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基因探索「基因+保險」服務場景,跨界合作實現三方共贏

2020-12-05 手機鳳凰網

近年來,網際網路最流行玩什麼?

跨界合作!

充滿童年回憶的大白兔聯合氣味圖書館,以另一種方式——香水回歸。(噴上它,你就是整條街最奶香的崽)

RIO 與英雄鋼筆響應國潮行動混搭,推出了復古畫風的墨水雞尾酒。(喝了它,你就是肚裡有墨水的英雄)

就連生物科技行業也不例外,一種新的基因服務模式——基因檢測+保險應運而生。

「基因+保險」:實現合作共贏

隨著基因測序技術蓬勃發展、成本不斷降低,越來越多基因檢測公司在提供基因檢測服務的基礎上,開始挖掘基因數據的服務場景和健康管理價值。

而微基因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最近,微基因在「基因+保險」領域邁出了跨時代的第一步,希望通過「基因+」場景化為用戶提供更多基因數據的利用方向。

眾所周知,保險行業準入門檻高、產品信息繁複。很多人在沒清楚了解自己需求的情況下,易衝動購買大量不合適的保險產品,包括當前備受關注的重疾險。

為了給用戶提供更全面、實用的增值服務,微基因從投保需求出發,利用常見重大疾病(包括癌症、中風、阿茲海默症等)的遺傳傾向性,推出了「基因保險助手」功能:通過分析用戶的基因數據與生活方式,計算其重疾險的需求指數,免費推薦個性化、高性價比的保險方案。

「我們發現保險是高度依賴數據的行業,如果在整個鏈條中加入基因,不僅對投保人來說是一個利好的嘗試,還能大大提高保險的配置效能。」微基因 COO 鄭強表示。

「基因保險助手」:讓保險更保險

一般購買保險的人,具有高度的健康風險防範意識。而基因檢測的優勢,正是利用生物信息技術對健康風險進行合理有效預估。

於是微基因認為,基因與保險結合,將在大健康領域產生無與倫比的化學反應。

以重大疾病為例,根據國家癌症中心 2019 年最新報告,平均每分鐘有 7.5 人被確診為癌症,死於重大疾病接近 70%,治療及康復費用高達 50 萬。與此同時科學界發現,癌症、中風、阿茲海默症等重大疾病均與基因緊密相關。

因此,基因檢測是預估疾病風險的不二選擇,也是選購保險產品的最佳工具。

比如基因報告顯示多種重疾風險高的人,適合選擇可多次賠付的保險產品;個別疾病(如女性的卵巢癌、男性的睪丸癌)高風險的人,適合選擇有額外保額賠付的保險產品;某個重大疾病風險特別高的人,適合選擇包含早發重疾額外賠的保險產品。

綜上所述,基因數據,能讓保險更保險。

「未來趨勢」:國民健康大數據化

隨著網際網路對醫療領域不斷滲透,國民經濟增長與消費水平提高,百姓對於健康不再單純滿足於「被動診斷」,更希望做到「未病先防」——提前預測與防範風險。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微基因表示一直在努力。

經過五年積累,微基因目前已經擁有數十萬東亞人群的個人基因組數據,這不僅代表其有足夠強大的數據存儲技術和數據分析能力,而且通過不斷優化服務流程,讓所有用戶獲得更優質的基因數據和解讀服務,並從中受益。

作為一家持續關注國民健康的基因服務公司,微基因希望通過「基因保險助手」,幫助更多人根據基因數據選購合適的保險產品,從而更好地管理健康和財務狀況,攜手實現「健康中國」。

