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維攻擊」,網際網路創新的「三體」法則

2020-12-08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在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小說《三體》中最早出現了「降維攻擊」一詞,因其概念與網際網路行業的某些商業競爭實踐異曲同工,所以也時常被大家拿來形容那些「不按套路出牌」的顛覆型創新。

什麼是「降維攻擊」?

維,在幾何學上指空間獨立而互相正交的方位數,通常的空間有三維,平面或曲面有二維,直線或曲線只有一維。

在小說中,「降維」的意思是如果人類適應了三維,去掉一個維度,進入了二維世界,那麼人類就會因為缺少了原來所適應的一個維度而無法生存。

在商業領域,企業的競爭力可以體現在若干個「維度」的累加上,這些「維度」包括核心技術、成本優勢、管理優勢、人才優勢、地域優勢等多個方面。

「降維攻擊」就是把競爭對手拉入到一個更低維度的競爭模式中,讓對手因為失去原有的競爭力而無所適從,直接死掉。

典型的「降維攻擊」案例

電子商務通過技術上的突破,實現了對傳統商業,尤其是零售業的「降維攻擊」。

在電商出現之前,傳統商業的盈利模式依靠的維度有:貨源優勢、渠道優勢、終端優勢等。

電子商務對於傳統商業的兩個重大打擊維度:渠道、終端

(1)第一個打擊維度是「渠道」

傳統零售是層層代理、層層加價、層層壓貨,很多產品的最終銷售價格之所以居高不下就是因為要留夠中間各層的利潤空間,確保大家都有利可圖。

產品到消費者手裡的時候,銷售價格是生產成本的10倍以上是非常常見的現象,如果一個企業同時有大量的媒體廣告投入,甚至可能要定價在成本的20倍、30倍才能保證企業不虧損。

在這個供應鏈下,所有環節其實都非常辛苦,而消費者作為最後為所有冗雜環節買單的人無疑是承受負擔最重的。而電商是,只要品牌方願意,他可以直接面對全國的消費者,這種模式無論是對於品牌還是消費者都是遠優於原來的銷售模式。

  • 對於品牌方來說,如果維持銷售價格不變,品牌將擁有更多的利潤空間,同時也精準地獲得了用戶消費數據和反饋,對於新品研發和產品迭代提供了非常寶貴的信息依據。
  • 對於消費者來說,他們接觸的品牌更具有多樣性,甚至可以直接和品牌進行溝通,甚至成為品牌新品研發的參與者。

(2)第二個打擊維度是在「終端」

傳統零售,一個店鋪最多有幾萬個SKU,而電商讓貨架無線延伸,現在在電商平臺隨便搜索一個關鍵詞,下面就會展示幾萬條搜索結果,消費者的可選擇性大大增加,原來沒見過或者想要但周邊店鋪都不賣的產品,在電商平臺上也幾乎可以零成本搜索到。

這就是典型的「降維攻擊」。

對於傳統商業來說,就好像一個豪俠左手屠龍刀,右手雙節棍,但面對一個拿槍的「弱雞」選手,再好的武功也白費。

在這場傳統商業和電商的較量中,很多對傳統渠道依賴很強的品牌一蹶不振,終端店鋪更是紛紛關張。美國的亞馬遜不僅顛覆了傳統書店,零售市值超過了美國前十大零售店總和。

360 vs 瑞星

另外一個案例是360,這個案例被很多商業媒體頻繁引用,以至於大家認為網際網路思維就是「免費」。但360本質不是免費,而是改變了整個殺毒軟體行業的遊戲規則。

360之前,很多企業和個人都用瑞星,我想很多人還記得那個年代經常出現在電腦屏幕右下角睡覺的小獅子。

瑞星、金山、卡巴斯基這類老牌殺毒軟體商的商業模式和傳統行業沒有什麼區別,他們的盈利維度主要依賴生產軟體然後銷售給企業和個人。這種單一的盈利模式,是它們日後被顛覆卻無力回天的根本原因。

360作為一個後來進入的競爭者,沒有在技術上宣傳自己的技術優勢,而是在運營上做起了文章。他進入市場,直接宣布:軟體免費!這個策略出來,幾個行業大佬集體閃了腰。

360跨越「產品銷售」這個維度,強行將幾個老牌品牌拉入一個更低的競爭維度,其他品牌由於對生產和銷售產品的商業模式有慣性依賴,讓他們面對這種降維攻擊時反應遲緩,瑞星在360進入市場兩年後才開始調整商業模式。

於是,360用「免費」這個策略圈走了市面上大多數用戶,坐擁億萬流量,開始經營自己的「流量生意」。通過360瀏覽器、網址導航、軟體管家等,變成了一個連結廣告商和消費者的流量平臺。

周鴻禕曾經說:

一個人怎麼才能打敗一隻大鱷魚?

