻和娛樂視頻等更輕鬆,更具有消遣性質的視頻。人們通過這類視頻消磨時光,但不需要完全沉浸在視頻中,倍速觀看,跳播也不會影響視頻的觀看體驗。


而 Tik Tok 在美國異軍突起,雖然目前還是處在分流媒體市場的時長殘羹的階段(Business Of Apps 2020 年 4 月的最新報告顯示,還只有 9% 的美國網際網路用戶使用過 TikTok,美國用戶平均每天打開 TikTok 8 次,會話平均時間不到 5 分鐘),但在中國的盛況表明其潛力不容忽視。它的短視頻形式相較於中長視頻,分發效率更高,人們甚至不需要主動選擇觀看的視頻內容,只要接受機器的餵養,看過即忘,不需要沉浸體驗,更適合碎片化時間。


面對競爭,如何吸引人們在手機看劇,Quibi 的做法是將超短劇做得更富懸念。


卡森伯格表示:「我們在長達 7 至 10 分鐘的章節中講述了兩個小時的故事。在每一集中都製造一個讓你驚嘆不已的時刻,以及讓你忍不住點開下一集的懸念。」


雖然歐美劇已有大量 20 分鐘左右的成熟劇集,例如《摩登家族》,《IT狂人》,《小謝爾頓》等等,但他們都是情景喜劇,不同劇集關聯性較弱。而Quibi想要做的,是讓這些劇集連接起來講述一個電影長度的完整故事,而分開後要在每個單集中都設置多個懸念,同時要兼顧不同劇集之間的情節連接,還要濃縮在10分鐘的長度。這並不容易。美劇」The killing「的編劇Veena Sud就表示,把故事分為10分鐘一章來講述是很大的挑戰。「每集劇情都要有一個戲劇性的結尾,以吸引用戶繼續看下去。」


同時,為了匹配手機觀劇的體驗,Quibi 在產品形態上也做出了多項創新。


移動時代,人們越來越多選擇手機觀看流媒體,但往往囿於手機屏幕的限制,在手機觀看電影大片會丟失大量細節。所以 Quibi 推出「Turnstyle」技術,讓視頻可以橫豎屏自由觀看,特別的橫屏觀看體驗能更清晰的看到人物微表情和畫面細節。同時,Quibi 還針對不同的劇集提供多樣的定製功能,例如為 史蒂文·史匹柏 的恐怖短片劇集《天黑之後》開啟特別功能,用戶只能在天黑才能看到該劇。


但Quibi目前的嘗試並未成熟。Quibi 首發主打劇集《Survive》就採用了這樣的形式,將一部電影時長的劇集分為12個Quibi片段,可以橫屏觀看,並試圖達到多個懸念的效果。但這部高成本劇集既沒有收穫好評,也沒有給 Quibi 帶來討論。開播兩周來,IMDb 只收穫了 12 個評論,評分也只有 6.2 分。


一個評論寫道:」它把一個故事分解成 8-10 分鐘的量級,然後只在小屏幕上提供。這對我來說糟糕透了。「


從 Quibi 的整體情況來看,同樣不容樂觀。4月6 日,Quibi 發布,採取了新用戶免費觀看 90 天的特長優惠,然而僅僅上線一周,Quibi 就跌出 App Store 免費榜前 50。上線一個月,只有 290 萬下載用戶,而活躍用戶是 130 萬。上線近兩個半月,在 IMBd 上,最多評分的《Most Dangerous Game》也只有 410 個人投票。相較而言,Netflix 今年一季度新增 1577 萬用戶。


現在,不管從已釋出的劇集質量,還是出師未捷的首發戰況,「燈塔」都未能證明自己,能否開創「第三代電影敘事革命」也待觀察。


東方不亮

但其實 Quibi 想要驗證的手機看劇場景,在現在的中國是有土壤的。


首先,從觀看形式上來說,人們已經普遍接受了豎屏看短視頻的消費方式,其消費時長早在 2018 年 12 月就已經超過長視頻。


其次,從內容形式上來說,劇集在短時間內高潮迭起的要求,在抖音快手更是玩轉地巔峰造極。成熟的情節故事型短視頻早已超越抖音早期的音樂舞蹈視頻,成為主流。而中國近年來短視頻和以 vlog 為首的中視頻的蓬勃發展,也培育了大量土根視頻人才。


由此來看,中國會不會比 Quibi 更早出現成功的「燈塔」型十分鐘精品超短劇,甚至在此基礎上向長劇輸送人才,打造10 集 ✖ 40 分鐘的標準精品歐美短劇,實現向歐美發達視頻產業的彎道追趕?