相關焦點

  • 微基因重「芯」定義基因檢測,賦能精準健康管理
    ,微基因打造「基因+健康管理」生態作為新時代的生物黑科技,基因檢測已經入選 MIT 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讓普通人也可以了解自身的疾病風險、遺傳病攜帶、營養需求等方面特質。而海量基因數據的積累與分析,不僅能預測健康風險和提供科學預防建議,更為精準健康的實現提供了無限可能性,如指導科學減肥、慢病管理等場景。
  • 基因檢測增長迅猛,「微基因」突破「芯」技術,構建基因+健康管理生態
    在這條增長迅猛的賽道中,「微基因」是受到資本追捧的早期入局者。36氪獲悉,微基因做出了突破性的進展,自主研發了專為中國人定製的CGA 科研級基因晶片——WeGene 3.0。檢測技術持續升級,重「芯」定義基因檢測橫向來看整體市場,玩家們普遍有兩條技術路線,一是基因捕獲測序技術,這是一種對特定基因組進行抓取並檢測的技術;另一種方式是採取高通量全定製基因晶片技術,這是一次性檢測數十萬代表性位點用於解讀的技術,微基因正是應用這項技術的典型代表。
  • 基因檢測增長迅猛,「微基因」突破「芯」技術,構建基因+健康管理生態
    在這條增長迅猛的賽道中,「微基因」是受到資本追捧的早期入局者。36氪獲悉,微基因做出了突破性的進展,自主研發了專為中國人定製的CGA 科研級基因晶片——WeGene 3.0。檢測技術持續升級,重「芯」定義基因檢測橫向來看整體市場,玩家們普遍有兩條技術路線,一是基因捕獲測序技術,這是一種對特定基因組進行抓取並檢測的技術;另一種方式是採取高通量全定製基因晶片技術,這是一次性檢測數十萬代表性位點用於解讀的技術,微基因正是應用這項技術的典型代表。
  • 36氪首發 | 「Genebox基因寶」獲近億元A輪融資,大鉦資本加碼大...
    36氪獨家獲悉,健康管理平臺「Genebox基因寶」近日完成近億元 A 輪融資,本輪由大鉦資本領投。公司曾獲3600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上市公司連鎖藥房大參林。 我們曾報導過「Genebox基因寶」,這家公司成立於2018年5月,18年底上線消費級基因檢測產品基因寶,差異化在於側重檢測報告的實用性,比如與股東大參林藥房合作開發的藥物掃碼功能,用戶可以結合檢測報告查看藥品的個體適用性。 經過一段時間的業務探索,Genebox基因寶及時作出調整迭代。
  • 36氪首發|自主研發高密度基因晶片,「Genebox基因寶」獲數千萬元...
    圖片來源:Genebox基因寶公眾號自2019年開始,公司與全國頂尖高校與科研機構、以及行業龍頭供應商緊密合作,自主研發了高密度基因晶片(microarray)平臺並實現量產,涵蓋測序儀、晶片、試劑和軟體一體化解決方案,打破了Illumina、Affymetrix兩家外國公司在這一領域長達20年的壟斷,這是中國公司首次在這一領域實現國產替代。
  • 攜手Ping++搭建支付系統 WeGene加速探索消費級基因檢測技術
    近日,國內領先的消費級基因檢測服務公司WeGene與支付解決方案服務商Ping++正式達成合作,Ping++將為WeGene提供包括聚合支付、帳戶系統在內的全流程支付解決方案,助力 WeGene 搭建支付系統,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
  • 免費祖源基因檢測培育市場「23魔方」蓄力打造國內最大基因資料庫
    目前,「23魔方」的消費級基因檢測服務可以對九大類遺傳指標進行檢測,採集手段主要是通過使用「23魔方」提供的專業唾液採集樣盒,將用戶的唾液樣本回寄到「23魔方」檢測中心,待檢測結果出爐後,用戶只需要登錄「23魔方」的APP就可以拿到自己的基因檢測報告了。
  • 半年入局兩家上市公司,「潛龍」微醫打造醫療界亞馬遜
    民企壯大,國資也不示弱,作為蕭山的「老字號」國企,杭齒廠與杭發廠、杭二棉廠並稱,為蕭山國資的「老三廠」。在智能醫療硬體方向,微醫早有涉獵,先後推出了面向家庭的微醫通、面向藥店的「藥診店」、面向企業的智能醫務室,面向家醫公衛的智能雲巡診車,以及兩款AI智能醫療設備——乳腺癌篩查機器人、AI眼底一體機。2018年5月,微醫向全球領先的第三代基因晶片、基因測序儀公司生捷科技投資數千萬美元,並與生捷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在華成立合資公司,提供國際最先進水平的基因晶片、基因測序服務。
  • 「Genebox基因寶」獲數千萬元人民幣A+輪融資
    「Genebox基因寶」獲數千萬元人民幣A+輪融資 北京拉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基因寶)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A
  • FLOW福祿電子菸攜手奇點藝術節空降成都,探索全新生活方式與文化場景
    而FLOW 福祿電子菸作為奇點計劃®的年度跨界合作夥伴,聯手奇點藝術節和奇點計劃的藝術家們,為蓉城人們帶去了一場極具衝擊力的味覺與視覺盛宴。此次FLOW福祿與奇點藝術節的合作,不僅是打入消費者內部的一次嘗試,更是與一群有趣靈魂的融合,通過跨界打造自身品牌調性,同時有效觸達消費人群。