在水裡抱著打肯定是打不過的,但是,你把鱷魚引到樹上,即便是一隻力氣最小的猴子也能收拾它。

這就是找到對方最薄弱的環節,發揮自己的優勢來以小博大。

當對方用缺點跟你的優點打時,它的維度就被降低了,從三維被二維化,甚至一維化,空有實力卻發揮不出來。

微信 vs 通訊運營商

我們身邊還有很多降維打擊的案例,比如:微信對傳統通訊運營商的打擊。

移動、聯通等運營商其實屬於傳統行業,他們依賴的主要盈利維度是直接銷售通話、信息。通話按時長來收費,簡訊按條數來收費。而微信無疑將整個商業模式做了「降維」,主流通訊服務全部免費,而依靠流量來變現,通過朋友圈廣告、公眾號等商業行為來盈利。

自媒體 vs 傳統媒體

這幾年媒體人都出來創業了,比如:一條視頻、凱叔講故事、摩拜單車、羅輯思維等,不是現在到了媒體人下海創業潮,而是因為傳統媒體被自媒體打擊的非常厲害,很多年輕人家中根本不再購置電視機,所以很多傳統媒體工作者不得不另謀出路。

原來我們獲取信息的途徑是電視、報紙、雜誌這些,能夠提供優質內容的報紙和雜誌都是要付費訂閱的。

雜誌社的主要盈利點就是銷售雜誌、廣告軟文,而自媒體的出現就完全顛覆了這種傳統內容生產和分發方式。

自媒體和傳統媒體的不同主要體現在:

  • 傳統媒體的三個「維度」是:精英生產內容、渠道分發內容、內容收費。
  • 自媒體是:全民生產內容、全渠道共享內容、內容免費。

在這場競爭中,自媒體不需要邀請精英人士約稿,也不依賴雜誌、報紙、電視這類媒體渠道,而且提供免費的內容。

可以說,在這場競爭中,傳統媒體的三個維度全部失效。

「降維打擊」伴隨著人類的進步進程一直存在

只要科技在不斷發展,降維打擊戰就不會停止。

  • 在線教育正在衝擊傳統培訓行業;
  • 在線租賃正在衝擊線下中介;
  • 正在發展中的人工智慧,將會顛覆大多數以人力資源為核心競爭優勢的企業,比如:智能客服對人工客服的衝擊,智能駕駛對計程車行業的衝擊等。

當網際網路異軍突起,你會發現:以前我們熟悉的那個線性的、規律的、可預見、可把握、可控制的世界,突然間變得無比陌生了。

工業世界幾百年來建立起來的文明、財富、文化和秩序的基石,也因為網際網路的迅速擴張正逐步被顛覆,與之相伴而生的是新經濟、新規則、新秩序和新文明遍地開花。

也許忽然有一天你會感覺生活充滿了迷茫、困惑和不安,因為我們看不懂經濟的走向,摸不透世界各個角落每天發生的「偶然」事件,不確定、不可知、不安全等諸多的情緒圍繞著你。

你不必感到驚訝,你能感覺到的,那些生活在高緯度的網際網路大佬,他們的感覺比我們更加強烈,比如:阿里和騰訊。

阿里旗下的淘寶本質上和其他銷售流量的網際網路企業沒有不同之處,所以它會特別重視流量閉環的保護。原來依靠向阿里導流生存的淘寶客和其他推介網站,都陸續被淘寶屏蔽、打壓,比如:蘑菇街、美麗說,折800等,如今它們都已經紛紛轉型做自己的平臺。

阿里在這個過程中非常清楚,自己的競爭力主要在流量維度,被這些企業從上流截流就像被別人扼喉,是件極度危險的事。

降維打擊並不局限於技術創新

在「降維打擊」裡,沒有絕對有產品優勢或者技術優勢的企業,產品或技術都不能保證企業不被顛覆。「降維打擊」也不是純粹的技術比拼,更多是商業運營思維的比拼。比如:360、比如宜家、名創優品。

  • 360和其他殺毒軟體的競爭幾乎不涉及技術能力PK環節;
  • 宜家通過改進產品設計、簡化運輸和組裝流程,將成本大幅度壓縮,讓對手很難做價格跟進;
  • 名創優品也是通過價格簡化,建立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讓無印良品、甚至優衣庫都非常難受。

在網際網路時代,非常流行跨界和降維打擊,因此人人焦慮不安,不僅是因為隨時會被顛覆,而且根本無法預料競爭對手將在哪裡冒出來、以什麼樣的形式顛覆自己。

即便你有核心技術、一流人才、龐大資金,但如果被競爭對手強行拉入降維空間,依然會被打的落花流水。

在降維打擊的商戰中,沒有統一的遊戲規則,只有各種不按套路出牌的對手。商業的世界裡沒有絕對的正確或錯誤,只有一個成功或失敗的結果。

「降維打擊」思維如何在商業中運用?