(註:短劇指 集數短,時長四十分鐘左右的劇,超短劇 指集數短,時長十分鐘左右的劇,注意區分)


很難。


從資金和人才上來說,中國沒有打造「燈塔」的基石。


「燈塔」雖然每集還不到十分鐘,但他們並不便宜。Katzenberg 透露,「燈塔」系列每一分鐘的製作成本高達 12.5 萬美元,一季「燈塔」的成本大約是 750 萬美元。而首發主打劇《survive》12 集,預估成本超千萬美元。


而「燈塔」的製作團隊也堪稱夢幻天團。Quibi 創始人 Katzenberg 作為夢工廠創始人,迪士尼影業往任總裁,可以給「燈塔」帶來好萊塢最頂尖的資源。Quibi 投資方也包括迪士尼、索尼、華納等頂級影視巨頭。而不管是 Quibi 還是 Netflix,其實都是從傳統好萊塢搶人才。而傳統好萊塢本就在世界影視產業鶴立雞群,流媒體自由的創作環境和經費更進一步釋放了好萊塢人才的潛力,Martin Scorsese 的宏篇巨作《愛爾蘭人》就是得益於流媒體才得以問世。


而在中國,不管是內容製造經費還是人才質量上都和 Quibi 團隊相差甚遠。


內容經費方面,中國目前 40 分鐘單集採買價格在 700 萬左右,大約 2.9 萬美元每分鐘,而 Quibi 是12.5萬美元。(中國視頻有「注水」加「明星天價片酬」現象,所以實際差距還會拉大)


人才質量方面,中國影視人才儲備不足。中國特殊的監管環境讓藝術創作的自由度降低,注水的影視行業也讓越來越多的人變得浮躁。雖然近幾年《都挺好》,《慶餘年》等好劇迭出,《延禧攻略》等劇也創造了百億級別的數據。但是從影片國際影響力來說,90 年代到千禧年前後出現了《霸王別姬》等多部獲得國際重量級大獎的作品,但在近十年數量接近為 0,可以側面看出中國影視行業近年來看似繁盛下的乏力。在Quibi的夢幻團隊面前並無競爭力。


更重要的是,抖快當道的中國移動端流媒體消費環境下,「燈塔」這類精品超短劇很難人們的目光,分視頻市場一碗羹。


試想,在抖音上,上一秒剛刷走「老羅剃鬍子宣傳直播」的數十秒輕鬆視頻,下一秒就要冷靜下來,看一個十分鐘的劇集,並且還是帶有上下集的,你會忍住不刷走嗎?如果你被吸引了,想必視頻質量也不會太高。


「葉公子」是抖音頂級網紅,有超過 2750 萬粉絲。她的視頻類型就是超短型,不同視頻組成了一條清晰的敘事脈絡,又可以做到每一個視頻都高潮迭起,視頻平均播放量超過一百萬。但翻看其作品會發現,她的視頻套路都是類似「弱者打倒強者」這樣樣爽文劇情,劇情簡單粗暴,但符合生理快感,抓人眼球。而豆瓣評分高達 7.9 的超短劇《不過是分手》,雖然同樣走超短劇路線,但其劇情更為複雜多面,在抖音的單條播放量不足「葉公子」的百分之一。在動漫平臺,你也能看到大量十分鐘左右的超短劇,如愛奇藝大熱的《鬥羅大陸2 絕世唐門》動態漫畫,但它們只是將原本靜態的漫畫更改局部元素強行動起來,再加上配音,內容質量很低。


