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短片的背後,我們看到了魏建軍和長城汽車從草根崛起,如今成就如斯依然沒有丟失「草根」的本色和精氣神。
如果攏到一塊說,中國傳統企業家和網紅網際網路人的玩法,還真就不一樣。
前者總是先談危機,未雨綢繆,找尋出路;而後者則永遠是先把夢想掛上高牆,再試著把故事說圓。共同點是都很煽情,也都能很吸睛;區別在於,前者大多真的有故事,而後者則是頻頻爆出事故。
巧合的是,最近這兩大類型的主角都戲分都挺足,比如前一陣子在網絡Po出公開信的FF掌舵人賈躍亭,以及昨日火爆朋友圈的微電影《長城汽車挺得過明年嗎?》的主演,魏建軍。
片名很驚悚,但魏建軍卻在這個短片裡打足了感情戲。
看起來只是長城汽車在反思過去30年的發展歷史,要積極應對未來,但短片中魏建軍幾乎能戳穿屏幕的堅毅眼神,以及「未來會怎樣?依我看,命懸一線」的旁白,都在彰顯長城對未來汽車潮流和趨勢的洞察,以及魏建軍要改寫未來的決心。
在傳統車企當中,類似的短片以及玩法並不多見。多年來,中國傳統企業家中能夠帶出網紅效應的人並不多,一方面是汽車行業缺乏大眾關注的話題,另一方面是包含汽車在內的中國製造業,大多數時候總是在沉默中執著前行。
雖然在中國汽車品牌發展的早期,不乏一些在那個時期必須要站在企業前頭呼喊的汽車人,比如說出「汽車就是四個輪子加兩個沙發」的李書福,比如誓言「要在2025年超越豐田做到世界第一」的王傳福。
在大眾化的目光中,長城魏建軍、吉利李書福、比亞迪王傳福等這些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領路人,都是同一類人,他們都遊走在「瘋子」和「英雄」兩個極端的邊緣——早期被稱為「瘋子」,後期成為自主造車的「英雄」。
現在回過頭來看,魏建軍們似乎都不太善於中庸,在賺得第一桶金之後也不太像王石、潘石屹等明星企業家一樣能玩起自帶雞湯性質的儒雅。但他們並不是天性如此,作為曾經闖入跨國車企把控話語權的汽車圈、篳路藍縷開創自主品牌的民營企業家,這似乎就是他們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
「我們都是石板下面壓著的小草,只要石板有一點點裂縫,就要努力向上生長,爭取見到陽光,但我從不奢求別人給我澆水施肥。」同樣是中國民營企業家的劉永行的這句話,對於汽車行業來說,也同樣適用。
早期的汽車行業,幾乎是民營經濟的「禁區」。無論是對於魏建軍,還是李書福和王傳福等「小草」,壓在他們身上的,遠遠不止一般意義上的企業發展壓力。體制禁錮、市場靈活度、技術來源、資金困境等等,更像是一塊更大更沉結構更緻密的石板。
與國有汽車集團立足於學習外國技術來爭奪中國市場的發展路徑相反,長城汽車一直是堅持立足於中國優勢打造自有品牌。這是其他自主品牌過去逆向生長路徑的真實寫照,也是魏建軍在短片回憶過去30年長城汽車歷史時的真實心態。
以更毅然決然的心態、集中所有力量孤注一擲,才有可能在石板下擠出自己的生存空間,找到進一步向上生長的陽光。如此,我們也不難理解為什麼魏建軍在短片中,以更多的鏡頭和旁白總結長城汽車過去艱難的30年。
早期處處受壓制,技術資金方方面面不受眷顧,如今卻率先走上國際化,鬼知道魏建軍和長城汽車經歷了什麼?
當《長城汽車挺得過明年嗎?》短片在朋友圈瘋傳,有業內人士說,這樣的片名和魏建軍的「末日危機」論的背後,其實更多的是要反向彰顯面向未來發展的自信,說這與中國自主品牌早期的自嘲和後期的堅韌不無二致。
這說的沒錯,但,其實也不盡然。
說起來也是一件幸事,從幾年前陳可辛的爆火微電影《三分鐘》之後,似乎還沒有其他一部短片,能夠引起這麼多人的關注和這麼高的熱度。魏建軍主演的這部短片卻做到了。
沒有預告,沒有宏大的主題。甚至於,你都無法確定在這部短片中,魏建軍到底是真的在進行自我靈魂拷問,還是長城汽車在變相地向未來宣戰。
雖然「長城汽車挺得過明年嗎?」這樣的自我拷問著實有點誇張,畢竟在過去30年中,長城汽車基於哈弗、WEY創造的銷量奇蹟,以及依託光束汽車和近幾年國際化舉動創造的成就,業界都有目共睹。
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在魏建軍的語境中,長城汽車乃至於更多的中國自主品牌,在眼下的確還沒有走進一個「舒適區」。尤其是在汽車產業面向「新四化」發展的新時期,跨國車企、造車新勢力等外部競爭,以及長城自身在應對國際化和新技術潮流時的生長壓力都不小。
反過來理解,這個短片是魏建軍對過去幾十年發展的自我審視,長城汽車乃至更多的自主品牌半路出家,都是從斜刺裡殺出草根力量,他們通過身上較少的束縛,用30年的倔強發展,擺脫了過去自主品牌被外界大肆渲染的外資「技術差距」和「品牌恐嚇」。
卻又在新的周期內,遭遇了再向上的心態壁障和路徑選擇題。這是一塊新的石板,再生長需要新的陽光和內力。
從自主陣營的打法上來看,過去的魏建軍和長城汽車在更多的層面更像是一個「狙擊手」,瞄準一點,力圖一擊致命。戰略聚焦的長城,在自己的焦點上找到爆破點,但現在在這個基礎之上,魏建軍的國際化和新能源新思路,還要把戰線拉長,把攻擊點中的短板補全。
這是一種從平面化到立體化的升級之路,汽車是長城汽車未來視野中最大的版圖,但可能並不是唯一。更為重要的是,在這個短片的背後我們看到了,魏建軍和長城汽車從草根崛起,如今成就如斯依然沒有丟失「草根」本色和精氣神。
至少在這部短片中,這一點似乎比其他的主題更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