降維打擊的商業模式無疑給了很多小企業創新、以小博大的機會。

雕爺說:一個二流人才進入一個三流行業,就能做出一個一流的企業。

其實這就是一種降維思維。一個小企業怎麼和行業巨頭競爭?

除非你有過硬的技術,否則你無法和巨頭正面抗爭,只能追求「出奇制勝」,顛覆對手、甚至整個行業的業務模式。

在足球比賽中,許多強大的球隊常會在比賽中陰溝翻船,被名不見經傳的平民俱樂部淘汰出局。強隊輸球有一定的偶然性,但這種結果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

弱小的球隊如何才能擊敗身價比自己高20倍的豪門球隊?

答案是,你要麼創造更強的技術體系(短時間內的自創新幾乎不可能),要麼通過特殊的戰鬥策略,把高水平的對手帶入到你比較適應的節奏和環境中。

後者的核心不是攻擊對手,而是把他置於更低的維度,使他在這個維度無法和你競爭,讓他「無能致死」。

哈佛大學教授哈羅德·博爾曼說:

平庸的人順從規則,愚蠢的人破壞規則,聰明的人建立規則。

  • 對渠道依賴比較強的企業,可以通過跨越渠道障礙來實現降維打擊,比如:現在線上教育對線下培訓機構的打擊;
  • 與依賴銷售產品的企業競爭,可以通過產品免費,附加服務收費的方式進行行業重組,比如:共享單車對自行車廠商的衝擊;
  • 對於以人力資源為主要競爭優勢的企業,也正在遭遇來自人工智慧的極大挑戰。

每個行業都有其賴以生存的「維度」,而降維打擊的關鍵就是找到這個核心維度,溶解或者直接跨越它,打破競爭對手的慣性生存條件。

降維是文明發展到今天的必然,同時也是商業進化到網際網路時代的必經階段。對於許多傳統行業來說,他們會發現來自移動網際網路的攻擊通常很難抵擋,這是已經發生的現實。

 