目前來看,超短劇的形式其實在中國並不罕見,但佔據市場的多是無腦爽劇和低質漫改,而非精品。無腦爽劇其實還是在短視頻賽道上奔跑,從本質上,做的還是流量的生意。15 秒的流量爭奪戰,劇集必須將自己的情節變得極其簡單,極其符合用戶荷爾蒙的生理需求,才能在用戶上滑的當口,抓住用戶的注意力。結果就是:劇集偏向情節簡單的」爽「劇,質量不高。而低質漫改,其實看重的是「視頻傳播形式比文字更具娛樂性」,本質上還是在和靜態漫畫搶市場,所以重」動「而非」質「。


理想情況下,即使精品超短劇真的做出來了,分發到短視頻賽道,又必然要靠流量(廣告)盈利,但為了流量必須做出」爽「型視頻,那和葉公子何異?這本身就是矛盾的。

精品超短劇,其實玩的還是長視頻賽道的內容遊戲,以高品質抓人。換句話說,草根用戶想做出精品超短劇是很難的,可能零星有一兩個出現,但形成不了燎原之勢。想要做好精品超短劇,還是得靠那幫做電視劇電影的正規軍。


但是目前中國正處於超長集數長視頻向美劇短集數長視頻轉型的當口,美劇可以通過緊湊的節奏提升視頻質量,增強用戶黏性,十分適合長視頻訂閱制的盈利模式,是已經被證實成功的視頻玩法,正規軍自然期望能抓住這個風口,在美劇型短劇上投入更多資源。相較而下,精品超短劇的模式尚未走通,不妨等等。


實際上,市場也給出了答案。以愛奇藝為例,早在 2018 年,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就宣告了愛奇藝的做美劇型短劇的決心:「讓短的夢想照進長的現實。」,多年來,愛奇藝也做出了《河神》《無證之罪》《悍城》《原生之罪》《唐人街探案》等嘗試。近些天大火的《我是餘歡水》也是愛奇藝短劇布局邁向成熟的體現。相較之下,成熟超短劇全網只有《不過是分手》《生活對我下手了》寥寥幾部,觀看量和美劇型短劇也差距顯著。


總而言之,「燈塔」型的精品超短劇,在美國能否開創「第三代電影敘事革命」,且待觀察。但在中國,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形成「燈塔」型劇集的市場趨勢。