  • 智齒科技入選「年度最具獨角獸潛力創新企業TOP20」
    不僅如此,為了儘可能支持抗疫需求,智齒科技為支持疫情防控的政府和醫療機構免費提供在線客服機器人、外呼機器人、呼叫中心等產品的服務和使用,對疫情期間最重要的信息傳遞和觸達環節起到關鍵作用,成為不可或缺的抗疫主力軍。其中,智齒科技推出的助力社區防控的AI外呼機器人,實現千戶居民的5分鐘服務和標記統計,不僅被政府、社區使用,更是被醫療機構、電商、教育等有通知服務需求的企業廣泛應用。
  • 網際網路保險「五軍殺」
    按照險種分類,主要涉及有汽車保險、意外保險、健康醫療保險、少兒女性保險、旅遊保險、財產保險、投資型保險等等; 第三方保險中介平臺則不屬於任何保險公司,是由保險經紀公司、保險代理公司等保險中介及兼業代理公司建立的網絡保險平臺,提供保險服務。目前行業內知名度較高的平臺主要有優保網、慧澤網、中民保險網等; 具有保險牌照的專業網絡保險公司也誕生了眾安保險、安心保險、易安財險等。
  • 我們為什麼擔憂「基因編輯」?
    當人生產出「複製人」的時候,人是「複製人」的上帝,「複製人」必須忠誠於、服務於自己的上帝——「人」。當複製人擁有生育能力之後,人就從「神」的高處跌落,複製人不再是被創造者,他們開始擁有了與「人」同等的地位,他們成為自己的上帝,無需成為人的奴僕。而當人可以修改自身基因的時候,一個問題便自然出現——人類中的「誰」扮演了上帝的角色,他們又何以成為造物主支配其他人的命運?誰給了他們這個權力?
  • Genebox基因寶獲數千萬元人民幣A+輪融資 大鉦資本領投
    圖片來源:Genebox基因寶公眾號自2019年開始,公司與全國頂尖高校與科研機構、以及行業龍頭供應商緊密合作,自主研發了高密度基因晶片(microarray)平臺並實現量產,涵蓋測序儀、晶片、試劑和軟體一體化解決方案,打破了Illumina、Affymetrix兩家外國公司在這一領域長達20年的壟斷,這是中國公司首次在這一領域實現國產替代。
  • 基因寶:用商業閉環升級消費級基因檢測的價格混戰
    低價切入,基於真實需求構建健康管理閉環目前,基因寶將自身定位於數位化健康管理平臺。李智指出,發掘並滿足用戶的真實需求,是市場對平臺最核心的考量,也是基因寶團隊最核心的優勢所在。經過初創階段長達9個月的不斷探索,團隊對於以垂直的基因檢測產品和服務切入健康管理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形成了將低價基因檢測產品作為入口,流程式連結定製健康管理增值服務的商業模式。
  • 「智驅未來,同行共贏」實在智能召開「章魚·數字員工」合作夥伴大會
    近日,繼 7 月中旬舉辦「AI+RPA夏季新品發布會」之後,AI科技公司「實在智能」在杭州成功舉辦主題為「智驅未來,同行共贏」的首屆「章魚·數字員工」合作夥伴大會。「實在智能」CMO張俊九介紹成功案例並現場發布優惠合作政策作為行業領先的人工智慧科技公司,「實在智能」擁有全棧全自研AI能力,將RPA技術與AI技術結合創新,
  • 紅杉積極布局基因編輯技術 諾貝爾化學獎或引領基因編輯站上風口
    保險全流程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南燕保險」獲2.5億元C輪融資 上海南燕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完成2.5億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Cenova千驥資本領投,老股東SIG海納亞洲和藍馳創投跟投。
  • 保險業協會王玉祥:保險科技助力提升普惠金融商業可持續性
    王玉祥認為,新型數位化保險生態在促進中國普惠金融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豐富了數字普惠金融的實踐。普惠金融在保險業的創新和發展,同樣需要保險科技的紮實推進。從而助力普惠金融的發展。他還建議,保險科技應加強全行業合作,實現高質量發展。保險生態數位化加速疫情以來,保險業數位化水平提速,保險與科技進一步融合,行業發展表現出三大趨勢。
  • 瞄準千億美元級抗體藥市場,「仁源欣生」開發基因組人源化小鼠平臺
    36氪近日接觸的「仁源欣生」就專注於開發基因組人源化小鼠平臺,是一家基於全新分子細胞生物學技術平臺的高科技公司。與競品相比,該公司的核心優勢是專注於大片段基因編輯技術的底層開發,這項技術能夠顯著減少基因組人源化動物模型產生的時間和成本,從而建立具有極高醫藥研發價值的動物模型平臺。
  • 2017 年基因編輯療法盤點 | 人類成功「敲除」突變致死基因,並向...
    在這一年的年末,極客公園選取了十二個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分為人類醫療實踐、動植物基因編輯探索、基因編輯技術進展三大類,與諸位讀者分享。科學家利用病毒將一個功能正常的 LAMB3 基因編入男孩的存在缺陷的基因中,然後,在實驗環境中培養這些皮膚細胞,直到這些細胞長成一塊「新皮膚」。在經過數次「新皮膚」移植後,男孩在今年終於恢復健康,並重新回到校園。基因剪輯又成功為人類提供了一種疑難雜症的解法。