本文由 @ 青眉煮酒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揭秘《球狀閃電》中的「黑森威懾」與「降維攻擊」
    比如,「球狀閃電」本身,這個概念用在了第一位面壁人泰勒的計劃中——用球狀閃電攻擊人類艦隊,從而創造出一支量子幽靈艦隊。而在《球狀閃電》的高潮部分中,我們還可以看到「黑森威懾」和「降維攻擊」的影子。 三體中的「黑森威懾」和這如出一轍——你敢動我試試,老子和你同歸於盡!通過「黑森威懾」,人類成功地逼迫三體人撤出太陽系,還無條件地給人類傳輸先進的科學知識與技術。「黑森威懾」實際上是一種弱者對強者的威懾,弱者通過某種手段(通常就是要死一起死,反正你的命更值錢)跨越兩者間的差距,實現對強者的有效制約,迫使強者妥協就範。
  • 要說中國科幻榜一IP,除了劉慈欣的《三體》,恐怕沒有哪個擔得起
    就像漫威宇宙中不同文明不停交戰一樣,劉慈欣在小說《三體》中,也重構了整個宇宙的法則和體系:「黑暗森林法則」,「降維打擊」,「死神降臨法則」,「面壁人」,「智子」,「三體人」等。每一條法則都是智慧和驚悚的結合。其中,書中的「降維打擊」(是指通過使高維度空間低維化,使其向低維空間跌落,跌落的速度最快可達光速)戰略,已變成一個非常熱的詞彙。
  • 長城魏建軍的「末日危機」
    在這個短片的背後,我們看到了魏建軍和長城汽車從草根崛起,如今成就如斯依然沒有丟失「草根」的本色和精氣神。如果攏到一塊說,中國傳統企業家和網紅網際網路人的玩法,還真就不一樣。前者總是先談危機,未雨綢繆,找尋出路;而後者則永遠是先把夢想掛上高牆,再試著把故事說圓。共同點是都很煽情,也都能很吸睛;區別在於,前者大多真的有故事,而後者則是頻頻爆出事故。
  • 為什麼說「光錐之內是命運」?
    在宏大的《三體》三部曲中,大量內容都與「光速」相關聯,而且作為硬科幻,這些內容絕不是憑空臆想。其中,「光錐之內是命運」特別耐人尋味。「光錐之內是命運」是三體中的金句之一,為廣大三體迷們津津樂道。很多讀者對這句話不明覺厲,反正聽起來就是屌。實際上,這簡短的七個字,高度概括出了「光錐」的特性,更有一種「人類在宇宙面前無可奈何」的意味。
  • 處於「隱生狀態」的「水熊蟲」會成為首批實現星際移民的物種嗎?
    其實月球上早已經有了地球的生命,比如說2019年的4月12日,以色列「SpaceIL」公司的月球探測器「創世紀號」,不幸就在月球登陸的過程中墜毀與地面失去了聯繫。一方面,「創世紀號」月球探測器是第1個由私人贊助的航空探測計劃,一旦成功,以色列也將成繼美國、前蘇聯和中國後,第4個成功實現在月球軟著陸的國家。
  • 從「失控」走向「必然」,Facebook 們要學會玩一場「無限遊戲」
    Facebook 數據洩露事故爆發後在數周內,「劍橋分析利用 FB 用戶數據操縱美國大選」,「Facebook 忽視用戶隱私數據保護」、「Facebook 出賣用戶隱私數據牟利」,成為外媒報導的幾大主題。《紐約時報》等外媒也不斷利用新的細節、證據,加強、加深事件的影響。用戶隱私數據的收集、使用、保護是一個全球化的話題。
  • 【馬不停蹄】「爪皇」與「爪黃」
    「爪皇」為名。不過,一代馬皇的名字,原來源於一時的手民之誤…聽說1995年周南首次當上馬主,本想借用《三國演義》曹操的坐騎「爪黃飛電」為名,豈料秘書一時手民之誤,把名字寫成「爪皇飛電」,自此周氏名下馬匹的名字順勢以「爪皇」開首,包括「爪皇烈風」、「爪皇奔雷」、「爪皇凌雨」等等。後來,同樣愛馬、曾協助父親相入「爪皇凌雨」的周永健把另一匹馬命名為「爪黃飛電」。
  • 埃洛克防務發布「守望者」、「觀測者」
    「守望者」與「觀測者」以簡單易上手的操作體驗,適用不同的應用場景。「守望者」定點巡航系統——「守望者」側重於基礎設施巡檢、應急指揮、城市規劃、生態治理、工程監督、礦區運維等大範圍固定場所的自動化、高頻次的多元數據獲取。通過一次性的飛行線路與作業時間部署,即可無人值守執行任務。
  • 蘋果減稅,是「大發善心」還是「另有所圖」?
    中小開發者的「蘋果稅」降了。11 月 18 日,蘋果宣布針對 App Store 推出一項新政策,決定為中小開發者,免除一半的「蘋果稅」。所有在 App Store 上年銷售額不超過 100 萬美元的開發者,都可以申請這一「優待」,蘋果將只抽取收入的 15% 作為佣金,而不是之前的 30%。
  • 小心聽不見的「海豚攻擊」,正悄悄入侵你的智慧助理
    因為海豚發出的聲音就是一種超聲波,人類是完全無法聽見這種頻率的聲音,因此這項攻擊手法就稱為「海豚攻擊(Dolphin Attack)」,攻擊者可能會利用人類無法察覺的超聲波喚醒智慧助理,進而指示裝置接觸含有惡意病毒的網站、撥打電話、傳訊息、購物下單、打開文件等行為,可以說攻擊者掌握了虛擬助理後,