環境使然,大家做不出,也不想做。


相關焦點

  • 「出雲市」兩天一夜行程景點推薦,穿和服逛結緣聖地出雲大社
    從廣島出發的話,也可以使用JR鐵路週遊券搭乘「中國JR巴士」前往出雲!出雲市內的交通手段,通常都會以在地的路線巴士為主,想要自主性更高的朋友們,也可以租車自駕。接下來,就讓小編與大家分享出雲兩天一夜的浪漫自由行私藏景點吧!▋神話之國「出雲」!
  • 網易和小米率先按下了「大逃殺手遊」的 F 鍵,誰能最終「吃雞」? |...
    誰不想在「大逃殺」手遊市場還空白的時候,來一個「大吉大利,今晚吃雞」?出艙跳傘每一局遊戲,100 名玩家將會被投放在絕地島的上空,遊戲從玩家按下 F 鍵跳傘開始,所有人都一無所有,所有人的目標都是活到最後。手遊廠商中,網易和小米率先出艙跳傘按下了「吃雞手遊」這場絕地求生的 F 鍵。
  • 水母百科|燈塔水母介紹及如何飼養?
    「永生的水母」——燈塔水母。但燈塔水母從技術上講它是可以永生的。燈塔水母燈塔水母是一種微小的水母,直徑只有4-5毫米。它們身體透明,形狀像燈塔一樣,因而得名。燈塔水母的胃囊較大且呈現出鮮豔的紅色,橫斷面為十字型,其邊緣排列有達90個白色的觸手。
  • 「中國天眼」計劃啟動地外文明搜索,尋找外星人
    而未來「中國天眼」將是最有可能發現外星生命的望遠鏡。全球最大單口徑,最靈敏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中國天眼」是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簡稱FAST。
  • 不只是智能投研,「超對稱技術」想成為所有B端用戶的「外腦」
    據中國證券基金協會統計,截至2018年3月31日,中國共擁有公募基金5085隻和私募基金21675隻。自2015年開始,量化基金在中國進入爆發式增長,行業的難點集中體現在:不同基金的數量模型中的因子過於同質化。對於每一隻基金來說,要想在投資組合裡尋找到更多的超額收益 - alpha,就要找到新的因子,或者擁有更強的處理因子的能力。
  • 任天堂的「無限遊戲」
    同時讓玩家、遊戲廠商、員工都感覺到「快樂」?遊戲裡幾乎一切的元素都可以交互,所以玩家創造出的隨機事件的「樣本空間」趨向於無限大。(樣本空間是指一件事可能發生的所有結果)以火元素舉例:主角林克可以用燧石/木頭/金屬武器生火、可以用生好的火烤熟食物、可以在火堆邊取暖,可以用火融化冰塊,玩家可以去嘗試任何想做的事情。
  • 孔子是「無神論者」還是「有神論者」?
    從南北朝開始,就出現「儒教」的說法,與當時逐漸在民間流傳的佛教和道教,合稱為「三教」,有跟佛教和道教分庭抗禮的意味。「儒教」又被稱為「聖教」,而孔子也從「至聖先師」變成了「聖教主」。其實,這只是某些人想用另一種方式來將孔子神聖化,把他的言論和教誨奉為聖典的舉動,很難獲得真正儒家學者的認同。
  • 蘋果減稅,是「大發善心」還是「另有所圖」?
    蘋果頭號死對頭 Epic Games 的 CEO Tim Sweeney 立刻表示,蘋果這麼做,是為了「分裂」應用開發者。此前,有反對者試圖指責蘋果的抽成政策「剝削」了中小開發者,試圖拉攏更多人加入反對蘋果的行列。但實際上,大部分中小開發者一直是蘋果生態的堅定支持者和獲益者。
  • 我做了個「分貝試驗」,發現生活中真正的「安靜」已經不多了
    前段時間,做新媒體的同事上班時雙眼充滿血絲,一副新媒體人典型的焦慮導致失眠的狀態。「這兩天沒休息好,隔壁在裝修」,這個原因讓人啞笑,生活總是比我們意想中來的更加骨感和真實。 曾經網上有個段子這麼說:似乎每個人都曾經有過一個正在裝修的鄰居,或是有過一個小孩子正在學鋼琴的鄰居。
  • 【馬不停蹄】「爪皇」與「爪黃」
    「爪皇」為名。不過,一代馬皇的名字,原來源於一時的手民之誤…聽說1995年周南首次當上馬主,本想借用《三國演義》曹操的坐騎「爪黃飛電」為名,豈料秘書一時手民之誤,把名字寫成「爪皇飛電」,自此周氏名下馬匹的名字順勢以「爪皇」開首,包括「爪皇烈風」、「爪皇奔雷」、「爪皇凌雨」等等。後來,同樣愛馬、曾協助父親相入「爪皇凌雨」的周永健把另一匹馬命名為「爪黃飛電」。
  • 從「失控」走向「必然」,Facebook 們要學會玩一場「無限遊戲」
    Facebook 數據洩露事故爆發後在數周內,「劍橋分析利用 FB 用戶數據操縱美國大選」,「Facebook 忽視用戶隱私數據保護」、「Facebook 出賣用戶隱私數據牟利」,成為外媒報導的幾大主題。《紐約時報》等外媒也不斷利用新的細節、證據,加強、加深事件的影響。用戶隱私數據的收集、使用、保護是一個全球化的話題。