  • 馬斯克的衛星網際網路終於能用了,顛覆 5G 的「全球 WiFi」要來了?
    最近馬斯克又上了熱搜,這次他成了「宣誓火星主權第一人」。一位網友曬出 SpaceX 星鏈(Starlink)衛星網際網路服務的條款,稱馬斯克已經開始為火星殖民地制定法律框架。而它未來會不會成為主流通信網絡,甚至像一些人說的「顛覆 5G」呢?馬斯克的衛星網際網路可以用了,體驗怎麼樣?簡單回顧一下星鏈計劃,馬斯克在 2015 年就透露了這個想法,並在 2016 年正式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提出了申請。
  • 馬斯克的衛星網際網路終於能用了,顛覆 5G 的「全球 WiFi 」要來了?
    最近馬斯克又上了熱搜,這次他成了「宣誓火星主權第一人」。 一位網友曬出 SpaceX 星鏈( Starlink )衛星網際網路服務的條款,稱馬斯克已經開始為火星殖民地制定法律框架。而它未來會不會成為主流通信網絡,甚至像一些人說的「顛覆 5G 」呢? 馬斯克的衛星網際網路可以用了,體驗怎麼樣? 簡單回顧一下星鏈計劃,馬斯克在 2015 年就透露了這個想法,並在2016 年正式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提出了申請。
  • 創新工場「數據下毒」論文入選NeurIPS 2019,AI安全問題需要引起...
    顧名思義,「數據下毒」即讓訓練數據「中毒」,具體的攻擊策略是通過幹擾模型的訓練過程,對其完整性造成影響,進而讓模型的後續預測過程出現偏差。(「數據下毒」與常見的「對抗樣本攻擊」是不同的攻擊手段,存在於不同的威脅場景:前者通過修改訓練數據讓模型「中毒」,後者通過修改待測試的樣本讓模型「受騙」。)
  • 孔子是「無神論者」還是「有神論者」?
    從南北朝開始,就出現「儒教」的說法,與當時逐漸在民間流傳的佛教和道教,合稱為「三教」,有跟佛教和道教分庭抗禮的意味。「儒教」又被稱為「聖教」,而孔子也從「至聖先師」變成了「聖教主」。其實,這只是某些人想用另一種方式來將孔子神聖化,把他的言論和教誨奉為聖典的舉動,很難獲得真正儒家學者的認同。
  • 從「有保障」到「多場景」,360 數科將「以用戶為中心」做到極致
    在 12 月 22 日舉行的 360 數科「智能、普惠、連結——360 數科技術開放日」深圳場中,360 數科技術助理總裁宋榮鑫就分享了公司以三大技術平臺實現「多場景」、「高效率」、「可承擔」、「有保障」四大核心用戶體驗的實踐經驗與成果。
  • 「悅馬星空」用戶共創計劃,長安馬自達"用戶+"的進化論
    2021年—2023年,圍繞「品牌&用戶價值共創」的願景,長安馬自達將依託「悅馬星空」線上工具,打造「悅聯」、「悅創」、「悅享」3大平臺,開展「智享購車」、「舒享用車」、「專享管車」、「價值傳遞」、「價值共創」、「合伙人計劃」、「產品共創」7大行動,進一步強化品牌和用戶粉絲的互動與連接,實現
  • 如何化解《三體》中的降維攻擊?
    相信拜讀過劉慈欣的《三體》系列作品的朋友們,當看到文章中的很多橋段時不禁拍案叫絕。例如:從一個側面解釋了「費米悖論」的「黑暗森林」理論;設計巧奪天工的「面壁者計劃」;外星人的各種科技和武器:質子封鎖,「水滴」「降維攻擊」。大家在為文章中的在為宏大的故事架構以及精心巧妙的情節設計而讚嘆的同時。
  • 「國產狗」勝「日本狗」,圍棋龍星戰騰訊絕藝報「一箭之仇」
    ,「國產狗」絕藝戰勝「日本狗」DeepZenGo(深禪),奪得冠軍,報了今年 8 月份的「一箭之仇」。DeepZenGo 獲得亞軍,而中國的「天壤」(來自天壤智能)和「神算子」(來自清華)分別取得第三和第五的成績。絕藝是誰?如果是圍棋界的人士,可能對絕藝已經非常熟悉;而非圍棋界的人士,可能除了 AlphaGo 外,並不知道還有這麼一個「國產狗」絕藝。
  • 「社畜」青年為什麼需要「沙雕」文化?
    數據來源:雲合數據近幾年,「沙雕」深受年輕網友的喜愛,不少網友還以「沙雕網友」自稱。「沙雕」的貶義色彩逐漸淡化,好玩、搞笑成為其內涵新解,如今更成為劇集市場的常客。今天,劇研社就從風靡市場的「沙雕劇」開始,和大家聊聊「沙雕文化」。
  • 2020「網絡安全創新能力 100 強評選」正式啟動
    創新是技術產業發展的生命力,而在複雜且碎片化的網絡安全產業,創新力不僅是一家安全企業安身立命的根本,更是立足未來的著力點。11 月 23 日,網絡安全創新能力 100 強(以下簡稱「創新百強」)評選活動全線啟動,以核心創新力為準繩,描繪網絡安全產業創新勢力百強圖譜,洞見產業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