  • 「燈塔工廠」亮了嗎?
    當「燈塔工廠」在全球、中國點亮,我們也清楚,智能製造的時代正在加速而來。    截至目前,全球燈塔工廠網絡歷經3次擴容,總計54家燈塔工廠入選,其中中國的燈塔工廠增至16家,成為全球擁有「燈塔工廠」最多的國家。海爾、富士康、美的、阿里巴巴等國內知名企業赫然在列,被視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領路者,也是數位化製造的標杆。
  • 艾瑪·克萊恩:「我們被迫去考慮男人在想什麼。」
    她說,「那是我寫的最後幾個故事的其中一個,而且是我感覺與最近發生的事情聯繫最緊密的一個,」發生的事情指的是#Me Too運動。「社會上並沒有存在著,這是一個男性視角的意識,但我發現了在這個社會中約定俗成的一件事,就是你要被迫從男性的視角想問題。」
  • 「不朽之旅」新手期超詳細攻略——突破篇
    秘訣一:無限兵裝25級玩家完成探索任務之後,便可以在「角色」界面開啟「無限兵裝」。之前說了,「無限兵裝」類似於神器模版,當通過鑽石或者系統送的「召喚券」獲得無限兵裝之後,以後爆出的所有該類型裝備便全都是你所裝備的兵裝。
  • 這只不花錢做廣告的電壓力鍋「Instant Pot」真的「有毒」
    今天每日君為大家介紹的新物種就是這家沒有風險投資,幾乎不燒錢做廣告,而是靠社交媒體口口相傳,佔據亞馬遜暢銷榜單的電壓力鍋「Instant Pot」。2、「Instant Pot」未獲得風投資金,做廣告幾乎不花錢,主要通過與美食博主、網紅的合作引爆社交傳播,以低成本病毒營銷方式成長。
  • 劉興亮丨2017直播「已死」,2020帶貨「重生」
    ,帶貨1.1億;「淘寶一姐」薇婭直播賣火箭,售價「只要」4000萬;100多位縣長、市長走進直播間為當地產品「代言」;董明珠成「帶貨女王」,直播銷售超7億;劉濤、陳赫、李小璐等明星扎堆入局直播掀起帶貨新玩法……在疫情防控的宅經濟「催熟」下,直播帶貨迅速在各行各業得到應用,無論年齡、背景、性別和區域,這期間我們每一個人都在不同場景下被普及了直播,這已經成為一股席捲全民的新力量
  • 《動物森友會》之十大「細思恐極」
    「蹦蹦」到底是誰?復活節活動期間,玩家的島上會出現一隻名叫「蹦蹦」的兔子造型 NPC。它與普通的兔子島民在外形上就有著明顯區別,一看就是什麼生物套了一件兔子玩偶的皮套。雖然「蹦蹦」自己堅稱並沒有穿皮套,但在它的背後卻能夠清楚地看到衣服拉鏈,並且「蹦蹦」的英文名「Zipper」也是「拉鏈」的意思。當玩家靠近「蹦蹦」時,它就會非常歡快地在原地蹦來蹦去。
  • 「最美應用」我在7年後等著你:手遊界的「你的名字。」,推薦給需要...
    雖然遊戲製作方非要說這款遊戲的類型是「沒有戰鬥的貌似 RPG 的遊戲」,但是我個人更傾向於稱之為治癒系愛情+純劇情走向+偵探懸疑小說體遊戲。不知道你喜不喜歡看電影「你的名字」,如果你是喜歡的,那我想如果把「你的名字」改編成手遊你一定也會喜歡。而「我在7年後等著你」這款遊戲如果能改編成電影的話,我估計在劇情上可能是跟「你的名字」是不相上下的。
  • 霍伊爾提出「碳的激發態」,使用的是「人擇原理」
    有一天霍伊爾來到福勒的辦公室,告訴福勒他預言了一種「碳的激發態」,它的能量要比普通的碳高出7.65兆電子伏特,以前還沒有人對核的激發態做出這樣精確的預測,因為其中的物理和數學過於複雜,但霍伊爾的預測純粹是基於邏輯,是基於「人擇原理」而不是基於數學或者物理,所以霍伊爾想讓福勒去尋找他所預言的「碳的激發態」,來證明他是對的。
  • 人生智慧語錄:「辛苦與幸福,是同義詞」
    「當你知道自己要什麼的時候就不要放棄,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成為什麼樣的人,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得到。相信自己,是一個再棒不過的禮物了。」你是否正有想做的事,但卻覺得自己不行而放棄了?可以說是從沒想過會那麼好。因為他們很努力,始終沒放棄自己,起點低的人更要奔跑,人生好壞掌握在自己手中。「世上最重要的事,是獨處。」一個內心平和的人,生活中定少不了獨處時光。沒有獨處去消化日常的煩惱,要怎麼獲得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